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99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docx

79年级诗歌赏析猜题整理

姓名:

班级:

诗歌赏析复习资料

赏析技巧:

(先记住类,再品诗歌丰富到位。

1、思想感情:

喜:

闲适自在——愉快、欣喜——骄傲、自豪——狂喜。

怒:

愤怒——愤慨——悲愤——愤恨。

哀:

哀伤——哀痛;乐:

乐观积极;酸:

心酸——忧愁;甜:

眷恋——依恋——热爱向往;苦:

凄苦、悲苦、痛苦;辣:

炽热的壮志豪情;至死不渝的爱情;火热的爱国情。

2、画面特点:

雄伟壮阔;清新秀美;朦胧凄清。

3、手法:

化静为动;虚实相生;用典;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拟人对偶夸张;

4、XXX字效果分析:

生动形象(准确)地刻画出了特征(外在的),表达了对之情(内在的)。

思乡诗(哀、酸、苦)

★★《黄鹤楼》(唐)崔颢(七律)

【赏析指导】这首诗由古代传说引出一番岁月沧桑、世事多变的感慨,又由眼前的景物触发了怀念故乡的愁情。

怀古气势磅礴,写景美丽如画,抒情婉转深沉。

【评价练习】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答: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晴日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

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

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眼望大自然美景,勾起浓浓的乡愁。

2、结合诗句说说崔颢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由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可见诗人在黄昏中看不到远方的家乡,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激起思乡的哀愁。

本句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愁绪。

意境深远壮阔,给人愁而不怨的感觉。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也将“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散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指导】“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

这是一首散曲(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并寄情于物,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愁”色彩。

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评价练习】1、这首曲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

2、请根据前三句描绘这幅秋景图。

答:

此3句动静结合,名词性词组连用,点出一幅凄凉的秋景图:

秋天的黄昏,夕阳正在西沉,天色渐渐黑暗下来。

郊原上一片寂静,只有几只刚刚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不时地哑哑地叫几声。

稍远一点,在小桥流水的近旁,有稀稀落落的几家村舍,已经升起了炊烟,村外寂静无人。

3、首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

秋天本来就容易使旅人产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然暮色中,更会惹动旅人的思乡之情。

为下文抒发游子的羁旅之思作蓄势。

4、“小桥流水人家”同思乡之情有什么联系?

答:

此句亦有3个名词连用,勾画出一幅略有“温馨”气息的“家”的情味,反衬手法,更会令旅人触景生情,产生思乡之愁绪。

5、本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试从内容、情感、技艺方面简析。

答:

这首小令通过3组名词性词组连用描绘三幅游子在深秋思乡的画面。

寄情于物,把天涯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山水田园诗(喜、乐、甜、辣)

★《望岳》(唐)杜甫(五律)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评价练习】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诗中的“阴阳”分别指山北、山南,“岱宗”指泰山。

3、诗歌开篇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开篇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以人的远望从整体上展现泰山全貌,动态的描写出了泰山广阔无边的景象特点。

表达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好处?

答:

拟人。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歌颂了造物主对泰山的偏爱,赞美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表现山高如剑锋,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赞叹泰山的巍峨高大。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时已薄暮,诗人还在细望,不忍归去。

既说有泰山的魅力无穷,也蕴藏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6、“会当”是何意?

如何理解末尾两句?

答:

“会当”,应当,一定要。

末尾两句是写想象之景,与开篇照应。

这里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诗人对泰山的崇拜,对博大精神的景仰。

“凌”表现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七律)

【赏析指导】这首诗善于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

“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评价练习】1、阅读《钱塘湖春行》,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

这些景物依次是:

春水初平,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乱花迷眼,草没马蹄。

②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

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

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外?

答:

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

2、“莺争暖树”句中“争”字用得好,试分析一下。

答:

“争”字写出了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早起的莺鸟争先恐后落向向阳的枝头欢歌的景象,生动展示西湖初春的勃勃生机。

《终南别业》(唐)王维(五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

表达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2、诗中“偶然”一词有何作用?

答:

“偶然”二字贯穿全诗,出游本是乘兴而来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值林叟”还是偶然。

正因为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偶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它表现了诗人悠闲于山水,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或表现了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3、结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答:

在山中随意而行,不知不觉中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然而一抬头却恰好看见一片闲云由山中缓缓升起。

两句诗营造出一幅色调淡雅、意境恬淡闲适的中国山水画。

4、应怎样理解颔联中的“独”、“空”二字?

