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18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docx

养生堂视频内容提要

养生堂2010年1月视频内容提要

2010年《养生堂》开年大戏《经典里的中医智慧》,特别请来陈明教授为您悉心讲解《伤寒论》。

陈明,医学博士,教授。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秘书,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伤寒论》三十余载,发表了“《伤寒论》治略与兵法三十六计”、“《伤寒论》课程教学法探讨”等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出版《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系列著作、《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等学术专著9部。

2010年1月4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

(1)

《伤寒论》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难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中医古籍,很多人都知道医圣张仲景,这本书就是他集一生的智慧铸就的经典力作。

112首方剂,每一个都是结合了多方面的经验总结而成的。

从今天开始,我们会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大家讲解这本古籍,让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够懂得中医看病的奥秘。

本期节目中为您讲解了对于治疗颈椎病,痛风病,中医是如何通过六经的基础来解决的。

也深入的分析了什么是因势利导。

中医看病是如何利用因势利导的法则帮助病人找到病症的根基的。

1月5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

(2)

《黄帝内经》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转,形成了阴阳二气的升降与消长,所以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是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死亡,皆本于此规律。

有此,一年之中就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换,一日之中就有昼夜晨昏的变化。

也就是说,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明显地表现有年节律、日节律等。

一年之中,冬至一阳生,到了夏至,阳气升发达到顶点,而一阴即生,一直到冬至,阴气达到顶点,进入下一个轮回。

一天之中也是如此,子时一阳生,到了午时阳气最盛,此时,阴气渐生,一直到子时最盛。

人生活在自然界里,天人相应,体内的阴阳二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阳的升降而升降、消长而消长,以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违背了这个规律,如作息不规律、熬夜、疲劳等,就会导致阴阳的升降紊乱,发生许多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往往具有定时发作的时间性的特点,最常见于阴阳二气交接的时间,如午时、子时等最多。

小柴胡汤有七味药物组成: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主入肝、胆经。

它有三大功能:

一是解热作用,二是解郁作用,三是升阳作用。

1月6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3)

疏达阴阳枢机是小柴胡汤的作用特色。

但有一些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如饮食不节制,过食生冷或煎炒油炸之品,熬夜,或者干脆夜干通宵,白天睡觉,因而患气机郁滞的比较多,气机不行走了,阴阳不转动了,于是动不动就发脾气,急躁易怒,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口苦,或是神情淡漠,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干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经常躲在家里或没人的地方哭,严重的就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

这些用小柴胡汤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

治白内障。

小柴胡汤加木贼、蝉衣。

这是一个台湾老中医的经验,他认为,木贼草这个植物,手摸上去有砂纸的涩感,可用擦抹铜、铁等金属生的锈,一擦就掉,很好使。

用于白内障,就相当于让它擦除眼球所生的“锈”,白内障不就好了吗。

而蝉衣就是金蝉脱掉的皮,这个过程叫做“金蝉脱壳”。

中医取类比象,蝉衣是金蝉脱掉的一层皮,所以用它就可以脱掉白内障这层皮。

这种看似朴素的道理用到临床上确实灵验

另外,节目里还为大家总结了小柴胡汤的其它功效,以及如何应用。

治鼻渊(慢性鼻炎、鼻窦炎)。

治感冒发烧。

治失眠。

治耳鸣、耳聋、耳堵。

1月7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4)

“白虎加人参汤”与“阴阳互根”

《伤寒论》里的“白虎加人参汤”,是治疗阳明热证的,六经里边的阳明经。

阳明经有热症,比如说有大热、口渴,又出汗出很多,脉相也很大,叫做四大热证,所以一般用“白虎加人参汤”来进行治疗。

“白虎加人参汤”有五味药,包括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和人参这五味药。

石膏是大寒的药,所以石膏在这里主要是清阳明大热,《伤寒论》里把阳明热证叫做大热,就是说其他经的热都赶不上这个阳明经的热。

阳明是多气多邪的经,所以它感受邪气以后,往往出现高热的一种状态,就用石膏来清这个大热,另外这里边有热的话一定会有伤阴的现象,即使没有伤阴也要加上养阴的药物,这是中医里治未病保阴的一种特点。

