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567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docx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讲解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课说谎的小狐狸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做人守信是基本美德。

教学重点

读故事,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故事导入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读故事

一、读故事

《说谎的小狐狸》

读故事,让学生认真听,听完回答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感想。

读故事,听故事

二、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诚信名言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撒谎,从小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拿。

不然的话,就要像在这个故事中的丁丁一样,迟早要犯下大错,酿成大祸。

启发引导

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第一课说谎的小狐狸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二课山鹰与狐狸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做人守信是基本美德。

背信弃义会遭到严重的惩罚。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做人守信是基本美德。

背信弃义会遭到严重的惩罚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故事阅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读故事

一、读故事,听故事

山鹰和狐狸互相结为好友,为了彼此的友谊更加巩固,他们决定住在一起。

于是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来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生儿育女。

读故事

读故事,听故事

二、蕴含的事理

 

三、词义解释

二、蕴含的事理

这故事说明,对于背信弃义的人,即使受害者比较弱小,不能马上惩罚报复他,可是在冥冥之中自会有报应,害人者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教育人们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三、词义解释

总结课文蕴含的道理

 

这故事说明,对于背信弃义的人,即使受害者比较弱小,不能马上惩罚报复他,可是在冥冥之中自会有报应

 

1、背:

违背。

信:

信用;弃:

丢弃;义:

道义。

不讲信用。

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语出]《北史·周本纪》:

“背惠怨邻;弃信忘义。

[近义]见利忘义

听讲解,用心感受

四、故事引申

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

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

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

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

“谁能把它搬到西门,

讲故事

听故事,小组讨论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课山鹰与狐狸

教学反思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三课樵夫和神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做人诚实是基本美德。

说谎的人会遭到严重的惩罚。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做人诚实是基本美德。

说谎的人会遭到严重的惩罚。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图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听读故事

 

二,感悟古诗的道理

山脚下住着一个贫穷的樵夫和他年迈多病的老母亲。

为了给母亲治病,他每天都要上山砍柴。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读故事

 

诚实的人是有好报的,而不诚实的小人自食其果。

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

听故事

 

讨论交流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四课郭沫若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不能偷别人的东西是基本美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图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读故事

郭沫若小时候很孝顺。

读故事,回答问题:

通过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听故事,思考问题。

 

二、谈感悟

诚信是母亲对作者的教诲。

指导交流

《芭蕉花》写于1924年8月,当时郭沫若旅居日本福冈。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怀之情。

 

 

谈感想

讨论:

文中的郭沫若为母亲偷芭蕉花这种做法对吗

板书设计

第四课郭沫若

不拿别人的东西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五课郑板桥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为人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为人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图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读故事

最近,看了一则故事,很受启发。

说的是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名叫李沙庚,以价廉物美货真赢得了顾客满门,生意十分火爆。

但久而久之便掺杂使假,短斤缺两,对顾客也爱理不理,生意红火不再。

有一天,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十分惊喜,恭请题写店名。

郑板桥便题上“李沙庚点心店”六个苍劲有力的字,引来众多的市民来看热闹,但还是无人进餐。

读故事

听故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交流讨论

原来是“心”字少写了“一点”。

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

但郑板桥心平气和地说:

“没有错啊,你以前顾客满门,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冷淡,正因为‘心’少了‘一点’。

”李沙庚顿时满脸通红,愧疚难当。

因为他做生意失去了人心和诚信。

从此以后,痛改前非,重新建立诚信,又赢回了人心,使自己的店起死回生。

现实生活中,像李沙庚开店的现象确实也不少,有的业主在刚经营时,比较诚信,他们以价廉物美质好和服务热情周到赢得了顾客的心,并得到了不少的“回头客”,生意红红火火。

但时间一长,就变戏法地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短斤缺两,坑害顾客,使生意越做越淡,越做越没人去。

失去人心,失去诚信,便失去了生意。

俗话说:

“得人心者得天下”。

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和商家来说也是如此。

 

讨论发言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小结

要把企业做大做强,生意做好,创造更多的财富,就必须要在赢得人心上下功夫,以诚信为本,正当经营,相信生意一定会红红火火,越做越旺,四季兴隆。

交流诚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五课郑板桥

做人讲诚信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六课列宁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为人诚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相关资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读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

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

于是,姑妈问孩子们:

“是谁打碎了花瓶?

”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

“不是我!

“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

读故事

听故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讨论、交流

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

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

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

“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

”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文中的小列宁为什么不快乐?

