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79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的是()

A.淀粉的含量B.二氧化硫的含量

C.亚硝酸盐的含量D.甲醛的含量

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3.植物及其废弃物可以制取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

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

4.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aOHB.SiO2C.FeD.C3H8

5.下列关于化学学习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模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B.质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

C.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能被实验证明D.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6.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7.下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CO2(NaOH溶液)无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SO2+OH-=HSO3-

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HCO3-+Ba2++OH-=BaCO3↓+H2O

C.盐酸滴入氨水中:

H-+OH-=H2O

D.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

CO32-+2H+=CO2↑+H2O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对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10.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共价化合物:

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

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金属晶体:

晶体是否能够导电

11.有关物质燃烧时火焰颜色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B.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D.硫在氧气中燃烧——绿色

12.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B.Cl2、Al、H2

C.NO2、Na、Br2D.O2、SO2、H2O

13.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下列某化合物2g,产生氧气1.6g,此化合物是()

A.1H216OB.2H216OC.1H218OD.2H218O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0.5NA

B.1L2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室温下,8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

15.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10-13mol/L,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17.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B.和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②和⑤断裂

C.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D.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②断裂

18.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100mL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两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19.根据表中键能(kJ/mol)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共价键

键能

H-H

436

H-F

565

H-S

339

H-Se

314

 

A.H2(g)→2H(g)-436kJ

B.H(g)+F(g)→HF(g)+565kJ

C.HF的热稳定性大于H2S

D.H2S的沸点比H2Se的沸点高

20.取一张用饱和的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是阴极B.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D.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推断题

21.元素A~D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四种元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性质或结构信息

A

B

C

D

单质制成的高压灯,发出的黄光透雾力强、射程远。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

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稳定结构。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L层有一个未成对的p电子。

+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1)上表中与A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写出D离子的电子排布式___。

(2)D和C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晶体。

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对元素B的单质或化合物描述正确的是___。

a.B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b.常温、常压下单质难溶于水

c.单质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d.在一定条件下镁条能与单质B反应

(4)A和D两元素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___。

写出能证明该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2.工业上制取冰晶石(Na3AlF6)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OH)3+12HF+3Na2CO3=2Na3AlF6+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在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______,属于弱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反应物中有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下列能判断它们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d.单质与同浓度酸发生反应的快慢

(3)反应物中某些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Na2CO3俗称纯碱,属于______晶体。

工业上制取纯碱的原料是______。

23.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存在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2O3(g)+3CO(g)

2Fe(s)+3CO2(g)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__;

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

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___;②___。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___。

a.

b.

c.

d.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___;欲使上述体系中Al3+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24.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H2SO4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和炭黑。

(1)用编号为①→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2,SO2和水蒸气。

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

→→→。

___

(2)实验的装置

(1)中A瓶的现象是___;结论为___;B瓶中的现象是___;B瓶溶液作用为___。

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___。

(3)装置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

装置②中盛的溶液是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淀粉是多糖,为人体提供能量,不属于安全检测指标,故A不需检测;

B、二氧化硫有毒,对人体有害,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故B需检测;

C、亚硝酸钠虽然外观极像食盐,但它有致癌作用,对人体有害,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故C需检测;

D、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D需检测。

答案选A。

【点睛】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热点之一,学习理论知识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2.B

【解析】

【详解】

A、CO2的电子式为

,A错误;

B、Cl原子的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所以Cl-的电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B正确;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错误;

D、质量数在原子符号的左上角,质子数在原子符号的右下角,所以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为

,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B。

3.C

【解析】

【详解】

A.人类可以通过生物方法制取乙醇,例如发酵淀粉,纤维素等方法制取,而淀粉源源不断,只要光合作用能进行,就有取之不尽的来源,因此乙醇是可再生能源,A正确;

B.乙醇是一种燃料,易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污染小,B正确;

C.乙醇不止在实验室内作燃料外,还可以用于制造乙醇汽油,供汽车使用,C错误;

D.乙醇可由含淀粉、纤维素丰富的粮食作物水解制取,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C。

4.D

【解析】

【分析】

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应是分子晶体物质,晶体中含有单个分子,而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无单个分子。

【详解】

A、NaOH为离子晶体,化学式为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晶体中不含单个分子,故A错误;

