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05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

华东师大版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分析以下摩擦:

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2.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等单质,据此可作出的推测是()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相互转换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3.比“丑八怪”更甜,时下的明星水果“粑粑柑”。

你吃过吗?

下列有关粑粑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粑粑柑种子是由胚发育而来

B.粑粑柑果实是营养器官

C.粑粑柑汁来自细胞膜

D.粑粑柑树是被子植物

4.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B.C2H5OH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2:

6:

1

C.乙醇不能溶于水

D.C2H5OH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12´2+1´6+16´1×100%

5.一个重为10N的半球体,沿竖直方向被切成质量相等的A、B两部分。

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紧贴墙壁保持静止状态,如图,A、B所受力的情况为

A.A、B之间没有压力

B.A、B之间没有摩擦力

C.A受到B给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大小为10牛顿

D.A受到墙壁给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为10牛顿

6.如图,把装有水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多加热一段时间可以沸腾

7.物体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在地 面上的Q点。

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匀速运动,如右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

A.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B.物块将仍落在Q点

C.物块将落在Q的左边

D.物块将落在Q的右边

8.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波浪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使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完成能量的采集,并把它们储存到船上的大容量电池中。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波浪能量采集船”能量采集原理的是()

A.

B.

C.

D.

9.如下图为一个豌豆荚,内有6粒豌豆种子。

图中a表示豌豆荚,b表示其中的一粒种子。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是由子房发育而成

B.b由胚珠发育而成

C.一个豌豆种子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

D.豌豆雌蕊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10.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为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三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清除病原体作用,这三道防线中属特异性免疫的是()

A.第一道

B.第二道

C.第三道

D.第一、三道

11.关于化学方程式

,四位同学表达了如下图所示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2.如图是碳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需几分钟时间。

最能说明这个反应已经完成的实验现象是

A.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

B.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再有气泡冒出

C.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再出现浑浊现象

D.装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出现红色物质

13.(2018•平房区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氧气用于航天

B.

钛镍合金制造宇宙飞船天线

C.

盐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D.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4.若在光线稍弱的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你选用的反光镜最好是()

A.凸面镜

B.凹透镜

C.凹面镜

D.平面镜

15.如图所示,有一塑石英正方体,内有一空气层,当一束平行光垂直通过石英正方体时,光在空气层中发生的现象是()

A.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发散

B.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会聚

C.光束在空气中中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D.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发生反射

16.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瓶内

17.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

C.P甲小于P乙

D.无法判断

18.两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1:

4,接触面积之比是1:

3,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1:

4

B.1:

3

C.3:

4

D.4:

3

二、填空题

19.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速度为______。

20.“复兴号”高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下表是G7335次车的部分运行时间表,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min

运行时间/min

里程/km

1

上海虹桥

始发站

12:

30

 

0min

0

2

松江南

12:

44

12:

46

2min

14min

31

3

嘉兴南

13:

04

13:

06

2min

34min

84

4

杭州东

13:

29

13:

37

8min

59min

159

(1)乘坐该车从嘉兴南站到杭州东站需要的时间是____。

(2)某外国游客在网络上晒了8min乘坐复兴号硬币不倒的视频,这8min应该是在___(填“刚出站”“过程中”或“将进站”)。

(3)该车设计时速350km/h,在上海虹桥到嘉兴南的行驶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时速?

___

(4)如果从嘉兴南开轿车到杭州东大约需要90min,请结合乘坐高铁与自驾车的优缺点,谈谈选择高铁出行的理由。

___

21.消化道是一条中通的管道,从上到下有   、  、   、  、   、   、和肛门,主要功能是进行食物的   和   。

消化腺包括分布于消化道外的    、    、    和消化道壁上的    和    ,其主要功能是分泌    ,参与食物的    。

三、探究题

22.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

(1)甲同学认为,试管A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必须全面观察试管________ (选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2)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________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3)欲除去铁锈可用________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长期浸在酸液中.   

(4)为防止金属锈蚀,除了采用覆盖保护膜等措施以外,还可以制成合金.这是因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_______的变化.

