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42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docx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

  《紫藤萝瀑布》

  1.题目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何作用?

  题目用了比喻,予紫藤萝以动感,使它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同时也暗含了中心。

  2.“我不由停住了脚步”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紫藤萝花的丰茂。

  3.文章把紫藤萝称作瀑布,描写瀑布,使用的三个既形象又贴切的动词是?

  垂下、流动、迸溅。

  4.揣摩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注意修辞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比喻,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密茂盛的特点.)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是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藤萝为什么会“流动”?

(因为紫藤萝的花朵是深深浅浅的紫,看起来仿佛在流动。

  (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拟人,表现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人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5.第7节中,“它”指的是什么?

(一条在我心上流过的紫色的瀑布)

  6.“别的一切”指什么?

(关于生死谜和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7.为什么带走了焦虑和悲痛?

(1)生机和生命力让我深受感染。

(2)紫藤萝生命力顽强的景象启迪我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催我积极奋进。

  8.怎样理解“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

  (我从紫藤萝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中找到了慰藉,受到了鼓舞,冲淡了焦虑和悲痛,振作了起来,悟出了生命的美好。

  9.“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这句话中“香气”是从嗅觉上说的,“紫色”是从视觉上说的,把嗅觉上的“香气”比作视觉上的“紫色”,该怎样理解?

谈谈你的看法。

  (运用通感。

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具体表现花香带给作者的飘渺轻柔的感觉。

两种感觉的共同点是给人愉悦之感,浅紫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好像是淡淡的芳香一般。

意思相近即可)

  10.文章中写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有什么意图?

  (将花的不幸同人的不幸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11.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紫藤萝,并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的理解请回答:

  

(1)十多年前,曾看到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作者感觉到伤感、遗憾。

  

(2)如今,面前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作者的心情是感动、宁静、喜悦

  12.“东一串,西一串”能不能删?

为什么?

  不能。

因为它形象地突出了紫藤萝花稀零,散乱,无依无靠的情状。

  13.第8节中“遗憾”什么意思?

为什么遗憾?

  不称心。

紫藤萝花架被拆了,改种了果树,以为这里再也看不到紫藤萝了。

  14.如何理解“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写出了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作者愉悦欢畅的心情。

  15.“它是万花朵中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紫藤萝的美是由许多紫藤萝花组成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要使社会进步,使社会充满美,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奋斗。

  16.请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主旨句: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理解: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不能让悲痛压在心头。

  17.“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何加快了脚步?

  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面对紫藤萝,“我”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情轻松了,脚步自然会加快。

(被紫藤萝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

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

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一、整体把握

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

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

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

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生死谜,手足情”六字。

手足,比喻弟兄。

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包括死亡。

那么,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

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

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

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3.怎么会出现“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

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4.“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

包含什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

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5.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

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

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

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

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

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

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练习说明

一朗读全文。

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本题除练习朗读外,意在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哲理。

本题提倡个性化阅读,各人的经历见闻不同,对这句话的体会也可以有深有浅,有自己的侧重点。

二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

答好这些题目不很容易,应该让学生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

例如,句1写藤萝花之盛,要想像瀑布的形象,想想它的气势和光彩,体会这样写景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三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本题要求搜集,简便的办法是各就所知交流一下,你一个,我一个,大家说,做好记录,然后整理,这也可以说是搜集。

要找书搜集,就要告诉学生哪些书有这样的材料。

教学建议

一、教学指导思想

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感悟人生为重点;写作学习上,以写景状物为重点。

教师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

在朗读训练上,范读一个片段,鼓励读得好的同学,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举例指导;在内容探究上,启发学生拎出透露背景的语句,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领悟藤萝花情与社会形势的联系,作者心情与民心的联系;在写作揣摩上,引导学生就“写景抒情”类作文从课文中得到启示

回答者:

聂林20082代-小有名气五级2009-9-2319:

45

《紫藤萝瀑布》赏析(张梅)

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常常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

她往往会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性,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便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

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

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色调的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使它仿佛有了生命,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

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眷顾。

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尽情绽放着它们自己的生命。

虽然是静静的,但那挨挨挤挤的繁盛让人觉得它们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腾笑闹。

在描述了藤萝带给自己的强烈的瀑布般的整体印象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细处落墨,描写了组成那神奇瀑布的每一朵小花。

原来那迸溅着的浅色水花,是已经盛开了的;那流动的、仿佛沉淀了的紫色瀑水,便是那正含苞待放的。

而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是在那紫色河流上轻泛的一叶扁舟,这张满了帆的小舟有着鼓鼓的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些小生命盛着怎样的仙露琼浆,才会有这神话样的美丽啊!