知母和粳米这两个就有滋阴的作用,尤其知母的养阴作用特别好。

这个方子里边还加了人参跟甘草,这两个药物是补气的,热症伤阴就补阴,再加上补气的药物,体现了中医里“阴阳互根”的理论。

“阴阳互根”说的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两气,这两气谁也离不开谁,离开阴了,没有阴了,你也就没有阳了,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

所以中医治病滋阴可能要加一些温阳的药物,温阳的时候也要加一些养阴的药。

糖尿病的一个主症就是口渴不解,上火了以后他必须有内热,内热伤阴的这样一个特点,我们才可以用“白虎加人参汤”。

“升陷汤”

“升陷汤”用于治疗大气下陷。

大气的学名叫宗气。

这个气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气,人说话,看东西,视听言动都是这个宗气来起作用。

如果这个气虚了就叫做“大气下陷症”,症状是容易疲劳、胸闷、气短,一说话就好像接不上气,这个中药对于这方面调理比较好。

慢性疲劳症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一般的疲劳,就是比较累,比较没有精神,还有的人好像睡不醒似的,但是又难以彻底的睡,睡的时间很长,但是质量不高,起来以后头还是昏昏沉沉的,这一般都是慢性疲劳的一个初级阶段,这个就是中气下陷,补中气就可以。

再往下就比较严重,会出现胸闷,心慌,气短,走路上楼就有点费劲,再严重一点就是张锡纯先生说所的大气下陷症,针对大气下陷就用这个“升陷汤”。

“升陷汤”一共有五味药物,包括黄芪、升麻、桔梗、柴胡和知母这五味药物。

黄芪补气,升麻、桔梗、柴胡都是往上提气的,知母可养肺阴,养胃阴,也可以养肾阴,加知母的原因就是在补阳气的同时又加上养阴的药物,实际上也是从阴中求阳,否则的话可能单用前面的药物反而这个气提不上去,这就体现了“阴阳互根”的理论。

1月8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5)

《伤寒杂病论》分成了两本书,分别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这两本书里边都会有一些经典的方子可以配合在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伤寒论》里的四逆散和《金匮要略》里的旋复花汤。

这两个方子配合在一起,治疗肝胆病效果非常好。

肝胆病比较高发,有一些现代的原因。

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人经常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样就使人的气积阴阳淤滞,而肝胆是负责气机和阴阳的疏通疏邂的,所以就会导致肝胆的疏泄不利,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肝胆病。

第二个原因是现代人经常熬夜,肝和胆正是主半夜这个时候,子时和丑时,子时就是十一点到一点,这个时候是胆主事,一点到三点是丑时,是肝主事。

肝主藏血,是供给营养的,如果这个时候熬夜不睡觉,肝脏就会受扰动,就不能很好的藏血,所以熬夜也是导致肝胆病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不吃早饭。

胆汁主要是肝分泌的,胆是储藏胆汁的。

如果早上不吃饭,储藏了一夜的胆汁就排不出去,时间长了就会淤积,容易形成胆结石这些病。

四逆散原本是用来治疗四肢厥逆的方子,四肢厥逆就是手脚冰冷。

四肢冰冷并不是因为阳气少了,而是因为肾阳淤堵了,但是肾是主藏的,不能开泄,所以就利用肝的疏泄,来达到疏解肾阳的目的。

四逆散中的柴胡是恢复肝的疏邂,芍药是恢复肝的藏血功能,加上枳实和炙甘草,从根本上恢复了肝脏的功能。

旋复花汤是治疗肝着的方子,但是里面却用了葱管和旋复花两味入肺的中药。

原因是中医有肝升肺降的理论,利用降肺气来达到顺肝气的目的。

所以四逆散和旋复花汤配合在一起能够很好的治疗肝胆病。

1月9日播出:

花样女人幸福一生

(1)玫瑰(上)

鲜花店里娇艳、美丽的玫瑰花除了观赏外还大有用处,您想到过吗?

