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804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7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docx

技术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一、测量定位及轴线标高控制及沉降观测技术措施

1.1测量定位

1.1.1基准平面控制网的设置

基准控制网是建立在基准点的基础上。

设置时要求同时满足稳定、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

同时,还需附加一些保证措施,建立一个控制副网或设置方位汇交点等方法来防止基准控制网遭到不可预见事件的破坏。

该控制点可设在稍远离基坑边上,施工环境又无影响的地面上,用φ12钢筋打入地下,周围用混凝土加固。

1.1.2基准水准点的设置

根据提供的城市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

用精密水准仪引测施工基准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二等水准精度测设。

该水准点将做为上部标高确定及沉降观测的依据。

施工基准水准点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破坏的地方。

用红字三角符做出标志,标志按室内±0.000标高设计,为防止以后做室外总体时基准点的破坏,应在场外可靠的地方设置二个水准点。

各水准点之间要经常相互校核。

1.1.3基坑轴线定位测量

根据测设在基坑周围的控制点利用经纬仪把各轴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投测,经反复核实无误后,弹出轴线控制线,用红漆做出标志,然后弹出轴线及相应有关线。

1.1.4高程测量

以基准水准控制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的临时水准点处。

1.1.5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10秒。

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每轴线之间的偏差在2mm。

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列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在定点测量,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º。

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本工程在施工期内(3个月),必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

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样。

1.1.6方格网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方格网

等级

经纬仪型号

测角中

误差

(")

测回数

测微器两次

读数差(")

半测回

归零差

(")

一测回中两

倍照准差变

动范围(")

各测回方

向较差

(")

Ⅱ级

DJ2

8

2

12

18

12

注:

方格网设立后,应进行复测检查合格后,方可实用,且每隔一个月复核一次。

1.2沉降观测计划

由于本工程建筑形体复杂,承受荷载较重,特别是地下室为一个整体,上部结构分离而上,因此其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沉降观测就极为重要。

1.2.1设置数量与位置

(1)根据结构设计说明、相应的设计图纸及通视条件,拟将地下结构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点垂直引到底层结构上。

(2)一层结构施工时沿结构外边线一圈设计沉降观测点位置预埋短钢筋,用红漆作标记,并测好初始值。

1.2.2观察数据的建立

(1)实际施工时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的特点,先按照业主提供的高程基准点,以及设计图纸,将沉降观测点引至基础底板面。

基础底板浇筑完成并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首次观测,作为沉降观测的初读数。

将设计沉降观测点由基础底板引测至地上施工面,并设置若干个控制点,将其固定在基地内不易被破坏的部位,安排专人进行保护,在埋设点保持稳定后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并记录其数据,作为以后工程测量基准点,且由专业测量人员定期对其复测,与外界高程基准点进行校核。

(2)待上部结构一层混凝土浇筑后,将基础底板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按照设计图纸引至相应的建筑物外围,作为工程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点,并进行沉降观测。

(3)结构每完成一层测一次沉降至结构封顶。

装饰施工阶段每月观测一次,竣工时观测一次。

(4)每次测得沉降数据均应按要求制表汇总,送交设计、监理工程师审阅,发现沉降有突变应立即通报有关各方。

 

二、基坑降水和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2.1与前期桩基施工单位配合

本工程桩基施工由业主先行发包,由我公司专业测量队对桩基施工单位的轴线、标高进行复测。

并且在挖土施工完毕后进行桩基复核验收和接桩工作。

我公司作为本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将承担起总承包的管理职责与义务,积极配合工程桩专业施工单位与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桩的验收工作。

根据工程桩专业施工单位和各部门递交的原始资料以及各单位签署的文件,由我公司项目工程师进行配合桩基单位汇总,根据施工图纸,由公司专业测量队和现场测量员将正确的轴线引测,弹设于垫层上,并将标高引设于基坑内,同时配合业主、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桩的位移和高差验收,最后完成桩位竣工图。

