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60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5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必修1)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H:

1O:

16Fe:

56S:

32Mg:

24Al:

27Zn:

65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互联网上报道:

“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对孕妇和儿童危害尤其严重”。

我国政府已启动了“酱油补铁工程”。

这里的铁是指()

A.氧化铁B.四氧化三铁

C.铁单质D.铁元素

2.导致下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B.赤潮C.臭氧层空洞D.温室效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强电解质,后者为弱电解质的是()

A.硫酸、硫酸镁B.碳酸、碳酸镁

C.食盐、酒精D.碳酸氢钠、醋酸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

5.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A.Na2O2B.CuCl2C.SO3D.FeS

6.在空气中久置而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B.纯碱C.硅酸钠溶液D.亚硫酸钠

7.向浓盐酸中滴加浓H2SO4时,会有白雾生成。

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是()

A.浓H2SO4具有脱水性B.浓H2SO4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8.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H2SO4B.HClC.Cu(SO4)2D.NaOH

9.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

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

方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呈黄色的是小苏打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后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10.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

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O2B.CO2C.Cl2D.SO3

11.下列除去杂质(试样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时,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A

B

C

D

试样

Na2CO3(NaHCO3)

FeCl2(FeCl3)

Fe(A1)

CO2(SO2)

除杂试剂

澄清石灰水

NaOH溶液

NaOH溶液

饱和NaHSO3溶液

12.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化11H原子组成HmX

分子,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N+m)molB.

(A-N)mol

C.

(A-N)molD.

(A-N+m)mol

13.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离子组是()

A.AlO2-、Na+、SO42-、NO3-B.K+、Na+、Cl-、SO32-

C.K+、MnO4-、NH4+、NO3-D.Na+、K+、Mg2+、SO42-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硫酸:

Ca(OH)2+2H+====Ca2++2H2O

B.实验室用氯化铝溶液制备少量Al(OH)3:

Al3++3OH-====Al(OH)3↓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2Fe2++Cl2====2Fe3++2Cl-

D.向NaOH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

Ca2++

+2OH-====CaCO3↓+

+2H2O

15.下列物质能将Fe3+转化为Fe2+的有()

①新制氯水②.铁③铜④稀硫酸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B.1L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离子数为NA

C.64g二氧化硫含有原子数为3NA

D.在反应中,1mol镁转化为Mg2+后失去的电子数为NA

17.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A.Al-Al2O3-Al(OH)3-NaAlO2      

B.Fe-FeO-Fe(OH)2-Fe(OH)3

C.S-SO3-H2SO4-MgSO4           

D.Na-Na2O2-Na2CO3-NaOH

18.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漂白原理和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A.H2O2  B.SO2C.O3  D.HClO

19.关于镁、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较活泼的金属,能跟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B.镁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都比纯铝和纯镁大

C.在高温下,可以用铝制的容器装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D.常温下,铝能和空气里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失去光泽

20.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含量最丰富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C.高纯度的硅被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

21.在1L含0.1molNaAlO2和0.1molB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1mol/L

的H2SO4溶液,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硫酸溶液体积之间

关系的是()

AB

CD

22.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24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1.8gB.6.5gC.3gD.10g

23.实验室中欲把3.2g氧化铁完全还原,它需要C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344mlB.大于1344mlC.672mlD.小于672ml

24.下列反应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是()

A.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B.硫酸钾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C.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第Ⅱ卷(共52分)

二、填空题(共21分)

25.(9分)A、B、C、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B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常温下,若A为黄绿色气态单质,C为非金属氧化物,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相对分子质量E>D,则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检验D中阴离子所用试剂为:

(2)若A为1~18号中的一种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D为气态单质,C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时,该反应都能进行。

写出C溶液呈强碱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A、C均为化合物,E为白色沉淀,C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E可能的物质的化学式(写两种):

,。

26.(12分)氯碱工业中,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

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其中氯气用途十分广泛,除用于净水、环境消毒外,还用于生产盐酸、硅、聚氯乙烯、氯苯等。

