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71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docx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总6页)

项目十: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及其构成、个性形成理论

(二)熟悉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的特点和组成部分

(三)掌握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四)掌握塑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二)难点

(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视频

六、课程主要内容

导入:

引导学生读书上案例,并思考:

针对两个个性迥异的孩子,教师该怎么做才最适合他们的发展?

 

讨论,教师小结

任务一:

个性的基础知识

一、个性的概念

(一)讲解个性的概念

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性格及能力等。

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一)先天气质差异(出生至1岁前)

【例】有的孩子爱哭闹,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好安静。

(二)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

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想象、思维等逐渐齐全,发展迅速。

(三)个性初步形成(3-6岁)

孩子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及倾向性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标志着儿童个性逐步形成。

三、个性形成理论

(一)重点介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的“性”,英文为“Libido",指的是人们追求一切快乐的原始欲望,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

2.介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1)口唇期(0到18个月)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

(2)肛门期(18月到3岁)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

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

(3)性器期(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

(4)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

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

(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

(二)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介绍埃里克森: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2.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

信任对不信任的冲突(0~岁)

解读:

(1)社会性信任表现在胃口好,睡得深,大小便通畅。

(2)如果成功解决了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这种儿童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容易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

(3)如果危机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恐惧的特质,这种儿童胆小懦弱,易成为不信任他人、苛刻无度的人。

第二阶段:

自主对害羞、怀疑的冲突(~3岁)

解释什么叫自主:

一个人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能力。

解读本阶段发展重点:

生理特点:

支配自己的身体

心理特点:

有独立自主要求

语言特点:

“我”的出现

本阶段发展任务:

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获得自主和自我控制感,克服羞怯感和自我疑虑。

第三阶段:

主动对内疚(3~6岁)

解读:

本阶段发展任务: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生理发展特点:

身体活动更精细,活动扩展家庭以外

心理发展特点:

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

形象思维发展最快发展时期

行动更有目的性和主动性

游戏是儿童的主打活动

3.解读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任务,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人格。

任务二: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的概念

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例】“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气质和人的神经类型有直接联系。

二、学前儿童气质类型

(一)根据神经类型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二)讲解:

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

胆汁质:

外向,脾气急躁,易激动、难约束,直爽,精力旺盛,

多血质:

外向,热情、活泼好动,敏感,反应快,善于交往,兴趣变化快,发言积极

粘液质:

内向,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力稳定,有毅力

抑郁质:

内向,敏感,细腻,幻想、胆小、孤僻,迟缓

分别举例说明

解析林黛玉、贾宝玉、张飞等人物的气质类型

(三)讨论:

为什么要研究幼儿气质?

教师小结:

(1)能够准确判断幼儿的气质

(2)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的气质。

抑郁质:

胆小,敏感。

胆汁质:

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

粘液质:

迟缓、有毅力。

多血质:

灵活、好分神。

(3)能针对幼儿气质进行培养教育

胆汁质:

训练自制力(站岗),不大声训斥,抑制急燥

多血质:

表扬适度,批评具体,担任班干部

粘液质:

参加集体活动,提供发言机会

抑郁质:

多鼓励、少批评,找个伙伴,安排具体工作,不看刺激的画面

三、讲解学前儿童气质的稳定性与变化

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是最早出现的,整个儿童会保持相对稳定。

气质相对稳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原来的气质类型。

气质的“掩蔽”现象

气质无所谓好坏

任务三:

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

一、讲解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

二、婴儿期性格的萌芽

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群性2.独立性

3.自制力4.活动性

三、幼儿期性格的萌芽

活泼好动

好奇好问

模仿性强

项目二已学过相关内容,这里简单复习,请学生举例说明

四、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

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个体性格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欣赏视频:

挑战不可能:

和和和爸爸一起完成飞镖攀岩

(一)家庭结构

解释:

1.核心家庭:

指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主干家庭:

指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3.联合家庭:

指家庭中任何一代含有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代或两代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是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4.破裂家庭:

指夫妻双方因不和离婚或其中一方去世。

(二)家庭氛围

融洽的家庭氛围,孩子信心十足,有安全感,容易形成热情、诚实、友爱、善于交往的性格。

不融洽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长期担心家庭悲剧发生,心理上形成巨大压力,容易形成冷漠、孤独、执拗的性格。

(三)父母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儿女模仿的榜样。

父母随便发脾气,讲不文明的话,做不道德的事,就会在儿女心里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形象。

任务四: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

1.分离感:

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

2.稳定的同一感:

即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地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二、讲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一)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1岁以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分开,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时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1-2岁)

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

(三)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正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2)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

(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

(4)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

(5)名字与身体联系

2.对自己动作和行为的意识

(1)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2)1岁左右,婴儿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

3.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1)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2)4岁以后,开始比较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

(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七:

作业布置

项目考核:

学前儿童气质有哪几种类型为什么要研究学前儿童的气质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

八: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