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425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6.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近年来,中国海警船在南康暗沙海域进行周期性巡逻。

南康暗沙(如图C-1-1)所在的半球是(  )

图C-1-1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3.下列有关经纬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

B.地球仪上可绘无数条相互平行的纬线

C.所有经线均不等长

D.西经20°以东为西半球

4.关于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C-1-2

A.M点位于N点的西北方向

B.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

C.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

D.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

5.中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B.23.5°S——夏至日

C.23.5°N——冬至日D.23.5°N——夏至日

6.图C-1-3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

图C-1-3

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比③点早看到日出

B.此时刻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

C.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②点

D.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

读地球上某节气的昼和夜示意图(图C-1-4),完成7~8题。

图C-1-4

7.图中所反映的节气最可能是(  )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8.在图示节气,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短夜长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D.出现极昼

9.两地的实地距离为2800千米,在1∶40000000的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是(  )

A.70厘米B.11.2厘米

C.7厘米D.112厘米

10.下面四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成都市地图B.中国政区图

C.世界政区图D.四川省地图

11.图C-1-5中,乙地海拔为(  )

图C-1-5

A.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2000米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13题。

图C-1-6

12.正在该区域进行地理野外实习的学生,准备在图示区域宿营。

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3.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

B.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C.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

D.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千米

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

读图回答14~15题。

图C-1-7

14.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C.这一天14时太阳最高

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

15.次日,地球运行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的哪一段(  )

图C-1-8

A.①B.②C.③D.④

二、综合题(共55分)

16.(24分)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C-1-9

(1)请写出图中四点的地理坐标:

(8分)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A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___方向。

(2分)

(3)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

(6分)

(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四季分明的是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

(8分)

17.(每空2分,共18分)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乙),回答问题。

   

         甲                 乙

图C-1-10

(1)甲图A点的经度是________,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E点西南方向的是________点。

(2)甲图中,当A地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为________月,A、D两地同一时期季节相反,是由地球的________转运动造成的。

(3)在乙图的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

(4)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是________(填序号),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D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5)当太阳直射点在图甲C点所在的纬线上,并且向北移动时,则地球处在图乙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处附近(填序号)。

18.(13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C-1-11

(1)写出图中的地形部位: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4分)

(2)兴趣小组在B、C两处可以看到有小河的是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兴趣小组发现在________处可以开展攀岩运动,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小组成员小华在活动结束后说“我在乙处登山觉得比在甲处登山费力”。

你觉得可信吗?

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答题卡

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综合题

16.

(1)A__________ __________

B__________ __________

C__________ __________

D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7.

(1)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

(4)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__________

18.

(1)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D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其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葡萄牙人麦哲伦于1519年—1522年率领船队完成首次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A [解析]北半球纬度由南向北增大,南半球纬度由北向南增大,东半球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西半球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南康暗沙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3.B 

4.C [解析]读图可知,M点位于N点的东北方向;M点的经纬度是(40°N,160°W),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带;N点的经纬度是(40°S,160°E),位于南温带,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P的经纬度是(0°,180°),位于低纬度地带,当太阳直射P点(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

5.D

6.B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根据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知该图是南极俯视图。

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判断,①点位于③点正西方,①点比③点晚看到日出;从图中看出,此时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在南半球越往南白昼时间越长,因此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反方向可以直接到达南极点;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E)。

7.B 8.C [解析]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9.C

10.A [解析]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的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的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所以A的范围最小,表示内容最详细。

11.C

12.D [解析]①处是山谷,容易出现山洪,②处是陡坡,③处是陡崖,都不适合宿营。

④是山脊平地,适合宿营。

13.B [解析]该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据图可知,①地海拔250米,②地海拔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米。

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00米。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14.B [解析]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短再变长,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当地12时太阳最高,40°N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

15.A [解析]春分日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到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春分日第二天地球运行到①区域。

16.

(1)A:

140°E 80°N B:

140°W 40°N

C:

140°E 20°N D:

140°W 20°S

(2)正北

(3)D A C

(4)C D B A

[解析]

(1)图中四点的地理坐标是A:

140°E、80°N;B:

140°W、40°N;C:

140°E、20°N;D:

140°W、20°S。

(2)在经纬网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

(3)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D,位于东半球的是A、C。

(4)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所以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C、D,四季分明的是B,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17.

(1)180° C

(2)7 公

(3)略。

(逆时针方向)

(4)③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5)④

18.

(1)山峰 山谷 山脊 陡崖

(2)B B处是山谷,容易发育河流

(3)D 等高线重叠为陡崖,适宜攀岩运动

(4)可信 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读“南、北半球图”,回答1~3题。

图2-C-1

1.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运用图中数据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约为(  )

A.2∶8B.3∶7C.4∶6D.5∶5

2.图中大洲中,未被赤道穿过的是(  )

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

3.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

A.大西洋B.太平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根据地球表面海陆相对集中的程度,可以将地球划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

它们分别是以西经1°32′、北纬47°13′和东经178°28′、南纬47°13′为中心划分的两个半球。

读图2-C-2,回答4~5题。

图2-C-2

4.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  )

A.亚洲、北美洲、大洋洲B.非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北美洲、欧洲D.欧洲、南极洲、南美洲

5.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D.白令海峡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读图2-C-3,完成6~7题。

图2-C-3

6.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7.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

A.甲——南美洲

B.乙——太平洋

C.丙——南极洲

D.丁——印度洋

读下图,回答8~9题。

图2-C-4

8.“我在七兄弟中排行老二,赤道横穿我的中部,因此有人说我这里是一块灼热的大陆。

”与此自述相符合的大洲是(  )

