普通话教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2440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8页
普通话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8页
亲,该文档总共1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话教案.doc

《普通话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教案.doc(1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话教案.doc

《普通话》教案

教学课题

(章、节或主题)

第一部分普通话概述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介绍

计划课时

2

周次

1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领悟、讨论相结合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了解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和普通话水平测试。

2.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3.制定普通话训练计划。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到学好普通话的意义。

难点:

制定普通话训练计划。

课程教学设想

通过讲述普通话语音系统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较全面牢固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把原有的对普通话的感性认识理性化、条理化、系统化;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语音现象,具有熟练准确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语文教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要求,熟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反复练习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最终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

引入新课

问题导入:

1.为什么开设普通话课程?

2.什么是普通话?

标准是什么?

我们的普通话怎么样?

第一节普通话概述

一、趣味导入

(一)由生活中的一些笑话说明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1.牛老伯在大声叫卖:

“卖月饼了,四块钱十个。

”很多人都围上去买这“便宜”月饼,到付钱时,才明白老伯的月饼是十块钱四个。

2.春花遇见一个朋友带着儿子逛街,忙上前打招呼,并赞道:

“这个小狼孩(男孩)长得真可爱。

3.村长在村民会议上说:

“兔子们,虾米们,咸菜太贵,不要酱瓜,要猪蹄。

”把他的方言译成普通话是:

同志们,乡民们,现在开会,不要讲话,要注意。

4.一个莆田老太在路边卖甘蔗,一辆客车停下来,车上一位外地人来到老太摊前买甘蔗,刚称好甘蔗,还没付钱,车子发动了。

老太催促道:

"快点,你钱给我,我嫁(蔗)给你。

"外地人吓得连甘蔗也没拿,飞快地上了车。

(二)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一下自己的方言中哪些地方容易引起误解

举例沙县方言的高的发音。

(高:

身高、高砂、高桥)

二、普通话的含义

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在我们说“学习普通话”的时候,是狭义的用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使用狭义的用法。

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第28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把汉语作为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这里所说的“汉语”也是狭义的用法,即指“普通话”。

广义的用法统指普通话和方言。

如何定义现代汉语—普通话呢?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选择北京语音为标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自元朝建都以来,数百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是因为使用人数多,在全国分布范围广、影响大;

三是因为北京语音系统结构简明,规律严整,音节悦耳动听。

把北方方言确定为基础语言,主要原因有:

一是北方广大地区历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

北方民族多为强势民族。

历代都城,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例如陕西、河南、河北等地。

北方地区的语言随“政府行为”的力量得以扩大和传播。

二是历代文献和文学作品,几乎都是使用北方方言词汇写成的。

例如:

孔孟之学、儒家经典甚至诸子百家。

北方话与“官方语言”在词汇系统上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

三是因为北方方言使用的地域最广。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长江流域的重庆、南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都使用北方方言。

三、历代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称

普通话名称的演变:

春秋→汉代→元朝→明清→民国初期→新中国

∥∥∥∥∥∥

雅言→通语→天下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

“雅言”和“通语”时期书面语很容易和口语脱节,形成一种脱离口语的书面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

唐宋时代,在人民大众口语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书面语,这就是“白话”。

“白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来源.宋元以后的的白话文著作,如:

《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文言一致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并取得了共同语的地位。

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四、现代汉语方言

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

华北、东北方言:

北京、天津、河南、河北、

(有四个次方言)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部分地区

以北京话为代表西北方言:

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使用人口占总人口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的73%西南方言:

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广西、

湖南部分地区

江淮方言:

安徽、江苏长江以北、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地带

2.吴方言:

以苏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7.2%。

分布在上海、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浙江大部分地区。

3.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3.2%.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4.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3.3%。

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

5.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3.6%。

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从中原迁徙到南方)。

6.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4%。

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广西东部、南部,包括香港、澳门。

内部也有分歧,四邑话、阳江话、桂南话有别于白话。

7.闽方言:

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5.7%。

分布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雷州半岛、浙江温州部分、广西部分、台湾大多数汉人居住区。

闽东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

闽南方言:

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闽南二十四县、台湾及广东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省及浙江南部。

闽中方言:

以永安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

以建瓯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

以莆田话为代表

五、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一)语音上

1.普通话的语音并不是全面吸收北京语音。

不包括北京话中的土音。

老北京话中有很多儿化音,直接影响到东北话的儿化音,而这些音在普通话中是不儿化的。

例如:

合格→合格儿上班→上班儿书本→书本儿

新北京话中出现了一些尖音,许多女孩子说话时带尖音,即发舌面音j、q、x时向舌尖前音z、c、s靠拢,舌尖前身,抵住齿间,呈现出尖音色彩。

这也是普通话所没有和不能有的。

2.普通话和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也存在差别。

在声调上,北京话有4个声调,西北大部分地区及山西黎城、山东掖县等地只有3个声调(没阴平),而广州话有11个声调。

声母上许多东南方言不分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这些音还未能从舌根音、舌面音中分化出来,体现着今音与古音的传承关系。

zhi(z)—j—g:

知识→jīxī祖国→jǔguí

chi(c)—q—k:

长城→qiángqíng吃(chī)饭→qī饭

说话卡(qiǎ)壳→说话卡(kǎ)壳

shi(s)—x—h:

手术→xiǔxù睡觉→训觉

鞋(xié)子掉了→鞋(hái)子掉了

(二)词汇上

1.普通话的词汇是在全面吸收北方话的词汇而形成的,但并不是全部吸收,因而有些北京话的词汇并不是普通话的词汇。

例如:

肥皂→胰子;丈夫→男人;头→脑袋;妻子→媳妇儿;吸烟→抽烟

2.普通话各方言之间的词汇也有很大的差别。

普通话说“晚上”,东北话说“下黑儿”、“下晚儿”,西安话说“黑咧”,成都话说“黑了”,扬州话说“夜头”,南昌话说“夜晚”,广州话说“晚头”、“晚黑”,厦门话说“暗冥”、“夜昏”,客家话说“暗哺头”。

普通话说“脖子”,西南话、扬州话说“颈项”,苏州话、长沙话说“颈根”,南昌话、广州话说“颈”,闽南话说“颈管”,客家话说“颈筋”等等。

(三)语法上

语法上的差别,相对小一些,但是并非没有差别。

普通话说“坐飞机比坐火车快。

福建话说“坐飞机快过坐火车。

普通话说“他比我高一个头。

福建话说“他高过我一个头。

普通话说“这件事我说过。

福建话说“这件事我有说。

普通话说“你吃过饭吗?

广州话说“你吃过饭没有?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介绍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

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

因此,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试行持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规范化,是汉语发展的总趋势。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健康开展必将对社会的语言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

为了便于操作和突出口头检测的特点,测试一律采用口试。

普通话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测试也必须采取有文字凭借和没有文字凭借两种方式进行。

有文字凭借的部分要包括适量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检测项,各类题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

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SHUIPINGCESHI,缩写为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本大纲规定测试的内容、范围、题型及评分系统。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二)测试内容和范围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三)试卷的构成和评分

试卷包括4个组成部分,满分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目的:

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要求:

(1)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读音有缺陷只在读单音节字词和读双音节词语两项记评。

读音有缺陷在单音节字词项内主要是指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准确,但还不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读成另一类声母,比如舌面前音j、q、x读得太接近z、c、s;或者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的正确发音部位用较接近的部位代替,比如把舌面前音j、q、x读成舌叶音;或者读翘舌音声母时舌尖接触或接近上腭的位置过于靠后或靠前,但还没有完全错读为舌尖前音等;韵母读音的缺陷多表现为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语感差;或者开口呼的韵母开口度明显不够,听感性质明显不符;或者复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声调调形、调势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特别是四声的相对高点或低点明显不一致的,判为声调读音缺陷;这类缺陷一般是成系统的,每个声调按5个单音错误扣分。

