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14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docx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

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总说明

2-1工程概况

2-2总平面设计

2-3建筑设计

2-4结构设计

2-5给排水设计

2-6电气设计

2-7电信设计

2-8通风设计

2-9消防设计

2-10环保、卫生设计

2-11无障碍设计

2-12安防设计

2-13节能设计

2-14投资估算

 

2-1工程概况

一、工程主要设计依据

1.《凭祥市南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招标邀请书》

2.项目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4-02-01)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二、项目概况

1.本项目选址地点位于凭祥市火车南站边上,现状为土坡、菜地和水塘组成的不规则地形,东起水沟,南至粮食局仓库,西至南友公路,北至规划道路。

总用地面积:

40.538亩。

2.该目用地形状比较平坦,场地高差不大。

三、总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计量单位

数值

规划总用地

平方米

27025.33

计算容积率建筑总面积

平方米

32385.18

其中

多层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米

21715.42

连排住宅带商业建筑面积

平方米

7221.42

会所建筑面积

平方米

1460.84

幼托建筑面积

平方米

1750.02

物管及变配电建筑面积

平方米

237.48

居住户(套)数

户(套)

228

连排住宅总套数

27

容积率

1.2

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

7283.38

建筑密度

%

27

绿地率

%

45.8

户型分配比例一览表

户型

面积m2

户数(套)

比例

数量

二房二厅

83.32

84

36.8%

A栋1-6层

三房二厅

108.47

118

51.8%

B栋1-5层C栋1-6层

四房二厅

131.82

12

5.3%

D栋1-6层

跃层四房二厅

160.88

14

6.1%

B栋6-7层

连排住宅

267.46

27

E栋

2-2总平面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1.面向现代化、人性化、环保化、节能化,高起点开发,与凭祥市城市整体有良好结合,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和道路布局系统,创造高质量现代化居住小区。

2.结合地区现实条件,适应当地凭祥市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

3.体现“与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

4.建设目标定位为中档住宅小区,辅以适当的商业配套,以适应当地中低收入家庭对解决所需住宅的需要。

同时,建筑面积大小及价位相互区别,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体现“与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

5.利用原有的泉水和水体,创造小区特有的景观环境。

6.配置小规模的小区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幼儿园和商业等。

二、规划结构和功能布局

1.规划结构为围合型的小区,一个会所大中心绿化广场,住宅布置四周。

2.小区分为A、B、C三区,并可按此进行分期建设。

A区为小区入口沿街连排式住宅和小区会所中心绿化广场,此区容易建设并形成规模,可以用最少的投资最快的速度来提升整个小区的形象和档次,并能最快地回收资金;B区为多层住宅区,以6层为主,主要分布在用地地北面区域,可以紧跟A区的建设而迅速铺开;C区以6层住宅为主,主要分布在用地的南面等不规则地块,并可以根据A、B区的销售使用情况来进行进一步调整,从而完善整个小区建设。

3.小区内设有变配电房和垃圾收集点,为整个小区提供配套服务设施。

4.幼儿园布置在小区沿街的转角处,并可以对外服务,也可以利用它优美的建筑造型丰富小区的对外形象,同时也可以视小区将来的发展情况改变为其他商业或办公使用。

5.为配合城市道路的景观要求,自然而然地使建筑单体呼应道路的曲线布置,并通过不同进深的平面的相互组合,从而避免了行列式住宅呆板的外部空间,同时通过控制单体长度的手法和单体高低错落手法,极大地丰富了整个小区的外部空间造型,并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道路系统

1.交通系统设计上,车流和人流各行其道,清晰流畅,以“短、捷、顺”为原则,小区道路设计上“将路溶于小区绿化”,以自然地曲线为主,硬地与草地结合,做到使人不管是步行还是开车,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2.小区道路系统由三个级别所构成:

主入口会所中心绿地广场道路为12米宽,同时设置中间人行布道,并配合泉水景观进一步提升整个小区的入口设计,南北贯穿整个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为5米,并布置生态停车空间,使汽车全部集中在此道路上,减少进入各住宅组团,和降低机动车对住宅组团的干扰,宅前宅后路分为2.5米和1.5米,其中东面靠近水沟的休息步道和通入连排住宅的步道为2.5米。