除了药物和食品,许多鲜花也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

来自中国保健协会的主任医师吴大真教授作客1月9日《养生堂——生命生育生活》,为您讲述玫瑰的故事,揭开玫瑰凝露与女人容颜、气血的个中奥秘。

1月10日养生堂周末版播出:

小香囊藏大奥妙

《养生堂周末版——小香囊藏大奥妙》

《养生堂》从2010年1月10日起,每周日17:

25重磅推出时长45分钟的《养生堂周末版》,集知识性、实用性、服务性、权威性、娱乐性于一体,着力为观众打造一档既不失文化品质又轻松娱乐的专业健康养生节目。

中国元素高雅大气

周末版主持人:

王玥波应宁

本期嘉宾:

张大礼李煜

节目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宝典》、《幸运司南》、《巧拼活字》等环节都是以中国四大发明为理念而设计的竞技环节。

权威实用中西结合

(左起)何健博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研发中心主任

程凯博士中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罗大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

由中、西医三位医学博士组成的专家团,做出的评判权威、实用,让观众通过节目中的游戏,轻松学到知识。

赢大奖赢健康

诚邀“协和”和“同仁”两大权威医疗体检机构,以及《养生堂》五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携手打造中西医养生大体检。

互动娱乐

明星身后的社区观众将帮助明星赢得节目中的健康大奖,同时明星也为观众带去健康大礼。

情感

两位明星嘉宾,为您讲述他们的健康故事。

预防感冒香囊的制作方法:

艾叶15克、薄荷12克、藿香12克,混合、粉碎,装入香囊中,然后将香囊的口封死。

可以挂在脖子上,置于胸前;也可以装在上衣的口袋中。

一方面,会让您有股淡淡的药香味,还可以有辟、秽防流感的作用。

黄芪羊肉汤:

羊肉100克(切块)、黄芪6克、大枣10枚(去核)、干姜5克。

以上食材加水适量炖熟,调味食用。

此汤具有温阳、补气、健胃之功效,可治疗虚寒胃痛、四肢畏寒等症。

1月11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6)

“麻黄汤”是治“太阳病”的一个药方。

从伤寒的角度看,“太阳病”就是一个外感病。

感冒引发流鼻涕、嗓子疼痛、咳嗽、发烧、怕冷等系列症状,是因为人感受了邪气,到太阳经了。

太阳经是人的最皮表的一个经络,相当于一个篱笆门,所以感冒伤风、受外界的邪气,太阳经往往首当其冲。

由于太阳病比较表浅,所以中医又把太阳病叫“表症”,意思就是它很表浅。

所以,治疗起来往往就是通过发汗,有时候它很快就会好。

“麻黄汤”的主要作用就是发汗。

通过发汗的方法,细菌病毒就随之而去了。

在中医里面,发汗能力最强的方剂就是“麻黄汤”,用它治疗太阳伤寒症。

邪气在皮表的时候,它不光在太阳经,它会影响到肺,继而影响喉咙,导致声音出现一些问题。

邪气淤到肺,实际上这都是太阳病表症,就是太阳病。

所以用“麻黄汤”一发汗,再加一个专治声音嘶哑的药物叫“木蝴蝶”,配合治疗。

“麻黄汤”里有四味药,包括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麻黄在里面有两个作用,一是发散太阳经的寒邪,同时麻黄又可以宣肺平喘。

只要不是虚喘都可以用麻黄。

桂枝是帮助麻黄发散太阳经的寒邪,杏仁是帮助麻黄来平喘,甘草起调和诸药的作用。

1月12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7)

“麻黄汤”在张仲景《伤寒论》原著中主要是用来治疗太阳伤寒症的,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感冒。

可是,现在很少有人用麻黄汤来治疗感冒了,其原因跟我们现代的气候、人的体质和生病后求医的程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人找到中医治疗感冒时,大多已经不是最初的伤寒,有时候往往寒入深处、寒邪化湿。

因此,陈明教授在讲到这种情况时,通常会使用《金匮要略》里一个“麻黄加术汤”。

此方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入了白术,目的是发挥白术去湿的作用。

“麻黄加术汤”对伤寒症引起的水肿也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原理是因为要治疗水肿,必须要开宣肺气、通调水道。

古人对此法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总结,叫做“提壶揭盖”法。

利用“麻黄汤”开宣肺气、下输水道,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1月13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8)

你知道人的身体里含有百分之多少的水吗?

正常的水液代谢是什么样的呢?

