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170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优质教案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坐井观天”、“井口”、“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4.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写话小纸条、纸筒等。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出示课题)坐井观天。

一起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观”是“看”的意思。

“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读了课题,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

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为什么要坐在井里看天呢?

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带着这几个问题,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用“?

”标出。

现在大家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吧。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出示开片,指名领读。

(2)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3)齐读。

(4)去掉拼音读。

3.分段读课文:

让我们合作来读课文,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

什么是“井沿”?

(板书:

井沿)

什么叫“无边无际”?

(板书:

无边无际)

什么是“大话”?

(板书:

大话)

我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

(板书:

争论)

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板书:

谁对)

我不知道什么叫“一百多里”、“不信”?

(立即解决)

 师小结:

小朋友有这么多的问题啊!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三、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重点感悟:

青蛙坐在什么地方?

(教师板书:

青蛙、井里。

小鸟从哪儿飞来?

落在什么地方?

(教师板书:

小鸟、天上。

理解什么叫“井沿”?

(借助图片理解:

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

沿,就是边。

(二)感悟对话次数

1.读第2~7自然段,找找课文中的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次)

2、读一读这三次对话。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第一、二次对话)

1.学习第一次对话。

师:

读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预设: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

(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

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

(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

(说明天很大很大。

2.学习第二次对话。

重点感悟:

(1)理解“大话”的意思。

(吹牛)

(2)对呀,青蛙想: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可小鸟却不这样认为的,能读读小鸟的话吗?

(4)从“我飞了一百多里”、“大得很呢”感受天的“无边无际”。

3.师总结:

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那些话都是大话。

他们为此争论不休,到底谁说得对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书写指导生字。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小鸟井沿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井底井口那么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猜字谜:

水边几张口——(沿)

       二只小耳朵——(际)

2.回忆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

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小鸟井沿;青蛙井底。

(2)通过上节课对前两次对话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小鸟认为天——(师板书)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师板书)井口那么大

二、感悟课文第6、7自然段。

(学习第三次对话,抓住两个“笑”)

(一)读前两次对话,引出第三次对话: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前两次对话吧!

(男女生读)

出示:

(青蛙图)“你从哪里来?

(小鸟图)“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图)“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图)“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1.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呢?

让我们读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吧!

(自由读)

出示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

“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2.学习第6自然段:

预设:

(1)听了小鸟的话,青蛙笑了,你们知道青蛙笑小鸟什么呢?

(因为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

(2)出示:

我不会弄错的。

①我()不会弄错的。

()里能填什么词?

②你觉得青蛙怎么样想的?

(肯定自己是对的。

)把“自以为是”的语气读出来。

③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它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

 ①指名答,再出示: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②青蛙有没有说错?

我们来做个实验。

a、请学生用圆纸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么?

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

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③它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井口以外的天,所以,它肯定自己是——不会弄错的。

(4)朗读青蛙的话,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7自然段:

预设:

(1)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也笑了。

它笑什么?

(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2)所以小鸟说——你是弄错了。

(在“你是弄错了”下划线。

a、这是小鸟第几次说青蛙弄错了?

b、比较两个“弄错”有什么不同?

(第二个“弄错”多了一个“是”。

c、出示:

你弄错了。

 你是弄错了。

d、请你读一读两句“弄错”,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在情感上有什么不一样?

你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吗?

指名读——齐读

 (3)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

(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4)这时,小鸟的心情怎样啊?

(着急)为什么着急?

你能读出小鸟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4.读第三次对话。

(分组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

2.女生扮演小鸟,男生扮演青蛙。

四、拓展写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再也不愿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它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它们来到了哪儿?

(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什么呢?

(植物、小动物……)

2.写话训练: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些什么?

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它惊呆了。

它看到,心想: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先进行说话训练,再进行写话练习。

例如:

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它惊呆了。

它看到天空是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到处鸟语花香,心想:

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美丽!

看来我真的错了,小鸟没有说大话。

3.交流、反馈。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了课文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到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盲目自信、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

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六、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小鸟井沿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井底井口那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