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42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docx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资料:

【原文】【翻译】【主题思想】【习题】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

夯实基础类题型: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

能力提升类题型:

【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臣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翻译】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

(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

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

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己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

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

(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

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而留一而,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己经都有教化了。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主题思想】

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

【习题及答案】

A卷:

夯实基础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选自《贞观政要集校》卷一(中华书局2003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魏征

(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

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2[长(Zhdng)]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3【固】使……稳固。

4【浚(jun)]疏通水道。

5[德义]德行和道义。

6[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

用作谦辞。

7【明哲】明智的人。

这里指唐太宗。

8【当神器之重】掌握帝王的重权。

当,主持、掌握。

神器,指帝位。

9【居域中之大】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域中,天地间。

语岀《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10[休】喜庆,福禄。

⑪[戒奢以俭]戒奢侈,行节俭。

⑫【凡百元首】(历代)所有的帝王。

凡百,所有的。

⑬[承天景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

景,⅛o

⑭【殷忧】深深忧虑。

殷,深。

⑮[能克终者盖寡]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克,能够。

盖,表示推断。

⑯【傲物】看不起别人。

物,Ao

⑰[吴越]吴国和越国,春秋时彼此敌对的两个诸侯国。

⑱)【骨肉为行路】亲骨肉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

行路,路人。

⑲[董之以严刑]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

董,督察。

⑳[振]同“震”,威吓。

㉑【终苟免而不怀仁1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

㉒【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引起民怨不在于事情的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

㉓【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意思是,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㉔[所宜深慎]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㉕【见可欲】看见(自己)贪图的东西。

语出《老子》第三章: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下文的“知足”(知道满足)、“知止”(知道适可而止),语出《老子》第四十四章的“知足不辱”与“知止不殆”。

㉖【作】建造,兴建。

这里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㉗【安人】安民。

㉘[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想到(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谦冲,Mo牧,养。

这里用了《周易•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意思。

㉙[满溢]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指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

㉚[江海下百川]江海居于百川之下(而能容纳百川)。

意思是,要有度量,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下,居于・・•・・•之下。

㉛[盘游]娱乐游逸,指田猎。

©【三驱】语岀《周易》:

“王用三驱。

”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敬】慎。

㉔[虑壅(yδng)蔽]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

®[想谗邪]考虑到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黜(Chfl)恶】斥退奸恶小人。

黜,排斥。

®【谬赏】不恰当地奖赏。

㉘【弘兹九德】光大九德的修养。

弘,光大。

九德,指《尚书・皋陶(ydo)谟》所讲的九种品德。

@【简】选拔。

⑩[仁者播其惠]仁爱的人广泛施布他们的恩惠。

⑪【信者】诚信的人。

⑫【豫游】出游,游乐。

帝王秋天出巡称“豫”,春天出巡为“游”。

⑬【松、乔之寿】像仙人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长寿。

赤松子、王子乔,都是上古传说中的仙人。

⑭[垂拱]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翻译:

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的国家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成为陌路之人。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

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只是民众的力量;(他们就象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事。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翻译:

害怕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像江海那样居于百川之下。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翻译:

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种德行,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釆纳它。

5、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翻译:

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心

6、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翻译:

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困难吗?

7、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翻译:

在深深的忧患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民;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情感来傲慢地对待别人。

8、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翻译:

安乐时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

三、课内简答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简要说明。

答: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釆用了比喻论证、正反对比以

长”,“德厚”才能“国安”;再继续用比喻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第二段还以历史为鉴,举例论证应当居安思危。

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答: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4、作者如何肯定人民的力量?

答: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心。

5、提出“十思”的内容:

从五个方面来谈“十思”,可概括为“五戒”:

“知足”“知止”戒骄奢,“念高危”“惧满溢”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戒纵欲,“虑壅蔽”“惧馋邪”

6、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答: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7、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

答: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8、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找出原句并写出成语(至少写三个)。

答: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B卷:

能力提升

四、理解性默写: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

1、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2、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4、“十思”的内容: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5、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6、作者认为得天下的君王为何易失天下: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

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五、文言现象积累:

1、重点字解释:

1.臣闻求木之长者:

树木

2.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得高

3.必固其根本:

使……稳固

4.必固其根本:

WM

5.欲流之远者:

流得远

6.必浚其泉源:

疏通,深挖

7.必浚其泉源:

水的源头

••

8.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稳固,扎实

•••

9.臣虽在下愚:

最愚昧无知的人

••

10・人君当神器之重:

主持,掌握

11.居域中之大:

重要地位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13・承天景命:

J<

14.善始者实繁:

15.克终者盖寡:

B⅛

16.克终者盖寡:

⅛M

17.克终者盖寡:

18・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深切的

19・则纵情以傲物:

看不起别人

••

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路人

••

21.虽董之以严刑:

匮贅

22・振之以威怒:

通“震”,威吓

23・诚能见可欲:

如果,果真

24.将有作:

打算,计划

25.将有作:

兴建宫殿

26.则思谦呼以自牧:

27.则思谦冲以自牧:

动词,约束,修

■-

28.惧满溢:

指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意见

29.则思江海下百川:

名词作动词,居

■-

于・・・・・・之下

30.乐盘游:

以为乐

■-

31.则思慎始而敬终:

≡j⅛

32.虑壅蔽:

指耳目被堵塞、蒙蔽

••

33.惧谗邪:

形容词作名词,爱说坏话

••

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34.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端止

35.则思正身以黜恶:

排斥

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不恰当地奖赏

••

37.宏兹九德:

38.宏兹九德:

弘扬,扩大

39.简能而任之:

