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首次病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903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首次病程.docx

《疾病首次病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首次病程.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疾病首次病程.docx

疾病首次病程

病历区

一日------患者晨起略诉头昏,自感头部胀痛及头晕表现较前有所改善,偶有一过性眼花、耳鸣,下地行走需有家人在旁扶助,活动时间较长后略感乏力、心悸,并有双下肢麻木感,以左侧为著,食纳较昨日有所增加,夜间可自主睡眠5~6小时,大小便正常。

查体:

精神尚可,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右侧上、下肢肌力5-级。

李主任查房后表示:

患者老年男性,近八年反复出现头部胀痛或头晕、头昏表现,先期血压时高时低,患者未予重视,六年前因右侧肢体乏力、麻木求诊于宁医附院,以“脑梗塞”收住入院,院内测血压最高达,出院后因自身记忆力差,儿女忙于工作未在家陪护,服药不规律,近一周再次出现如上症状故来我院,根据如上病史及症状、体征,可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因其“脑梗塞后遗症”,不主张将血压降的过低,建议之后可行“超声心动图”以评估其心脏结构是否发生改变,继续目前稳定血压、改善心脑供血、营养脑神经治疗。

二日-------患者晨起略诉头昏,自感头部胀痛及头晕表现较前略改善,偶有一过性眼花、耳鸣,可自行下地行走,活动时间较长后略感乏力、心悸,并有双下肢麻木感,以左侧为著,食纳增加,夜间可自主睡眠5~6小时,大、小便正常。

查体:

精神尚可,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右侧上、下肢肌力5-级。

血、尿、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全套均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无明显异常,上腹部B超:

前列腺增生,颈动脉B超示:

双侧颈动脉硬化并斑块。

根据如上检查结果,可添加“前列腺增生症”及“双侧颈动脉硬化并斑块”诊断,建议加强稳定斑块治疗,加之患者目前血压控制不佳,可加用“特拉唑嗪片”降压对症治疗,其余改善心脑供血、营养脑神经治疗可继续维持。

王秀英----患者晨起仍略诉头昏,头部有不自主的摇动,自感头痛及头重脚轻感较前明显减轻,转头后仍偶有一过性眼花、耳鸣,可自行下地缓步行走,活动时间较长后略感胸闷、心悸,进食较前有所增多,已无明显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夜间可平卧安稳入睡,二便正常。

查体:

精神尚可,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血、便常规、凝血全套、生化全套均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示:

白细胞245/uL,WBC(+),胸片、上腹部B超、双侧颈动脉B超及立位腹平片均未见明显异常。

复查心电图提示“v4~v6导T波低平”,于前对比有动态改变故可诊断“冠心病”,继续目前抑酸、保护胃黏膜、健胃、改善心脑血供对症治疗,并加用“尿感宁颗粒”对症治疗其尿路感染。

164796165382患者陈杰,男,82岁,主因“反复上腹胀痛四十余年,加重伴纳差,乏力一周”收治入院。

患者自诉于四十余年前因反复出现上腹饱胀或烧灼样痛,求诊于宁医附院门诊行电子胃镜后去活检提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故行胃大部切除术。

此后一直进食量较少,白天活动耐量欠佳,夜间偶有反酸、嗳气及烧心表现,院外间断口服各种胃药,病情仍时有反复。

近一周患者再次出现纳差、活动后乏力表现,并出现一次饭后恶心,呕吐少量黄绿色液体,家属劝其住院,故门诊以“残胃炎”收住我科。

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楚,无胸痛,咯血,无发热,寒战,大便次数减少,尿量正常。

xx:

体温:

36.7℃呼吸20次/分脉搏70次/分血压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消瘦体型,慢性贫血病容,扶入病房,自主体位,问答切题,查体合作。

双手皮肤有少量瘀斑及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睑结膜轻度苍白,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0次/分,节律不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轻度浮肿。

初步诊断

1、残胃炎

2、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

心房扑动

心功能Ⅱ级

3、缺铁性贫血(重度)

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男性,主因“反复上腹胀痛四十余年,加重伴纳差、乏力一周”收住。

