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802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docx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

宝宝为什么有攻击性行为

1岁的宝宝偶尔会用拳头和牙齿跟父母或者是小朋友“交流?

,引起许多家长的烦恼,其实,孩子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时期。

如果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没有正确的指导的话可能会养成孩子打人的坏习惯。

对一岁宝宝的攻击性行为怎么看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生气,如果孩子咬了小朋友,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但是一岁多的孩子是不会为自己解释的,所以,孩子为什么咬人一直困扰父母,家长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用武力的。

怎么解决孩子的攻击习惯行为

首先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

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气撒在小朋友的身上了。

有时候孩子打人也是出于一种自卫,出自本能。

当孩子心情不好或者各项技能失败的时候,就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的情绪。

这时家长需要提供温柔,积极地安慰,以防止孩子情绪变得暴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当孩子抢玩具时,这只是出自本能的自卫或者生理的特征,一旦从这种行为重获的利益,得到了玩具,就会把攻击别人得到玩具联系在一起。

这时,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把正确做法告诉孩子。

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要注意

不要训斥打人的宝宝,因为宝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时错误的,突如其来的训斥只会让孩子感觉到莫名其妙。

不要因为孩子打人而揍孩子,孩子不会理解家长的用意,只会觉得受到伤害,这样会让孩子不再信任家长。

父母一定不要鼓励孩子去报复小朋友,如果“受害人”反过来报复的话,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受害者越来越多。

对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特别关注

孩子闹独立

  过了周岁,很多父母隐隐感觉到:

孩子不太好带了。

  的确,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发强烈,依个人偏爱而喜恶的事情也日益增多。

随之而来的就是抗拒行为的逐渐凸现。

其实,这是每

一个孩子在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旅。

  孩子出生十三、四个月后,身心发展的速度一路飙升。

当孩子具备独立自如的行走能力后,就会厌倦襁褓中的享受,而憧憬着独闯天下。

当他能够理解和运用人称代词“我”的那一刻,就会告别“顺从”,起草着自己的“独立宣言”。

这一阶段,他一反常态执拗、任性、甚至强硬。

在他的成长词典中,“不”成为运用频率最高的单字。

这个时期我们通常称之为“第一反抗期”。

  矛盾冲突源自何处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想了解和想尝试的事非常多。

他们愿意更多的挣脱大人的看管,独立去“探索”环境中每一个“小儿不宜”的角落。

  “什么都动”是很多看护人对这个阶段孩子行为特点所下的结论。

接近1岁半的孩子越来越热衷于“扫荡”和“清野”,他要检验从成人的活动中所“看”到的经验,他要模仿、再现父母身心投入的“游戏”:

拿起小锤敲打易碎的玻璃茶几,把鸡蛋磕破在地上用手涂抹,踮起脚尖搬倒书桌上爸爸常用的墨水瓶……由于经验、阅历的局限,常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告终。

  “越不让动越要动”是很多父母总结出的孩子和家长“分庭抗礼”的基本特征。

他可以把一卷卫生纸拽至穷尽,满脸洋溢着兴奋;他会打开低矮的柜门,为能倒空所有的物品而沾沾自喜;他有办法爬到矮家具上,翻出父母特意束之高阁的宝贝欢呼雀跃;他能跨越人障,直面挑战电源、煤气灶、饮水机而义无返顾……

  此外,这个时期的孩子能不断向看护人提出强硬的挑战。

在与父母的抗衡中,他积累着“攻守”经验,了解到父母的处世原则:

妈妈要把孩子放在地上让他自己走,孩子常会把双腿盘起脚不沾地,像条毛虫吊在空中,当爸爸妈妈不肯再抱的时候,他会蹲在地上,因“腿腿疼”而寸步难移,假如父母真不让步并且身先士卒走在前面,我们的宝宝经过“痛苦的抉择”也能后来居上……在与成人的对恃里,孩子体验到自身的坚持和退让,能对他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