所有工程桩通过各检查部门的最终验收认可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竣工资料分册装订,经公司资料部门验收无误后,办理移交手续,交接至各有关单位,我方才能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即为锚桩施工和基础结构的及时进行奠定基础。

2.2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2.2.1挖土总流程

由于本项目地下一层。

土方开挖依据施工总体部署对各区域依次进行开挖。

2.2.2各单体地下室土方开挖

(1)本工程土方开挖,有地下室部分采用土钉锚杆围护。

(2)机械挖土标高控制在基础底面以上200mm处,余下土方改用人工扦平至底标高,基础落深部位的工作均由人工完成。

(3)挖土时挖机设专人指挥,严禁将挖土机碰到桩身,保护好桩身以防受损或断裂。

(4)挖土中如遇到不良土层应立即进行护坡施工,防止塌方。

(5)在挖土过程中注意对工程桩的保护。

若在挖土过程中遇地下暗浜、洞穴,则立即通知设计以采取基底加固措施。

2.3.3挖土标高控制

采用PC200挖机一次性挖至基础底面以上200mm处,余下土方改用人工扦平至底标高,基础落深部位的工作均由人工完成。

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

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

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2.3.4基坑排水

在离坑壁1m的周边设一圈明排水沟,沟宽200,深300,泛水为1%。

每隔15米左右设纵横向排水盲沟,利用基础底板内落深的电梯井或集水井作为挖土阶段的集水井,集水井内置潜水泵,由专人负责排水工作。

三、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3.1地基验槽和桩基验收

3.1.1地基验槽和垫层混凝土施工

(1)垫层混凝土施工紧跟挖土工作之后进行,一般要求基坑土体暴露面积不超过200㎡。

基底必须挖至老土,且夯实,随即会同监理方及设计单位及时进行基坑验槽,合格后立即浇捣垫层混凝土即覆盖上,以防止坑底土体受雨水侵蚀而影响基础质量。

(2)垫层混凝土浇捣前应预先设定好标高,混凝土浇捣时采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稍待收水后再用木蟹打磨平整。

3.1.2桩基验收

(1)本工程桩基采用边开挖边凿桩,机械与人工凿除相结合,保证桩顶标高,工程桩顶一般伸入底板100mm,混凝土桩主筋双面焊接锚固筋后锚入底板,满足设计要求。

(2)基坑土方挖好后应对工程桩桩位、桩数与桩顶标高等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并为本工程动测试验做好准备以及提供必要的作业面。

(3)基坑开挖完毕,完成混凝土垫层施工后,我方将积极配合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桩的验收工作。

并由公司专业测量队和现场测量员将轴线引测于垫层上,将标高引设于基坑内,同时配合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桩的位移和高差验收,最后完成桩位竣工图。

(4)所有工程桩通过各检查部门的最终验收认可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竣工资料分册装订。

3.1.3锚桩施工

锚桩时,应先定出桩顶设计标高,还要标出桩顶预留钢筋标高位置;锚桩时,采用人工凿桩,本工程桩顶伸入底板100mm,凿出预制桩四角主筋用四根锚入底板大于等于40d的钢筋与主筋双面焊大于等于5d。

锚桩工作应紧随挖土进程,凿桩残渣由人工带出坑外。

3.2基础底板施工技术措施

3.2.1钢筋工程

(1)钢筋成型

1)钢筋制作、绑扎将在现场进行,项目体配备专业钢筋放样技师,在现场搭建钢筋制作工棚,负责整个工程所需的钢筋制作任务。

2)钢筋制作必须经钢筋翻样详细放样,经复核无误后,将料单交付制作技师进行制作,并将按构件号仔细编号,分类堆放,特别注意不同的规格不得混合堆放,并做好钢筋维护工作,避免锈蚀或污染,保持钢筋干净。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由人工配合塔吊运至工作面。

3)钢筋放样应格外细心认真,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数量及几何形状、尺寸精心制作。

如在结构局部钢筋过密,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应事先请技术部门作相应的代换修改,以确保施工质量。

钢筋制作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设置接头。

(2)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将按图纸要求进行,所有规格、尺寸、数量、间距必须核对准确。