23.某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

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

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20℃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

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_____ (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24.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室内电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额定电压为220V,高温挡和低温挡功率分别为2200W和1000W,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

(1)使用电加热器时,要插入三孔插座,是为了将金属外壳与_____相连,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加热器处于_____温挡。

(2)请计算电阻丝R1的阻值和通过电阻丝R2的电流。

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工作3h,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_____

25.氢气可被用作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糖类制取氢气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几大问题。

以这项技术为基础,未来的氢动力汽车将携带易于存储的糖类,如淀粉,其化学式是(C6H10O5)。

科学家使用由多种特殊的酶组成的混合物,将淀粉和水转变成CO2和H2的混合气体,将CO2除去后,H2进入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汽车前进。

燃料箱容量为55升的汽车可携带约27千克淀粉和21千克的水,完全转变,可以产生4千克氢气,其余为CO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利用该项技术,汽车运动时时的机械能最终由下列哪种能量转化而来______

A.化学能

B.太阳能

C.电能

D.热能

(2)混合物中的酶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______性。

(3)若一辆氢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功率是70千瓦,氢气的热值是1.4×108焦/千克,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0%,在阻力不变和不考虑其它能量损耗时,要使该车能正常行驶,汽车每小时至少消耗氢气______千克

(4)这种技术的实用化,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在汽车中怎样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就是问题之一。

有人提出了下列方案:

①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②在常温下对混合气体加压,使之液化分离(在20℃时,将CO2加压到5.73×106Pa,即会液化;氢气在-239.96℃以上温度时,加高压也不会液化)。

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理论上你认为哪种方案更适合在氢动力汽车上应用______ (填序号)。

26.

某同学想知道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伏,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1A”。

(1)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该同学拆下电压表连接到各元件两端,数据记录如下,由此判断故障是_____。

电压表测量元件

电池组

小灯泡

滑动变阻器

开关

电压表示数/V

6

0

6

0

(2)排除故障后,他获得了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1

2

3

3.8

4.5

电流I/A

0.2

0.22

0.25

0.30

0.34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瓦。

(3)为了进一步研究电流和电压的规律,该同学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了如下曲线,abc三条曲线中属于滑动变阻器的是哪一条,并说明理由_____。

27.读图理解题:

果果是个爱钻研的学生,他利用矿泉水瓶做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

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____作用,同时发现叶脉变红,说明水分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中的_____运输到叶片。

A装置中滴加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

(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请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_____。

(4)将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C装置清水中,再将C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此操作的目的是:

_____。

光照3﹣4小时,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_____,该气体是金鱼藻进行_____作用产生的,该作用的场所是_____。

28.一束光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

29.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                 ___;

(2)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得到的混合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为___                   _;

(3)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

为了确定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成分,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__        __   ___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____    _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_______

 

四、简答题

30.

(1)在该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生产者是____。

(2)如果组成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一种生物成分是____。

(3)草地上的蝗虫体色和周围的环境非常相似,水中睡莲茎和叶中有发达的气腔。

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31.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食虫鸟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填序号)

A.食物中的碳

B.矿物燃料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2)根据图中的食物关系,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

32.汽车超载是当前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超载检测站加强管理。

如图所示,一辆两轴货车正在水平地面上设置的某种电子地磅秤上称重。

先让货车前轮单独开上电子地磅秤,其读数为8t;前轮驶离电子地磅秤,再让后轮单独开上电子地磅秤,其读数为9t。

国家规定两轴货车限载车货总重18t,请你通过计算分析该货车是否超载。

____________

33.求一个金属球用弹簧称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求

(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米3?

(3)该金属球的密度为多少?

(g=10N/Kg)

34.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_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______(稀盐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

35.A、B、C、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6.蜻蛉俗称豆娘,属于蜻蜓目束翅亚目,蜻蜓则属于蜻蜓目差翅亚目。

以下是区分它们的检索表及它们休息时的图片。

1

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休息时翅合拢……蜻蛉

2

后翅宽于前翅;休息时翅张开……蜻蜓

(1)图___为蜻蜓。

(2)在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生物中与蜻蛉和蜻蜓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选填序号)。

37.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回答下列问题:

i、图所示的小型取暖器(俗称小太阳)的主要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ii、到目前为止,人类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和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人类只能依靠化石燃料的燃烧获得能量

C.煤燃烧排放出的SO2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iii、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

次生大气主要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A

B

C

D

E

①A、B、C、D、E五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太阳远紫外辐射能穿透上层大气到达低空,使D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3.4gC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D物质和另一种物质,则该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N2         B.NO        C.NO2       

A.N2O5

iv、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v、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

i、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ii、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酸是否有剩余,需要加入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iii、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iv、已知上述物质间存在右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

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F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写一种即可。

v、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和水             

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         

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⑥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填空题

1、

2、

3、

三、探究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1、

2、

3、

4、

5、

6、

7、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