胜利使他获得成就,同时也留下深刻的经验记忆;失败使他失望,但同样会鼓动他重组经验再次突围。

所以我们说孩子“第一反抗期”的这种“反常”变化,并不是无缘无故的“逻辑混乱”和“行为失控”,而是他长大了,大到想向我们证明:

他有自己的主张,他能做很多的事情,他必须实现更多的需要。

他不断的通过形形色色的“反抗”告诉我们:

他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就像爸爸妈妈那样,要对别人提出要求,要让别人受到自己的影响和牵制。

  用孩子眼光来看待

  作为父母搞不懂:

为什么当宝宝要长大时,现有的和谐、宁静会常被冲突、恶战搅得一塌糊涂?

  用孩子的眼光看事物,就能理解一个倾心追求独立的孩子,在成长中时时处处所遭遇的沮丧与烦躁:

当他打开一个装满各色衣物的矮柜,想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大人把柜子锁了起来;他漫步到厨房,抚弄着炉灶上的旋钮,想看看是否也会使它亮起火光,被警觉的妈妈抱开;他拽着台布想爬到桌子上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大人会板起面孔生硬的批评“不乖!

”……他会走、会爬、会登高,可英雄无用武之地!

周围有那么多令人兴奋激动的机会,却每每都被扼杀在动手之前!

为这些孩子就有100%大发雷霆的理由。

假如我们被还原成80或90cm高的幼儿,相信也会成为他的同盟。

  深入分析,我们能理解尝试独立的孩子,那些难以运用语言表达出的失落和不安。

孩子在日益增多的行为规范和自然法则的约束下,在败多胜少、四面楚歌的探险历练中,逐渐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时时被失望、害怕和孤独围追堵截着:

那天,他像爸爸那样一只脚踏上矮椅,却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号啕之中全是对疼痛的愤懑与不解;一日,他像推积木一样把茶杯推下桌子,杯子莫名其妙的粉碎了,让他第一次品尝到自卑无奈的苦涩。

他好想控制身边的事物,但却左右不了它们的发展。

为此他慌恐、疑惑、茫然……由于语言能力的局限,孩子无法通过与成人的有效沟通,释放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心理重压。

这么多的孩子表达不清的委屈凝聚成焦虑与不信任,面对父母的一切安慰、要求,他都可能会大声说“不!

”,面对父母的关爱帮助,他会拒绝接受,而要“我自己来”。

  给父母的启示

  孩子成长一定要有这个“反抗期”吗?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通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渐进式的变化,但在某些特定的转折时段内,儿童在成长中的心理矛盾会高度激化,对这种激化疏导的方式不同,会导致孩子产生不同强度的情绪体验,从而引发飞跃式的正、负两极变化。

研究者据此提出了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定阶段内,存在着转折期、危机期、对抗期等不同称谓的学术观点。

如埃里克森认为:

人的一生发展要经历8个“危机”,而在孩子出生后的头3年里就要经历两个危机的挑战。

还有的学者认为: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中,典型的行为突变有两三岁的反抗执拗,七八岁的心理平衡失调,十二三岁的消极、违抗性等等。

特别是由于在以上各阶段内,父母通常会由于儿童的对抗、逆反等极端行为,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恶化,往往不经意间,就严重影响着孩子今后整个人生的和谐发展。

  但是,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同样证明:

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必经阶段,但“危机”并非必然相随。

只要父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策略应对,就有可能变第一反抗期为第一发展加速期,为孩子的心智水平提升和良好性情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支持、促进。

怎样对待宝宝的反抗心理

随着宝宝的长大,1岁多的他(她)刚会蹒珊学步,父母就发现一向顺从的孩子开始说“我不…”了。

这说明,宝宝的“反抗期”到来了。

  从1岁多开始,到2岁半,宝宝的“自我”意识萌芽。

他(她)用明确的态度和对抗的行为告诫大人“我不是全部从属于他人的”。

这是父母在忽视了孩子珍视的“自我”,而以命令或强制的态度相待时,遭到孩子反抗的最具体的表现。

  由于父母们总是在期待着他(她)能像以往样听话、顺从,结果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战争”。

  怎样对待宝宝的反抗心理呢?