钢筋的接头形式按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并按规范规定进行一定数量的抽检复试。

2)绑扎时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双向受力底板钢筋外围连续二圈必须每个交叉节点绑扎,中间则采取一隔一进行绑扎。

3)由于建筑物的底板较厚,为了保证上排及下排钢筋的位置及标高正确,在底板上下排钢筋间设置支架,厚底板设置型钢支架,600厚底板设置钢筋支架,支架按2m间距设置,纵横设置钢筋剪力撑。

4)每个分部钢筋绑扎完毕后,在自检合格的前提下报请监理单位验收,认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直螺纹连接施工技术措施

对基础底板钢筋采用钢筋等强直螺纹连接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准备

A材料要求

钢筋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力学性能检验报告,进口钢筋还要有商检证明书和化学分析报告,所有检验结果,均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和技术要求。

连接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一般为低合金钢或优质碳素结构钢,其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应大于或等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2倍,套筒表面要标注好被连接钢筋的直径和型号,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要防止锈蚀和沾污。

B施工翻样

在进行钢筋翻样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接头位置要布置在受力较小的区段,邻近钢筋的接头宜适当错开,以方便操作,防止在钢筋密集区段,造成套筒间横向距离难以满足大于25㎜的要求,针对楼层待接钢筋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套筒的型号、丝扣的方向,并及时调整因在下料、墩粗、加工丝纹、随机切断抽样检验,而切断了的钢筋及墩粗所预留的长度。

2)主要施工方法

A工艺流程

切割下料→液压墩粗①→加工螺纹①→安装套筒→调头→液压墩粗②→加工螺纹②→安装保护套→标识→分类堆放→现场安装。

B接头施工、切割下料

对端部不直的钢筋要预先调直,按规程要求,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因此刀片式切断机和氧气吹割都无法满足加工精度要求,通常只有采用砂轮切割机,按配料长度逐根进行切割。

C液压墩粗

根据钢筋的直径和油压机的性能,以及墩粗后的外形效果,通过试验,确定适当的墩粗压力。

操作中要保证墩粗头与钢筋轴线不得有大于4度偏斜,不得出现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缝,发现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割除,重新墩粗,不允许将带有墩粗头的钢筋进行二次墩粗。

D加工螺纹

钢筋的端头螺纹规格应与连接套筒的型号相匹配,加工后随即用配套的量规逐根检查,当发现有不合格的丝头时,应全部逐个检验,并切除所有不合格丝头,重新墩粗并加工螺纹,验收合格后,再及时用连接套筒或塑料帽加以保护。

E钢筋连接

对连接钢筋可自由转动的,或不十分方便转动的场合,先将套筒预先部分或全部拧入一个被连接钢筋的螺纹内,而后转动连接钢筋或反拧套筒到预定位置,最后用扳手转动连接钢筋,使其相互对顶锁定连接套筒;对于钢筋完全不能转动,如弯折钢筋,或还要调节钢筋内力的场合,如施工缝、后浇带,可将锁定螺母和连接套筒预先拧入加长的螺纹内,再反拧入另一根钢筋端头螺纹上,最后用锁定螺母锁定连接套筒,或配备应用带有正反丝扣的死牙和套筒,以便从一个方向上,能松开或拧紧两根钢筋,以达到锁定的连接效果。

3)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工程中应用等强直螺纹接头前,应具备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并对工程中将使用的各种规格接头,均应做不少于3根的单向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应能发挥钢筋母材强度或大于1.1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施工中要注重对切割下料、液压墩粗和螺纹加工的外观检查验收工作,严格把好自检、交接检和专职检的过程控制关。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别、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当3个试件抗拉强度值都能发挥钢筋母材强度或大于1.1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时,该验收批为合格。

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再抽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实验批为不合格,对不合格接头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或降级使用。