作者几乎感到有点疑惑了,忍不住想摘一朵来看看。

但是作者没有摘花的习惯。

在这一犹疑的驻足中,她陷入了凝思。

这美丽的紫色瀑布不再只是眼前的景致,它也缓缓流过作者的心,使她一点一点从连日来对小弟的病痛的焦虑、悲痛中平静下来。

这架盛开的藤萝几乎有一种魔力,不惟光彩,它的芳香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将作者笼罩在宁静与喜悦中。

她忽然记起从前的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

在那个年代,由于“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连这稀零的藤萝后来也没有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终于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文章至此点明了主题: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原来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啊!

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

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不是吗?

宗璞的写景散文,一向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

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积极的内在精神,比如这藤萝花的充盈蓬勃的生命力,与既灿烂奔放又耐得寂寞的纯朴本性。

同时,她避免作主观的渲染抒发,避免直接的说教,而是以客观、精微、从容的笔调来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力图使读者能够自己去领略这景物的精神与意义。

这与宗璞本人醇厚自然的天性,重视内敛的个人修养,与直面人生的勇气是分不开的。

比如在这篇《紫藤萝瀑布》中,假使作者真的摘了一朵花来仔细欣赏,那么她的注意力就会一直在这花的美丽上了;惟其惜花驻足,作者与如水的繁花才有了内在的沟通,它抚慰了作者的郁痛,作者才能在宁静与喜悦中,把对这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

而假使作者直接盛赞这花的生命力,读者也不过是感叹藤萝之热烈美盛;惟其回想与展望交织,内在精神与外在情态并举,读者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的丰茂曾经经过怎样长久而执著的期待,在倍加珍惜的同时,更会鼓舞起你拥抱生活的热情。

本文有着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

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精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

由于文章的写作是在创乱初定,热情复炽的年代,这篇优美的散文便有着更普遍的时代意义,在当代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

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

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

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

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

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一、语言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滑稽(  ) 陛下(  ) 骇人听闻(  ) 炫耀(  ) 随声附和(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并组词。

更(  )        称(  )        圈(  )     

(  )         (  )         (  )     

3.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这布是华丽的!

精至的!

无双的!

”       (   )改为(   )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改为(   )

(3)他们装作从织布面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通。

(   )改为(   )

(4)因此他摆出一副更娇傲的神气。

         (   )改为(   )

4.从括号内选出一个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愿上帝   (可怜、救救)我吧!

”老大臣想。

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但是他   (没有、没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5.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意思,并选择其中的两个分别造句。

(1)不可救药:

                            。

(2)骇人听闻:

                            。

(3)随声附和:

                            。

                                       

                                       

                                       

6.《皇帝的新装》作者是      ,他是    (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     》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7.皇帝被骗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的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自己生活奢侈,只想穿新衣。

  

B.因为两个大臣说谎骗皇帝。

C.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

D.宫廷里的大小官员、骑士都在阿谀奉承,无耻献媚、讨好。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4题。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乖乖!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爸爸说。

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

”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

“我必须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8.第二节中加点的“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9.文章第二节画线的句子一连用了四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10.皇帝、内臣和百姓明明没有看到新装,他们为什么要说假话,装出都看见新装一样?

                                      

                                    

11.真话从一个孩子的口中说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12.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可他仍然坚持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

这反映了皇帝什么心理?

                                    

                                    

13.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可他仍然坚持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

你对皇帝这时的行为怎么评价?

                                   

                                     

14.回到皇宫后,故事会如何发展,发挥想象,写一个结尾,100字左右。

                                       

                                       

                                       

                                   。

参考答案:

1.jī bì hài hè xuàn 2.ɡènɡ更加 ɡēnɡ更衣 chèn称职 chēnɡ称呼 quān圈定 juàn猪圈 3.至——致 幅——副 栽——裁 娇——骄 4.可怜 没敢 5.略 6.安徒生 丹麦 海的女儿 丑小鸭 7.C 8.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他的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9.突出众人对皇帝新装极尽赞美的语言。

 10.因为他们内心都怕被别人说成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

 11.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无邪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2.固执、知错不改、愚蠢、自欺的人 13.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坚持自己的错误才是真正愚蠢的行为。

 14.想象合理,描述生动即可。

 

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册讲读课文精选测:

皇帝的新装

(2)(附答案)

2008-4-2023:

34:

44清华园教育网

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册讲读课文精选测

(二)

一、基础部分

1.下边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头衔(xián)钦差(qīn)陛下(bì)

B.称职(chènɡ)爵位(jué)温和(hé)

C.附和(hè)炫耀(xuàn)称赞(chēnɡ)

D.阿谀(yú)愚蠢(chǔn)呈报(chénɡ)

2.下边加点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忙碌(lù)御聘:

皇帝请的人

B.滑稽(jī)害人听闻:

听了令人震惊

C.赏赐(chì)精致:

精细别致

D.花盖(huá)随声附和:

跟着别人说

3.“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