2、xx:

血压,精神欠佳,消瘦体型,慢性贫血病容,双手皮肤有少量瘀斑及瘀点,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0次/分,节律不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浮肿。

3、两年前患“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院外间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

4、心电图示:

窦性心率70次/分,Ⅱ、Ⅲ、avf导及v4~v6导T波倒置,并偶发室上性早搏。

血常规示:

白细胞2.8x109/L,红细胞1.8x109,血红蛋白67g/L,红细胞压积20.13,血小板33x109/L,凝血功能:

APTT77.1S。

鉴别诊断

1、不完全性的肠梗阻:

高位的梗阻亦表现为恶心及呕吐,大便少,有通气,行立位腹平片以排查可排除。

2、食管疾病:

有痛性食管疾病,常见为食管返流及食管动力异常(包括弥漫性痉挛),这些疾病可刺激心绞痛的发生,亦可与心绞痛并存,经典的食管痛的特点是“烧心”与体位改变及用餐有关。

食管痉挛可引起胸骨后持续性疼痛,继续观察。

治疗计划

1、予以抑酸、保护胃黏膜、健胃、理气扶正、改善心肌血供对症治疗。

2、积极完善xx,输血纠正贫血。

病情评估:

患者高龄,有慢性心、肺及消化道疾病,一般情况差,治疗中可能出现受凉后感染,心肺等脏器功能恶化,或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危及生命,病情及诊疗方案患者及家属已知晓并同意。

患者周玉双,女,70岁,主因“阵发性心悸半年余,加重伴乏力半月”收住院。

患者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伴胸闷、气短,发作与活动关系不大。

每次持续时间约十余分钟可自行缓解,曾多次来本院门诊行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予以静滴药物可减轻症状(具体不详),院外间断口服“生脉饮”。

近半月患者自感活动后上述症状加重,求诊于当地卫生院予以静滴及口服药物十天不改善(具体不详),故于今日求诊于我院门诊,行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无明显ST-T改变,以“冠心病?

”收住我科。

体格检查:

体温:

36.8℃呼吸19次/分脉搏45次/分血压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步入病区,表情焦虑,问答切题,查体合作。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五官未见畸形,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心界叩诊不大,心率45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未见畸形,双下肢无浮肿。

初步诊断

心悸、胸闷原因待查:

1)心律失常

xx动过缓

2)冠心病?

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女性,主因“阵发性心悸半年余,加重伴乏力半月”收住。

2、xx:

血压,精神欠佳,表情焦虑,心界叩诊不大,心率45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3、心电图示:

xxxx45次/分,无ST-T改变。

鉴别诊断

1心脏神经症:

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尚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且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

2甲状腺功能亢进:

慢性起病,表现为心悸,怕热,手抖,消瘦等,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疗计划

1、予以改善心肌血供、稳定斑块,提升心室率及理气扶正对症治疗。

2、积极完善xx。

病情评估:

患者年龄大,既往一直未予正规治疗,本次院内如发现新病会增加治疗费用及时间。

上述病情及诊疗方案患者及家属已知晓并同意。

44床--------患者刘建宁,男,81岁,主因“阵发性心悸、胸闷两年,再发伴头昏、乏力半月”收住院。

患者诉于两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伴胸闷、气短,发作与活动关系不大,每次持续时间约十余分钟可自行缓解,曾多次来本院门诊行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未予重视,家中间断口服“生脉饮”,自觉可减轻症状。

近半月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自感加重,并时常伴有头昏、眼花及耳鸣表现,故于求诊于我院门诊,行头颅CT示:

双侧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静滴及口服药物数天略改善(具体不详),近期“农闲”,家属劝其住院进一步诊治,故今日以“头昏、乏力待查”收住我科。

十年前曾因“胃癌”求诊于宁医附院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院外食纳一直不佳,间断煎煮“中草药”调理胃肠治疗。

xx:

体温:

36.6℃呼吸19次/分脉搏76次/分血压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极度消瘦体型,慢性贫血病容,扶入病房,自主体位,问答切题,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睑结膜略苍白,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6次/分,节律不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舟状腹,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未见浮肿。