B、SiO2为原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为Si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值为1:

2,故B错误;

C、Fe为金属晶体,晶体的组成为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晶体中无单个分子,故C错误;

D、C3H8为分子晶体,晶体中含有单个分子,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5.C

【解析】

【详解】

A.因化学模型较直观、易懂,则化学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如利用模型解释甲烷的结构,故A正确;

B.质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故B正确;

C.化学家提出的假设只要是正确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可能被实验证实,也可能不被实验证实,故C错误;

D.化学基本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研究化学反应,如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6.B

【解析】

【详解】

A、纯碱水解,溶液显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选项A不选;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为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与盐类水解无关,选项B选;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是因为加热促进盐类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选项C不选;

D、溶液有臭味是因为硫化钠水解后产生了少量的硫化氢,与盐类水解有关,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选项中NaHCO3与CO2不反应,烧瓶内的压强不变,不能形成喷泉,A错误;

B.选项中氨气溶于水后,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反应生成的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形成红色喷泉,B正确;

C.选项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烧瓶中的压强减小,能够形成无色喷泉,C正确;

D.选项中硝酸银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烧瓶中的压强减小,能够形成白色喷泉,D正确。

故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选项A。

8.B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量的大小关系决定了反应产物,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SO2+2OH-═SO32-+H2O,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氢氧化钡剩余,发生反应:

HCO3-+Ba2++OH-═BaCO3↓+H2O,故B正确;

C.氨水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再拆,盐酸滴入氨水中:

H++NH3•H2O═H2O+NH4+,故C错误;

D.碳酸钙是难溶物,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反应为:

CaCO3+2H+═CO2↑+H2O+Ca2+,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C

【解析】

【详解】

A、用药匙或纸槽,把小颗粒固体送入试管底部,选项A正确;

B、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时吸取液体,选项B正确;

C、给盛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所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选项C错误;

D、倾倒液体对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以防止残留液腐蚀标签,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0.A

【解析】

【详解】

A、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A正确;

B、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例如NaOH,B错误;

C、电解质的强弱只与其电离程度有关,与其导电能力无关,C错误;

D、硅为原子晶体,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能导电,D错误。

答案选A。

11.D

【解析】

【详解】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火焰呈苍白色,选项A正确;

B、钠与氧气反应,因钠的熔点低,所以先熔化成小球,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选项发B正确;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观察到淡蓝色火焰,选项C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观察到蓝紫色火焰,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2.A

【解析】

【分析】

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反之,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而当处于中间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项,F只能得电子变成F-,所以F2只有氧化性;K只能失电子变成K+,所以K只有还原性;HCl中的H+能得电子体现氧化性,Cl-能失电子体现还原性,所以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选A项;

B项,Cl既能得电子变成Cl-,又能失电子与O结合变成含氧酸根(例如ClO-),所以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l只能失电子变成Al3+,所以Al只有还原性;H2可以失电子变成H+,与活泼金属化合时可以得电子变为H-,所以H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不选B项;

C项,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3NO2+H2O=2HNO3+NO;Na只能失电子变成Na+,所以Na只有还原性;Br既能得电子变成Br-,又能失电子与O结合变成含氧酸根(例如BrO3-),所以Br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不选C项;

D项,O只能得电子,所以O2只有氧化性;SO2既有氧化性(SO2+2H2S=3S↓+2H2O)又有还原性(2SO2+O2=2SO3);H2O既有氧化性(2Na+2H2O=2NaOH+H2↑)又有还原性(2F2+2H2O=4HF+O2),故不选D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3.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摩尔质量。

【详解】

A.m(16O2)=

=1.78g,A错误;

B.m(16O2)=

=1.6g,B正确;

C.m(18O2)=

=1.8g,C错误;

D.m(18O2)=

=1.64g,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B。

14.D

【解析】

【详解】

A.n(Na)=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NA,A错误;

B.n(MgCl2)=2mol,但Mg2+部分水解,所以溶液中含Mg2+数小于2NA,B错误;

C.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不能用

公式计算,C错误;

D.8g甲烷有0.5mol,1个甲烷分子有4个共价键,所以8g甲烷的共价键数目为2NA,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D。

