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81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教育理论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二.docx

《教育理论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理论二.docx

教育理论二

第六章  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概念:

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⑤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概念: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

①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②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对象;

③教材:

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传授教材,学生要领会教材的内涵;

④教学手段:

是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的桥梁。

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

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④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

③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不仅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充分发展,使之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修批改(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课外辅导与答疑、学业成绩的评价

①备课: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对上课进行计划安排和设计准备的工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课乃至做好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

备课的方法:

a.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钻研教材;(教科书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

二是了解学生;三是选择教学方法。

b.写好三种计划:

一是写好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开学前);

二是写好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开学前制定);

三是写好课时教学计划(或教案)。

(每节课上课前写好)

②上课:

上课时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课的基本要求:

a.教学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c.教学方法得当,教师善“启”、善“导”;

d.教学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e.教学语言清晰,注重语言艺术;

f.双边活动积极,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g.板书规范。

③学业成绩的评价:

概念:

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

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①观察法:

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

②测验法:

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它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

测验的质量指标:

a.信度:

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测验的长度、测验的时间、受试者的身心状态、测验的标准等。

b.效度:

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的东西。

c.难度:

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d.区分度:

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测验的种类:

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标准化测验。

③调查法:

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方法。

调查一般通过问卷,交谈等形式进行。

④自我评价法:

主要方法有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等。

④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应注意的问题:

①作业的内容

首先,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其次,作业类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②作业的质和量。

作业的质和量应该适度。

③对作业的要求

教室对布置的作业应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具体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

另外,教师也可对作业中的一些难点和疑点做一些启发式的讲解,但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④作业的批改与讲评

教师通过检查和批改学生课外作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并以此作为自己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小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

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1.班级授课制(是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个别化教学  3.分组教学

(以下是班级授课制)17世纪,捷克教育家款美纽斯首先提出。

苏联的凯洛夫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优点:

a.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b.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c.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d.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

a.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容易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b.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五、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① 基本要求:

a.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对讲授的知识要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要注意学生反馈,调控教学活动的进行;

b.教学语言要准确,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有感染力;

c.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或讲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讲中有导,讲中有练;

d.对内容要进行精心组织,使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e.讲授过程中要结合板书与直观教具.

②优点:

a.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基础知识,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b.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可运用;

c.在教学过程中便与调控,且随时可与组织教学等环节结合;

d.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③缺点:

讲授法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有时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引导小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比较容易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①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好计划;第二、提出问题要明确;第三、善于启发诱导;第四、进行归纳和小结。

②注意事项:

a.态度必须中立;对人中立,对事中立.

b.提问中避免失误;

c.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言语外,不可有题外话;

d.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来访者的谈话内容;

e.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评论;

f.结束语诚恳客气,避免任何误会.

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

这个方法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做法:

①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②结合实际设计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多思、深思、会思;

③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把自学思考引向深入;

④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把读与讲、议、练相结合,以兴趣促能力发展;

4.演示法和实验法:

演示法和实验法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要求:

a.符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明确的目的;

b.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感知到演示的对象;

c.在演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发展的过程;

d.要重视陈示的适时性;

e.结合演示进行讲解和谈话,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

②实验法的基本要素:

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控制组.

5.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主要包括说话的练习、解答问题的练习、绘画和制图的练习、作文和创作的练习等方面。

六、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

1.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它的根本作用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具体来说,包括:

a.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b.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

c.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2.教学评价的类型:

①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从评价时间角度划分)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主要应用于自我评估,平时的面谈等。

目的是改进和完善教学,属于“前瞻式”评价。

总结性评价:

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

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侧重于对已完成的教学效果进行确定,属于“回顾式”评价。

(如期末考试)

②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划分)

常模参照评价:

用于选拔、编组或编班。

确定成绩等级,比较学生之间的相对位置。

标准参照评价:

确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

③ 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按评价功能划分)

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前的评价。

主要用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和能力。

诊断性评价多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多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作评价,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④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根据评价的严谨度划分)

3.教学评价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教学评价的方法

七、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

概念:

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常见的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

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经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

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项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基本教学程序: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2.自学——辅导式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从人本主义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教学程序:

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3.抛锚式教学模式

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确立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的比喻为“抛锚”。

抛锚式教学的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 

(2)确定为题

(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

4.范例式教学模式

由瓦·根舍因提出,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的认识,是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从集体到抽象。

