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75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docx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检测

第二章检测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

“若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该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α,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b∥直线a”,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解析“若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该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是错误的,即大前提是错误的.故选A.

答案A

2.已知f(x+1)∈N*),猜想f(x)的表达式为(  )

A.f(x)

C.f(x)

解析当x=1时,f

(2)

当x=2时,f(3)

当x=3时,f(4)

故可猜想f(x)B.

答案B

3.如图所示,4只小动物换座位,开始时鼠,猴,兔,猫分别坐1,2,3,4号座位,如果第1次前后排动物互换座位,第2次左右列动物互换座位,第3次前后排动物互换座位……这样交替进行下去,那么第2018次互换座位后,小兔坐在(  )号座位上.

A.1B.2C.3D.4

解析由题意得第4次互换座位后,4只小动物又回到了原座位,即每经过4次互换座位后,小动物回到原座位,而2018=4×504+2,所以第2018次互换座位后的结果与第2次互换座位后的结果相同,故小兔坐在2号座位上,应选B.

答案B

4.已知x∈(0,+∞),不等式x≥2,x≥3,x≥4,…,可推广为x≥n+1,则a的值为(  )

A.2nB.n2C.22(n-1)D.nn

解析∵第一个不等式中a=11,第二个不等式中a=22,第三个不等式中a=33,∴第n个不等式中a=nn.

答案D

5.若△A1B1C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A2B2C2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

A.△A1B1C1和△A2B2C2都是锐角三角形

B.△A1B1C1和△A2B2C2都是钝角三角形

C.△A1B1C1是钝角三角形,△A2B2C2是锐角三角形

D.△A1B1C1是锐角三角形,△A2B2C2是钝角三角形

解析因为正弦值在(0°,180°)内是正值,所以△A1B1C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均大于0,因此△A1B1C1是锐角三角形.

由于△A1B1C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A2B2C2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因此△A2B2C2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故假设△A2B2C2也是锐角三角形,并设cosA1=sinA2,

则cosA1=cos(90°-A2),

所以A1=90°-A2.

同理设cosB1=sinB2,cosC1=sinC2,

则有B1=90°-B2,C1=90°-C2.

又A1+B1+C1=180°,

则(90°-A2)+(90°-B2)+(90°-C2)=180°,

即A2+B2+C2=9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矛盾,

所以原假设不成立.故选D.

答案D

6.观察下列各式:

a+b=1,a2+b2=3,a3+b3=4,a4+b4=7,a5+b5=11,…,则a10+b10等于(  )

A.28B.76C.123D.199

解析利用归纳法:

a+b=1,a2+b2=3,a3+b3=4=3+1,a4+b4=4+3=7,a5+b5=7+4=11,a6+b6=11+7=18,a7+b7=18+11=29,a8+b8=29+18=47,a9+b9=47+29=76,a10+b10=76+47=123.

规律为从第三组开始,其结果为前两组结果的和.

答案C

7.对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的正整数幂运算有如下分解方式:

22=1+3

32=1+3+5

42=1+3+5+7

23=3+5

33=7+9+11

43=13+15+17+19

根据上述分解规律,若m2=1+3+5+…+11,n3的分解中最小的正整数是21,则m+n等于(  )

A.10B.11C.12D.13

解析∵m2=1+3+5+…+11

∴m=6.

∵23=3+5,33=7+9+11,

43=13+15+17+19,

∴53=21+23+25+27+29.

又n3的分解中最小的正整数是21,

∴n3=53,n=5,∴m+n=6+5=11.

答案B

8.对于奇数列1,3,5,7,9,…,现在进行如下分组:

第一组有1个数{1},第二组有2个数{3,5},第三组有3个数{7,9,11},……,依此类推,则每组内奇数之和Sn与其组的编号数n(n∈N*)的关系是(  )

A.Sn=n2B.Sn=n3C.Sn=n4D.Sn=n(n+1)

解析当n=1时,S1=1;

当n=2时,S2=8=23;

当n=3时,S3=27=33.

归纳猜想Sn=n3.故选B.

答案B

9.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1)

(2)

他们研究过图

(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

(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89B.1024C.1225D.1378

解析根据图形的规律可知,第n个三角形数为ann个正方形数为bn=n2,由此可排除选项D(1378不是平方数),将选项A,B,C代入到三角形数与正方形数的表达式中检验可知,符合题意的是选项C,故选C.

答案C

10.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称为平行六面体.如图甲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有AC2+BD2=2(AB2+AD2),那么在图乙所示的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

A.2(AB2+AD2+

C.4(AB2+AD2+

解析如图,连接A1C1,AC,

则四边形AA1C1C是平行四边形,

故A1C2+

连接BD,B1D1,

则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

又在▱ABCD中,AC2+BD2=2(AB2+AD2),

故选C.

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

甲说:

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

乙说:

我没去过C城市;

丙说:

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 

解析由丙的说法“三人去过同一城市”知乙至少去过一个城市,而甲说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且没去过B城市,因此甲一定去过A城市和C城市.又乙没去过C城市,所以三人共同去过的城市必为A,故乙去过的城市就是A.

