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66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20、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

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范读课文,把握要义,补充课题

1、你们喜欢故事吗?

喜欢听,还是喜欢演,或者是喜欢讲?

2、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认真听,想想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3、读课题,谁来说说“司马光做什么”?

谁再来说说“司马光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指导分小组学习,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

(1)、标出自然段番号。

(2)、勾画字词。

(3)、交流认识这些字的好办法。

(4)、组长检查。

(5)、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巩固行字,理解词语,读喜欢的段落。

1、开火车读字卡。

2、说说你们小组用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

3、(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读读说说”,男女同学比赛组词语。

可板书部分词语。

4、用“缸、块、劲、砸、救”做猜字游戏。

5、读课文。

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

(四)、读读贴贴看看想想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演示):

上面是一个大花园,但是去掉了假山、大水缸。

(1)、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是什么地方?

这人地方有什么?

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大家?

(2)、出示假山、大水缸图,请小朋友来贴,并能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

2、这时发生什么事了?

你的心情怎样?

谁来读一读。

3、出示图画:

别的孩子惊慌的样子。

观察:

别的孩子怎么做的?

他们的表情怎样?

谁来读一读?

4、继续出示图画:

司马光。

观察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他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谁来读一读?

5、结果怎样?

这时,你的心情怎样?

全班一齐读书告诉老师。

(五)、写字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提示:

我们学的哪些字有双耳旁?

左双耳和右双耳的字分开板书。

2、记住哪些字有困难?

哪些字容易出错?

说说你的好办法。

3、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示范“那”、“都”的写法。

5、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六)、自由练习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我该怎样读、怎样讲、怎样演这个故事。

(七)、教学效果测评

1、轻声读音节,看看拼出了什么词,再写下来,想想对不对。

2、想一想,再填空。

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再说说类似的词。

3、读给同桌听。

(八)、拓展性学习

把自己当成司马光,想想自己会怎样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贴词语游戏

1、贴词语游戏。

(1)、出示词语卡片,请小朋友读一读。

(2)、将卡片分发给学生。

再出示教学挂图。

指导学生贴词语。

2、这节课你想怎样学课文?

(二)、学重点段:

勾画词句,读读演演,细心体会

你觉得课文最精彩的是哪些自然段?

1、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给“慌了”打上点。

(1)、从哪些表现看出他们“都慌了”?

用横线勾出。

(2)、你想怎样读、怎样演或怎样讲才能表现小朋友的“慌”?

试一试。

个别范例指导。

2、司马光表现怎样?

给“没有慌”打上勾。

(1)、从哪些表现看出他“没有慌”用波浪线勾出。

(2)、你想怎样表现他“没有慌”?

试一试。

(3)、司马光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领读“别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

4、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样?

你想怎样夸一夸他?

5、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

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进一步思考:

如果没有举得起的石头怎么办?

如果司马光一个人砸不破大水缸怎么办?

如果……你还想设想当时的情境,多问几个怎么办吗?

(三)、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课文:

朗读、表演、讲故事

愿意怎样来表现这个故事?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的三部分,第部分学生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共同学习。

为每部分学生提出要求。

板书:

读:

心情 语气 快慢 轻重

演:

读 想 演

讲:

读 圈 讲

(四)、背诵:

有情有味,熟读成诵

1、喜欢朗读故事的小朋友,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读,让大家欣赏,好吗?

大家觉得怎样?

像他们这样读读。

2、这个故事多么生动啊!

谁能把它背下来呢?

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3、谁背得快?

来领着大家背。

说说你为什么背得这样快的。

4、互相背一背。

(五)、教学效果测评

1、读第一句,想想该填上什么词,再读读,看看填对没有。

读第二句,看看和第一句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然后说一说。

2、比一比,“那里”和“哪里”有什么不一样。

你怎样分清它们。

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再填空。

检查一下,写对没有。

(六)、拓展性学习

1、可以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怎样查到资料,再动手查。

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问一问。

2、回忆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发生的事,有顺序地讲出来,如果能讲得生动一点更好。

七、作业设计

想想看,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缸里的小朋友?

八、板书设计

21、司马光

没有慌

(举起、使劲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有的……有的……

教学反思:

对于“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孩子们并不陌生。

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孩子们就告诉我: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对于这个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很容易就能达到。

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是本课的难点。

如何攻破这一难点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我让孩子们进行比较,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这时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分别是什么反应?

