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87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主题:

保护环境

一、教材分析:

   谁不想听到鸟儿的欢唱?

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

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

在我们享受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我们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了些什么呢?

地球只有一个,面对未来,我们任重道远。

学习这组教材,我们能感到我们肩负的环保责任。

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环境卫生,我们都应该好好保护。

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教师通过范读这组教材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这组教材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导语,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

在本组的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倡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倡导在生活中识字。

要及时提醒学生留心食品商标上的汉字,注意积累,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每课学习前可以让学生预习生字新词,并朗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对子、喜欢诗歌、会复述童话,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2.认识本单元“雾、霜、朝、霞……”等要求认识的生字,初步掌握形声字的读写规律,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写“和、语、千、李……”等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合体字的基本书写方法。

3.引导学生读文,通过读、悟,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养成从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认字仍然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2.认识对子这种文体,学会复述课文是本单元学习的难点。

3.环保意识的启蒙是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重点;如何在完成语文知识学习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去做好学生环保意识的启蒙将是本单元教学的又一难点。

四、教学时的注意点:

1.结合画面感受词语的组成,再透过词语想象画面──培养语感。

P36(识字三)

﹡识字三是要引导孩子通过朗读感受对子所特有的意蕴。

教材提供了两幅图画,一部分词语的组成可以借助画面来感受,(如蓝天与碧野鸟语与花香山青与水秀)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透过词语想象画面,(如和风细雨万紫千红朝霞绚烂落日余晖)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渲染,引导学生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2.抓住“变化”理解内容,体会课文情感。

我在解读教材时,发现这一组课文的内容和结构都紧紧围绕“变化”展开。

如,P39《两只鸟蛋》,从觉得好玩──小心地送还)这一变化,体现“我”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时要注意品读关键的词句,如诗中,我(若无其是地取下鸟蛋──小心翼翼地捧着送还)从心理到行动的变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P42《松鼠和松果》也紧紧围绕“变化”展开,从松鼠(大森林──光秃秃──茂密的松树林),倡导了索取与回报的环保主题。

P45《美丽的小路》,以小路的变化(美丽──变脏──恢复)为教学线索,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P50《失物招领》,孩子们参观植物园后,失物招领时,从(都说没丢──主动认领)体会孩子们的内心变化。

﹡教学时,大家可以以“变化”来设计教学,指导学生读出环境的变化、人物心情的“变化”、行动的变化。

3.继续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体会不同语气所表现的不同心情。

4.字词方面:

①积累四字词语和搭配恰当的短语。

②继续巩固加偏旁、去偏旁识字的方法,注意形近字的辨析。

识字量的增加,必然会出现的形近字混淆的情况,要想方设法通过音形义的辨析进行区别。

5.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垃圾”。

    ①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讲出自己的发现,可以练习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交流。

②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处理垃圾的办法,老师应提前做一些工作,比如,去搜集、了解目前有哪些处理垃圾的办法──综合利用(金属、塑料、玻璃)卫生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和堆肥(如,剩饭、骨头、菜根菜叶这些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

把这些方法及时地介绍给孩子。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去大胆想象。

五、课时安排

识字三两课时

两只鸟蛋两课时

松鼠和松果两课时

美丽的小路两课时

失物招领两课时

语文园地三两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三日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

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读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儿歌中的良好品质。

产生尊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解决难点办法:

朗读课文,联系大自然的实际,边读边想,用心感悟形声字的规律采用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努力读通句子。

  2、指名(多人)试着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用笔划出生字,自己学一学,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

(三)理解词语,学习生字

  按小节学习课文,学会生字,弄懂词语的意思。

  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大屏幕展示第一节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自由读读一下这些字(课件显示以下生字:

雾、霜、霞、朝、),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字?

  1)“雾、霜、霞”三个字都是雨字头。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见情景或者观察图片,联系实际识字:

 

学生自由读全文。

指名读

齐读

小组交流学习生字。

 

指名读第一小节

自由读字,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什么时候分别会出现这些自然现象?

谁见过,分别是怎么样的?

  3)穿插朗读、学习词语“朝阳、晚霞、晨雾、秋霜”。

  能找到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词语吗?

