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948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高效仿真检测卷二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十【高效仿真】检测卷二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9·大象天成大联考)由于生产成本升高,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加,投资目的地遍及世界各地,2003~2004年向外投资目的地在各洲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纺织企业在开始“走出去”的时候,一般首先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通常是以建立贸易销售类公司为主。

读图,完成1~3题。

1.纺织业大量对外投资可能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变化是(  )

A.产业结构调整B.环境污染减轻C.老龄化加剧D.劳动力减少

2.欧洲吸引中国纺织工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是(  )

①市场广阔 ②资金充足 ③技术先进 ④原料丰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对外投资企业建设国际营销网络的目的之一是(  )

A.降低生产成本B.推广营销理念C.增加就业机会D.把握市场变化

(2019·安徽安庆高三联考)读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表形态B.风速大小C.天气状况D.土壤性质

5.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2019·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最终消失于内蒙古沙漠地区。

近年来祁连山雪线上升,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的、重复的转化(下图)。

据此完成6~8题。

6.近年来,黑河流域水循环(多年平均)情况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B.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C.径流量小于实际蒸发量D.径流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7.每年3~5月黑河下游流量最小,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B.下游盆地降水量少

C.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D.下游盆地蒸发量大

8.据图比较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中游流量小于下游B.中游流速小于下游

C.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D.中游汛期早于下游

(2019·高考模拟预测)流水的侧向侵蚀导致河岸逐渐崩塌和后退,尤其是在平原地区,这种作用的影响极为显著。

下图示意某平原地区河流的自然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9~11题。

9.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凹岸的侧向侵蚀作用更加强烈,主要原因是凹岸一侧的(  )

A.水量大,流速快B.岩土层相对松软C.地转偏向力较大D.河床的坡度较小

10.根据以上原理,平原地区河道的自然演化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11.图示湖泊的利用方式,科学性较低的是(  )

A.利用河湖落差发电B.发展水产养殖业

C.建立湿地型保护区D.留作河流分洪区

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湖北黄冈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通过技术改良,采取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方式,实现了由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的转变。

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

2018年3月中旬,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部分玉米田庄稼幼苗受损。

(1)分析南疆和北疆河网密度差异的原因。

(6分)

(2)简要说明该区域此次洪水的形成机理。

(6分)

(3)简要说明新疆部分地区实现作物熟制转变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4)有人建议,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6分)

 

13.(2018·江西临川二中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杜罗河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是横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伊贝里卡山脉中的乌尔维翁山,向西穿过卡斯梯林桌状地,多峡谷急流(西、葡两国在此联合实施梯级开发水能资源),下游在葡萄牙波尔图注入大西洋,全长770千米。

干流径流量多来自北部支流。

杜罗河流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在西班牙境内的45条支流上已建水库45座,总库容65.1亿立方米,水电站142座,总装机达259.5万kW。

通航里程约200千米。

下图示意杜罗河流域水系分布(图中虚线为流域分界线)。

(1)分析杜罗河干流水量主要来自北侧支流的原因。

(6分)

(2)简述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共同开发的杜罗河流域段的自然背景特征。

(8分)

(3)指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联合在杜罗河流域梯级开发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8分)

 

14.【旅游地理】(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

2014年9月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内黛眉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海拔1346.6米,北枕中华母亲河——黄河,东出小浪底水库,西接三门峡大坝,南临十三朝帝都洛阳。

是中国境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世界地质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大山大水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

山顶为一天然草原,即黛眉寨,阔千余亩,地势平缓,是中原罕见的山顶草原。

简要分析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并说明游览黛眉山的最佳季节。

(10分)

 

15.【环境保护】(2018·陕西师大附中模拟)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湖泊沿岸地区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示意图。

简述该地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环境影响。

(10分)

 

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十【高效仿真】检测卷二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9·大象天成大联考)由于生产成本升高,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加,投资目的地遍及世界各地,2003~2004年向外投资目的地在各洲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纺织企业在开始“走出去”的时候,一般首先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通常是以建立贸易销售类公司为主。

读图,完成1~3题。

1.纺织业大量对外投资可能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变化是(  )

A.产业结构调整B.环境污染减轻C.老龄化加剧D.劳动力减少

答案 A

解析 纺织企业成本升高,大量对外投资,国内纺织生产规模逐渐减小,新兴工业兴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欧洲吸引中国纺织工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是(  )

①市场广阔 ②资金充足 ③技术先进 ④原料丰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欧洲纺织工业起步早,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

3.对外投资企业建设国际营销网络的目的之一是(  )