3.小区级道路仅有一条南北主路和小区主入口景观大道为车行道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整个小区的道路投资和小区功能的动静分区,各住宅组团内道路以人行交通为主,“人车分流”通过隔离车行来实现,同时依托小区的日常管理优劣而运行。

4.紧急情况下,消防车可直达整个小区各栋楼宇,并符合住宅区消防规范要求。

5.道路无障碍设计。

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度为3.0%,长度限制为150米,无障碍人行道宽度大于2.50米,在道旁设置三面坡型缘右坡道,主要位置在主要道路交叉口,人行横道、沿城市南友公路建筑前沿、步行道及重要公建附近的人行道设置为视障者引路的导向块材和停步块材。

雨水口避免设在人行横道口,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设计遵循无障碍设计要求。

第三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其他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关住宅区设计的规范规定

二、建筑分类和主要设计参数

1.建筑物耐久年限:

50年

2.耐火等级:

二级

3.抗震设防:

七度

三、建筑单体设计

1.平面设计

考虑到小区规模中等及市场需求多样化等诸多因素,平面设计按标书要求采用的基本户型有5种,所有户型设计均考虑自然通风,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依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客厅为中心,厅及房间的主要朝向均以景观视线为主,强调单元平面动静分区,卧室与客厅、餐厅、厨房截然分开,互不干扰,尽可能避免流线组织交叉影响。

单元设计还强调“三大一小”,大客厅大厨卫、小居室,明厨明卫,使居住环境更卫生合理。

注重餐厅的用餐环境,具有相对完整的餐饮空间,与客厅有相对独立的空间。

2.立面造型设计

单体立面的体量、风格、色彩设计,强调细部,突出“秀、静、美”的地方特色和风格,所有单体均局部采用坡屋面的形式,造型丰富而有特色,强调小区安宁、舒适、怡人的整体效果。

立面上简洁的线角,纯净高雅的色调及丰富的形体变化,体现明快大方的现代人居环境的气质,同时又注重整体的组合形象规划,丰富小区的天际轮廓线,统一而富于变化。

单体形象明快简洁,设计低窗台,大凸窗及落地门,视野与小区大面积绿地相交融,体现现代主义的新风格。

小区建筑物的主色调为淡墙蓝瓦(或红瓦),屋面采用坡顶的形式。

3.会所设计

简洁明快,突出时代风格,并易于控制投资,功能包括餐饮与一个四道的保龄球馆。

4.幼托设计

采用框架结构,突出小区路口的建筑造型特征,作为景观建筑考虑,丰富小区立面造型。

5.沿街连排住宅设计

以住宅设计为主,并可以按实际需要,首层改成商业用途,灵活多变,并使沿街立面品味上升,从而提升整个小区设计档次,突出高性价比的优越性。

第四章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场地位置:

位于凭祥市火车南站边上,南友公路东侧。

二、设计依据、条件

1.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凭祥市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地震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

2.按照建筑抗震重要性分类,本工程建筑物均为丙类建筑。

3.凭祥市地区基本风压为W0=0.7kN/㎡,地面粗糙度按B类考虑。

4.地质及水文条件:

详地质勘察报告。

三、设计规范

本工程按下列规范进行设计: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B-07-91)

四、楼屋面活载标准值(kN/㎡)

1.会所、幼托:

2.0

2.卧室:

2.0

3.厨房、卫生间:

2.0

4.阳台:

2.5

5.上人屋面:

2.0

6.不上人屋面:

0.7

五、结构设计:

1.结构概况:

本工程建筑主要有三种类型:

(1)3层住宅

(2)6层住宅

(3)幼托及会所

2.结构体系:

会所和托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其他采用砖混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业主及建筑专业提供的平面功能要求。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6.《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二、给水

1.水源

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就东侧南友公路的市政给水干管引入于小区内,并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分设水表。

