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424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docx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低年级己经认识了克的纂础上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教学要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估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千克这个重量单位并不陌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容易掌握。

只是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重录单位一般用斤表示。

因此课上如果出现这个问题。

应首先向学生说明。

 

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分组活动。

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

最终达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会知识。

掌握知识。

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可采用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变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在认识质录单位千克的基础上。

建立起1千克的质录概念。

 

2.在实际运用中掌握称物体的各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物体重量的过程。

掌握称物体的方法。

并能估计物体的重量。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提高应用意识。

 

3.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1.在数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并激发起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活动过程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4.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电脑课件。

 

2.学生准备:

 

(1)课前布置同学们到商店里看一看有哪些重录单位。

到菜市场亲自体验一下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小组准备各种秤、物品若干(苹果、梨、熟鸡蛋等等)。

 

(3)小组准备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豆四袋。

 

(4)每人都称一下自己的体重。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知识

 

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知识,知道比较轻的物品重录用克作单位来计量,然后检查老师布置的任务。

并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

 

有的同学在报体重时可能会说自己多少斤。

这时。

教师就告诉学生,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重量单位。

千克才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为了便于和国际交流。

我们国家也把千克作为法定的计最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

千克这个重录单位。

 

【设计意图】: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一)感知1千克有多重1.掂一掂。

初步感知1千克食盐的质量。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先掂一掂1千克的食盐。

彼此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称一称,通过称录具体感知1千克表示的质录。

 

如何知道某种物品是1千克。

需要用秤称一称。

秤有很多种。

教师首先在电脑上出示各种秤。

让学生说出名称。

其次。

让学生观察。

认识台秤的使用方法。

教师用课件演示称出1千克苹果,2千克苹果的方法。

第三步是分组实验操作。

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物品随便称出1千克,然后每个同学都掂一掂。

看看有多少(苹果、梨、鸡蛋、大豆)。

 

3.看一肴,比一比,同样1千克的物品个数有什么不同。

 

4.试一试,拿一拿,让学生试着拿出接近1千克的物品。

 

要求:

每个小组试着拿出1千克物品,最后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拿的物品最接近1千克。

并评选出感觉最好的小组。

 

5.自由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

任意称录不同质录的物品。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充分感知一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过程。

体验建立重量单位千克的观念。

 

(二)探索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每个桌上放有4袋不同的大豆。

分别重1克、10克、100克、1000克。

让同学分别掂一掂。

感觉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然后。

让每个小组报告1千克重的人豆是由多少个1克重的大豆合起来的。

或者说多少个I克大豆合在一起就是1千克大豆。

 

板书:

1千克二1000克【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推断等数学活动,得出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巩固练习。

拓宽视野

 

(一)基本练习教科书第44页第5题、第6题。

 

(二)游戏1.比一比。

谁是我班的。

铁杆秤?

 

教师准备不同的水果放在一个箱子里。

推选4个学生代表到前边来。

让他们每人搭配一个2千克的兜。

谁最接近2千克谁就获胜。

 

2.猜体重(看谁估计的最准)。

 

在班里找一个同学上来。

再选几个人上来分别背一背这个同学。

感觉一下他的重录。

然后让学生把估计的重录记录下来。

最后验证。

看谁估计的最准。

 

(三)动脑筋1.电脑出示:

想一想。

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比较。

哪个重?

 

2.电脑出示:

 

1只鹅=2只鸭2只鸭=3只鸡1只鹅=6千克1只鸭=?

千克一只鸡=?

千克(四)实践活动1.学校里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

安装了饮水机。

并每人发了一个折叠杯子,让学生思考如何称出一杯水的重录(方法越多越好)。

 

教师告诉大家。

水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东西。

科学证明,我们每人每天大约需要喝8杯水。

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行。

因此。

建议大家每天多喝水(一杯水大约210克)。

 

2.学生知道了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又知道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

让他们估计一下。

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层次练习题的设计。

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要求。

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

充分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

使我体会到对于低年级比较抽象的内容的教学。

必须依靠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快乐中掌握知识。

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