 

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第六课列宁

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七课名人名言

1、读名言,背名言。

2、理解名言意思。

3、用名言知道自己的行动。

教学重点

读名言,背名言

教学难点

理解名言意思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卡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出示名言,简介作者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

出示名言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出示名言

反复诵读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出示名言,简介作者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出示名言

民无信不立。

反复诵读

板书设计

第七课名人名言

诚信比金子更宝贵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八课尊师礼仪篇

1、讲程门立雪的故事。

2、诵读尊师礼仪常规。

3、指导在校行动。

教学重点

讲程门立雪的故事

教学难点

诵读尊师礼仪常规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卡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讲故事

二、引导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

程颐醒来发现两个学生在外深受感动。

我们作为小学生,受老师的教诲,理所当然要热爱和尊敬自己的老师。

讲故事

听故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出示尊师礼仪常规

1、尊重全体教职工,见面主动打招呼,离开道别“说再见”。

有些同学对老师有礼貌,但是对学校的工人叔叔阿姨却不理不睬,这是不对的。

2、老师进入教室上课时,全体起立行礼“老师好”,立姿要端正,教师回礼后坐下。

迟到的要在进门处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入座。

我们的同学还没等老师示意坐下,就已经坐下了。

3、回答老师问题要起立,问老师问题要举手,经允许后起立再问;回答问题或提问完毕后,待老师允许方可坐下。

4、在教室、宿舍等场合,回答师长(或来宾)问话要起立,接受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接过,还要道谢。

我们的宿舍老师同样需要我们的尊重。

5、去教师的办公室要在门外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爱护老师的物品,不得私自翻阅老师的办公用品和个人用品。

出示尊师礼仪常规

诵读尊师礼仪常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6、进入老师办公室后要向在场的所有教师问好。

有的同学发现自己找的老师不在,就悄悄地走了,也不和办公室里的老师打招呼,这样好不好呢?

——不好。

7、公共场所要主动给老师让座、让路。

8、看见老师正在谈话或者忙碌的时候,不要打扰,等老师停下来了,再主动找老师说话。

谈话结束后,向老师表示谢意。

板书设计

第八课尊师礼仪篇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九课行走礼仪篇

1、站姿的重要性。

2、行走礼仪。

3、知礼仪、重落实。

4、把行走礼仪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重点

站姿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行走礼仪,把行走礼仪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歌谣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师:

“站如松,坐如钟”是人们对站姿的要求,是的,礼仪无处不在,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养,走路也是如此。

课件出示: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

——爱献生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焦急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培根

谈话引入

读名言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学习行走礼仪

 

三、实践行走礼仪

 

1让学生读一读这两句名言。

2谁能说说这两句名言的意思。

(指名说)

二学习行走礼仪

1在行走礼仪方面,我们应该做到哪些呢?

自己读一读书中的5条要求。

(学生自读)

2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指名读——一人读一条内容)

3小组讨论: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在行走方面对照着书中的要求看一看,

哪些你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没做到?

请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如果还没做到的你们小组想想以后该怎么做。

(小组讨论)

三实践行走礼仪

1演一演:

请每个同学按照走路的姿势正确行走。

分小组进行,对于不合格的同学,其他同学加以指导。

2、请一组同学演一演上下楼梯的礼仪。

(小组进行准备——表演)

3、请一组同学演一演在路上遇到熟人打招呼的礼仪。

谁能说说这两句名言的意思

 

学习行走礼仪

 

请每个同学按照走路的姿势正确行走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编写校园安全标语

四编写校园安全标语

1、不要推不要挤,关心别人爱自己。

2.上楼下楼靠右走,遇到混乱手牵手。

3.若以追跑为开心,将以后悔而伤心。

4.玩耍嬉戏要当心,安全警钟常在心。

五、课堂后续

1、开展争当“礼仪小明星”的活动。

编写校园安全标语

板书设计

第九课行走礼仪篇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十课同学礼仪篇

了解同学之间注意礼仪修养的主要性,并在体验中认识到自己在同学礼仪方面的不足,并能自我改正,同时还要懂得同学间礼仪的最关键的是以诚相待,形成班集体团结友爱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认识他人不足到发现自身不足

教学难点

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同学间守礼仪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卡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制作书签,关注教育点

一、制作书签,关注教育点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

出示书签,拿到这张书签你想对老

师说句什么话?

2、最近我们班有些同学缺乏自信,你想鼓励谁就可以写上祝福语把这张书签送给他。

让他充满自信。

3、(教师出示一张做好的书签)可以画上简单的图案,写上简单的祝福语,

做好之后先把这个小秘密藏在抽屉里,并给老师一个你已经做好的表示。

制作书签,关注教育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赠送书签,继续学习

4、教师巡视,特别关注一下学生碰到困难解决的情况:

借水彩笔,询问画什么图案,问写不出的字等。

5、大家已经把礼物准备好了,我发现在做这份礼物时有一些小朋友碰到了一点小麻烦,不过他们自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让我们来听听。

6、请借笔等情况的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况。

其他同学仔细看,听,然后评一评哪些做得好?

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要求用上“请„„好吗?