3.2.2模板工程

(1),根据基坑围护与基础底板之间的距离,采用不同的模板形式。

(2)当基础底板与围护桩之间距离小于50cm,基础底板侧模采用砖模,砖模厚度为120mm,砖模与围护桩之间回填粗砂,在砖模顶部浇筑素混凝土传力带。

(3)深坑芯模采用组合钢模,下部用16钢筋做搁脚限位,支撑方式同基础外墙板。

注意电梯井深坑部位的模板支设应牢靠稳固。

集水坑侧板用木模木撑,便于拆除。

(4)所有模板支撑时将做到牢固稳定,横平竖直。

上口标高用水平仪复测准确。

3.2.3混凝土工程

(1)浇捣方法

1)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根据底板混凝土方量及泵车浇筑速度计算,每区域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拟采用2台汽车泵,每个浇筑带由一台泵车负责划区浇筑,各浇筑带均采用分段分层踏步式推进的浇筑方法顺次连续浇捣。

2)对于本工程大体积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浇捣,必须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组织,确保每块底板混凝土能一次性连续顺利浇捣完成,根据施工进度及混凝土供应能力计算,配备足够的泵车和搅拌运输车辆。

3)施工时,由于商品混凝土流动度较大,因此浇筑顺序为“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如下图)。

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了泵送效率,简化了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

(2)施工准备

1)在施工前,由项目工程师及技术质量部门向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详细介绍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及根据本工程特点提出的操作要领,从而使所有人员明确任务,明确质量标准。

2)在各道工序施工时,派出有经验的老工人作为质量监理工,指导现场操作,并严格验收制度,做到每道工序严格把关。

3)每台泵的出料口设置4台振动机,泵浇灌带交界处由专人负责振捣。

4)预先清理基础模板内杂物和积水,并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5)混凝土材料要求:

a.水泥的性能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复试检验报告,一个工程所需的水泥应为同一工厂的产品确保颜色一致。

b.细骨料要求同一产地的天然砂,含泥量(即粒径小于0.08mm的尘屑、淤泥、粘土的总含量)不大于2%,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应超过国家有关指标要求。

c.粗骨料要求同一产地,同一规格,骨料必须清洁、坚硬、耐久,并且有合理的颗粒级配。

对针状片状颗粒的含量和有机杂物盐份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应加以控制。

d.混凝土中外加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要求采用同一工厂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并应对水泥无不良反应。

外加剂在运输中与储存时不得混杂和混入杂物。

e.混凝土搅拌用水是采用一般饮用水,要求不含有影响混凝土的颜色,凝结时间和强度等有害杂物。

(3)混凝土振捣

1)混凝土浇捣施工方法,混凝土浇捣采用按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约1:

5左右)采用斜面分层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每一层厚度控制在400mm以下,搭接50~100mm,每点振捣时间30S左右。

2)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上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

由于底皮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上的密实。

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

3)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的流淌摊铺面,气候环境以及收头养护的因素的考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在大于6小时,同时明确混凝土斜面上下层覆盖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混凝土从搅拌站出站后4小时内必须下料入模。

4)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配备振动机20台,备用4台。

每根泵管至少有4台振动机负责配合振捣,振动机移动间距为400mm左右,流淌部分应及时跟踪振捣,避免冷缝。

 

5)为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水、气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振动器棒应快插慢拔,保持适当的振捣时间,使混凝土表面无大量气泡产生。

6)严格控制坍落度,在搅拌混凝土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在运抵施工现场后严禁任意加水,并进行坍落度测试。

7)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空隙和砂率。

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

浇灌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混凝土浇捣后,及时覆盖,认真养护。

8)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

(4)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1)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

由于混凝土垫层在施工时,已预先在横向上做出2cm的坡度,使大部分泌水顺垫层坡度通过两侧模板底部预留孔排出坑外。

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推进被赶至基坑顶端,由顶端模板下部的预留孔排至境外。

2)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另外有意识地加强两侧模板处的混凝土浇筑强度,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如下图)。

 

(5)混凝土浇捣标高控制

用水平仪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内,用短钢筋电焊在底板表面钢筋上作为标高控制点,间距为5~7m。