人体的成分70%是水,可以说人几乎是一个“水人”,所以要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机体在很大程度上就必须保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一旦代谢失衡,就容易导致“水”病。

人体内正常的水称为“津液”,参与人体津液代谢的器官主要有肺、脾、肾、三焦、膀胱等,首先,我们喝的水先到达胃,在消化水的过程中脾也一同加入,吸收的水分由脾运转全身,其中由脾升注到肺的水液运行过程是脾输送水液的重要形式,肺主管通调水道到膀胱,肺接纳到水液后,即将水液输送到下焦膀胱,再由膀胱的主子肾脏进行进一步的代谢,而最终形成的代谢废物交由膀胱变成尿排出体外,或交由皮肤变为汗排出,每天如此,日夜不停。

喝进去的水在身体里以什么形式存在呢?

难道就是喝进去的液态状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若是那样的话,身体内不到处都是水了吗?

原来,正常的水液在体内运行必须是以“气”的形式,也就是液态的水必须转变成气态的“气”才能运行到全身,而要将水变化为气,就需要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就是火,生理的火就是人的阳气,阳气的温煦、蒸化作用促使水转变成气,这就像一锅凉水变成水蒸气就必须加火一样,这个过程中医称之为“气化”。

所以如果阳气不足,就会使一些体内的水液不能转换成气,于是停聚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是停聚在松软的皮肤组织下导致水肿,或是停聚在胸、腹腔导致胸水、腹水,也可能停聚在内脏,形成五脏水病。

所以中医认为水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阳气这个“火”的不足,因此在治疗水肿这些疾病时,加温阳的药物,以促使水尽快转为气运转全身。

正如张仲景说: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那我们应该如何"治水"呢?

《伤寒论》治水病可谓层次分明,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

化水(饮)、利水、逐水。

当水湿不甚,可以采用温阳化气的方法治疗,就是通过用温阳药或芳香的药将水湿或水饮蒸化掉,犹如天下小雨,刚湿地皮或地之小凹处积水,太阳一照,则即刻蒸发一样,这叫做化湿法、化饮法,《伤寒论》中的茯苓甘草汤、苓桂甘枣汤基本属于这类方剂;

但如果说水湿太重,甚至泛滥成洪水,或排泄道路堵塞严重,那就要强力疏导泄洪了,这就是中医的逐水方法了,具有逐水作用的药物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服用后不仅小便明显增多,而且大便也往往一泄如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中病即止。

《伤寒论》中的十枣汤、大陷胸汤、牡蛎泽泻散属于这类方剂。

“心水病”如何自诊?

能否及早发现?

临床辨识此病,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

望色:

多见面色黧黑,此为“水色”。

病重者,在颧、颊、鼻柱、唇围、下颏等处,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之黑斑,名为“水斑”。

察舌:

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

切脉:

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者见结代或沉弦不起。

辨证:

(1)有水气上冲之候。

病人自觉有一股气从心下上冲胸咽;

(2)胸痛胸闷,夜间为甚,遇寒加重,多伴有咽喉不利,如物梗阻;

(3)心悸,多发于晨起、夜卧、饮食之后,或伴有左侧颈部血脉胀痛;

(4)短气。

表现为动则胸闷发憋,呼吸不利,甚则冷汗自出。

1月14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9)

昨天我们给大家讲了什么是脾虚水停,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说说脾的兄弟——胃。

那胃虚水停的表现是什么呢?

有一个50多岁的女性患者,就是这种情况。

有浅表性胃炎几年了,还伴有螺旋菌感染,她的症状是不敢喝稀的,一喝水或稀粥胃就胀,而且胀的非常严重,叩一叩肚皮就像敲鼓子一样,晚上影响睡眠,所以她再渴也尽量忍住不喝水,喜欢吃一些干燥的食物,如烧饼、油条等。

到我这里就诊时开始不说话,只是摇晃身子,让我听她胃里的水声,果然有“咣当……咣当”的声音。

伸出舌头一看,舌面上尽是水,她告诉我有时不自觉的流出口水。

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呢?

《伤寒论》指出是“心下悸”,什么是心下悸呢?

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动不安。

心下悸就是胃里悸动不安,有嘈杂的感觉,甚至胃里会听到振水音。

当然,水饮为病,舌苔多是白滑的,舌面上有好多水。

临床上见到,属于水饮型的胃病还真不少,有浅表性胃炎的,糜烂性胃炎的,螺旋菌感染的,甚至是消化道溃疡的,都会有这种表现。

《伤寒论》中对这种胃虚水停的经方是什么?

