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06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1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反映在远古中国和古希腊的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年轻是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西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算起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心理学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以下特点:

  1.各心理学学派之间协调、互补

  2.呈现了一种汇合的趋势。

  3.转向解释某种心理现象的小型理论模型。

  4.重视应用。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人的心理现象(简答题1)

  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心理现象。

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是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个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人在各种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注意。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

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一旦形成后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简答题2: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间的关系?

  答: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索心理规律,所谓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脑比心脏更重要。

中国人早在十六世纪就认识到这一点,而西方在十九世纪初才认识到。

真正用科学方法鉴定出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在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尸体解剖,在大脑左半球发现言语中枢为标志的。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如果没有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脑自身不能单独产生心理活动,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具体论证和丰富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命题。

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这些学科更加深入地认识其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科都是以心理学为理论根据的。

  2、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2).通过控制影响心理的因素来控制心理。

3).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4).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研究心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这是最高原则和指导思想。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有下列条件;

  1)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是应该可以得到共证的。

  2)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2、发展性原则:

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3、系统性原则:

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4、教育性原则:

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对儿童。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在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应用观察法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

  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

  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

  3)观察时必须随时作记录。

  4)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

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片段。

  观察法的不足之处:

  1)观察者处于被动状态。

  2)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

  2、实验法:

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主量: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实验法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主试处于主动地位。

  2)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3)可以反复验证。

  实验示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

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实验法的不足之处:

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研究,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远。

  自然实验法: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

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自然实验法的不足之处:

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

  3、测验法: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

  测量法的优点:

  1)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

  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

  3)有常模进行比较。

  4)简便省力。

  测量法的不足之处:

  1)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

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

  2)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4)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映过程。

  4、调查法:

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常用来发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

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时,也可以用调查法。

  调查法有五个特点:

其中1)3)4)为优点,2)5)为不足之处。

即“三优二不足”

  1)有许多现象或行为很难或无法由研究者在短时间内直接感知,需要采用调查法。

  2)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3)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4)涉及的范围广,惧资料速度快。

  5)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调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谈话:

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

要使谈话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坦诚、信任的良好气氛。

其次,调查者应该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保持一致。

  谈话的优点:

  1)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说明谈话目的,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

  2)研究者还可以控制谈话过程,通过补充提问、临时提问来多方面了解被调查者回答

  问题的水平。

  谈话的缺点:

  1)比较费时间,而且费用高。

  2)研究者的言行不当或被调查的某种心态都会影响回答的真实性。

  问卷:

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问卷的优点: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问卷的缺点:

  1)回收率比较低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不一定能够如实回答问题,影响问卷的可信度。

  3)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

  活动产品分析:

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它不仅研究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等),而且还要分析产品创作的过程。

  5、个案研究法:

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

  1)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

  2)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如实验、问卷等)

  个案研究法的缺点:

  1)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

  2)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或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性。

  3)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

  以上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5种研究方法,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使之相互补充和验证。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构造:

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提供能量。

树突——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

  机能:

接受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

  功能特性分类:

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突触:

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

  极化状态

  不应期:

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

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脊髓及其功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

  2.脑的结构和功能。

  六部分:

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延脑:

脑干的最下部,是脑的最后部分。

  脑桥:

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

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

丘脑底部,小脑和脑桥之间。

它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与睡眠、觉醒等活动有密切关系。

  间脑:

中脑上方,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人体传人冲动的转换站。

又称低级感觉中枢。

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环节,下丘脑有些部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下丘脑的一些部位与觉醒和睡眠的节律有关。

  小脑:

大脑的后下方和脑桥的背侧,分左右两半球。

它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入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边缘系统功能:

①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②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③参与记忆活动;④感觉的整合。

  3.大脑皮层。

脑的最高级部位,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大脑皮层的主要机能中枢有:

  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脑神经有12对,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

  脊神经有31对,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

  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

  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

  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

  二、反射弧及其结构

  反射弧: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

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即: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感受器:

直接接受刺激作用的器官。

效应器:

执行反射动作的器官。

  三、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特殊通路:

由特定的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细胞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特定神经细胞联系起来,使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相对应中枢形成了空间对应关系。

这种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就叫做特殊的传人通路。

  非特殊通路:

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四、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人或传出,以致高、低中枢之间都要往返传递好几遍,使感受器更好的接收刺激。

  第三节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

  无条件反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

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

所谓无条件反射就是在遇到某种刺激时_定发生某种反应。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条件反射的泛化:

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

  分化:

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强化: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二)工具性条件反射

  1.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

  2.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二者的不同之处:

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

③反应方式不同。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

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3.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

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

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

②定比间隔强化。

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

③定时间隔强化。

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

④不定比间隔强化。

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

它的效果最好。

⑤不定时间隔强化。

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

  三、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

  第二信号,指人类特有的言语文字,它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引起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的信号。

  

(一)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它是人与动物先天具有的。

  

(二)第二信号系统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它是人所特有的。

  词与具体刺激物密切联系着。

掌握语词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

其中,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

通过这两个信号系统密切联系的协同的活动,才得以实现人的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第四节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一、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基本过程: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

尽管它们的作用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它们却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大类。

  

(一)非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

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

外抑制是指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

  2、超限抑制。

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

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二)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

条件性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

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2、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基本规律有二:

  

(一)扩散和集中

  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递,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

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集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二)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

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

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

  反映——感应性——信号性反映

  生命的标志——心理的标志

  扁虫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具有心理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

  第二节:

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

  两个条件:

劳动和语言

  劳动:

  必要性: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表现在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

  可能性:

  手足分工:

获得以前没有过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变革,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信息;可以观察到事务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概括性认识。

  社会集体性:

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

  语言:

  产生条件:

语言为劳动所必须【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语言为劳动结果锁必须】;劳动使语言有了可能【劳动使人类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劳动使人类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作用:

语言使思想的直接实现;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含义:

不同阶段不同质;有次序;前后基础;有交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阶段:

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1——3——6、7——11、12——14、15——17、18——25——40——60

  心理发展的条件:

  遗传素质:

生物前提

  环境教育:

决定作用

  心理发展的动力:

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

  第三节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一、概括性

  二、目的性

  三、主观能动性

  四、社会制约性【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水平;阶级地位】

  第四节个体心理发展理论

  行为主意心理发展理论--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行为的产生来源于客观的刺激。

  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

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要求;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

  人的心理发展是原我,本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1——3——6——11、12)

  埃里克森

  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一生八个阶段:

学习信任——成为自主——发展主动——变得勤奋——建立个人同一——承担社会义务——显示创造——达到完善。

  矛盾:

信任不信任——自主性羞怯、怀疑——主动性内疚感——勤奋自卑——同一角色混乱——亲密孤独——创造力自我专注——完善绝望

  年龄:

1——3——6——11、12——20——40——60

  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四因素:

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心理发展得动力:

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三种方式:

同化、顺应、平衡。

  心理发展阶段:

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2——7——12)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五点标志:

心里活动的随意机能;心里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