初步诊断

1、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

2、双侧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

3、胃癌术后(远期)

残胃炎

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男性,主因“阵发性心悸、胸闷两年,再发伴头昏、乏力半月”收住。

2、xx:

血压,精神欠佳,极度消瘦体型,慢性贫血病容,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6次/分,节律不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舟状腹,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浮肿。

3、十年前曾因“胃癌”求诊于宁医附院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院外食纳一直不佳,间断煎煮“中草药”调理胃肠治疗。

4、心电图示:

房颤xx76次/分。

头颅CT示:

双侧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

鉴别诊断:

1、心脏神经症:

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尚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且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

2、甲状腺功能亢进:

慢性起病,表现为心悸,怕热,手抖,消瘦、头昏、乏力等,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计划:

1、予以稳心、改善心脑血供,抑酸、保护胃黏膜、健胃、理气扶正及补充营养对症治疗。

2、积极完善xx。

病情评估:

患者高龄,有慢性消化道疾病,体质较差,治疗效果可能略差,要求家属陪护,料理其生活起居,家属已知晓病情并同意上述诊疗方案。

患者吴玉珍,女,79岁.主因“脐周憋胀伴尿频、尿急半月,加重伴纳差、发热两天”收住。

患者自诉半月前开始出现脐周憋胀,并伴有尿频、尿急及尿道口烧灼感,开始未予重视,在家中自行口服“三金片、诺氟沙星胶囊”,自感效果欠佳,近两天进食量明显减少,未排大便,常感体热而未测体温,至昨晚出现脐周及小腹疼痛,较剧烈,并干呕,未吐,就诊本院急诊科,查腹部平片未见异常,家属要求住院后进一步诊治,故今日门诊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收住我科。

有高血压病史五年,最高血压,自服降压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血压未监测。

有“慢性胃炎”病史2年余,时常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并反酸。

xx:

体温38.5℃呼吸22次/分脉搏109次/分血压

神志清,精神欠佳,急性热面容,表情忧郁,偏瘦体型,查体合作,问答切题。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咽部无明显红肿,扁桃体未见明显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异常,心浊音界无异常,心率109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Murphy氏征阴性,双侧肾区轻叩击痛。

脊柱呈生理弯曲,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初步诊断

1、尿路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

2、慢性胃炎

3、高血压病

诊断依据:

1、高龄患者,主因“脐周憋胀伴尿频、尿急半月,加重伴纳差、发热两天”收住。

2、有高血压病史四年,最高血压,自服降压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血压未监测。

有“慢性胃炎”病史2年余。

3、xx:

T38.5。

C,精神欠佳,急性热面容,表情忧郁,偏瘦体型,心率10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脐周轻压痛,双侧肾区轻叩击痛。

4、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109次/分,V4-V6导T波低平。

鉴别诊断:

1、肾结核:

该病亦可表现为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但肾结核膀胱刺激症状十分明显,持久,尿沉渣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尿培养结核菌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2、慢性肾小球肾炎;该病一般病程中有双眼睑浮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g以上。

诊疗计划:

1、抗炎并监测体温及血压治疗。

2、完善相关检查,取得细菌学资料,调整抗生素。

病情评估:

患者年龄较大,建议家属陪护,料理其生活起居及监督服药,根据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可能发现新的疾病需要进一步治疗。

2床----患者陶桂英,女,66岁,主因“反复头部胀痛、头昏六年,加重三天”收治入院。

患者自诉于六年前开始出现转头后或平路行走较长距离后头部胀痛、头昏表现,曾多次就诊于我院门诊,测血压略偏高,考虑诊断为“高血压病”,先期未予口服降压药物,六年前因左侧肢体乏力、麻木求诊于我院,以“脑梗塞”收住,院内测血压最高达,建议院外规律口服多种降压药物(具体不详),患者因记忆力差,儿女忙于工作未在家陪护,故不能按时按顿服药,偶测血压仍偏高。