答:

与诗人同趣的人不多,诗人兴致来时,唯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浣溪沙》(宋)苏轼(词)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评价练习]1、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

有何特点?

(描绘溪边风光图)

答:

山下小溪边,长着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泥;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在啼叫。

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2、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答:

同意。

兰芽浸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

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

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达观进取的精神。

3、谈谈你对“萧萧暮雨子规啼”的理解。

答:

暮雨中的子规悲鸣气氛,下阙一扫颓唐之气,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

这句景物描写欲扬先抑,为下阙抒情奠定了感情基础。

4、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句。

答:

前句用反问强调词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后两句以溪水自比,说明人生再少的可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本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作者却大事宣扬青春能够回复,白居易有诗“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苏轼反用其意,表达不要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要振作精神,大有作为的达观、进取的情怀。

★★《浣溪沙》(宋)晏殊(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评价练习】1、“夕阳西下几时回”?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惋年华将逝的情思。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这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表达对落花叹息,对似曾相识归燕的迷离。

似虚似实,意味深长。

“燕归来”与“花落去”对应,为实笔,“似曾相识”与“无何奈何”相对应,为虚笔。

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表达作者对美好时光难忘往事逝去的伤感。

它们的内涵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哲理。

3、“独徘徊”又表现出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

直接地抒发了词人的寂寞和忧伤。

“独徘徊”,可见词人独自一人,独自饮酒,独自仁立旧亭台。

句中“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

“徘徊”一词,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词所有的思绪都是由这“独”字而来。

4、词人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传达感情?

答:

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5、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例子:

“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游山西村》(宋)陆游(七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指导]全诗通过记游抒情,写出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安静、欢悦的气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评价练习]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是我国古代创作最丰的诗人,其诗写生活,清新自然;写现实,雄浑豪放、悲愤激昂;写情感,真挚凄苦。

作品收入《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2、诗歌首联渲染了怎样的景象?

结合具体字句说说。

答:

首联渲染了丰收的宁静、欢愉气象。

一个“足”字,表达农家待客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

3、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联作简要的赏析。

答:

(1)此两句写出了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

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令人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2)反映作者观赏景物的欣悦。

(3)给人的启迪是:

遇到困难时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豁然开朗,发现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能够引发广泛丰富的联想。

(4)对仗自然、工整。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如梦令》(宋)李清照(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指导】通过女词人对海棠花的关注,表现了她憧憬美好生活,关切美好事物,无忧无虑,敏感多情。

【评价练习】1、“试问卷帘人”中的“试”表现了女主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活泼好逗,明知故问、情趣雅致的性格。

2、“绿肥红瘦”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

试着分析作者所运用的手法及所表达出的感情。

答:

运用拟人、借代手法,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叶茂花残的神采,“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表现女主人公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关切。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五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评价练习]1、孟浩然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称“王孟”。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写景有何特点?

答:

这一联写诗人进村见到的清新秀丽景色。

先写近景,再写远景。

绿树环绕着村庄,郭外青山斜隐。

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诗中有画。

3、“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一句包含了什么古代习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古代在九九重阳节要赏菊花并喝菊花酒,表达了朋友间融洽的感情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4、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色联系起来的?

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相互深厚的情谊?

答:

开轩面场圃;“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最能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相互深厚的情谊。

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作一简短赏析。

答案:

示例一:

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

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

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滁洲西涧》(唐)韦应物(七绝)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指导】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描绘了西涧在晚潮时的雨中景象,描述了一个恬淡幽静的意境。

【评价练习】1、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滁州西涧的景色。

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一景色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答:

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鹤啼鸣。

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

这给我们创设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传达了作者恬淡闲适的心情

2、“独怜”二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

对无声无息者的同情。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蕴藏着作者怎样的心迹?

答:

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

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中,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贬谪诗(怒、哀、酸、苦、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体裁:

七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墙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评价练习】1、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题中“乐天”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2、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

“巴山楚水”概括了诗人辗转徒的荒凉地域之广;“二十三年”概括了贬官生活之长,岁月蹉跎,壮志未酬,心情沉郁愤慨,这两句流露出诗人长期在外做官,得不到重用的失意、忧伤之情。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沉舟”、“病树”比喻什么?