基本程序:

阐明“个”案——范例性阐明“类”案——范例性的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运用训练

5.发现式教学模式

是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学法的优点:

(1)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保持

(2)教学中提供了便于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可增加学生的智慧潜能

(3)通过发现可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发其对知识的兴趣

(4)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能

6.探究式教学模式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

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7.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

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

吸取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结合我国教学经验概括而成。

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第七章  德育

一、德育及其意义

1.概念:

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以及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

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等相对而言的。

2.小学德育的意义:

①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特殊意义;

②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意义;

③小学德育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小学德育决定我国未来的民族精神;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两个阶段)

通过大量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① 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②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从他律到自律的内容:

a.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b.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c.从服从到公平或平等再到公道(公正);

d.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处罚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如下:

① 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②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

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包以下两个阶段:

(1)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特点是:

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

包括以下二个阶段:

(1)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2)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人的社会行为是人借助于内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儿童对榜样行为进行观察学习的结果。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

 

主要观点:

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

儿童的学习不必经过直接反应,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部分。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学生在18岁以前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1.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

2.自主感对羞愧感(2~4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7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7~16岁)

5.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感混乱(16~18岁)

三、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1.小学德育目标:

①思想品德规范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系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遵守公民道德、有基本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相信科学、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思想品德心理方面:

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自尊乐观、具有一定的自制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③思想道德能力方面:

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能力,具有道德选择、判断和行为能力。

2.小学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品质教育。

四、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1.小学德育的原则:

a.言行一致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

2.小学德育的方法:

a.说服教育法。

内容要有针对性,材料要有真实性,说服过程要有感染力;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教育法

e.道德体验法

3.德育途径:

①教学。

教学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实用的形式。

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③课外、校外活动

4.学生的不良品德的转化阶段:

醒悟→巩固和稳定→改变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

①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②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因为班主任同时肩负教书和育人两种职责,而更重要的职责是育人;

③班主任是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

④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血相融,他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

2.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①办干部队伍建设;

②建立班集体运行机制;

③加强行为训练,矫正不良习惯;

④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

⑤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⑥协调教师群体,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和艺术

1.原则:

a.学生主体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原则

d.民主公正原则

e.严慈相济原则

f.以身作则原则

2.方法:

说服教育法、激励法、榜样示范法、角色模拟法、暗示法、契约法

3.艺术:

a.引导的艺术性——因人而异

b.批评的艺术性——一事不再理

c.交往的艺术性——“冷静”“恰当”

d.转化的艺术性——“相融”“梯度”

e.惩罚的艺术性——“适度”“有情”

f.评价的艺术性——“多元”“肯定”

4.艺术的特点:

①班主任工作个人表现的独特性;

②班主任工作艺术表达的情感性;

③班主任工作艺术运用的创造性

5.艺术的形成基础:

①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

②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应该具有高尚的品格;

③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④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形成是长期坚持的结果。

 

三、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

1.良好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a.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基础)

b.一个健全的组织系统;(核心)

c.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d.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⑥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3.班级日常管理:

①个别教育;②建立学生档案;③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④操行评定。

(一般步骤:

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4.班级管理的功能:

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制自理.

四、小学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

1.班级活动的类型:

①思想道德引领类班级活动,即政治性活动;

②学习提高类班级活动,即知识性活动;

③个性发展类班级活动,即娱乐性活动;

④社会适应类班级活动,即社会实践活动。

2.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

3.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

①制定好活动计划;

②落实组织准备工作;

③处理活动中的偶发事件;

④搞好活动总结 

五、学校与课外教育活动、家庭联系及协调

1.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社会活动

2.课外活动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总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a.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b.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c.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

d.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①群众性活动

②小组活动

③个人活动

4.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第九章  学生

一、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①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

②注意水平有限。

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

③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

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

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④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⑤以形象思维为主。

 

⑥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

⑦自我意识更加明确。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够客观、全面,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二、小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按照认知结构的特征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一次出现的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个时期,婴儿主要通过视、听、触等感觉与手的动作,吸收外界知识。

②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

特点:

a.知觉集中倾向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主义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

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是这种能力只限于对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

主要特点:

a.思维的具体性  b.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   c.去自我中心

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a.假设演绎推理   b.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