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

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11司马光

  2.简单介绍:

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

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

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5)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

“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提问:

①他指的是谁?

(他指的是司马光)②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④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3.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

(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

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抽里装满了水。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

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

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⑥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指名读,集体纠正。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

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

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3.理解:

“一不小心”的意思。

(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4.应该怎么读呢!

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5.指名读,大家评议。

  6.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7.提问: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

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

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8.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

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4)为了让学生理解: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

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

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6)过渡: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2)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师:

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

再请同学们做动作。

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

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1)提问:

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

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

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

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

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

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2)提问:

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3)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

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

人——水

  (4)请大家想一想:

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教师板书:

  (6)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演示:

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教师板书:

  过渡:

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组讨论后交流。

  (8)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

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

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

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透视】:

  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

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VCD、课件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

这节课我们来拜访一位古人,他是谁呢?

(板书:

司马光),这个人你了解吗?

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2、观察:

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对话平台】:

  自读:

(扫清字词障碍,打下读悟基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培养自我读书能力,确保读书活动有效,应该从一点一滴抓起。

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

(多种方法巩固识字,促进学生记忆。

  1、同桌利用字卡,互读检测。

借助“我会认”和“我会写”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2、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强调重点字“玩、司”的读音,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课标指出:

识字和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二年级语文教育的重点。

多形式的识字与交流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写字:

(突出重点字的指导,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

左右结构。

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

如“那、都”两字中的“右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课标指出: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扎扎实实的加强写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讨论:

(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如:

小孩子是怎样掉时缸里的?

当时情况怎样?

是谁救了他?

是怎样救的?

等。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自读交流的优势,实现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阅读、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自然引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那么在救小伙伴的过程中,他是怎样表现的?

这节课让我们来更加深入地阅读课文。

  读议:

(通过读书,想像讨论。

  1、自由读文,引导学生体会那口水缸在哪?

是什么样的水缸?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的语句,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

  2、观察插图,认真读书,想像思考: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破”缸救小朋友?

教师相机引志学生想像:

小孩子落水的情景和他落水后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融观察、想像、朗读、表达于一体,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进面初步体会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读演:

(读书体会,表演,感悟司马光的勇敢。

  1、引导学生阅读“怎样救”的段落,画出相关的句子及重点词语,如:

“没有慌”“使劲砸”“几下子”等。

重点体会读一读。

  2、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司马光救小伙伴时的表情动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也可组织学生在读4、5节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掉进缸的小孩、其他小伙伴、司马光),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体会。

  (阅读与表演的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最阅读能力,促进了他们对课文及人物品质的感悟。

  背诵:

(练习背诵,促进积累。

  1、采用自由背诵、小组比赛、师生共背等形式,练习背诵。

  2、同学之间互相配合检查背诵情况。

互相评议。

  讨论:

(激发学生思考,引发想像,深化认识,拓展思维。

  1、从司马光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请你对司马光或那个被救的小朋友说句话。

  2、如果你在场,你还会有什么方法救那个小朋友吗?

组织学生讨论表达。

  3、假如你身边发生了意外的事,你会怎么办?

(如:

一家长到校想要把一名同学带走,而老师不在怎么办?

在热闹的大街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办?

  (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想像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并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

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

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注意引导学生的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司马光: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待郎。

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司马光从政近五十年,对北宋的国计民生、典章制度发表过不少独特的见解。

诸如虚心纳谏、崇尚务实、注意民心、知人善用等治国主张,长期不懈地编纂《资治通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

自古光山山水素有“浮光熠彩”之誉,所以县名也以“光山”命名。

又因司马光在光山出生,故其父为其取名为“光”。

司马光为其出生地光山县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古往今来,光山人民无不以此为自豪。

对于司马光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光山人自然给予更多的挚爱,自宋代以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弄巷、水井、书院随处可见;为他建词立碑、题诗、作记,更是代不乏人。

  宋时,光山县署在东北大街(现司马光大道与正大街交叉口的东段)的路北。

明代初,县署迁移,遗址被改建为学宫(现为司马光宾馆)。

原署内有一口水井,司马光出生满三天时,用这口井的水洗浴(光山当地风俗,叫“洗三”)。

后来这口井被叫做“司马光井”,简称“司马井”,迄今仍完好存在,另外,世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

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

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

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

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

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

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

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

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

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

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

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

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

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

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