“千帆过”、“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两句诗有何哲理?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

诗句描绘一幅千帆竞发,万木逢春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画面是: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

哲理是:

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历史发展潮流不可阻挡。

感情是:

表现诗人豁达的胸襟,对朋友的劝慰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情感固有惆怅但也颇为达观。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运用典故。

5、此诗情感浓郁,前后四句情感基调截然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答:

想到自己被贬之人,大好光阴已逝,归来物是人非,感情低沉愤懑,失意忧伤之情。

后四句看见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勃勃生机的画面,又兼有好友相劝,心胸豁达,显得积极乐观。

《诉衷情》(北宋)陆游(体裁:

词)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你能说说这其中包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慨吗?

答:

理想中渴望着报国立功,但现实中却冷落闲置,被迫退隐中身心分离的矛盾,万般无奈,这三个短句正是饱含着年迈苍苍的词人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2、、试举例分析本词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答:

如最后两句: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前句写理想,后句写现实,先抑后扬,形成巨大的转折,在强烈的对比中有力地突出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或:

词人渴望建功立业(“万里觅封侯”)但在现实中却冷落闲置,被迫退隐中身心分离的矛盾,万般无奈(“尘暗旧貂裘”“泪空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有力地突出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3、品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加点字所表达的丰富复杂的情感。

答:

“未”突出功业未建的悲苦;“先”突出未老先衰的沉痛;“空”突出只有无语流泪的无奈。

“未、先、空“三字,步步紧逼,意如贯珠,诉尽平生不得志,将词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抒发得淋漓

★★《破阵子·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体裁:

【评价练习】1、结合全词,解释“壮词”的含义?

并从中找出体现壮词的语句。

答:

壮词:

①全词表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②词中描绘了壮盛的军中生活场景:

看剑,吹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都是激昂奋发、豪迈壮烈的言词语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④一句“可怜白发生”,也让本词风格豪放中显露出悲壮。

2、从词中哪两个典型细节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答: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列两题。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答: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②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

一个“秋”字,点明出镇出征的时节,正是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战无不胜的前景,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6、赏析词中句子“可怜白发生!

答:

该句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前面字句词人驰骋想象,化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可怜白发生!

”一句陡然下落,跌回冷酷的现实,白发已生,收复失地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既抒发他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是对苟且偷生的南宋王朝的有力批判。

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赏析指导】“行路难”为乐府古题诗歌。

体裁:

古体诗。

【练评价习】1、本诗最能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试选取角度简要赏析。

答:

①本诗含有丰富的想象,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运用“长风破浪”的典故,表现了诗人信心满怀,在他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生命之舟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辉煌图景。

②大胆的夸张手法运用,“十千”、“万钱”极言美酒佳肴,③巧妙的比喻以渡河冰塞、登山雪满,喻四面碰壁,难以实现抱负。

2、“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是实写吗?

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不是,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世道险阻和前途渺茫。

“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雪满山”、“冰塞川”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前途的渺茫,既暗扣行路难,又抒写想要有所作为却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

3、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内心情感?

答“信、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以及他竭力从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4、这首诗围绕理想和现实的激烈矛盾展开,请分析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答:

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变换的场景,生动而有层次地展示了作者时而苦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时而愤慨又茫然无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时而乐观旷达充满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内心冲突和情感变化。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答: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明君,得到重用的感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词)

【赏析指导】这首词借写“出猎”表现了作者要求保卫边疆,随时准备抗击辽与西夏贵族统治集团侵扰的决心。

上片写出猎的盛况,写得有声有色。

下片写渴望效命边疆的豪情壮志,成功塑造了一个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这首词风格豪放,对当时流行的以柳永为代表的抒写柔媚情趣的婉约词风有较大突破,独成一家。

【评价练习】1、请从语言的角度鉴赏词的上阕。

答:

“黄”“苍”指代猎犬和猎鹰,生动传神,是典型的诗词语言,“卷”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突出了诗人豪情洋溢的“狂”态。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答:

“狂”字是总起,且是贯穿全篇的诗眼。

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3、“看孙郎”“遣冯唐”和“射天狼”有什么特点?

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答:

手法都是用典;“看孙郎”和以孙权自喻,表明急于建功立业的心态;“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的到皇帝的重用,建功立业的愿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答:

这是全词主旨句。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5、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猪》,回答问题。

①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

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6、从“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

答:

“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了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凸显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

(三个词均体现豪放的气势)

边塞诗(怒、哀、酸、辣)

★《使至塞上》(唐)王维(体裁:

五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指导】这首诗叙述了作者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赞美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及思乡之情。

【评价练习】1、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诗意。

答:

句意:

风吹蓬草即过边塞,北方的大雁从人头顶飞入胡地的上空。

诗人以“征蓬”“归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