”商量的语气。

7、讨论:

为什么用了“请”后面还要用“好吗?

”指名说(从中明白要尊重他人的意见)

8、其实像这样的情况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碰到,现在请你们同桌两人演一演

有礼貌地向别人借东西,如果你的同桌做得好你就奖他一个大拇指。

二.赠送书签,继续学习

1、同学们碰到困难,能很有礼貌地向同学求助,困难解决了,现在漂亮的书签也做好了,这个小秘密也该解开了,拿出来说说你准备送给谁?

教师巡视

请借笔等情况的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况。

 

讨论:

为什么用了“请”后面还要用“好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拓展延伸

2、送别人礼物和接受礼物也是有学问的,大家说说你知道这其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3、视情况指名说或者请同学表演主要在于用双手送礼与双手接礼物的礼仪

三.拓展延伸

1、指名说并让其来演一演。

其余同学看并参与评价。

2、给出情境让学生演

指名说并让其来演一演。

其余同学看并参与评价。

板书设计

第十课同学礼仪篇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十一课升旗礼仪篇

1、升旗时要求学生做到队伍整齐、安静,不说笑,不打闹。

2、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3、升旗时,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仪表要整洁大方。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能自觉做到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

教学难点

掌握文明礼仪习惯检查标准,形成较强的自觉纪律。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一、情景引入: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好吗?

(播放情景录象)

1、让同学们说一说,评一评:

你看到了什么?

解放军叔叔是怎么做的?

好在哪里?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礼仪第九课《升国旗礼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

升旗要注意哪些礼仪呢?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情景引入

播放情景录象

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学习新课。

 

三、学习礼仪要求:

 

(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已经参加了几年的升旗仪式,谁来说说参加升旗仪式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1、教师小结后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参加升旗仪式要做到集合时队伍整齐、安静,不说笑,不打闹。

★按学校的要求统一穿校服,仪表要整洁大方。

★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唱国歌时声音要洪亮,态度要严肃看清指挥,唱好节奏。

★听国旗下讲话时。

神情要专注,适时适度的鼓掌。

(三)学习礼仪要求:

1、孩子们,对照上述礼仪要求,说说你做到了哪一点?

还有哪些没做好的?

以后应该怎么做?

2、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随机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诵读升旗礼仪常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小结

 

五、读一读,背一背

(四)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升旗仪式上都要今天这样,参加升旗仪式要做到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唱国歌时声音要洪亮,态度要严肃看清指挥,唱好节奏。

听国旗下讲话时。

神情要专注,适时适度的鼓掌。

(五)读一读,背一背(多媒体出示)

升国旗,最庄重,身肃立,情感浓。

少先队,是先锋,红领巾,飘前胸。

小结

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升旗礼仪篇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十二课穿着礼仪篇

理解服饰美。

理解服饰与塑造形象的关系,掌握服饰修饰的原则。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服饰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注重仪表,塑造良好的小学生形象。

教学重点

掌握服饰修饰的途径与技巧。

教学难点

熟练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服饰的技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导入。

俗话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同学们当然也不例外。

你看,我们身边又有哪个同学不是这样?

每当穿上买的新衣服,心里总是美滋滋,走起路来也特别有神气。

作为小学生,你们正在求学的时期,又没有经济收入,穿戴方面不宜赶潮流、追时髦,只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即可。

作为小学生,怎样打扮自己才算美呢?

谈话导入。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呈现新课。

二.呈现新课。

⒈那同学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看看他们有没有做到。

出示几位不同穿着的同学的图片,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不恰当的地方。

2、学习服饰礼仪的基本原则

①时间原则

时间既指每一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也包括每年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以及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

时间原则要求着装考虑时间因素,做到随“时”更衣。

②地点原则

地点原则代表地方、场所、位置不同,着装应有所区别,特定的环境应配以与之相适应、相调的服饰。

③场合原则

目的、目标、对象。

穿着打扮应注意场合及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有目的地选择服饰。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服饰要求,只有与特定场合的气氛相一致,相融合的服饰,

才能产生和谐的审美效果,实现人景相融的最佳效应。

呈现新课。

 

讨论交流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巩固。

三、巩固。

小学生符合礼仪的衣着应该是:

1、要干净整齐,不能邋遢有异味;

2、不能穿背心,更不能光膀子

3、不能穿拖鞋,更不能打赤脚;

4、不能戴有色眼镜;

5、男女学生的红领巾要系正戴好,要脱帽,摘掉头巾,队徽、校徽应佩戴在上衣左上方;

6、衣服扣子要系好,不能敞胸露怀;

诵读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穿着礼仪篇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十三课称谓礼仪篇

1、学生通过教学的参与过程,更多的了解称呼礼仪的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

2、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加深对语言文明礼仪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称呼礼仪的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称呼礼仪的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语言文明是心灵美和讲文明、有教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