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24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伤仲永教案设计.docx

伤仲永教案设计

伤仲永教案设计

【篇一:

最新语文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伤仲永》优秀教案(附板书设计)】

20伤仲永

什么是人才?

怎样才能成为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才的格言,例如“天才来自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等等。

现在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它用实例告诉我们:

人才绝不是天生的。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翻译这篇文言文。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

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

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2作者名片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

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陷害。

晚年他被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2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

世隶耕(附属,隶属).

尝(曾经).

养父母(赡养).

立就(完成).

稍稍(纷纷)..

泯然(消失).

泯然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借旁近与之(附近。

这里指邻居)..

收族(聚,这里是团结的意思).

可观(值得).

环谒(四处拜访)..

(2)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拉).

(3)古今异义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

有时,有人;今义:

或许。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

文采和道理;今义:

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

泯然众人矣(古义:

常人,普通人;今义:

许多人。

)..

(4)一词多义

闻之也久(听说).

(名声).

其诗以养父母(这)父(他的).

(5)词类活用

即书诗四句(书:

名词作动词,写).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

名词作状语,每天).

父异焉(异:

形容词作动词,对?

?

感到惊异).

邑人奇之(奇:

形容词作动词,对?

?

感到惊奇).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名词作动词,把?

?

当宾客招待)..

父利其然也(利:

名词作动词,以为?

?

有利).

3学生复述故事。

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益。

二十岁时,他的才能就消失了,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

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

到底什么是“天才”呢?

天才源于勤奋和汗水。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最终沦为庸才、蠢材,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让悲剧重演。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深层理解

1课文写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各有什么特点?

在文中找出依据。

【点拨明确】

(1)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五岁时“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等。

(2)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3)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点拨明确】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明确】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没有将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4通过上述分析,你认为作者对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是怎样的?

【点拨明确】“伤”写可伤之事,说何以可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之情。

(二)走进写法

1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

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

作者为什么详写这一阶段呢?

【点拨明确】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是为更好地突出中心,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成巨大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

的“不使学”造成的,从而更加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2本文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明确】这是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

这种手法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显示了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了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伤叹。

(三)走进主题

课文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具有神异的禀赋到“泯然众人”的过程,说明了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

文章寓理于事,采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课文中仲永的父亲为了谋利不让仲永学习,对仲永父亲的做法你有什么感想?

启示:

和仲永相比,我们是幸运的。

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了我们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多学知识,造福社会,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篇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原创】

5.伤仲永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准备阶段: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古人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

反之,如果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一个庸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出示简介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宇介甫,晚号半山。

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以前学过他的诗,谁能背诵一首)

文题含义:

伤:

哀伤,叹惜。

为仲永的遭遇而感伤、惋惜。

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哀伤、叹惜呢?

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课文自然就会明白。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一分钟)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初读课文

(一)出示初读要求:

(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熟读得好)

1、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二)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隶:

谒:

扳:

称:

泯:

四、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八分钟后分小组比赛试译课文。

提示:

1、人名、地名、年号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

2、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译文通顺准确。

(难理解的字词、句子可请教小组的其他同学,小组解决不了,可以记下来全班讨论)

(二)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投影出示课下注释没有的重点字词。

〔参考〕1.“借旁近与之”:

2.“即书诗四句”:

动词,写

3.“传一乡秀才观之”:

全乡

4.“邑人奇之”:

对?

?

(感到)惊奇

5.“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6.“不能称前时之闻”:

名声

7.“贤于材人远矣”:

8.“卒之为众人”:

最终

9.“如此其贤也”:

10.“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①现在②本来

c、重点句子翻译

还自扬州:

〔自扬州还,从扬州回来。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得为众人而已耶?

〔反问句。

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吧?

(三)提出难以翻译的字词或句子讨论。

(四)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

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

五、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出示自学指导

(二)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交流,三分钟后回答

(二)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

(三)讨论上述问题。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天赋。

如:

“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于人者不至”。

3、你从作者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

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

六、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七、当堂训练。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父异焉未尝识书具

邑人奇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稍稍宾客其父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利其然也卒之为众人

环谒于邑人或以钱币乞之

于舅家见之借旁近与之

贤于材人远矣余闻之也久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二)翻译重点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

(三)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1、可选择不同的角度(方仲永、方父、邑人)

?

2、自由准备两分钟。

?

3、语言要简练、声音要洪亮。

八、课后小结

出示〔“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些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

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

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请同学们牢记这句话,并以此自勉。

九、布置作业。

把自己的发言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文章,写到摘记本上。

附,板书设计:

5伤仲永

王安石

幼年:

忽即立

少年:

不能称不使学受于人者不至

青年:

泯然众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篇三:

伤仲永公开课教案】

23、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

2、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

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上课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听了后,要说出这个小故事是从哪个成语里讲出来的,也可以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话说,南朝梁时,南京有个叫江淹的人,他从小天资非凡,才思敏捷,6岁就能写诗。

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他勤奋读书,辛勤写作,年轻时就擅长诗赋,享誉文坛。

可是,当他官至光禄大夫时,他的才华就慢慢衰退了,不如从前了,写出的诗文平淡无奇。

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写来的诗文竟没有一句佳句。

人们说他的才思尽了。

1

学生:

江郎才尽。

教师:

对!

(教师板书“江郎才尽”4个字)不过这节课我们学的不是“江郎才尽”的故事,而是一个“方郎才尽”小文章。

(教师板书“方郎才尽”4个字)

二、解题:

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

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课后注解①,回答:

悲伤,为?

?

惋惜

教师问:

作者为谁惋惜?

为什么惋惜?

学生答:

为方仲永惋惜,为他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而惋惜。

(教师板书:

神童----普通人)

三、作者介绍:

(打出课件)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曾封为荆国公,世称荆公。

卒谥文。

现存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四、读准字音:

(打出课件)

隶扳环谒邑

丐称焉泯

五、理解一字多义:

(打出课件)

忽啼求之:

它,指书写工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

他,指仲永,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

的,助词

余闻之也久:

这件事。

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泯之为众人:

语气助词,不译

环谒于邑人:

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

在,介词

2

公开课授课老师:

欧阳龙贵

授课地点:

连州市北山中学

授课班级:

七年级(4)班

授课时间:

2012年9月24日

3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