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2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最新】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质量抽查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的主要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黑火药的使用B.用铁矿石炼铁

C.打磨磁石制备指南针D.造纸术的使用

2.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黄铜B.钢铁C.硬铝D.水银

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炔的结构式为CH≡CH

B.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C.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碳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4.下列微粒只有氧化性的是

A.H+B.Fe2+C.Br-D.Cl2

5.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F、Cl、Br、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F、Cl、Br、I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C.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F-、Cl-、Br-、I-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6.(CH3)2C(C2H5)CH(CH3)2的名称是

A.3,3,4-三甲基戊烷B.2,3-二甲基-3-乙基丁烷

C.2,3,3-三甲基戊烷D.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7.有关化学键和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组成的晶体一定只含极性键B.离子晶体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C.原子晶体一定含有共价键D.分子晶体一定含有共价键

8.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FeCl2B.Fe(OH)3C.CuOD.CuS

9.常温下,0.1mol/L的下列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A.NaHSO4B.NaHSO3C.Al2(SO4)3D.CH3COOH

10.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

A.石灰石与足量盐酸反应B.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

C.碳酸钠与足量醋酸反应D.碳酸钡与足量硝酸反应

11.常温下,下列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1.12g铁与足量浓硫酸反应B.0.12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

C.0.02mol钠与足量水反应D.0.01mol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2.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H2+N2

2NH3+Q(Q>0)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3.下列叙述不能证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时0.1mol/L乙酸溶液的pH=3

B.常温时0.1mol/L的乙酸钠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0.1mol/L的乙酸溶液与同体积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

D.0.1mol/L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盐酸弱

14.Fe2+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盐酸

C.滴加KSCN溶液D.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15.下列装置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括号内为杂质)的是

A.

乙烷(乙烯)B.

苯(甲苯)C.

溴苯(CaO)D.

I2(CCl4)

16.下列化工生产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海水提溴时用到热空气将Br2吹出B.工业制HCl时氯气在氢气中燃烧

C.硫酸工业中使用到热交换器D.石油通过分馏得到裂化汽油

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产生砖红色沉淀

C.1mol该物质和H2反应,最多消耗5molH2

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18.某课外小组利用废旧金属器件制作一个简易的铜锌原电池,为确保实验安全设计了如图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从电极X转移到电极Y

C.X为阳极,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D.Y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

19.反应2X(g)+3Y(g)

Z(g)+Q(Q>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使曲线a变为曲线b,可采取

A.降低温度B.减小压强

C.加入催化剂D.增大Y的浓度

20.将1.35g铝用60mL3mol/L的盐酸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200mL1mol/L的NaOH溶液,可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A.0.02molB.0.03molC.0.05molD.0.17mol

二、填空题

21.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元素中,钠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下列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____。

A.NH3B.HIC.SO2D.CO2

(3)请用一个实验事实说明钠与镁的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可分解生成两种盐,化学方程式为:

KClO3

 KCl+KClO4(未配平),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5)已知:

化合物

MgO

MgCl2

类型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熔点/℃

2800

714

工业上电解MgCl2制单质镁,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硫酸铵是化工、染织、医药、皮革等工业原料。

某硫酸工厂利用副产品Y处理尾气SO2得到CaSO4,再与相邻的合成氨工厂联合制备(NH4)2SO4,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NH4)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电离方程式:

(NH4)2SO4

2NH4++SO42-

B.水解离子方程式:

NH4++H2O

NH3•H2O+H+

C.离子浓度关系:

c(NH4+)+c(H+)=c(SO42-)+c(OH–)

D.微粒浓度大小:

c(NH4+)>c(SO42-)>c(H+)>c(NH3•H2O)>c(OH–)

(2)硫酸工业中,V2O5作催化剂时发生反应2SO2+O2

2SO3,SO2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有关,请根据下表信息,结合工业生产实际,选择下表中最合适的温度和压强分别是__________。

该反应420℃时的平衡常数_____52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1.01×105Pa

5.05×105Pa

1.01×106Pa

420℃

0.9961

0.9972

0.9984

520℃

0.9675

0.9767

0.9852

620℃

0.8520

0.8897

0.9276

(3)在2L密闭容器中模拟接触法制备三氧化硫时,若第12分钟恰好达到平衡,测得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1.2mol,计算前12分钟用氧气表示反应速率v(O2)为___________。

(4)副产品Y是__。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3.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保险粉,可用作照相定影剂、纸浆漂白脱氯剂等。

实验室可通过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取Na2S2O3,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中搅拌器的作用是______;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请对上述装置提出一条优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测定所得保险粉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称取3.000gNa2S2O3•5H2O样品配成100mL溶液,用0.100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

2Na2S2O3+I2→2NaI+Na2S4O6

(3)滴定时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时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4)滴定时,若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测定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5)某学生小组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样品溶液体积(ml)

滴定消耗0.100mol/L碘溶液体积(ml)

1

20.00

9.80

2

20.00

10.70

3

20.00

9.90

 

该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精确到0.001)

24.化工生产中可用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烯烃。

下图是由煤焦油、CO2和H2合成橡胶和TNT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煤通过________制取煤焦油。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