近三天又感持续的头部胀痛、头昏,伴纳差、乏力,口服原有药物疗效差,故就诊与我院门诊,测血压以“高血压病”收住我科。

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楚,日常活动略感左下肢乏力及麻木,无饮水呛咳,无构音困难。

xx:

体温36.5℃脉搏7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

神志清楚,精神状态略差,表情忧虑,扶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未见畸形,右侧眼睑下垂,同侧口角向上歪斜,伸舌略右偏,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异常,心浊音界无异常,心率7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腹部无包块,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左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可见一大小约6.0*10.0cm紫红色斑丘疹。

初步诊断:

1、高血压病(3级,高危)

2、脑梗塞后遗症

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女性,主因“反复头晕、头昏六年,加重三天”收治入院。

2、六年前曾因“脑梗塞”住院,院外一直遗留有左侧肢体乏力、麻木感。

3、xx:

血压,精神欠佳,右侧眼睑下垂,同侧口角向上歪斜,伸舌略右偏,心率7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右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可见一大小约6.0*10.0cm紫红色斑丘疹。

3、心电图示:

xx率70次/分。

鉴别诊断:

1、颅内感染:

急性起病,表现为持续性头痛,恶心,可伴发热,多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有脑膜刺激征。

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脑CT,脑脊液检查有助于诊断。

2、xx:

急性或慢性起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痛,呈持续性,眼科相关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疗计划:

1、给予降压、改善脑供血及营养脑神经对症治疗。

2、积极完善xx;

病情评估:

患者老年女性,头部不适症状与其血压控制不稳相关,院内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可改善病情,发现新的疾病需进一步治疗,上述情况已告知本人,治疗已征得同意。

患者叶桂芳,女,77岁,主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短两年余,加重伴乏力、纳差一周”收治入院。

患者两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反复心前区疼痛,范围约手掌心大小,呈钝痛,伴胸闷,气短,持续时间由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与活动有关。

约2-3月发作一次,多次以“冠心病”收住我科。

近一周患者因与儿女生气后感胸闷,气短,呈持续性,偶有胸痛,并伴乏力、纳差,今日求诊于本院急诊科,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冠心病”收住。

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楚,无咯血,无浮肿。

自诉一年前曾因胃部不适,在我院门诊行胃镜示“慢性红斑渗出性胃炎”,院外间断口服多种胃药。

xx:

体温36.7℃呼吸20次/分脉搏71次/分血压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区,面容正常,表情安静,神志清楚,问答切题,查体合作;皮肤温暖,色泽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毛发分布正常,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苍白,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伸舌居中;口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双侧呼吸活动度一致,触觉语颤均等,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1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症(-)

初步诊断:

胸痛待查

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2)慢性胃炎

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女性,主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短两年余,加重伴乏力、纳差一周”收住。

2、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3、xx:

血压,心肺腹无异常。

4、心电图:

窦性心律,无明显ST-T改变。

既往胃镜示:

慢性红斑渗出性胃炎。

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时间大于30分钟,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有利于鉴别诊断。

2急性心包炎:

很多情况下很难与心绞痛鉴别。

然而,心包炎多发于年轻的患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胸痛常突然发生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咳嗽,吞咽及吸气时可加重胸痛可与心绞痛鉴别。

坐位及往前靠可减轻胸痛,心电图上ST改变较广泛。

有些心包疾病患者仅诉一种说不清楚的不适,而无其他胸膜、心包炎的症状,且与劳力无关。

肝充血可能使临床病史复杂化。

治疗计划

1、予以抑酸,保护胃黏膜、健胃及抗血小板聚集、稳心,理气扶正对症治疗。

2、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病情评估:

患者心电图表现不典型,但仍不排除有“冠心病”可能,目前诊断暂缺乏依据,且可能有其他引起胸痛的严重病因,病情可能加重,建议多次复查心电图,或对治疗不满意可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上述病情及诊疗方案患者及家属已知晓并同意。

13床--------患者纳秀兰,女,75岁,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半年余,再发伴乏力、纳差三天”收住院。