A.降低生产成本B.推广营销理念C.增加就业机会D.把握市场变化

答案 D

解析 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可以及时把握市场动态、调整发展方向,同时,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增加收益。

(2019·安徽安庆高三联考)读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表形态B.风速大小C.天气状况D.土壤性质

答案 C

解析 图中光伏农业通过太阳能发电,提供能源。

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天气影响太阳光照,C项正确。

5.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答案 B

解析 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作物品质,B项正确。

不能提高大棚夜间温度,A项错误;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方便农民夜间劳动不是主要作用,C、D两项错误。

(2019·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最终消失于内蒙古沙漠地区。

近年来祁连山雪线上升,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的、重复的转化(下图)。

据此完成6~8题。

6.近年来,黑河流域水循环(多年平均)情况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B.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C.径流量小于实际蒸发量D.径流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答案 B

解析 近年来,黑河流域水量收入项为降水量加冰川消融量,支出项为实际蒸发量,内流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零。

多年平均情况应为收入等于支出。

7.每年3~5月黑河下游流量最小,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B.下游盆地降水量少

C.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D.下游盆地蒸发量大

答案 A

解析 每年3~5月,区域气温回升,作物开始生长,中游农区进入春耕灌溉高峰,导致黑河下游流量最小。

8.据图比较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中游流量小于下游B.中游流速小于下游

C.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D.中游汛期早于下游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材料,黑河为内流河,故越往下游水量越小,中游流量大于下游;中游落差大,流速大于下游;图中显示中游砂层厚、地下水存储量大,中游下渗量大于下游(下渗量不是河流主要水文特征);由于水源来自上游,故中游汛期早于下游。

(2019·高考模拟预测)流水的侧向侵蚀导致河岸逐渐崩塌和后退,尤其是在平原地区,这种作用的影响极为显著。

下图示意某平原地区河流的自然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9~11题。

9.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凹岸的侧向侵蚀作用更加强烈,主要原因是凹岸一侧的(  )

A.水量大,流速快B.岩土层相对松软C.地转偏向力较大D.河床的坡度较小

答案 A

解析 流水流经弯曲河道,凹岸地区受流水惯性的影响,流速快,水量大,侧向侵蚀作用更加强烈,A项正确;两侧岩层性质没有差别,B项错误;地转偏向力对于河流两岸的影响差别不大,且河曲地区主要受水流冲刷作用影响,C项错误;河床坡度在河曲地区,凹岸较大,D项错误。

10.根据以上原理,平原地区河道的自然演化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答案 B

解析 河流在弯曲处,受惯性影响,凹岸受侵蚀严重,最终导致河流由弯曲变为平直河道,随着弯曲处水流流量减少,弯曲部位与河道分离,形成湖泊,所以平原河道自然演化过程为①③②,故B项正确。

11.图示湖泊的利用方式,科学性较低的是(  )

A.利用河湖落差发电B.发展水产养殖业

C.建立湿地型保护区D.留作河流分洪区

答案 A

解析 由于湖泊与河流分离,水位落差变化小,水能资源不丰富,科学性较低,A项符合题意。

可以利用湖泊发展水产养殖,B项科学性较高;可以建立湿地保护区,C项科学性较高;由于地势较低,可以留作河流分洪区,D项科学性较高。

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湖北黄冈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通过技术改良,采取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方式,实现了由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的转变。

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

2018年3月中旬,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部分玉米田庄稼幼苗受损。

(1)分析南疆和北疆河网密度差异的原因。

(6分)

(2)简要说明该区域此次洪水的形成机理。

(6分)

(3)简要说明新疆部分地区实现作物熟制转变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4)有人建议,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1)差异:

与南疆相比,北疆河流河网密度较大,原因:

西风湿润气流可通过山口到达天山山脉北坡,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利于河流的发育。

(2)自2017年冬至2018年3月初,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降雪量偏多,气温偏低,积雪量大;3月中旬,气温骤升,积雪大量融化,区域内出现融雪性洪水。

(3)采用大棚生产或地膜覆盖,改善马铃薯生长的热量条件,提早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时间;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提早玉米的种植时间;培育或引进早熟品种,缩短马铃薯和玉米的生长期。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4)赞同:

农业科技进步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技术保障;夏季光热充足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自然基础;冰雪融水灌溉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水源保障;可以增加土地产出,获得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反对:

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挤占了瓜果、长绒棉等特色农业的土地;地处干旱气候区,种植强度扩大,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和盐碱化;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进一步加剧土地沙化;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配套采用大棚生产或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非正常年份,区域内出现融雪性洪水可能使玉米幼苗受损。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第