(3)烯烃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4)D与足量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F的一氯代物共有_____种。

(5)请写出以CH3COOH、

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

的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提示:

卤代苯中苯环上的卤原子很难被取代)。

________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黑火药的爆炸和燃烧是化学变化;B.铁矿石中铁的化合物转化为单质铁,发生化学变化;C.没有产生其他物质,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造纸过程中需要使用碱类物质溶解非纤维素成分,发生化学变化。

故选C。

点睛: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不产生其他物质。

2.D

【解析】

A.黄铜主要是铜、锌合金;B.钢铁主要是铁、碳合金;C.硬铝主要是铝、铜、锰合金;D.水银不属于合金。

故选D。

3.B

【解析】A.CH≡CH是乙炔的结构简式,结构式需要一一展示共价键,故A错误;B.正确;C.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C错误;D.碳原子2s轨道充满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2p轨道的两个轨道分别容纳一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4.A

【解析】A.氢呈最高价,只有氧化性;B.亚铁离子呈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溴呈最低价,只有还原性;D.氯呈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故选A。

点睛:

对于单核微粒而言,最高价只能降低,不能升高,所以该微粒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所以该微粒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能升高,又能降低,所以该微粒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5.D

【解析】A.F、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B.F、Cl、Br、I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故B正确;C.同主族元素F、Cl、Br、I,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F、Cl、Br、I,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离子F-、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D错误。

故选D。

6.C

【详解】

系统命名法时,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若为烯烃或炔烃时含双键、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且取代基的位次之和最小,所以(CH3)2C(C2H5)CH(CH3)2的名称是2,3,3-三甲基戊烷,故答案为C。

7.C

【解析】A.两种元素组成的晶体可以含有非极性键,如C2H2含有碳碳非极性键,故A错误;B.离子晶体可以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的过氧根含有氧氧非极性键,故B错误;C.原子晶体是利用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原子晶体一定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分子晶体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它们的晶体不含有共价键。

故C正确。

点睛:

分子晶体含有分子间作用力,一般分子内含有共价键(稀有气体分子内没有共价键);原子晶体只有共价键;金属晶体只有金属键;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根内含有共价键。

8.D

【解析】A.2FeCl2+Cl2

2FeCl3,FeCl2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B.4Fe(OH)2+O2+2H2O

4Fe(OH)3,Fe(OH)3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C.2Cu+O2

2CuO,CuO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D.CuS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故选D。

9.A

【解析】A.NaHSO4完全电离出氢离子;B.NaHSO3的

难电离;C.Al2(SO4)3的Al3+水解程度小;D.CH3COOH难电离。

故选A。

10.B

【解析】A.离子方程式:

CaCO3+2H+=Ca2++H2O+CO2↑;B.离子方程式:

CO32-+2H+=CO2↑+H2O;C.离子方程式:

2CH3COOH+

→2CH3COO-+H2O+CO2↑,D.离子方程式:

BaCO3+2H+

Ba2++H2O+CO2↑。

故选B。

11.D

【解析】A.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被钝化,不生成氢气;B.0.12g即0.005mol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005mol氢气;C.0.02mol钠与足量水反应,生成0.01mol氢气;D.0.01mol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0.015mol氢气。

故选D。

12.C

【解析】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故A正确;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明物质状态,故C错误;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13.C

【解析】

A.如果乙酸是强酸,则常温时0.1mol/L乙酸溶液的pH=1,所以常温时0.1mol/L乙酸溶液的pH=3,证明乙酸是弱酸;B.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常温时0.1mol/L的乙酸钠溶液呈碱性,证明乙酸是弱酸;C.一元酸与氢氧化钠之间按照物质的量1:

1进行反应,0.1mol/L的乙酸溶液与同体积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不能证明乙酸是弱酸;D.相同浓度的乙酸与盐酸,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说明乙酸的电离能力小于盐酸,证明乙酸是弱酸。

故选C。

点睛:

证明乙酸是弱酸的方法:

相同浓度的盐酸和乙酸,乙酸导电性比盐酸弱;相同浓度的盐酸和乙酸,乙酸pH大于盐酸;乙酸钠溶液呈碱性;配制0.1mol/L的醋酸溶液,测定该溶液的pH<1;将pH=3的乙酸溶液稀释10倍,pH<4;在滴有甲基橙的乙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红色变浅。

14.A

【解析】A.若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证明存在Fe2+;B.只能检验Fe3+;C.只能检验Fe3+;D.无法检验Fe2+,只能检验Fe3+。

故选A。

15.B

【解析】A.可通过溴水除杂,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无变化;B.苯与甲苯互溶,不能通过分液分离;C.CaO不溶于溴苯,可通过过滤分离;D.I2和CCl4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分离。

故选B.