茯苓甘草汤是治胃虚水停的有效方剂,凡是水饮停胃的各种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汤这个方子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组成,和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用于脾虚水停、胃虚水停的不同。

白术入脾,有健脾燥湿的功能,所以苓桂术甘汤治脾虚水停;生姜,就是我们厨房里使用的调味品,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

茯苓甘草汤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这个方子治水停在胃。

要是说温阳,我知道大枣也是温阳的佳品。

另外一个治水饮的方子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这个方子就是由茯苓、桂枝、甘草、大枣这四味药物组成,所以也是和上述两个方子只有一味药之差,这里用了大枣。

1月15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0)

为什么叫五灵散呢?

就是由五味药物组成,另外里边有两个苓。

茯苓和猪苓,是恢复膀胱气化,来利膀胱里的水的。

猪苓是一种菌类的药物,为什么叫猪苓呢,是因为这种菌类的药物一般长到大树下,枫树下比较多,它的颜色外边就像一摊猪屎一样,所以叫猪苓。

它利水的作用比茯苓还要强,现在治疗泌尿系的一些疾病,不管是泌尿系的感染,还是肾小球的肾炎,包括泌尿系的结石,猪苓都是非常好的药。

泽泻,泽泻也是一个利水药,但泽泻这个沥水药它有一个特点,它不伤阴,说泽泻沥水而补阴不足,就说它一方面把多余的水给你利掉,一方面又不会伤人体正常的水,它有这个特点。

白术是健脾胃的,白术在这里实际上是起到一个治未来病的作用,同时它又健脾,健脾就促使这个水转移的更快。

桂枝在这里就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温阳化气的,就是真正恢复膀胱气化的这样一个,你看前面都是治水的,有防水的,有往下利的,有防止往上冲的,那么桂枝在这里就是什么,这个利水你沥到一定程度,它就有些残余,这种残余必须靠温阳的药物给它蒸发掉,给它温化掉,就像太阳一出来,把地上的水湿给它蒸发掉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桂枝在这里恢复膀胱的气化的。

1月16日播出:

花养女人幸福一生玫瑰下

热情、艳丽的玫瑰不但能启发作曲家作曲,表达爱人美好的爱情,

更能做成玫瑰酒、玫瑰粥、玫瑰膏,疏肝理气,调中活血,带给全家人玫瑰的关爱,

来自中国保健协会的主任医师吴大真教授在一月十六日的《养生堂》生命、生育、生活中将为您讲解玫瑰的神奇妙用,敬请收看。

1月18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1)

水液代谢失常不能不谈肾,即使前面说到了那些水病,到最终都会影响到肾,就开始它可能不是,比如脾虚水停,可能发展到最后也会影响到肾,出现肾虚这样一种情况,这是肾虚水停。

因为肾主水,就是整个水液代谢,尽管这么多脏腑参与,最重要的总指挥就是肾,所以说肾主水,肾又是水之根,水的根本,治水的根本。

肺是一个通调水道,肾是一个主气化的,它对水的作用是升腾气化,最主要是肾阳的功能。

肾阳是从肾里边发出的这个根,所以叫一身阳气治根本,尤其是肾阳充足的时候,那这个水液代谢就会很正常的运转,即使就是其他脏器出现水气停了,只要肾阳充足,那么这个它就恢复起来就比较快,一般肾阳虚这个水病就是恢复起来就比较慢,所以它是在调节水液里边是最重要的一个脏器。

水一般停了以后,它找人体的松软的部位,或者是下边这个部位,就容易停在下边,腿、脚,容易到松软的部位

真武汤

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

茯苓利水是非常常用的,好多方子里边都有它,这几个治水的方子基本上都有茯苓这个药物。

有的还有生姜,尤其生姜的皮利水比较好,这个方子其实它最大的一个特色的用药特点就是用了附子了,附子是一个温的药物,就能给体内增加热量的一个药。

芍药有滋阴的作用,它有可以帮助水邪,这个芍药咱们最早的一本中药本草,可能大家都知道,叫《神农本草经》,这个《神农本草经》里边就记载芍药是利小便的。

附子是有毒的,它是乌头的一个侧枝,这乌头是大毒了,它的毒性比较小一点,当然我们经过泡制的附子会好一点,但即使这样子我们还要讲一个安全问题,所以尽量我们不要在家里边开药,使用附子的时候,一定要找大夫去开。