(6)混凝土的平仓收头工作

混凝土的平仓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用2m长刮尺刮平多余浮浆,用长滚桶滚压三遍后,再用木蟹打平,在混凝土表面初凝之前,应加强力量集中抹灰工再用木蟹打磨一遍,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收水开裂。

对阴角处散落混凝土及浆液及时清理干净。

(7)混凝土养护

1)为了减小大体积混凝土表层温度损失,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要严格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工作,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缝和收水裂缝。

2)基础底板混凝土养护措施应视混凝土浇筑时的周边气候环境,以确定覆盖材料。

3)底板初凝时,木蟹打磨完成后,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视大气温度进行浇水,并及时做好测温工作,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使得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且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控制在25℃以内。

4)施工缝基础底板施工缝以下的墙板混凝土浇好以后,也要及时跟上浇水养护工作,养护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底板混凝土的质量,由于墙板宽度较小,故采用将最上一块模板的螺栓松动,模板上口向外,进行浇水养护。

3.3地下室及地下车库施工技术措施

3.3.1钢筋工程

(1)柱、墙板钢筋

1)对于结构竖向钢筋连接,主筋直径≥Φ25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Φ25采用绑扎。

2)在板墙钢筋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核对钢筋配料。

根据轴网图弹出轴线及板墙内外边线、控制线,对底板施工后的钢筋插筋进行复核、校正。

3)绑扎板墙钢筋每平方米设置"S"型拉筋。

4)在钢筋绑扎好后,应及时扎好铅丝垫块,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为后道封板工序创造条件,确保墙板截面尺寸正确。

5)在封板墙模板前,配合安装电焊好接地用避雷钢筋及暗管埋设。

6)电渣压力焊接头的施工技术措施

①施工工艺

安装焊接钢筋→安放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焊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一卸出焊剂拆卸焊盒一拆除夹具。

②施工技术措施

a.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b.安放引孤铁丝球:

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的中间位置,放下钢筋,轻压铁丝球,使之接触良好。

c.装上焊剂盒:

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

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d.接通电源,引弧造焊:

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罔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e.电渣过程:

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

“电渣过程”:

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单个焊接过程所需时间的l/4。

f.顶压钢筋,完成焊接:

“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然后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及夹具。

g.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h.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电离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顶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能松开操纵杆,以免头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焊接结束时,应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

如不是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扳直,然后销延滞1-2分钟后卸下夹具。

(2)梁、平台板钢筋

1)在墙板模板安装完成,校正验收以后,随及进行平台板、梁的整体排架搭设和梁平台板底模铺设。

排架的立柱间距应在地面放线。

在排架搭设前应复核标高,明确排架搭设上口标高,确保各层平台板梁的标高正确。

2)梁、平台板钢筋绑扎时,分别在梁的主筋与平台板模板上划点,严格控制梁箍筋及平台板钢筋的位置。

平台钢筋上下两层网片之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钢筋撑脚,确保上下钢筋的有效高度。

3.3.2模板施工

(1)地下室、地下车库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柱模板采用七夹板。

竖向水平围檩均采用48钢管,间距不大于900mm,对拉螺丝为14。

混凝土外墙所有对拉螺丝必须中间设-47070止水钢片,两头均设钢片限位及木垫片,墙板与墙板之间用两道48钢管水平支撑及剪力撑加以固定,间距≤900,和平台排架连接保证其整体牢固。

(2)墙模板施工时,由于层高较高部位可设下料串筒,按每沿2.5m水平间距,在高度2m位置设置一个450×450mm的门子孔,待混凝土浇捣至孔口时再封严振捣。

(3)梁、平台板模板施工

1)为保证平台质量平台均采用七夹板,搁栅采用5095木档,其间距不超过350,木档必须两侧平面刨轧平,确保其断面一致,确保平台平整度。

2)当梁跨度大于4m时,按跨长2/1000起拱。

3)平台模板铺设时,不到模板模数时,采用木模镶嵌严密,防止漏浆。

4)平台模板底模搁栅设置时,应相互错开接头,保证平台排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5)平台排架搭设时,排架采用48钢管,间距750×750mm,排架高度范围内设三道水平牵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