  父母能理解孩子的“自我意识”,对孩子以宽容、容忍相待,就会启发孩子将潜在的自制心转变为自制行为。

相反,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自我,以命令、强制甚至体罚的方式来规范孩子,孩子为了维护“自我”就会奋力反抗。

孩子的反抗心在2岁时最容易在心灵上播下种子,过了3岁这种反抗心往往会以反抗行动表现出来。

古语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孩子在3岁时形成的反抗心会在一生中留有痕迹,左右终身。

  父母如果经常以“不行、不可以”来命令、强制、规范孩子,由此所产生的反抗心随着增长会逐渐转变为攻击心,甚至会变为复仇心。

  理解孩子,而决不是用命令、强制的方式,并尽量用充满爱的、慈祥的目光一边注视着孩子,一边和孩子交谈,这样,孩子与父母扔依赖关系才会建立,孩子的心也一定会向父母敞开的。

怎样教育反抗行为强的孩子

让孩子完成一件事情

教育孩子安然度过这个反抗期,就要让“自我服务”不偏离“唯我独尊”的意识,孩子的反抗便会自然地逐渐消失。

如果强迫压制他的反抗,将会“内攻”,反抗心理一旦“内攻”,便长久蕴酿在孩子心里。

“自我”心理使孩子什么都要自己做,只要情况许可,应尽量使他“如愿以偿”;鼓励孩子把一事从头到尾做完,即使成效不好,也要夸他几句。

3岁孩子能把一事做完全是了不起的。

例如穿鞋着衣,穿外套等均可训练。

让孩子帮忙做事

家长可让孩子帮助做简单的事,如“抹桌面”“擦地板”等等,虽然孩子不能把桌面和地板抹得非常干净,但也要允许孩子去做。

调动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而且,家长要注意他们尚不太关心做事是否完美的特点,例如,孩子戴歪了帽子,根本不愿意大人把它矫正过来,他做的事,很不愿意大人重新再做一次。

而帮助家长做家务劳动,孩子因为尝到自己可以同大人一样做事的满足,就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良好情绪。

凡事都让孩子亲身体验下

不管做什么,家长要尽可能尊重孩子意见,不要过分干涉他,让孩子自己来。

有些事情明知孩子不可能做得好,也让他去体验一次。

例如:

此期幼儿尚无“大小观念”,但有时却会吵着要把大洋娃娃装进一个比娃娃小的盒子里。

成人不要一下就说“这样不行”,还是让他自己去试装一下,等他试过后就会“知难而退”。

这些方法并非讨好、迁就孩子,而是细心启发。

不要用压制他们度过“反抗期”,只要坚持下去便会进步。

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东东两岁半了,以前一直是一个快乐、随和、讨人喜欢的可爱宝宝。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爱发脾气,仿佛任何事都要满足他的愿望,不然就发犟、吵闹!

一次洗好澡后,他仍然坐在浴盆里玩水,妈妈考虑到天气已转凉要把他抱起来穿衣,可东东还未尽兴,试了几次后还不肯起来。

于是妈妈硬抱起他,没想到"风暴"来了:

他歇斯底里地大哭特哭了半个多小时,哭得面色酱红全身是汗,挣扎中几次差一点儿碰伤了头,还惊动了邻居,最后妈妈凑巧给了他一只平时最喜欢的小汽车而止住了哭闹。

对了,东东还有一个新的习惯,不管大人说什么话,也不管知道不知道是干什么,总是爱加个不字,比如让他吃饭,他就说不吃饭。

吃饭是他懂的词汇,可有时东东根本不懂妈妈说的是什么,还是要加个不字,有一天,妈妈跟爸爸说:

"现在有许多亲子游戏班,要不也给东东报一个吧。

"爸爸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正在旁边玩积木的东东大吼了一声:

"不"!