猪苓汤

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泌尿系的一些疾病,它通淋的作用比较好,尿频、尿急、尿痛,一解小便蜇得慌痛,里边尿道有发热,这个滑石非常非常的好,后世有一个方子用它配甘草,叫做六一散,就是滑石用六份,甘草用一份,它可以治什么呢,就是通过利小便可以治疗拉肚子。

阿胶这个药是驴皮熬制的,为什么叫阿胶,就是用山东东阿县的那个井水比较好,熬制的这个阿胶,阿胶是一个大补,可以补肾阴,补肺这些都是非常好。

脚气可能有好多人叫香港脚,肿痛痒,流水,晚上睡不着觉,有时候脚肿得穿不上鞋,有时候连着腿都肿,这个猪苓汤治疗也是比较好。

从这个作息规律上大家冬天一定不要熬夜,我们说肾是藏精的,精气要内藏于肾,它益藏而不宜漏,不宜泄.

1月19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2)

肾在五行属于水,一旦肾精亏损,至春易发下列疾病:

(1)易发温病。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冬不藏精,肾阴亏虚,虚火内生,至春阳气生发,引动内热,则发温病,多见流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

(2)易发脑血管、筋脉疾病。

冬为水,春为木,水生木,肾水能涵肝木,若冬不藏精,至春则不能涵养肝木,导致肝血不足,肝阳上亢,易发中风、半身不遂等脑血管疾病、四肢抽筋、不安腿等筋脉疾病。

大家先看这样一句话,如肾中的水亏虚,不足以制约心火,以至于心火亢炎于上的心烦失眠证,《伤寒论》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这个药方里,很多药我们都讲过很多遍了,可是这个芍药我们好像一直都没注意过。

究竟白芍还有哪些作用呢?

白芍,微酸、微寒,养血柔肝,敛阴止汗,缓急止痛。

白芍——当归,补血养血,用于血虚、贫血病症。

白芍——柴胡,疏肝气,养肝血,用于肝气郁滞,爱生气,闷闷欲哭,喜叹息。

白芍——桂枝,调和营卫,敛阴止汗,用于自汗出,出汗后怕风、怕冷。

白芍——炙甘草,缓急止痛,用于各种疼痛,特别是急性腹痛、头痛,小腿抽筋、妇女痛经等。

这个芍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能怎么用呢?

用于手脚冰冷,手脚冰冷是血液循环不流畅,芍药茶以促进血液循环,将体内积聚的淤血排出体外。

尤其是女士更为适合。

本方常常服也可以预防冻疮。

1月20日播出: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简称麻杏甘石汤,主要是清肺热,治肺热喘。

肺热咳喘往往由肺炎引起,很多人感冒接着会发烧,再过两天变成肺炎,或者一开始就是肺炎,发高烧,往往伴着咳嗽、喘,而且高烧反反复复,就是不退,除了喘得厉害外,还有痰,而且痰都是黄色的,这一点与寒性的痰不一样。

舌苔又黄又厚又腻,有一些湿邪,热加上一种湿邪的这样一个特点。

于是可以用麻杏甘石汤。

由于肺炎往往还有高烧,因此可以加上之前讲过的小柴胡汤,一定要注意先把烧退掉,如果不退掉烧,喘就好不了,对于一个外感病,就是包括肺炎,呼吸道感染的这一种病一定首先得退烧。

所以两个方子合在一起用,既可以退烧,又可以平喘。

麻杏甘石汤包括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这四味药,麻黄与杏仁是方子里止咳平喘的两味药物。

作为日常零食,也可以多吃杏仁,尤其对肺和气管不太好的人而言。

石膏是清热泄火的,它清肺热和清胃热比较好,在这里边它主要是清肺热。

方子里有一些灵魂药,就是麻黄跟石膏,两者配合得特别好,麻黄去平喘,石膏去清热。

在这个方子里,有一个配伍的奥妙,就是石膏的量一定比麻黄大至少一倍以上,比如麻黄用10,石膏至少得用20克,实际上现在大于两倍,一般用麻黄用10克,石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