在读单音节字词和读双音节词语两项里都有同样问题的,两项分别都扣分。

2.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目的:

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要求:

(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

(3)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

(4)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读音有缺陷所指的除跟单音节字词项内所述相同的以外,儿化韵读音明显不合要求的应列入。

单音节字词和多音节字词两项测试,其中有一项或两项分别失分在10%的,即第一题题失分1分,或第二题失分2分即判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不能进入一级。

应试人有较为明显的语音缺陷的,即使总分达到一级甲等也要降等,评定为一级乙等。

3.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目的:

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

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要求:

(1)短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中选取。

(2)评分以朗读作品的前400个音节(不含标点符号和括注的音节)为限。

评分:

(1)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扣1分。

4.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40分。

目的:

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要求:

(1)说话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选取,由应试人从给定的两个话题中选定1个话题,连续说一段话。

(2)应试人单向说话。

如发现应试人有明显背稿、离题、说话难以继续等表现时,主试人应及时提示或引导。

评分:

(1)语音标准程度,共20分。

分六档:

一档:

语音标准,或极少有失误。

扣0分、0.5分、1分。

二档:

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

扣1.5分、2分。

三档:

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

扣3分、4分。

四档:

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

扣5分、6分。

五档:

语音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

扣7分、8分、9分。

六档:

语音错误多,方音重。

扣10分、11分、12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5分。

分三档:

一档:

词汇、语法规范。

扣0分。

二档:

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

扣0.5分、1分。

三档:

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的情况。

扣2分、3分。

(3)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

分三档:

一档:

语言自然流畅。

扣0分。

二档:

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子的表现。

扣0.5分、1分。

三档:

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

扣2分、3分。

说话不足3分钟,酌情扣分:

缺时1分钟以内(含1分钟),扣1分、2分、3分;缺时1分钟以上,扣4分、5分、6分;说话不满30秒(含30秒),本测试项成绩计为0分。

(四)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的确定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确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测试机构根据应试人的测试成绩确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发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

其中:

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

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

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根据测试对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免测“选择判断”测试项。

如免测此项,“命题说话”测试项的分值由30分调整为40分。

评分档次不变,具体分值调整如下:

1.语音标准程度的分值,由20分调整为25分。

一档:

扣0分、1分、2分。

二档:

扣3分、4分。

三档:

扣5分、6分。

四档:

扣7分、8分。

五档:

扣9分、10分、11分。

六档:

扣12分、13分、14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的分值,由5分调整为10分。

一档:

扣0分。

二档:

扣1分、2分。

三档:

扣3分、4分。

3.自然流畅程度,仍为5分,各档分值不变。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一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

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

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_hu、z_zh_j、送气不送气、i_不分、保留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

方言语调不明显。

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

方言语调较明显。

词语、语法有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在30%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

方言语调明显。

词语、语法失误较多。

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流程及要求

(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流程

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每一步骤,电脑页面均有提示,考生只须依照提示依次进行,便可顺利完成测试。

具体说,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

1.进入考场:

得到上机测试指令后,考生携带证件进入测试室按机号就坐,戴好耳麦,麦克风应在左侧,上下调整麦克风离嘴边左下角2-3厘米处。

2.登陆系统、核对信息:

输入准考证号,系统自动显示考生个人报名信息,仔细核对个人信息,如确定没有错误,点击“确定”完成登陆。

如准考证输入错误,可以返回重新输入。

3.试音:

根据监考机发出的考场指令,考试机进入到试音程序。

考生按提示说一句话,计算机根据考生说话声音的大小自动将麦克风的录音音量调节到合适大小。

4.进行测试:

考生根据计算机语音提示,依次进行四道试题的测试。

前一、二、三题每完成一题后,及时点击“下一题”进入下一部分测试,不必等待系统预设时间全部用完,第四题必须说满三分钟。

5.结束测试:

第四题说满三分钟后,系统自动提交试卷,考生摘下耳麦,放在电脑旁,在得到监考人员允许后,离开测试室,测试结束。

(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注意事项

1.我有多少时间准备?

