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606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docx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

FS-QG-56803

预制构件预制运输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Prefabricatedcomponentsprefabricatedtransportationandinstallationsafetytechnicalmeasures

说明:

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工程概况:

  2、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构件损坏事故,确保施工机具设备运转良好,无刑事案件发生。

  3、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部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领导挂帅,设立专职安全员,全员参与,分配职责,层层把关,细化指标,做到安全目标分解到人,责任明确,形成安全管理网络。

依照制定的安全保证体系,实行安全承包责任制,进行风险抵押,预防为主,着重加强监控力度,从制度上确保箱梁的安全施工。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如后

  4、安全技术措施:

  

(一)空心板梁预制

  预制梁砼标号为C40,YM型锚具,标准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标准强度Rby=1860Mpa。

  1、场地、张拉台座及机械设备

  1、场地:

面积1300㎡,分为张拉台座、存梁场两个区。

  2、张拉台座:

张拉台座总长80m,设置2个槽位,共8个台座。

台座结构为40cm厚5%灰土底层,20cm厚C15砼面层,上铺设5mm厚钢板。

  3、机械设备:

张拉用150t油压千斤顶2台,200t油压斤顶2台,油泵2台,空气压缩机1台,压浆机1台,砼罐车2台。

  2、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

  1、底模采用砼内预埋7×10㎝方木,间距为1m,木板顶面铺设5㎜厚钢板,钢板采用10㎝铁钉固定于方木上,先采用孔径大的钻头扩孔,再采用小钻头成孔,以使钢帽嵌入钢板内,钢板表面用磨光机磨平,保证底模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2、板梁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长度13.5m,比梁稍大0.5m,因桥为斜交,梁板呈平行四边形,模板分节制作:

分为2.25m板2节,4.50m板2节,共4套模板,1套边板,3套中板,模板上部设置拉杆,间距为150cm。

  3、空心板芯模采用充气橡胶,固定芯模钢筋按梁板设计图纸布置,施工前橡胶胶囊里先充气,仔细检查是否漏气,并检查钢丝头,胶囊外侧涂刷隔离剂,控制好放气时间,以保证构件各部位尺寸的准确。

  4、钢筋绑扎并检查合格后安装侧模板,模板在使用前,模板面清除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暂不用时覆盖塑料薄膜防止灰尘污染。

侧模接缝及侧模与底模接缝处采用玻璃胶封严,防止水泥浆渗漏。

  3、砼浇注

  1、砼浇注前,对全部支撑,模板和钢筋预埋件进行再次检查,尤其是预埋件位置、数量是否准确。

  2、砼标号为C40,拌和站按试验室施工配合比拌制,砼罐车运输;

  3、先浇注梁板底层砼,砼振动泵捣固;

  4、底板砼浇注完后立即安装橡胶芯模、充气至规定的气压,固定好芯模。

  5、分层浇注梁板两边砼,两侧边模按间距2.0m设置平板振动器,浇注厚度每层不超过30cm,同时启动两侧振动器捣固,砼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现象及时处理;

  4、预应力张拉施工

  

(1)钢绞线穿束:

  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预留孔道。

锚垫板位置必须正确,以保证锚环与孔道对中,且承压面必须与波纹管中心切线方向垂直。

预留孔道内水分和杂物应进行清除,通畅后方可穿束。

  钢绞线穿束采用整束牵引,每1~1.5米用铁丝捆扎,以防钢绞线扭结。

先将钢绞线束端部扎紧,穿过孔道,向孔道内送进,直至两端露出所需的工作长度为止。

穿好的钢绞线应顺直,中间无扭结现象,以防止影响预施应力的精确性。

钢绞线束穿好后,应按两端每根钢绞线的编号对称穿入锚具中。

  

(2)钢绞线束张拉操作:

  1、张拉准备:

  施工予应力前应对梁体外观、尺寸进行检查,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梁体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施加梁体予应力。

予应力束张拉采用两端张拉,伸长值及应力双向控制,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控制作为参考校核手段。

  2、张拉程序:

  将清洗过的夹片,按原来在锚具中的片位号依次嵌入予应力钢绞线之间。

夹片嵌入后,随即用手锤轻轻敲击夹片,使其夹紧予应力钢束,并使夹片外露长度整齐一致。

将予应力钢束依次穿入千斤顶,锚环对中,张拉油缸先伸出2~4cm,锚环内壁可涂少量润滑油。

梁体两端千斤顶安装完毕后使顶压油缸处于回油状态,向张拉缸供油,开始张拉。

同时注意工具锚夹片应使其保持整齐(差值不超过3mm),张拉至初应力(10%σK)时,作为测量值的起点。

继续张拉至1.0σk,保持油压,持荷5分钟,测量伸长值,作为应力校核。

张拉程序如下:

  0初应力(10%σk)刻伸长值测量线1.0σk

  持荷5分钟,测伸长值校核应力顶塞锚固

  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绞线出现断丝现象,千斤顶严重漏油,油压表不回零,调换千斤顶及油表时,均应重新核定张拉机具。

张拉时,如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超过6%时,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后,再重新张拉。

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和张拉完毕时,每束断丝滑丝量不允许超过1根,每个断面的断丝总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如超过时,应重换钢束,重新张拉。

张拉完毕后,每束总张拉滑移量不得超过该总伸长值的2%,否则应重新张拉锚固。

预应力钢束张拉作业,严禁在气温+5℃以下,且无保温措施时进行。

张拉完毕后,锚外多余钢绞线采用手持砂轮机进行切断,严禁烧割,以免损伤锚具及梁端砼。

  3、张拉注意事项:

  应尽量减小力筋与孔道摩擦,以免造成过大的应力损失或使构件出现裂缝、翘曲变形。

力筋的张拉顺序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如无规定时,应避免张拉时构件截面呈过大的偏心受力状态,应使已张拉的合力线处在受压区内,边缘不产生拉应力。

张拉时两端千斤顶的升降速度应大致相等。

  

(1)、张拉时,现场应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2)、张拉或退楔时,千斤顶后面严禁站人,以防予应力钢筋拉断或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3)、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

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严禁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4)、作业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力筋,在测量伸长值及上夹片时,必须停止开动千斤顶。

  (5)、张拉时,夹具应有足够的夹紧能力,防止锚具夹具不牢而滑出。

  (6)、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垂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7)、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

  (8)、已张拉完而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予应力钢筋断裂而酿成重大事故。

  (9)、专职安全员在每次张拉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安全技术规范,针对张拉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的环节作细致检查分析,将隐患杜绝于萌芽状态,不将隐患带入张拉施工节段。

同时专职安全员监控张拉全过程的安全施工,如发现有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纠正。

  

(二)空心板梁安装

  1、架梁准备

  

(1)、架梁之前对运梁的道路要进行整修,以保证运梁拖车能安全到达桥位处。

  

(2)、桥址处的场地必须进行平整并压实,以满足吊车及运梁拖车安全、准确就位的需要,保证地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防止下陷。

  (3)、起重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有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维修及处理。

  (4)、备足起重设备的易损零件及其它小型机具,空心板梁橡胶支座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5)、参与架梁施工的所有人员要够熟练地掌握安全操作规程,牢记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6)、出厂的空心板应进行质量评定,只有合格的梁板才可以运往桥下进行安装。

  2、安全技术措施

  

(1)空心板梁采用平板拖车运输,梁在运输过程中,拖车时速应控制在5km/h以内,除一名驾驶员外,还应指派一名助手协助瞭望,及时反映安全情况和处理安全事宜。

平板拖车上不得坐人。

  

(2)重车下坡应缓慢行驶,并应避免紧急刹车。

行驶至转弯或险要地段时,应降低车速,同时注意两侧的行人和障碍物。

  (3)吊装作业指派专人统一指挥,参加吊装的起重工要掌握作业安全要求,其他人员要有明确分工。

  (4)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5)各种起重机具不得超负荷使用。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6)作业地面应坚实平整,支脚必须支垫牢靠,回转半径内不得有障碍物。

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片板梁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起重机升降同步,各台起重机不得超过各自的额定起重能力。

  (7)吊起梁体时,应先将梁体吊离地面10厘米左右,停机检查制动器灵敏性和可靠性及梁体的绑扎的牢固程度,确认情况正常后,方可继续工作。

作业中不得悬吊重物行走。

  (8)起升或降下梁体时速度要均匀、平稳。

保持机身的稳定,防止重心倾斜。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