比较下面的两组词语。

  朝阳——夕阳

  朝霞——晚霞

 3、练习朗读这一小节。

“云对雾”和“和风对细雨”,去掉“对”字读一读。

“云雾”是一个词语,“和风细雨”是一个成语。

再读。

(四)书写指导

比较“禾”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注意“秀”的第六笔。

 

练习用这些生字说话。

 

比较两组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练习朗读这一小节。

 

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一、导入

 

(二)学习第二节

 1、齐读一下第二小节。

(多媒体)

  2、出示其中的五个生字,并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及时正音。

  3、说说你有好方法可以更快地认识并且记住这些生字,包括字形和生字的大致意思。

  (如:

比较“蝶、蜂”字形的异同;用这些生字分别组词或说话;猜字游戏:

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一块石头上——“碧”……)

    4、多种形式朗读这一小节,“万紫对千红”去掉中间的“对”字再读一读——万紫千红。

  这也是个成语。

读成语,欣赏多媒体图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节。

  2、说说怎么认识并记住其中的三个生字——“李、杨、秀”

  3、在这一节中也隐藏着成语,你能找出来吗?

(山清水秀、鸟语

 

齐读第二小节

自由练习朗读

 

小组交流认字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齐读第三节

说说识字方法

找成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花香)

  4、看一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多媒体图片。

这么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环保意识,千万不要去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

(四)巩固练习,掌握生字。

(1)多种形式抽读生字卡片。

 

(2)读多种形式读课文

(五)、书写指导

(六)、课外延伸

  1.补充学习几则对字歌。

  例如:

  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猫对狗,马对骡,山羊对骆驼。

  鸡对鸭,牛对马,白鸽对乌鸦。

  蚯蚓爬,蟋蟀唱,蜜蜂嗡嗡叫。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梨对桃,杏对枣,苹果对香蕉。

  猪对牛,兔对猴,花猫对黄狗。

  2.试着编编这样的对字歌。

 

打乱顺序读、去掉拼音读、抢读、开火车读、读字组词

分男女生对读、去掉“对字读等”;背诵。

练习书写

 

读一读对字歌。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两只鸟蛋日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

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形式,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

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10个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读韵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分析:

1、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

3、解决难点办法:

想象,表演相结合。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⑶ 标出诗歌有几个小节。

2、教学生字词:

 ⑴ 同桌交流认读生字,互相帮助,互相检查。

⑵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⑶ 开火车认读生字。

⑷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3、再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研读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一小节:

⑴ 出示鸟蛋:

说说鸟蛋的样子。

⑵ 摸摸鸟蛋,感受鸟蛋。

⑶ 连起来读一读“小小的鸟蛋凉凉的”。

⑷ 出示词语:

鸟蛋凉凉的 凉凉的鸟蛋(比较并说说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自由读课文,注意要求。

 

同桌交流认读生字

选喜欢的生字,用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大家认识。

开火车认读生字

再读课文

 

指名说鸟蛋的样子。

谈感受

 

比较词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⑸ 连起来读第一小节:

读出鸟蛋的小、凉,对鸟蛋的喜爱。

⑹ 评一评:

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新课标第一网

2、研读第二小节:

⑴ 妈妈看见了,怎么说?

⑵ 出示妈妈说的话:

读一读。

⑶ 播放小鸟破壳而出的画面。

① 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② 知道“焦急不安”,说说鸟妈妈焦急不安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⑷ 齐读、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小黑板出示“听、唱”两个生字。

2、观察在田字格中位置。

3、教师师范写。

4、学生自由书写。

5、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读第一节。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指名说

 

小组交流、汇报。

 

齐读、指名读

 

学生自由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一、导入

 

二、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分小节学习课文。

 第三小节:

⑴ 我如果不小心会怎么样?

⑵ 换词:

理解“捧”。

⑶ 换词:

 理解“连忙”。

⑷ 体会“轻轻地”。

⑸ 朗读感受。

4、配乐读第一到第三小节,想想:

“我”因为喜欢鸟蛋才把它从树上取下来,“我”还是喜欢鸟蛋,为什么“我”要把鸟蛋送还?

 第四小节:

  1、学生读理解后,质疑。

(如:

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启发想像:

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2、指导朗读。

师生评议。

 三、借助想像,升华感情

 

学生自由读全文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听读课文,回答问题。

 

边读边想一想。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1、学生齐读全文。

交流:

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

为什么?

  2、喜欢读这篇课文吗?

为什么?