答案A

12.已知函数f(x)=x3+x,a,b,c∈R,且a+b>0,b+c>0,c+a>0,则f(a)+f(b)+f(c)的值一定比零     (填“大”或“小”). 

解析∵f(x)=x3+x是R上的奇函数,且是增函数,

又由a+b>0可得a>-b,

∴f(a)>f(-b)=-f(b),∴f(a)+f(b)>0.

同理,得f(b)+f(c)>0,f(c)+f(a)>0.

三式相加,整理得f(a)+f(b)+f(c)>0.

答案大

13.在平面几何中,△ABC的内角平分线CE分AB所成线段的比

解析∵CE平分∠ACB,而平面CDE平分二面角A-CD-B,

14.已知集合{a,b,c}={0,1,2},且下列三个关系:

①a≠2;②b=2;③c≠0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a+10b+c等于     . 

解析由题意可知三个关系只有一个正确分为三种情况:

(1)当①成立时,则a≠2,b≠2,c=0,此种情况不成立;

(2)当②成立时,则a=2,b=2,c=0,此种情况不成立;

(3)当③成立时,则a=2,b≠2,c≠0,即a=2,b=0,c=1,

所以100a+10b+c=100×2+10×0+1=201.

故答案为201.

答案201

15.把数

 1

 

  …

第k行有2k-1个数,第t行的第s个数(从左数起)记为A(t,s),则A(6,10)=     . 

解析前5行共有20+21+22+23+24=31个数,A(6,10)为数列的第41项.

∵an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5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8分)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①sin213°+cos217°-sin13°cos17°;

②sin215°+cos215°-sin15°cos15°;

③sin218°+cos212°-sin18°cos12°;

④sin2(-18°)+cos248°-sin(-18°)cos48°;

⑤sin2(-25°)+cos255°-sin(-25°)cos55°.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

(2)根据

(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法一

(1)选择②式,计算如下:

sin215°+cos215°-sin15°cos15°=130°=1

(2)三角恒等式为

sin2α+cos2(30°-α)-sinαcos(30°-α)

证明如下:

sin2α+cos2(30°-α)-sinαcos(30°-α)

=sin2α+(cos30°cosα+sin30°sinα)2-sinα·(cos30°cosα+sin30°sinα)

=sin2ααcosααcosα

解法二

(1)同解法一.

(2)三角恒等式为sin2α+cos2(30°-α)-sinα·cos(30°-α)

证明如下:

sin2α+cos2(30°-α)-sinαcos(30°-α)α(cos30°cosα+sin30°sinα)

2α60°cos2α+sin60°sin2α)αcosαsin2α

2α2α2α2α2α)

=12α2α

17.(8分)已知函数f(x)=ax

(1)证明函数f(x)在(-1,+∞)内为增函数;

(2)用反证法证明方程f(x)=0没有负数根.

分析对第

(1)小题,可用定义法证明;对第

(2)小题,可按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加以证明.

证明

(1)设x1,x2是(-1,+∞)内的任意两个实数,且x1

∵a>1,

又x1+1>0,x2+1>0,

 

于是f(x2)-f(x1)

故函数f(x)在(-1,+∞)内为增函数.

(2)假设存在x0<0(x0≠-1)满足f(x0)=0,

0

于是0<

这与假设x0<0矛盾,故方程f(x)=0没有负数根.

18.(9分)先解答

(1),再通过结构类比解答

(2):

(1)求证:

ta

(2)设x∈R,a为非零常数,且f(x+a)

(1)证明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得ta

即ta.

(2)解猜想f(x)是以4a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证明过程如下:

∵f(x+2a)=f[(x+a)+a]

∴f(x+4a)=f[(x+2a)+2a]

=

∴f(x)是以4a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故f(x)是周期函数,其中一个周期为4a.

19.(10分)已知0

(1)试猜想ab与ba的大小关系;

(2)证明你的结论.

(1)解取a=2,b=1可知ab>ba,

又当a=1,b,ab>ba,

由此猜测ab>ba对一切0

(2)证明要证ab>ba对一切0

需证lnab>lnba,需证blna>alnb,

设函数f(x)∈(0,e),

f'(x)

当x∈(0,e)时,f'(x)>0恒成立.

所以f(x)(0,e)内单调递增,

所以f(a)>f(b),ab>ba.

20.(10分)已知数列{an}和{bn}满足:

a1=λ,an+1

(1)求证:

对任意实数λ,数列{an}不是等比数列;

(2)求证:

当λ≠-18时,数列{bn}是等比数列;

(3)设S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Sn>-12?

若存在,求实数λ的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解答本题,需综合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1)证明假设存在实数λ,使得数列{an}是等比数列,则

又因为a2

则9=0,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结论成立.

故对任意实数λ,数列{an}不是等比数列.

(2)证明因为λ≠-18,所以b1=-(λ+18)≠0.

又bn+1=(-1)n+1[an+1-3(n+1)+21]

=(-1)n+

=

=

所以bn≠0,

所∈N*).