吓了妈妈一大跳。

妈妈想不通:

"我们家孩子小时候挺乖的,怎么现在总和大人对着干呢?

不管你让他干什么事,他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不!

'"。

  分析与建议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

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发脾气。

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

突出表现为:

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为什么两三岁儿童会有反抗期呢?

  首先,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动作能力方面的发展。

  他们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

因此他们就渴望扩大独立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

但这些要求往往会受到家长的阻拦和限制,因此就会产生反抗。

  其次,这是因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原先,儿童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

现在,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

因此,他们就想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

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于是孩子就会有挫折感,从而导致反抗行为。

  第三,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许多方面发展得不成熟。

  两三岁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他们感到不满,就会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吵嚷、哭闹等。

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大人认为是故意作对。

其实,他们无非是忠实于自己的想法,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人。

两三岁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也还不高,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常常显得死心眼儿。

他们的时间概念还不强,因此哪怕告诉他只等五分钟他也不能忍耐,凡想做的事情必须立即去做。

这些都会导致儿童的反抗行为。

  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

将两岁至五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

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

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

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

  所以,对于两三岁至六岁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

但是做家长的为何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许他反对你的做法呢?

大概是因为所谓的自尊、面子问题吧!

如果这时候你能够想到:

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种表达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会放下你的虚伪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可别小看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反抗期,它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因此父母应该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两三岁,喜欢跟父母说"不",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

此时的父母对他们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如果孩子必须顺从你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这样"或"不许那样",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

如"等你看完这个动画片就去洗澡,好不好?

""你是先玩积木,还是先看图书?

"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乐意听你的话,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须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爸爸妈妈最好不要给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必须严格执行。

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愿意去做的,那就干脆不要求。

孩子正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爸爸妈妈必须尊重孩子,征求意见,给孩子留思考时间,或让他玩完,或许诺他做完事再玩,让他能够逐步接受。

爸爸妈妈切不可先强制压服,引起孩子大哭大闹,然后又让步依顺,不然会养成孩不服从成人要求的习惯。

至于什么时候要求、管教孩子,应该"以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为原则"。

当你本能地要拒绝孩子的要求,或准备降服孩子的反抗行为时,劝你"不"字缓出口,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和行为是否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如若不是且放他一马,这样也许会给大人添些麻烦,但想想你的耐心将得到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回报,这是多么值得!

  3.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父母过度保护,往往也是导致孩子说反话的原因。

好奇心的驱使,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试,什么都想去做。

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斥责、制止,又会发生顶牛现象。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

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

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欢乐,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和父母说反话的习惯了。

  4.不能娇惯、放纵孩子。

  孩子喜欢跟父母说"不",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或百依百顺,就会形成孩子任性、骄横的性格。

因此作为父母,对那些总是用说反话来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应该:

  

(1)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执拗行为的发生。

  

(2)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种使他更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从而使他放弃那个不正当的要求。

  (3)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

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然后立即走开,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怎样对付幼儿的反抗行为

1-3岁专题>>

      青年作家小蒋一见到我,就诉说她那两岁儿子的种种劣迹:

不肯洗澡,一见浴室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吃饭时把筷子匙子全抓到自己手中,将饭菜撒一地,你要夺他的筷子,他就嚎叫、反抗……她问我该怎么办。

  显然,小蒋对渐渐长大的儿子感到困惑了。

我劝慰小蒋不必为儿子担心,儿子的种种劣迹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变化。

孩子两岁正步入幼儿期,已经独立行走,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愈来愈多,又加上言语的迅速发展,他不但能理解大人的简单言语,自己也能以言语与大人交谈。