 四、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以下重点:

  1)、写好口字旁——“听、唱”

  2)、写好“走之”。

  3)、写好“向”字的半包围结构上包下的形式。

 五、实践活动

  小调查:

保护鸟类

  为了了解有关鸟儿更多的知识,组织学生在课外去寻找关于鸟儿的各种资料等,包括图片、实物等,然后在班内交流。

 拓展性资料

  1、鸟蛋。

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

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2、鸟类的有关知识。

齐读全文

 

再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读知识,做调查。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松鼠和松果日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松鼠和松果》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本课自然也不例外。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篇童话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

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

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再次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本课除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外,还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解决难点办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思想。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己读一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huópo     zhǎyǎnjing

活泼    眨眼 睛

rúguǒ  zǒngyǒu 

 如果总 有

yǐhòu zhǔyì

以后  主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

去掉拼音读。

5、读句子(出示):

⑴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

 

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指名读

交流识字方法。

“开火车”读词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摘松果吃。

⑵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⑶ 松树有了好主意:

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

(四)、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课本插图,看图说话:

小朋友们,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呢?

2、启发想象:

如果你就是一只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鼠,吃着香甜的松果,你心里会想什么?

说什么呢?

3、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美的滋味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以”、“活”、“如”观察:

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

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

3、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4、展示评议。

自由读句子。

 

看图说话

 

自主交流,汇报。

 

再读课文。

 

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一、导入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1、学习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直这么快乐的吗?

为什么担心呢?

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2)是啊,如果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应该怎么读?

(3)指名赛一赛。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来了,(课件)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我读出了担心、惊讶。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赛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2)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呢?

(3)齐读第四自然段。

3、学习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2)课件出示茂密的森林图:

小松鼠成功了吗?

如果你是小松鼠,当你看到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后,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3)想想:

这里将来会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复述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观察“主”、“更”、“总”、“意”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笔画间的相对位置。

  

2、范写,讲解。

  

3、练习书写。

  

4、展示评议。

小组交流汇报

齐读第四自然段

 

让我们用高兴劲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复述课文。

 

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美丽的小路日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

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

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

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

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展开想象,小动物们是怎么样把小路打扫干净的.

解决难点办法:

通过学文,在理解基础上体会。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名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要求同学们一边听读。

一边用笔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在读至相应自然段时出示生字,教师引导学生认读、试着组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久、堆积”等词语的意思。

2、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认读生字,并联系课文试着给生字组词。

4、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赛读。

5、课件出示课文中带有本课生字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1)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

(2)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

 (3)鸭先生推来一辆小车,拿来一把扫帚,认真地清扫小路上的垃圾。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自主识字。

 

全班交流组词。

 

开火车赛读。

 

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4)没过多久,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

(1)谈话引入:

同学们读得多好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吧!

(出示课件1:

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

)看,兔姑娘和鹿先生也赶来了,它们走在美丽的小路上,会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兔姑娘和鹿先生说的话,并用横线勾画出来。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然后集中交流读“啊,多美的小路啊!

”这句话,体会它们的快乐心情。

(板书:

美)

2、指导朗读第5—8自然段。

xkb1.co

(1)谈话引入:

这条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不了多久,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出示课件3——小路上倒满了垃圾)

(2)引导学生看图后,并读一读第5到第8自然段,看看这时候兔姑娘、鹿先生又会说些什么?

(3)教师或同学引读叙述语言,戴头饰的学生分角色朗读,结合“皱起了眉头、捂住了鼻子、叫起来、一拍脑袋”等内容,评一评看谁读得好。

3、指导朗读第10—12自然段。

 

朗读2、3自然段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

 

全班交流读,体会心情

 

自由说

 

自由读5——8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扮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1)谈话引入:

鸭先生说“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出示课件4——小鸭、小兔和小鹿一起清扫小路的情境图。

)看,鸭先生推来一辆小车,拿来一把扫帚,在小路上认真地清扫起来。

兔姑娘和鹿先生看见了,也提着水壶赶来帮忙。

它们给花儿浇浇水,给小路洗洗澡,(出示课件)美丽的小路又找回来了。

瞧,它们多开心呀!

你能把它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吗?

(2)分组朗读。

引导学生重读“香、亮”,体会小动物的快乐心情,然后齐读最后一段鸭先生的话。

(板书:

香、亮)

提出问题:

同学们,鸭先生和它的朋友们清理了垃圾,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

你们知道小路上的这些垃圾是怎么来的吗?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吧!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先、干”两个字,请学生认读,讨论写法。

2、练习书写,同桌交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