16.D

【解析】石油通过分馏得到直馏汽油,通过裂化才能得到裂化汽油,故选D。

17.C

【解析】A.该分子含有碳碳三键、醛基和侧链甲基,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确;B.该分子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正确;C.该分子含有碳碳三键、醛基、苯环,1mol该物质和H2反应,最多消耗6molH2,故C错误;D.苯环上的氢原子有3种,所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主要结构特征,有机物的性质可以简单认为是官能团性质的加合。

18.B

【解析】从安全性考虑,Y选择铜,相应X是锌。

相反,若Y选择锌,则锌被腐蚀,易造成稀硫酸泄露。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X是负极,电子从电极X转移到电极Y,故B正确;C.X为负极,主要发生反应:

Zn–2e-

Zn2+,正极表面出现大量气泡,故C错误;D.Y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

2H2↑,故D错误。

故选B。

19.A

【解析】

曲线a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速率较大,曲线a对应的Y的转化率较小,若使曲线a变为曲线b,则需要减小速率,提高Y的转化率。

A.速率减小,平衡右移,Y的转化率提高;B.速率减小,平衡左移,Y的转化率降低;C.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Y的转化率不变;D.速率增大,平衡右移,Y的转化率降低。

故选A。

20.B

【解析】铝的物质的量为n=

=

=0.05mol。

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n=cV=3mol/L×0.06L=0.18mol。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cV=1mol/L×0.2L=0.2mol。

发生反应:

2Al+6HCl

2AlCl3+3H2↑,NaOH+HCl

NaCl+H2O,AlCl3+3NaOH

Al(OH)3↓+3NaCl,Al(OH)3+NaOH

NaAlO2+2H2O。

氢氧化铝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18mol,剩余0.02mol氢氧化钠溶解0.02mol氢氧化铝,剩余氢氧化铝0.03mol,故选B。

点睛:

在铝完全溶解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铝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氯化氢的物质的量,这时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21.43s23p5

CDNaOH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或者钠与水反应更剧烈),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强3:

1MgO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能源多,生产成本高

【解析】本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氯元素的化合物的性质。

(1)同一能级的电子能量相同,钠原子的电子占据1s、2s、2p、3s4个能级,所以其核外有4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5;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其电子式为

(2)A.NH3与浓硫酸化合而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HI被浓硫酸氧化而不能用浓硫酸干燥;C.SO2能用浓硫酸干燥;D.CO2能用浓硫酸干燥。

故选CD。

(3)NaOH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或者钠与水反应更剧烈),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4)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

+5→-1,+5→+7,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

(5)工业上电解MgCl2制单质镁,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MgO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能源多,生产成本高。

22.BD420℃、1.01×105Pa>0.025mol/(L.min)氧化钙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产生的CO2循环使用,物质充分利用,副产品有用,无污染性物质产生

【解析】本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工业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的评价,涉及硫酸铵的水解等。

(1)A.(NH4)2SO4是强电解质,要用等号表示电离方程式,故A错误;B.正确;C.SO42-带2个单位负电荷,离子的电荷浓度关系:

c(NH4+)+c(H+)=2c(SO42-)+c(OH–),故C错误;D.NH4+的水解程度小,从(NH4)2SO4的组成可以看出:

c(NH4+)>c(SO42-)。

溶液中的变化:

H2O

H++OH-,

+H2O

NH3·H2O+H+,所以c(H+)>c(NH3•H2O)>c(OH–)。

总之,c(NH4+)>c(SO42-)>c(H+)>c(NH3•H2O)>c(OH–),故D正确。

故选BD。

(2)在420℃、1.01×105Pa时,转化率已相当高,没有必要加压,所以最合适的温度和压强分别是420℃、1.01×105Pa。

该反应升温平衡左移,所以420℃时的平衡常数大于520℃时的平衡常数。

(3)v(SO3)=(1.2/12/2)mol/(L.min)=0.05mol/(L.min),v(O2)=v(SO3)/2=0.025mol/(L.min)。

(4)副产品Y是氧化钙。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5)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产生的CO2循环使用,物质充分利用,副产品有用,无污染性物质产生。

23.让反应物充分反应(或反应物充分混合或加快反应速度)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空气污染A中分液漏斗改为恒压漏斗,或者BC之间添加一个安全瓶防倒吸(合理即可)淀粉滴定管、锥形瓶偏低0.814

【解析】本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计算。

(1)装置B中搅拌器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2)对上述装置提出的一条优化措施:

A中分液漏斗改为恒压漏斗,或者BC之间添加一个安全瓶防倒吸。

(3)碘遇淀粉变蓝,滴定时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时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滴定管、锥形瓶。

(4)滴定时,若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这时Na2S2O3剩余,则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测定值偏低。

(5)第2次实验数据不正常,弃去不用,剩余两次实验平均消耗0.100mol/L碘溶液9.85mL,该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是(0.100mol•L-1×0.00985mL×2×248g/mol)×5/3.000g=0.814。

24.干馏取代反应NaOH醇溶液,加热乙烯CH2=CH-CH=CH26

【解析】本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工业上煤通过干馏制取煤焦油。

(2)反应①是硝化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反应③是醇的消去反应,其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加热。

(3)n(CO2):

n(H2)=1:

3,2CO2+6H2=C2H4+4H2O,烯烃B的名称为乙烯;E是1,3-丁二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

(4)F是甲基环己烷,其一氯代物共有6种。

(5)以CH3COOH、

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

的路线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