他往往多嘴多舌,问这问那,父母对此不应嫌麻烦而加以阻止,应多给小儿言语交谈机会。

孩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和见识的增长,就会逐渐产生简单的想象。

有些父母或婆婆、奶奶在小儿不听话时,常使用恐吓的办法,如吓唬小儿狼来了,老虎吃人来了,结果使小儿在想象中加以夸大,引起极大惊恐。

小蒋的儿子在洗澡时见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这是他在想象中产生惊恐的缘故。

大人如果在深夜把哭闹的小儿推出户外,会使小儿对外界产生恐惧,形成胆孝畏缩和孤僻等个性特点,严重时会变成恐怖症和反应性精神病。

  我建议小蒋要针对幼儿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幼儿期的特点是:

  一、运动器官发育很快,言语活动使他逐渐提高了学习与掌握复杂动作的能力。

  在成人示范以及自己不断模仿中,儿童逐渐学会了洗手,用勺子吃食、穿衣、扣纽扣、揩鼻涕等;

  二、言语迅速发展,在成人用词的指导下,儿童对外界事物认识逐渐增多,词的概括能力和行为的调节能力也初步发展起来,开始知道一些什么可干,什么不可干,什么对,什么不对等社会行为准则;

  三、随动作、言语的发展,孩子的独立行动倾向也发展了,他希望自己能做的事,不愿意让别人帮助;四、由于学会独立行走,加上手的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有目的活动。

  我特别提醒小蒋,两三岁的儿童已进入最初反抗期。

这个时期的儿童倾向于顽固和严厉,想要什么,就非要什么不可,不但不容更改,而且十万火急,不容易妥协,不容易适应环境。

为此,我劝小蒋在教育她的儿子时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分清感觉和行动。

  行动是孩子的外在行为,如孩子在马路上乱跑,这跑就是行动;感觉则是孩子内心的情绪,或怒或喜、或惧或羞等。

孩子有时会产生愤怒,要求他控制这种感觉是不合理的;可是却可以希望他学着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动不动就打人,丢东西。

  其次,要设立合理的规范。

  父母完全不限制孩子的行动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对两三岁的孩子设下许多限制,也会使家长陷入困境。

因此,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确实能做到的规章制度。

  再次,要支持、鼓励孩子自己做事,坚持做好做完,养成习惯。

做不好,教一教;做好了,夸奖他;在做中教,教育孩子去学习,去观察,去思考。

  第四,要培养孩子言语交际的能力。

  父母应注意:

  一要教儿童说正确而清晰的言语。

两岁的孩子言语发音不正确,语句不完善,家长不能当好玩,更不能以此为笑料;否则,孩子就不愿意讲话了,长此下去,既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又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

  二要多给孩子以言语交际的机会,丰富他的知识,使其掌握更多的词汇;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科学地回答。

  三要让孩子尽量多认识一些具体事物,正确地说出其名称,然后运用儿童能理解的形象语句,结合成人示范,给孩子讲清楚道理。

四要力求语言美,家长要以身作则,不乱说脏话。

  第五,要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

  幼儿必须满足大肌肉及小肌肉两项发展所需要的生理需要。

幼儿有种内在驱策力,促使他释放体内精力,他要跑、跳、爬、动及从事各种动态活动。

这就意味着家长必须给孩子提供许多户内及户外的活动场地和游戏器材,以发展大小肌肉的控制及技能。

大人需要安宁、秩序,孩子却相反,他需要跑、跳、喊叫,可是家长不容易完全配合孩子的这项需要。

  第六,要从训练感官入手。

感知是幼儿认识的来源。

要更多地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观察外界事物,丰富幼儿关于社会和自然的感性知识,这是发展幼儿记忆、想象、思维的基矗如带孩子外出散步,不仅可以增进其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动用幼儿的感官,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小蒋不愧是一位女作家。

她听了我的一番话,竟然感慨地说:

我用自己的血肉孕育了自己的儿女,却很少认真地将他(她)们看成是个独立的小生命。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生命,一个独立的世界。

做父母的要对这个世界充满爱,要理解这个世界,而非一味强调做这个世界的主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