(1)题,与南疆相比,北疆河流河网密度较大。

原因是北疆西部地形有缺口,西风湿润气流可通过阿拉山口,到达天山山脉北坡,受山地抬升,北坡多地形雨,利于河流的发育。

南疆地形较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河网密度小。

(2)题,图示区域主要是北疆,2018年3月中旬,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可能是自2017年冬至2018年3月初,与常年相比,该区域降雪量偏多,气温偏低,冬季积雪量大。

在3月中旬,气温骤升,积雪大量融化,地表水源大量汇集,区域内出现融雪性洪水。

第(3)题,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通过技术改良,采取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方式,实现了由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的转变。

新疆纬度较高,积温较少,部分地区实现作物熟制转变,可以采用大棚生产或地膜覆盖,改善热量条件,提早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提早玉米的种植时间,保证作物生长时间。

培育或引进早熟品种,缩短马铃薯和玉米的生长期,转变作物熟制。

第(4)题,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农业科技进步,品种的改良,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技术保障。

夏季光热充足,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自然基础。

冰雪融水量大,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水源保障。

套种可以增加土地产出,获得经济效益。

作物熟制增加,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所以赞同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挤占了瓜果、长绒棉等特色农业的土地。

地处干旱气候区,种植业灌溉用水量大,种植强度扩大,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和盐碱化。

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易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进一步加剧土地沙化。

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配套采用大棚生产或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

非正常年份,区域内出现融雪性洪水可能使玉米幼苗受损。

所以反对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13.(2018·江西临川二中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杜罗河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是横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伊贝里卡山脉中的乌尔维翁山,向西穿过卡斯梯林桌状地,多峡谷急流(西、葡两国在此联合实施梯级开发水能资源),下游在葡萄牙波尔图注入大西洋,全长770千米。

干流径流量多来自北部支流。

杜罗河流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在西班牙境内的45条支流上已建水库45座,总库容65.1亿立方米,水电站142座,总装机达259.5万kW。

通航里程约200千米。

下图示意杜罗河流域水系分布(图中虚线为流域分界线)。

(1)分析杜罗河干流水量主要来自北侧支流的原因。

(6分)

(2)简述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共同开发的杜罗河流域段的自然背景特征。

(8分)

(3)指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联合在杜罗河流域梯级开发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8分)

答案 

(1)杜罗河干流北侧受西风和地形影响大,降水丰沛;北侧支流流域面积大,径流总量大。

(2)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流域内降水较多,水力资源丰富;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开发效益高;流域内多山地和峡谷,陆路交通不便。

(3)防洪;航运;发电;提供水源;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等。

解析 第

(1)题,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流域面积、支流径流量等。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41°N附近,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杜罗河干流北侧纬度较高,受西风和地形影响大,降水丰沛;而且北侧支流流域面积大,因此径流总量大。

(2)题,流域综合开发的背景从地形落差、降水状况、矿产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分析。

第(3)题,梯级开发所产生的综合效益主要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发展冶金工业等。

(请从以下第14、1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旅游地理】(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

2014年9月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内黛眉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海拔1346.6米,北枕中华母亲河——黄河,东出小浪底水库,西接三门峡大坝,南临十三朝帝都洛阳。

是中国境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世界地质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大山大水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

山顶为一天然草原,即黛眉寨,阔千余亩,地势平缓,是中原罕见的山顶草原。

简要分析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并说明游览黛眉山的最佳季节。

(10分)

答案 意义:

利于黛眉山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能进一步提高黛眉山作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使黛眉山成为地质研究和科普教育基地,提高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等。

最佳季节:

夏季。

理由:

黛眉山夏季森林、草原茂密,鸟语花香;雨水多,水量充足,瀑布更加壮观;山中多云雾,景色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

解析 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提高知名度、增加游客数、增加收入和科学研究价值等方面。

黛眉山位于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内,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黛眉山夏季森林、草原茂密,景色多变,所以游览黛眉山的最佳季节为夏季。

15.【环境保护】(2018·陕西师大附中模拟)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湖泊沿岸地区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示意图。

简述该地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环境影响。

(10分)

答案 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提高,旱涝灾害出现的概率下降;湖泊、植被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增强(或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小,降水量增加);生产、生活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好转(或水质变好);生物多样性增加。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湖泊面积扩大,聚落耕地减少,林地增多,造纸厂关闭。

湖泊面积扩大、林地增多,对气候、河流的调节功能增强;造纸厂关闭、聚落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