患者自诉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伴胸闷、气短,发作与活动关系不大,白天偶发,多集中于夜间,平均每月发作2-3次,每次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十余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一直未诉有胸痛感,曾多次找当地卫生院老中医开具多付中草药(具体不详),或院外口服“地奥心血康、稳心颗粒”等中成药。

近三天患者自感上述症状每天夜间均有发作,近期略“农闲”,家属劝其明确诊治,来本院门诊行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故以“冠心病”收住我科。

xx:

体温:

36.8℃呼吸19次/分脉搏64次/分血压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步入病区,表情焦虑,问答切题,查体合作。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五官未见畸形,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心界叩诊不大,心率64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未见畸形,双下肢无浮肿。

初步诊断:

胸闷、心悸原因待查:

1)冠心病

2)心脏神经官能症

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女性,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半年余,再发伴乏力、纳差三天”收住。

2、xx:

血压,精神欠佳,表情焦虑,心界叩诊不大,心率64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3、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64次/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鉴别诊断:

1、心动过速:

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均可发生心悸。

2、心动过缓: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心搏强而有力,引起心悸。

诊疗计划:

1、予以改善心肌血供、稳定斑块,稳心、健胃及理气扶正对症治疗。

2、积极完善xx。

病情评估:

患者年龄大,既往一直未予正规治疗,本次院内如发现新病会增加治疗费用及时间。

上述病情及诊疗方案患者及家属已知晓并同意。

患者钱淑红,女性,48岁,主因“阵发性心前区刺痛五天”收治入院。

患者自诉于五天前帮家人收“玉米”过程中出现胸前刺痛,伴有左肩酸麻,呈阵发性,无咽部紧缩感,平静休息约数分钟可缓解,同时患者活动耐量下降,上至二楼需休息后方能继续,三天前家属携其求诊于我院门诊,行心电图示:

去年在我科住院治疗,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就诊于宁医附院心血管分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拒绝介入治疗,后予以常规抗凝、扩管、改善心肌血供等内科保守治疗,好转出院后院外间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硝酸异山利酯片”等药物,病情常反复。

近五天患者自感胸痛加重,发作较频繁,每天发作1-2次,每次发作时间最长可达二十分钟,伴有肩背部酸麻,今日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科门诊,行心电图示:

“V1-V6导T波倒置”,以“急性冠脉综合症”收入我科。

患病期间略感头昏,有轻度咳嗽,无咳痰,无发热、寒战,无反酸、烧心,无腹痛,二便正常。

xx:

体温36.7℃脉搏5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神志清,精神尚可,表情忧郁,查体合作,问答切题。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未见异常,眼球运动未见异常,巩膜无黄染,伸舌居中,无震颤,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肝经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乳房正常对称,呼吸运动无异常,肋间隙无异常,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异常,心浊音界无异常,心率53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

腹部无包块。

肝脏肋下未触及肿大,Murphy氏征阴性,双侧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

脊柱呈生理弯曲无侧,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初步诊断:

1、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

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女性,主因“发作性胸痛3年余,加重5天。

”收治入院。

2、xx:

血压,心浊音界无异常,心率53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3、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53次/分,V1-V6导T波倒置。

鉴别诊断:

1、肺动脉高压性疼痛:

疼痛可发生在所有能引起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情况。

如二尖瓣狭窄,存在左向右分流的艾森曼格综合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和由于慢性肺部疾病所致的肺源性心脏病,胸痛的产生与肺动脉高低无关,也不是由于肺动脉扩张所致,主要与右室肥厚使心肌耗氧增加而产生心肌相对供血不足有关。

这种胸痛多发生在活动时,常伴有气短,头晕和晕厥症状。

物理检查可发现胸骨旁抬举性搏动,第二心音亢进以及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厚的特点。

2、食管疾病:

有痛性食管疾病,常见为食管返流及食管动力异常(包括弥漫性痉挛),这些疾病可刺激心绞痛的发生,亦可与心绞痛并存。

经典的食管痛的特点是“烧心”与体位改变及用餐有关。

食管痉挛可引起胸骨后持续性疼痛。

诊疗计划:

1、予抗小血板聚集,抗凝,稳定斑块,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心肌供血,稳心等对症治疗。

2、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