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77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I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I)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考试结束后只交卷二。

3.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Ca-40

卷Ⅰ(客观题,共50分)

1、选择题(每题1个答案,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水的净化C.燃料燃烧D.风力发电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

3.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面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D.积极开发太阳能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B.空气中的CO2含量过多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5.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9.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3:

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10.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化学。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D.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1.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B.50C.88D.126

12.某纯净物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则M的化学式是

A.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O

13.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镁B.2Na—2个钠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D.4N2—4个氮原子

14.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15.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

16.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   B.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   D.大理石、水银、干冰

1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18.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D.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19.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春色满园,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分子构成不同

C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间空隙变大

D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20.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21.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O2时,气体从B端通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用排水法往装置内收集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22.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SO2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2

23.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C.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6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g

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县城研训区联考

化学试卷

卷Ⅱ(主观题,共50分)

一、选择题答案(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26.(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氢氧根离子;

(2)2个铜原子;(3)氧化铁;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5)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7.(2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B.碳酸饮料

A.AD钙奶

(1)AD钙奶中“钙”指的是   (填

“元素”、“原子”或“分子”)。

(2)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其中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2分)2015年12月8日,我国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1)很多人会选择佩戴防尘口罩出行,它的材料中包括棉纤维、活性炭等。

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和。

(2)遭遇雾霾天气时,下列做法不适宜的是(填序号)。

A.长时间开窗通风B.尽量减少外出活动C.照常进行冬季长跑

29.(4分)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理是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

30.(6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滦南北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水样浑浊,呈黄色,有异味。

他们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化学试卷共8页第5页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杂质,再向水样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

Cl2+H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进行检验。

生活中可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为了防止北河水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不向江中随意倾倒垃圾D.使用含磷洗衣粉

31.(7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和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图1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三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写化学式)

32.(5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化学试卷共8页第6页

(2)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33(6分)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有下图所示的关系。

其中,B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单质D可支持呼吸,气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G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注意: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给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C

 

(1)C的名称,G的化学式

(2)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3)F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

(4)E转化为D的过程在自然界被称为

3、实验探究题(8分)

34.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

小红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揭开这个骗局。

【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

【猜想与验证】

(1)确定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中所得气体体积比为,对两支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得知试管B中气体是

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确定汽油的组成。

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

②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

③将烧杯迅速翻转,注入,

振荡

现象: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

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揭开骗局:

水不能变成汽油,理由:

 

化学试卷共8页第7页

4、计算题(5分)

35.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丽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剩余的混合物

231.2g

 

(1)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县城研训区联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B

C

B

C

C

D

C

D

A

B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A

A

C

B

D

C

C

B

D

C

D

二、填空题(共37分)

+5

26.4OH——2CuFe2O3P2O5CO2

27.元素CO2+H2O=H2CO3

28.吸附AC

29.

(1)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合理即可)

(2)119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合理即可)

30.

(1)过滤物理

(2)+1(3)肥皂水煮沸(4)D

31.

(1)①分子间有空隙(或微粒间有空隙)②NH

(2)①7得②C和E(两空全对共1分)③CO

点燃

4P+5O2======2P2O5

32.

(1)1/5,①②③④

(2)燃烧需要氧气(3)与烧杯①进行对比

33.

(1)水CO

Ca(OH)2+CO2======CaCO5+H2O

(2)

点燃

C+O2======CO2

(3)化合反应

(4)光合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8分)

34.

(1)2:

1氧气(或O2)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水珠、液珠)

③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

 

实验结论:

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3)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中不含碳元素。

(合理即可)

35.

(1)8.8g(1分)

(2)

(1分)

解: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