答:

计算机测试同人工测试一样,会安排10分钟左右时间让考生在准备室作测前准备。

2.我用什么样的音量?

答:

正常说话的音量:

一般两、三人之间交谈的音量。

试音和考试过程音量应一致。

常见的问题:

说话声音太小,嘀嘀咕咕的,像说悄悄话

3.什么样的语速合适?

答:

一个字一个字念清楚,吐字清晰完整,速度稳当,从容不迫。

常见的问题:

读得太快,字与字都粘在一起,每一个字都不清晰,都有缺陷。

4.如何避免漏字、漏行?

答:

读字、词两项时换行可稍放慢速度,看清后再读,不要漏行。

测试时,前三项如果有“漏读”现象是要按字扣分的,所以要注意避免漏读,即使有不认识的字,也应揣摩着读一下。

5.发现读错能重读吗?

答:

第一项和第二项如果有个别字词读错后重复读一遍,计算机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不会因为一个字的重读而影响整体评分。

但不要每个字、词都重复读。

考试时沉着冷静,尽量避免错读。

6.缺乏对象感怎么办?

答:

调整心态和测试状态,想象着自己是面对着朋友、同伴在说话。

7.怎样把握时间?

答:

每道题目的下方都有时间滚动条,你能清晰地了解每题的用时。

前三项的时间很充裕,每项读完通常都会有时间多余,可以点击右下方的“下一题”按钮,系统便会进入下一题测试。

说话项也要注意时间滚动条,因为这一项一定要说满三分钟。

8.说话项能背稿子吗?

答:

说话的30个题目应事先作充分准备,考试时应按题目要求讲述,如有背稿子、离题、不断重复、缺时等现象,都会被扣分。

9.周围噪音会影响我的成绩吗?

答:

不会!

各个机位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测试选用的话筒能屏蔽别处的声音。

建议:

专注于自己的考试,不要听别人的朗读。

每台计算机的试卷是不一样的。

10.考场上遇到问题怎么办?

答:

测试前应尽量解决所有操作上的疑问,测试时不要说同测试内容无关的话。

如遇问题,应举手示意,由考务人员前来处理。

11.测试用计算机可以任意操作吗?

答:

不要随意操作计算机,不要按动同测试操作无关的其它按钮,也不要拉扯各种连接线,以防出现影响录音的情况。

12.考试时《准考证》放哪?

答:

录入准考证号并核对个人信息后,请将《准考证》置于靠走道的考试桌桌上角,以便考务人员收取。

课后小结

本次课,我们了解普通话概述,介绍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根据行业的规定,教师、服务性行业必须要持证上岗。

作为该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制定好普通话练习计划,多说多练,提高普通话的水平,争取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

作业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普通话练习计划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普通话概述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介绍

语音: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一、普通话词汇:

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法:

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简介

           大纲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  等级标准(试行)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流程及要求

课后反思

《普通话》教案

教学课题

(章、节或主题)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知识

第一单元汉语拼音方案语音基本知识

计划课时

2

周次

1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讲授法和示范、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

2.进行口腔操练习和呼吸练习。

重点难点

掌握口腔操练习和呼吸练习

复习提问

普通话的定义。

(语音、词汇、语法)

引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想先问问你们初中的时候都做广播体操吗?

(做)知道为什么要做广播体操吗?

(锻炼身体)。

对,想一想我们平常是不是得经常地说话呀,说话的时候会用到我们的什么地方?

(嘴唇、牙齿、舌头),对,为了让我们的嘴巴说话更灵活,表达更清楚,今天老师就教给你们做口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