A.①B.②C.③D.④

9.上图所示的四大洲中,不濒临大西洋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D.涨潮时某海岛被淹没,退潮时露出

图2-C-5

11.漫画反映的是(  )

A.盖天说

B.大陆漂移假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

12.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  )

①山脉 ②岛屿 ③裂谷 ④海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图2-C-6

13.图2-C-6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于板块的断裂扩张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亚欧板块上

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2017年2月、4月、5月台湾接连发生5级以上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14~15题。

图2-C-7

14.台湾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台湾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15.有关地震发生时逃生防护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如果住在平房,可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

B.如果住在楼房,可迅速避到洗手间等跨度较小的地方,或躲到桌子、床铺等坚固物体下面,震后迅速有序撤离

C.如果在街道,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D.如果在郊外,应迅速避到山崖、陡坡、河岸或大树附近

二、综合题(共55分)

16.(每空2分,共24分)读大洲之间的分界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C-8

(1)大洲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三大洲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

(2)A、B两洲共同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分界线①是________山脉,②是________山脉,位于A、B两洲分界线上的海峡是(  )

A.白令海峡

B.丹麦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世界上以运河为界的大洲除A、C外,还有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共同位于________洋西岸,图中A、B、C三大洲位于大西洋东岸的有________。

17.(每空2分,共20分)读图2-C-9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图2-C-9

(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________代表的山脉。

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图中A________洋。

荷兰濒临图中B________洋。

(2)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________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________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________洲。

(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

(4)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说明________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18.(11分)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C-10),回答下列问题。

图2-C-10

(1)图中A是________板块,F是________板块,A板块与F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_山系。

(6分)

(2)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1分)

(3)下列图片展示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D板块与________(填“C”或“E”)板块之间,这种运动常常形成____________。

(4分)

图2-C-11

详解

1.B [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是(39%+19%)∶(61%+81%)=29∶71,大约为3∶7。

2.C [解析]赤道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及亚洲、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七大洲未被赤道穿过的是欧洲、北美洲和南极洲。

3.D [解析]所有的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相交,北极点被北冰洋覆盖,南极点被南极洲覆盖。

4.C [解析]本题考查大洲的分布。

北极圈穿过亚洲、北美洲、欧洲。

南极圈穿过南极洲。

5.D [解析]本题考查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6.A [解析]图中甲位于0°纬线以北,属于北半球。

7.C [解析]图中甲位于北美洲,乙位于印度洋,丙位于南极洲,丁位于太平洋。

8.B 9.C [解析]第8题,首先,根据大洲轮廓判断出大洲名称:

①是南极洲,②是非洲,③是大洋洲,④是南美洲。

其次,根据题干叙述(赤道横穿我的中部)和各大洲的纬度位置,确定出答案。

第9题,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绕,非洲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

10.B 11.B 12.B 

13.C [解析]图中箭头的指向是解题关键,向中间相向指表示的是板块挤压,向两边背向指表示的是板块张裂。

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

14.A 15.D [解析]第14题,由于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地震频发。

第15题,发生地震时,如果在郊外,应该迅速避开山崖、陡坡、河岸或大树附近,以免受到二次伤害。

16.

(1)亚洲 欧洲 非洲 东

(2)亚欧大陆 乌拉尔 大高加索 C

(3)北美 南美 大西 B、C

17.

(1)① 太平 大西 

(2)亚欧 印度洋 亚 

(3)海洋 陆地 

(4)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

18.

(1)美洲 太平洋 科迪勒拉

(2)环太平洋

(3)C 裂谷或海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选择题

1.飑线是一种天气现象,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产生.飑线产生后,其经过的地区通常有雷暴、大风、冰雹等过程,能量大,破坏力强,维持时间一般为4-10小时.2016年4月22日凌晨,一条飑线在广西境内形成,于4时移入我省境内,6时50分前后影响广州,自西向东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据资料推测,这天早晨广州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①气温骤升②狂风肆虐③大雨倾盆④电闪雷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山前桃花山后雪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2017年底渝贵铁路将全线贯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中,在施工期间最有可能造成临时停工的天气是()

A.B.C.D.

4.如图是阆中某日天气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日所属季节,我们家乡景象可能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蓝天碧秋菊花黄,西风紧北雁南飞D.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5.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图象B.卫星云图上的白色区域是云雨区

C.因台风移动迅速,卫星云图不能正确显示D.卫星云星可以显示暴雨出现的位置和强度

6.年平均的气温最低的地形区是

A.恒河平原B.尼罗河三角洲C.西西伯利亚平原D.湄公河三角洲

7.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其主要影响因素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因素

8.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份

B.气温年较差就是一个地方的日最高气温减去日最低气温的差

C.气温一般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海洋和陆地相比,陆地的气温大于海洋的气温

9.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B.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D.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10.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B.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D.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11.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西侧的原因是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12.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下雨B.降水规律是极地多,赤道少.

C.背风坡降水多D.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西岸少。

13.关于降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同B.世界年平均降水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少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多

14.读“甲、乙、丙、丁四地气温、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下题。

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

15.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轮廓图”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二、解答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柴静的纪录片视频《穹顶之下》被大量转发,该视频是当前对雾霾报道最综合的一个纪录片,该纪录片以情感定位到个人社会的责任感的共鸣转化,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环境意识,它短时间获得的关注度和传播量可以和《舌尖上的中国》匹敌.

(1)雾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