½M

2、一词多义

善:

1择善而从之:

好的人或事,名词

2善始者实繁:

做得好,动词

则:

1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fL

连词

2则智者尽其谋:

那么,连词

1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然,连词

2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连词

■-

长:

1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得高,动词

2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得远,动词

下:

1则思江海下百川:

居F……下,动词

2必竭诚以待下:

下而的群臣,名词诚:

1诚能见可欲:

如果,果真,连词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诚心,诚意,名

以:

1纵情以傲物:

连词“而”,表并列

■-

2戒奢以俭:

连词“而”,表并列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表转折,连词

4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表修饰,

连词

5虽董之以严刑:

用,介词

6振之以威怒:

用,介词

7则思知足以自戒:

来,连词

8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连词

9则思谦冲以自牧:

来,连词

能:

1诚能见可欲:

能够,副词

2简能而任之:

有能力的人,名词

3、分析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振之以威怒:

通假字,通“震”,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形容词

••

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3居安思危:

形容词用作名词,安定的

环境

4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使动用法,使……安宁

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通假字,通“勿”,不要

6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动用法,使……

端正

7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动词用作

■"-l"----------

名词,指兴建宫室之类的事情

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形容

词用作名词,重权;重要地位

9则思正身以黜恶:

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10慎谗邪:

形容词用作名词,爱说坏话

••

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⑪孝兹九德:

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

⑫既得志,则纵情以像物:

形容词用作动词,看不起

⑬诚能见可做,则思知足以自戒:

词用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單其根木:

便

动用法,使……稳固,扎实

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语前置,戒自,警戒自己

②而况于明哲乎:

省略句,省宾语“君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宾语前置,牧宜,意译为“对宜己加强道德修养”。

牧,养

4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省略句,省主语“水”;省“君王”

5则思三驱以为度:

宾语前置,以三驱,以打猎三次作为限度

6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

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词结构后置,以严刑督责他们,用威严恐吓他们

8戒奢以俭:

介词结构后置,用节约来消除奢侈

9诚能见可欲: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

10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省宾语“视听”

六、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木之长(Zhang)者

虑雍(yδng)蔽

克终者盖(gdi)寡

垂拱(gong)而治

浚(j(m)其泉源

正身黜(ChfI)恶

董(c‰g)之以严刑

仁者播(bo)其惠

【解析】AoA木之长者“长”应读Chdng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0

强聒(gua)卤莽(DIdng)见恕(ShU)辟邪(Pi)

••••

2>

A∙

B.

拒谏(qiαn)汹汹(xiδng)盘庚(geng)膏泽(gao)

••••

C-

不恤(Xtl)怨谤(bang)利弊(bi)会晤(WU)

D.

胥怨(XU)儒生(ru)挑衅(Xin)怨诽(fei)

【解析】COA强聒(guθ);辟(bi)邪;B拒谏(jidn);D胥(Xtl)怨。

3、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浚其泉源(j(ιn)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δng)

C.则思正身以黜恶(Chfl)D.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buδ)

••

【解析】DOD应为bθ

4、下列四组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得不厚而望国之治

项王日:

“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劳心者治人,劳人者治于人

【解析】BOA安定/哪里;B都解释为“讲信用”;C要求/寻求;D治理好/整

编。

5、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

•••

伯夷之义者

B.善始者实繁春华秋实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

C.振之以威怒振长策而御宇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D.塞源而欲流长也流水不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

【解析】BOA分别是“听说”“懂得(引申义)““见识”;B分别是“实在”“结果实”“果实”;C分别是“震慑”“举起”“举起”;D分别是“水流”“流动的““水流”。

6、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在殷优,必竭诚以待下

••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则思知止以安人

••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塞源而欲流长也

••

D.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勇者竭其力

••

【解析】COA那个,这个/句首发语,表示议论;B表示转折/表示目的的连词;C都是表示转折的连词;D表句中停顿/・・・・・・的人。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

••••

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解析】A。

B元首,今比喻引申为一个国家最高领导。

C根本,今做副词,或名

词,表示基础的东西、重要的东西。

D骨肉,今义是“骨头和肉”,但今天也有

“亲骨肉”之说,乃是其比喻引申。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休(休闲)B、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

C、则思谦冲以自牧(约束)D、役聪明之耳目(劳损)

••

【解析】A。

A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9、下列四组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

项王曰:

“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解析】B。

A安定;哪里;B都是“有信用的、可信的;C就;那;D稳固;牢固。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狩猎时网开一一而以示有度

••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

••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老百姓

••

【解析】DoD“百司”指官职。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解析】A°A项都作“因为”解释,B项第一个表疑问语气,第二个表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是所字结构,第二个和为连用表被动;D项第一个为“于是”,第二个为“就是”。

12、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

“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解析】BoB项都作“讲信用”;A项是“安定”与“哪里”;C项是“要求”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O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忠诚的人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老百姓

【解析】DOD应为百官。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O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解析】A。

A以,介词,因为。

译文:

不要因为发怒就滥施刑罚。

以,介词,因为。

译文:

不因为喜欢的事物而喜欢,也不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悲伤。

B.哉,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译文:

为什么一定要使自己心神劳累,去代

理百官的职责呢。

哉: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译文:

难道帝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C.所,所字结构,构成名词。

译文:

施加恩惠,就要想到不要因为自

己高兴就滥加奖赏。

所,结构助词,表被动。

译文: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

D.则,表承接,于是。

译文:

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

则,表判断,就是。

译文: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观景象。

1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用;果实。

C项:

威吓;举起;举起。

D项:

水流;流动;水流。

16、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根不固而求木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