故当λ≠-18时,数列{bn}是以-(λ+18)为首项,.

(3)解当λ≠-18时,由

(2)得

bn=-(λ+18)·

所以Sn=

当λ=-18时,bn=0,从而Sn=0,(*)式仍成立.

要使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Sn>-12,

解得λ

令f(n)=1n为正奇数时,1

故对任意正整数n,f(n)的最大值为f

(1)

所以λ<20

综上所述,存在实数λ,使得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Sn>-12,此时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6).

小学语文学习必须了解的59个通假字,你的孩子都知道吗?

1、说(yuè):

通“悦”,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2、女:

通“汝”,你。

知:

通“智”,聪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论语十则》)

3、还:

通“旋”,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4、齐:

通“剂”。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

5、止:

通“只”。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6、亡:

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亡:

通“无”。

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

7、屏:

通“摒”。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

8、帖:

通“贴”。

火:

通“伙”。

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9、尔:

通“耳”,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

10、争:

通“怎”。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

11、见,通“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

见:

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

见:

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口技》)坐:

通“座”。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3、扳:

通“攀”,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4、反:

通“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15、惠:

通“慧”,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16、厝:

通“措”,放置。

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

17、那:

通“哪”,怎么。

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18、阙:

通“缺”。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

19、强:

通“僵”,僵硬。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

20、道:

通“导”,引导。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

21、曷:

通“何”。

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故事两篇》)

22、熙:

通“嬉”,开玩笑。

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

23、辑:

通“缉”,连缀。

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

24、遽:

通“讵”,岂。

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

25、距:

通“拒”,挡。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26、诎:

通“屈”,折服。

公输盘诎,而曰……(《公输》)

27、有:

通“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28、衡:

通“横”。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衡:

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9、甫:

通“父”。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30、简:

通“拣”,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31、错:

通“措”。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32、仓:

通“苍”。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

33、裁:

通“才”,仅仅。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

34、適:

通“谪”。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35、唱:

通“倡”,倡导。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

36、以:

通“已”。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37、被:

通“披”。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被:

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38、食:

通“饲”,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39、材:

通“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40、邪: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其真无马邪?

(《马说》)

41、僇:

通“戮”,遭到贬谪。

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

42、暴:

通“曝”。

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寺飞泉亭记》)

43、畔:

通“叛”。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4、曾:

通“增”。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5、拂:

通“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6、具:

通“俱”,全,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7、属:

通“嘱”。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48、赀:

通“资”,资财,钱财。

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

49、不:

通“否”。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50、直:

通“值”。

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

51、辟:

通“避”,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52、辩:

通“辨”,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53、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

通“欤”,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54、乡:

通“向”,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55、信:

通“伸”。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56、已:

通“以”。

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57、徧:

通“遍”,遍及,普及。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58、支:

通“肢”。

四支僵硬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59、埘:

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

小学语文学习必须了解的59个通假字,你的孩子都知道吗?

1、说(yuè):

通“悦”,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2、女:

通“汝”,你。

知:

通“智”,聪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论语十则》)

3、还:

通“旋”,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4、齐:

通“剂”。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

5、止:

通“只”。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6、亡:

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亡:

通“无”。

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

7、屏:

通“摒”。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

8、帖:

通“贴”。

火:

通“伙”。

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9、尔:

通“耳”,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

10、争:

通“怎”。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

11、见,通“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

见:

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

见:

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口技》)坐:

通“座”。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3、扳:

通“攀”,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4、反:

通“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15、惠:

通“慧”,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16、厝:

通“措”,放置。

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

17、那:

通“哪”,怎么。

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18、阙:

通“缺”。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

19、强:

通“僵”,僵硬。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

20、道:

通“导”,引导。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

21、曷:

通“何”。

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故事两篇》)

22、熙:

通“嬉”,开玩笑。

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

23、辑:

通“缉”,连缀。

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

24、遽:

通“讵”,岂。

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

25、距:

通“拒”,挡。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26、诎:

通“屈”,折服。

公输盘诎,而曰……(《公输》)

27、有:

通“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28、衡:

通“横”。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衡:

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9、甫:

通“父”。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30、简:

通“拣”,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31、错:

通“措”。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32、仓:

通“苍”。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

33、裁:

通“才”,仅仅。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

34、適:

通“谪”。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35、唱:

通“倡”,倡导。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

36、以:

通“已”。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37、被:

通“披”。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被:

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38、食:

通“饲”,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39、材:

通“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40、邪: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其真无马邪?

(《马说》)

41、僇:

通“戮”,遭到贬谪。

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

42、暴:

通“曝”。

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寺飞泉亭记》)

43、畔:

通“叛”。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4、曾:

通“增”。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5、拂:

通“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6、具:

通“俱”,全,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7、属:

通“嘱”。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48、赀:

通“资”,资财,钱财。

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

49、不:

通“否”。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50、直:

通“值”。

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

51、辟:

通“避”,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52、辩:

通“辨”,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53、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

通“欤”,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54、乡:

通“向”,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55、信:

通“伸”。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56、已:

通“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