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564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docx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  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C—12 O—16H—1Cu—64 S-32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寿光市2012届高三期中测试)下列关于NaH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溶解度小于Na2CO3

B.加热至200℃左右,可完全分解,利用这种性质,可由NaHCO3制取纯碱

C.与Na2CO3相同质量时,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后,NaHCO3可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

D.它是弱电解质,因为HCO3-不完全电离

1.D   Na2CO3~CO2      NaHCO3~CO2

106g1mol  84g1mol

因此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得到的CO2要少于NaHCO3;NaHCO3为强电解质,因为其溶于水后可全部电离为Na+和HCO3-。

2.下列叙述可以肯定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加入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D.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C  A选项中Cl-、SO32-、SO42-等均会干扰CO32-的检验;B选项中也可能存在HCO3-,而非CO32-;D选项中SO42-、SO32-、HCO3-等均会干扰CO32-的检验。

3.(福建省漳州市2012届高三联考)过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出现浑浊的是(  )

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

C.饱和亚硫酸钠溶液 D.水玻璃

3.D CaCl2、Na2SO3均属比碳酸酸性强的酸的盐,不能与H2CO3(CO2+H2O)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CO2与石灰水最终生成可溶性Ca(HCO3)2;Na2SiO3为比碳酸酸性更弱的酸的盐,故可反应生成H2SiO3沉淀。

4.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随着盐酸滴入量的变化,溶液中某离子数目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离子是(  )

A.Na+B.Cl-

C.CO32-D.HCO3-

4.D 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依次发生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因此HCO3-的数目先增后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后可得到纯净的氨气

C.氨气溶于水后,水溶液中主要以铵根离子形式存在

D.在一定条件下氨可以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

5.CNH3溶于水后,水溶液中主要以NH3·H2O分子形式存在。

6.下图所示的实验或操作中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AB项SO2被NaOH溶液吸收,C项应从右端进气,D项应用向下排空气法.

7.(陕西渭南2012届高三调研)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7.ACO2与NaHCO3不反应,不能产生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NH3极易溶于水,NH3+H2O

NH3·H2O

NH

+OH-,酚酞遇碱显红色;H2S+CuSO4===CuS↓+H2SO4,H2S被吸收,形成压强差,CuS是黑色固体;HCl+AgNO3===AgCl↓+HNO3,AgCl为白色固体。

8.(广东省粤西北九校2012届高三联考)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

3Fe2++4H++NO

===3Fe3++NO↑+2H2O

B.铜片与浓HNO3:

Cu+NO

+4H+===Cu2++NO↑+2H2O

C.碳酸氨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NH

+OH-

NH3↑+H2O

D.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

Al3++4NH3·H2O===[Al(OH)4]-+4NH

8.AA项,向Fe(NO3)2稀溶液中滴加盐酸后,Fe2+被氧化为Fe3+,正确;B项,铜片与浓硝酸反应时应该生成N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NO

+4H+===Cu2++2NO2↑+2H2O;C项,HCO

也能与OH-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

+HCO

+2OH-

NH3↑+CO

+2H2O;D项,Al(OH)3不能溶于过量的氨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9.6.4g铜与过量硝酸(8mol/L、60mL)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nmol,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A.0.28molB.0.31mol  C.(n+0.2)mol D.(n+0.4)mol

9.C 反应生成硝酸铜物质的量为0.1mol,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剩余硝酸+硝酸铜中的硝酸根离子=nmol+0.1mol×2=(n+0.2)mol。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SO2性质探究实验时,多余的SO2应排到实验室外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

C.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10.CSO2有毒,尾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A项错;硫单质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B项错;SO2不与BaCl2溶液反应,C项对;S无论在空气中还是在纯O2中燃烧均生成SO2,D项错。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NOx、CO2、固体颗粒物同为大气污染物

B.SO2具有较强还原性,故不能用浓H2SO4干燥

C.收集的酸雨在放置一段时间后pH会减小

D.Cu与浓HNO3、浓H2SO4均可在常温下发生剧烈反应,且反应均放出大量的热

11.CA项,CO2不是大气污染物;B项,SO2与浓H2SO4不反应,故SO2可用浓H2SO4来干燥;C项,酸雨中有H2SO3,会被氧化成H2SO4,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D项,Cu与浓H2SO4在常温下不反应。

12.(吉林省白山市2012届高三12月联考)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12.BSO2的水溶液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漂白石蕊试液;SO2能漂白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为无色;SO2的饱和液加入Ba(NO3)2溶液中,SO2被NO3-氧化为SO42-,SO42-与Ba2+形成BaSO4沉淀;d试管中:

SO2+2NaOH===Na2SO3+H2O,Na2SO3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

13.(2012·揭阳统测)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途径①:

S

H2SO4

途径②:

S

SO2

SO3

H2SO4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e-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13.A  途径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6HNO3(浓)===H2SO4+6NO2↑+2H2O,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而不表现酸性,A错。

14.(山东临清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将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得含I-的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

14.D海带灼烧成灰应在坩埚中进行;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碘的苯溶液在分液漏斗中位于上层,应待下层液体放出后从上口倒出;分离碘并回收苯应用蒸馏的方法,用水浴加热能控制温度不至于太高而防止碘的升华.