2.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为690.9m3/d。

3.冷水系统

(1)底层商业及一~三层住宅用水均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单独计量;

(2)多层住宅三层以上采用智能管网增压系统供水。

(3)住宅一户一表,多层住宅水表集中落地。

五、排水设计

1.采用雨、污分流制。

2.日污水排水量:

621.8m3(以生活用水的90%计)。

3.各组团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各组团的雨水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第六章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对本区的使用功能和管理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出的平、立、剖面图以及水、暖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负荷及对电气的要求。

3.国家颁布实施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及地方有关规定。

二、设计内容及范围

本设计内容包括:

1.住宅区内低压配电设计。

2.电气照明设计。

3.建筑物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

高压配电系统及变电所设计甲方委托供电部门设计。

三、用电负菏计算及供电电源

1.本小区按住宅50W/㎡,店面80W/㎡,配套设施80W/㎡,本小区总设备容量为:

3438KW。

A住宅用电负荷:

648户×8KW/户=5184KW;

B公建用电负荷14001×0.12KW/M2=1680KW

C配套用电负荷14001×0.12KW/M2=1680KW

总用电负荷:

6864KW

2.本小区内设一座开闭所和一个变配电所。

3.变压器设置:

住宅设置三台630KVA干式变压器,供电方式为一户一表,其余公共回路用电设置三台630KVA干式变压器.公共用电包括:

生活泵,消防泵等用电。

设统一计量后按回路馈出,小区采用低压侧电容补偿后,使功率cosφ达到0.9。

4.为保证消防等重要负荷的用电可靠性,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应急使用。

四、配电设计

1.负荷等级:

凡变电所、消防泵房、送排烟风机、消控中心、电信机房、应急照明等用电均为二级负荷,其它负荷为三级负荷。

2.电压等级与配电方式:

本小区所有低压电力设备与照明装置的电源均由变电所低压侧以三相四线或五线制380/220V配电,照明使用电压为220V。

配电方式基本采用放射式配电,少量采用树干式配电。

所有消防设备均在末端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箱供电。

3.导线、电缆选择及敷设方式:

室外电缆均采用YJV—1KV电缆,穿管埋地敷设。

室内电缆采用YJV—1KV电缆,在电缆桥架上敷设或穿镀锌钢管敷设。

导线均采用BV—500型,干线部分穿镀锌钢管暗敷,照明支线穿PVC管暗敷设。

五、照明设计

1.照度及光源:

设备用房150LX荧光灯

楼梯间75LX白炽灯

住宅卧室50LX白炽灯

住宅起居室100LX白炽灯

2.水泵房、消控室、商场等处设应急照明,各出入口、楼梯间、走廊及汽车通道均设置疏散照明。

六、防雷设计:

本小区建筑按二类或三类防雷建筑设置防雷装置,在屋顶设置避雷带作接闪器,引下线利用柱内二主筋焊接引下,防雷接地利用基础配盘形成的综合接地装置。

七、接地及等电位设计

利用建筑物地梁及桩基配筋作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均使用该综合接地装置。

本工程所有建筑均做总等电位联结,在每栋楼设置总等电位端子箱,各电源进线,各专业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路、电梯及弱电设备等均须与总等电位端子直接相连。

第七章电讯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对本区的使用功能和管理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图面。

3.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标准及规定。

二、设计范围:

本设计内容包括:

1.电话及宽带系统

2.有线电视系统

3.防盗对讲系统

4.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详见消防设计)。

三、电话及宽带系统:

1.住宅电话按每户2线,商店电话2线/100㎡,公建电话按80㎡一线计。

2.本小区设置一个电信间,面积为30平方米,可在物管处或会所处布置。

3.宽带系统引自市政宽带网,各梯的梯间设配线架,每户按1个宽带终端设计。

宽带设备房与电信机房共用。

4.电话线采用HBVV-4×0.5G型,均穿PVC管暗敷设或在弱电竖井内敷设。

四、有线电视系统:

1.本工程有线电视容量根据建筑面积及住宅户数进行估算(计算同电信),住宅每户安装二个终端插座。

2.本小区设置一个前端室,面积各为10㎡。

3.有线电视线均穿镀锌钢管暗敷设或在弱电竖井内敷设。

五、防盗对讲系统:

1.于一层梯位入口处设访客对讲门口主机,每套住宅内设可视对讲分机。

六、远程抄表系统:

根据管网会议要求:

住宅弱电竖井内预留远程抄表系统干线位置供将来系统设置所需。

第八章通风设计

一、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为:

夏季空调及设备用房和公共卫生间的平均通风换气。

二、空调说明

各种房间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在需要的地方预留分体式空调器的电插座或空调用电负荷,空调器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安装。

三、通风

所有楼梯间对外开窗,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本工程通风系统分为两种类型:

1、属于房间有排除余热的通风系统,如高低压变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等。

2、属于有污浊气体产生的房间如卫生间等。

四、管道材料及安装

所有连接风管皆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厚度按照规范确定。

第九章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建筑灭火器配量设计规范》GBJ140-90。

6.《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二、工程设计概况:

1.本工程总用地27025.33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27025.33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为32385.18平方米。

小区均为6层以下多层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2.本工程建筑项目均为民用建筑。

三、总平面布置

1.本工程两边紧临城市公路和规划路,区内道路简洁明了,消防车可直接到达建筑周边,道路均满足消防车辆通行。

2.小区内各种建筑的底边直接落地,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出口。

多层住宅均设有到达入口的小区道路,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消防扑救,建筑物间距均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四、建筑物防火设计

小区各幢建筑单体设计、建筑构造的设置均满足规范要求,具体详各建筑单体的图纸。

五、给排水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建筑灭火器配量设计规范》GBJ140-90。

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4.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

(二)概况

本工程消防设计按一个独立系统设计。

(三)消防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

2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外消火栓:

1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水喷雾:

20L/min·m2火灾延续时间0.5小时

(保护面积按40m2计)。

(四)室内消火栓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均采用独立的加压泵供给。

六、防排烟消防设计

楼梯间对外开窗,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

七、电气消防设计

1.消防电源:

本小区负荷属二类用电负荷,设一路高压电路。

为确保各大楼消防负荷的用电,可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在外电源停电时,自动启动,投入运行。

2.导线选择及敷设方式:

凡与消防有关的导线及电缆采用耐火型如:

NH-YJV,NH-BV等,导线穿镀锌钢管沿墙、楼板内暗敷。

若有部分明敷时,必须做防火处理。

电气竖井每层须密实封堵。

3.应急照明:

在门厅、楼梯口、走廊及主要疏散通道等处设置疏散照明。

变电所、水泵房等设置事故照明。

由双电源自动切换箱供电。

4.消防电力:

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均由双电源切换箱供电,且所有消防设备均可实现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及现场手动控制。

八、弱电消防设计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电话及紧急广播:

1.本小区的住宅按二类防火建筑设计。

2.公共地方可采用感烟探测器。

3.系统采用二总线制产品。

接入火灾报警系统的信号还有消火栓按钮、手动报警按钮信号、紧急广播等。

4.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可联动控制疏散照明及事故照明,切断非消防电源,并监视他们工作和故障状态。

5.主要出入口、通道等公共场所设置有手动报警按钮(附电话插孔)及警铃,设备用房内设有消防电话分机。

6.在多层各楼宇均设置紧急广播,该系统与消防联动系统联动。

7.系统导线选用阻燃型NH-RV-n×1.5导线,竖井内沿桥架敷设,其他均穿镀锌钢

管暗敷。

第十章环保、卫生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管理办法》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二、工程分析及处理措施

1.本工程为居住生活新区的开发与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大。

2.区内采用雨、污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再到污水处理厂,雨水经管道收入市政雨水管网,统一排放至天然水体。

3.噪声处理:

空调设备采用低器声设备,对机房采用吸声处理,施工中的器声对周围影响不大,做好绿化。

4.垃圾处理:

各地块设立垃圾收集点,采用“收集—固化转运”方式,运送至垃圾处理场,部份建筑垃圾回填,部份送到垃圾场。

5.基地沿水沟布置大量绿化,局布作为人们休闲场所,进行景观及生态设计。

其中他建筑的周边设置少时绿化,停车场采用予制混凝土空心块中间植草。

6.家庭厨房、餐饮店等采用排油烟机处理排到屋顶。

7.建筑单体均按二级或三级防雷保护。

8.各建筑物均设接地装置。

三、环境设计

1.建筑物均有良好的朝向,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大型车辆不进入居住小区,小型车到主要道路边,不进入步行道,保证人行安全。

2.对中心步行街、沿河及组团中心进行大面积绿化布置,创造园林式居住小区。

3.小区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专业队伍保持日常的整洁卫生。

四、烟气污染处理

住户厨房的油烟,通过排风道排放至屋顶。

五、消声与减振

1.风机要求产品性能良好,噪声低,吊装风机以减震吊架吊装,落地安装风机做隔震处理。

2.如有排风机,则各进出风管连接处皆设帆布软管,并设消音器。

3.柴油发电机房墙面做吸音处理,排烟管安装消音器,并引至屋面。

柴油发电机需配隔震器。

六、环境保护措施

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规划路上的市政污水管。

七、卫生防疫

1.给水由市政自来水管引入,分别进入生活、消防水池。

为确保水质合格,生活水池采用独立结构形式。

水池溢流水间接排出,水池附设防虫通气管和溢流管等。

2.为避免回流污染,各给水配水点均满足空气隔断要求。

3.生活水池内衬无毒材料。

4.排水系统设水封装置,排水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方式。

生活排水地漏一律采用有水封地漏。

第十一章无障碍设计

1.道路无障碍设计。

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度为3.0%,长度限制为150米,无障碍人行道宽度大于2.50米,在道旁设置三面坡型缘右坡道,主要位置在主要道路交叉口,人行横道、南友公路、北边规划路、步行道及重要公建附近的人行道设置为视障者引路的导向块材和停步块材。

雨水口避免设在人行横道口。

2.公共绿地及组团花园均设有残疾人坡道。

3.住宅入口门厅处均设有残疾人坡道。

第十二章安防设计

一、周界防越报警

1.防护手段:

前端探测总采用主动红线外对射双束探测器。

2.报警主机与周界投射灯光及摄像、录像联动。

二、闭路监控

各出入口、周界及停车场设闭路监控点,监控中心采用长时间录像机记录图像。

三、主入口门禁

主入口设门禁控制器,住宅楼梯间门口读卡器和停车场管理系统读卡机实现“一卡通”功能。

四、楼宇对讲

每户设户内机,各梯间设门口机。

管理中心设主机,可实现访客与住户、住户与管理中心、访客与管理中心对讲;管理中心与消控中心连接。

五、住户报警

1.户内防区设置:

每户设门磁、窗磁、紧急按钮报警装置。

2.户内设住户报警主机,各住宅楼梯间设报警控制器,管理中心设报警主机。

六、电子巡更

在总体制定巡更路线与安装巡更站点,保安人员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到达巡更点并进行记录,记录信息传送至管理中心。

第十三章节能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国家及广西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二、工程分析及处理措施

本工程为于亚热带,属于夏热冬暖地区,主要考虑夏季空调。

建筑设计的节能考虑如下:

1.建筑尽可能南北朝向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减少阳光东、西向的朝射。

2.建筑周围利用基地进行绿化布置,改善建筑的小气候,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3.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超过0.35。

4.屋顶采用25mm厚挤塑板保温层。

5.外墙采用190mm加气混凝土,外墙装修采用浅色外墙砖和涂料。

屋顶和外墙的K≤1≥2.5。

屋顶和外墙热工性能满足节能规范要求。

6.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

北向≤0.45;东西向≤0.30;南向≤0.50。

7.住宅外窗(含阳台门)采用铝塑门窗,外窗热工性能满足要求。

8.住宅外窗(含阳台门)的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8%或外窗面积的45%。

9.外窗气密性不低于第3级。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

1)本估算根据该工程设计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