(1)写出氯碱工业中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工业上可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生产半导体材料硅的流程如下:

 

①写出在制备粗硅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

此反应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②粗硅与氯气反应后得到沸点较低的液态四氯化硅中常混有一些高沸点,难挥发性杂质,必须进行分离提纯。

其提纯方法为____________。

(填序号)

A.蒸馏B.过滤C.萃取D.结晶

③由四氯化硅通入氢气得到高纯硅和氯化氢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3分)

27.(11分)有甲、乙两位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设计了由铜和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两种方案:

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Cu→CuS04

②将铜加到热的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硫酸铜,即由Cu→CuO→CuSO4,

试回答:

(1)写出方案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比较合理?

(答编号),理由是

(2)实验室采用方案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制取硫酸铜时,会有气体产生,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若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如果不从气体颜色上去判断,到底是SO2还是Cl2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应怎样操作才能做出判断:

该气体和氯气(Cl2)分别通入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28.(12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溴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查阅资料显示:

溴水是溴(Br2)的水溶液,呈黄色;溴水中含有溴单质

⑴提出问题:

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⑵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

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

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⑶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除氯化亚铁溶液和溴水外,还有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⑷结论:

氧化性:

Br2>Fe3+。

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⑸实验后的思考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填离子的化学式)。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气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四、计算题(8分)

29.(8分)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当SO2过量时,生成NaHSO3,当氢氧化钠过量时,生成Na2SO3。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硫酸厂每天排放1.12×104m3(标准状况)尾气,其中含0.2%(体积分数)的SO2,现欲用2.0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每天至少需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升?

(注:

1L=1dm3)

五、附加题(两小题共10分。

30.(2分)向一定量的FeO、Fe、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mol·L-1的盐酸200ml,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

是g?

31.(8分)ag金属镁在盛有bL(标准状况)CO2和O2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1)在密闭容器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反应后容器内有CO2剩余,则容器内的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3)若反应后容器中有O2剩余,则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此时,在bLCO2和O2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用V(O2)表示〕(标准状况)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答题卷

化学(必修1)

第Ⅱ卷(共52分)

25.(9分)

(1)__________,。

(2)

(3),。

26.(12分)

(1)

(2)

(3)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7.(11分)

(1)

(2)

;____________。

28.(12分)⑵①                 ②              。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⑷:

                              

⑸①    。

②               。

29.(8分)

 

附加题

30.(2分)____________

31.(8分)

(1)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必修1)参考答案

1.D2.A3.D4.D5.C6.B7.A8.C9.C10.B11.C12.A13.D14.D15.C

16.C17.D18.B19.C20.C21.A22.C23.B24.C

25.(9分)

(1)

(3分)

溶液,稀

(只答

溶液不给分)(1分)

(2)2Al+2OH-+2H2O=2AlO2-+3H2↑(3分)

通电

(3)

CaCO3(任意两种1+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26.(12分)

(1)2Cl-+2H2O==2OH-+H2↑+Cl2↑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①SiO2+2C==Si+2CO↑略还原剂(1分)②A

③SiCl4+2H2====Si+4HCl(电子转移1分,其余各2分)

27.(11分)

(1)Cu+2H2SO4(浓)===CuSO4+SO2↑+2H2O(3分)

②(1分)无污染空气的SO2生成,节约H2SO4(2分)

(2)品红褪色(2分)加热无色溶液看是否恢复红色(2分)

不相同(1分)

28.(共12分)

(2)(2分)①Br2②Fe3+

(3)(4分)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b

CCl4层呈无色

方案2

d

溶液变血红色

(4)(3分)2Fe2++Br2=2Fe3++2Br-

(5)①Fe2+(1分)②1mol/L(2分)

29.(8分)

(1)NaOH+SO2==NaHSO3(2分)2NaOH+SO2==Na2SO3+H2O(2分)

(2)500L(4分)

30.5.6(2分)

31.(8分)

(1)O2+Mg==2MgO;2Mg+CO2==2MgO+C;C+O2==CO2

(2)MgO

(3)5a/3g7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