15.(四川省资阳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海水中的碘富集在海藻中,我国海带产量居世界第一,除供食用外,大量用于制碘,提取碘的途径如下所示:

干海带

海带灰

水溶液

―→碘单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碘元素在海水中也有游离态存在

B.在提取的过程中用的氧化剂可以是H2O2

C.操作A是结晶或重结晶

D.B是提纯操作,常用蒸馏或分馏

15.B 碘在海水中只以化合态(I-)存在,没有游离态,A错误;操作A是萃取,操作B是分液,然后才是蒸馏等操作来得到单质碘,A、C、D都是错误的。

16.2011海水再利用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溴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0%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称溴为“海洋元素”。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溴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苯与溴水反应生成溴苯

C.可以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

D.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一定会发生如下反应:

2Fe2++4Br-+3Cl2===2Fe3++2Br2+6Cl-

16.C 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历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A不正确;苯只能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B不正确;FeBr2与Cl2反应时,因Cl2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题目中没有说明Cl2与FeBr2的量的关系,D不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12分)(山东烟台2012届诊断性测试)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命体中会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Ⅰ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

这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铁B.铝

C.银D.玻璃

E.聚丙烯塑料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同学另设计了一套如图Ⅱ所示制取NO的装置。

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见图Ⅲ),合理的是________(填选项代号)。

图Ⅲ

17.(12分)

(1)3Cu+8H++2NO

===3Cu2++4H2O+2NO↑(2分)

(2)①D、E(2分) ②2NO+O2===2NO2(2分)

(3)①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2分) 

②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管内的稀硝酸液面下降,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2分) 

(4)CD(2分)

【解析】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电荷的守恒;

(2)①能够代替的物质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所以A、B、C选项不行;②红棕色的气体是NO2,原因是生成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3)该实验装置是防止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接触,长玻璃管的作用是接收稀硝酸,防止稀硝酸溢出;关闭活塞,由于气压增大,稀硝酸液面下降,从而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4)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因为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只能用排水法,C和D符合题意,E装置是洗气装置。

18.(10分)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

(1)写出A、D的化学式:

A.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直接写离子方程式)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 

(1)Na(2分)  NaCl(2分)

(2)B→C:

2OH-+CO2===CO32-+H2O(2分)

C→F:

CO32-+H2O+CO2===2HCO3-(2分)

F→C:

2NaHCO3

Na2CO3+H2O+CO2↑(2分)

【解析】 据

的转化关系,可知C为碳酸盐,F为酸式碳酸盐,再结合E是淡黄色粉末,应为Na2O2,则A、B、C、D、F分别为Na、NaOH、Na2CO3、NaCl、NaHCO3。

19.(10分)(湖北省孝感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

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1kPa,温度为0℃)。

(1)若在烧瓶中放入1.30g锌粒,与cmol/L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00mL  B.400mL  C.500mL

(2)若1.30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1.28g,则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烧瓶中投入a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g,量气瓶中收集到VmL气体,则有:

ag÷65g·mol-1=bg÷64g·mol-1+VmL/22400mL·mol-1,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烧瓶中投入dg锌,加入一定量的cmol/L浓硫酸VL,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g,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n(H2)/n(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若撤走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形管,n(H2)/n(SO2)的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9.(10分)

(1)C(2分)

(2)Zn+2H2SO4(浓)===ZnSO4+SO2↑+2H2O(2分)

(3)得失电子守恒(2分)

(4)

(2分) 偏小(2分)

【解析】根据实验设计目的,分析问题:

(1)若锌与硫酸完全反应生成H2时体积最大,为448mL,选择500mL的量气管为适宜。

(2)若锌完全溶解,增重1.28g,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气体全为SO2,反应方程式为: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3)分析等式数据,该依据的原理为电子守恒。

(4)n(SO2)=m/64mol,由Zn+2H2SO4(浓)===ZnSO4+SO2↑+2H2O知:

生成H2的H2SO4为(cV-2m/64)mol,产生的n(H2)=(cV-2m/64)mol,n(H2)/n(SO2)=

若无干燥装置,反应生成的水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导致比值偏小。

20.(8分)(山东省安丘市2012届高三期末检测)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下关系,其中甲是黑色非金属单质,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D是红棕色气体.(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与A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G固体中含有的H杂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写出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由F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

(1)C+4HNO3(浓)

CO2↑+4NO2↑+2H2O(2分)

(2)(1分)(3)加热(1分)

(4)CO2+NaOH=NaHCO3(2分)

(5)2Fe3++Fe===3Fe2+(2分) 

【解析】黑色非金属单质应为碳,A和碳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D,说明A为硝酸,硝酸与少量乙反应生成F,F与乙能继续反应,说明乙为铁。

21.(12分)(山东临清2012届高三模拟试题)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

Cu+HNO3―→Cu(NO3)2+NO↑+NO2↑+H2O(方程式未配平,不考虑2NO2

N2O4)。

(1)硝酸在该反应中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mol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Cu失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

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若将收集NO和NO2的集气瓶倒立于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发现无气体剩余,则通入O2的体积为__________;所得溶液(假设溶质不扩散)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3)如果参加反应的Cu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0,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

(1)强氧化性、酸性(2分)

(2)0.8NA(或4.816×1023)(2分) 1.2mol(2分) 4.48L(2分)

1/22.4mol·L-1(或0.0446mol·L-1)(2分)

(3)3Cu+10H++4NO

===3Cu2++NO↑+3NO2↑+5H2O(2分)

【解析】

(1)HNO3最终产物为NO

、NO和NO2,所以HNO3在反应中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强氧化性。

(2)0.4molCu失电子数=0.4mol×2×6.02×1023mol-1=4.816×1023或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写为0.8NA。

设NO和NO2的物质的量均为x,则有3x+x=0.8mol,x=0.2mol,故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4mol×2+0.2mol×2=1.2mol。

由题意知,相当于HNO3从Cu处获得的电子全部给了O2,故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mol=4.48L。

NO和NO2转化为HNO3的物质的量为0.4mol,所得HNO3溶液体积为0.4mol×22.4L/mol=8.96L,所以c(HNO3)=

mol/L=0.0446mol/L。

(3)Cu和HNO3按3∶10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Cu+10HNO3===3Cu(NO3)2+NO↑+3NO2↑+5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