15.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和水中的氢离子浓度比较可知,水的电离被抑制。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为弱酸,酸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故可能;

②氯化铵水溶液中存在铵根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不可能;

③硝酸钠水溶液为强碱强酸盐既不促进水的电离也不抑制水的电离,故不可能;

④氢氧化钠为强碱,电离抑制水的电离,故可能;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16.A

【解析】

【详解】

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苯和溴水萃取而褪色,原理不同,A不正确;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分别是葡萄糖、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氨基酸,B正确;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C正确;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D正确;

答案选A。

1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产生氢气,A正确;

B.和浓硫酸共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键②和⑤断裂,形成碳碳双键,B正确;

C.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发生催化氧化,键①和③断裂生成醛,C正确;

D.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发生酯化反应,键①断裂,生成酯,D错误。

答案选D。

18.B

【解析】

【详解】

A.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导致氯化氢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导致醋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故A错误;

B.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100mL 0.1mol/L的两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中和氢氧化钠时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故B正确;

C.醋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氯化氢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加水稀释促进醋酸少量,将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醋酸的pH<5,盐酸的pH为5,故C错误;

D.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氯化氢的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向两种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钠盐,醋酸根离子抑制醋酸电离,氯离子不影响氯化氢电离,则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9.D

【解析】

【详解】

A.从表中可以看出,破坏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A不合题意;

B.形成1molH-F键,能够放出565kJ的能量,B不合题意;

C.H-F键的键能为565kJ/mol,H-S键的键能为339kJ/mol,所以HF的热稳定性大于H2S,C不合题意;

D.H2S和H2Se在固态时都属于分子晶体,晶体的沸点高低与化学键无关,所以从表中数据不能判断H2S与H2Se的沸点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20.D

【解析】

【分析】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为2Cl-+2H2O

H2↑+Cl2↑+2OH-,阴极:

2H++2e-=H2↑,阳极:

2Cl—2e-=Cl2↑。

根据题意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说明a电极先生成氯气,漂白pH试纸,后OH-放电生成氧气,氢氧根浓度降低,酸性增强,故pH试纸外圈呈红色。

故a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b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项,由分析可知,b电极为阴极,故A项正确;

B项,a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B项正确;

C项,电解过程中,水分子中氢元素由+1价降为0价,被还原,为氧化剂,故C项正确;

D项,b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式为2H++2e-=H2↑,氢离子浓度降低,氢氧根浓度升高,故溶液pH变大,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21.Mg1s22s22p6离子2F2+2H2O→4HF+O2↑bdNa钠与水反应比镁与水反应剧烈

【解析】

【分析】

A的单质制成的高压灯,发出的黄光透雾力强、射程远,则A为Na;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B的单质,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稳定结构,则B为N或O元素;C的原子的L层有一个未成对的p电子,其电子排布为1s22s22p1或1s22s22p5,单质为气体,则C为F元素;D的+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则D为Mg,据此解答。

【详解】

(1)上表中与A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Mg,D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2)D和C形成的化合物为MgF2,为离子晶体;氟与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反应为2F2+2H2O=4HF+O2;

(3)a.元素B为氧或氮,最高正价都不是+6,且氧没有最高价,故a错误;b.氮气或氧气在常温、常压下单质都难溶于水,故b正确;c.氮气中含有14个电子,氧气中含有16个电子,故c错误;d.燃时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d正确;故答案为:

bd;

(4)Na、Mg均在第三周期,由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在减小可知,Na的金属性强,根据钠与水反应比镁与水反应剧烈可证明金属性:

Na>Mg。

22.

HF⇌H++F-acAl(OH)3+OH-=AlO2-+2H2O离子晶体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

【解析】

【分析】

(1)先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中的非极性分子,再由最外层电子来分析电子式,判断出弱酸,再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用可逆号;

(2)根据反应物中的元素可知,氧、氟元素位置相邻,则利用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来解答;

(3)根据反应物中铝与钠元素同周期,且氢氧化钠能与氢氧化铝反应来解答;

(4)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来分析晶体类型,根据侯氏制碱法来分析工业制取纯碱的原料。

【详解】

(1)由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物质可知,只有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由碳最外层4个电子,氧最外层6个电子,则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反应中的物质只有HF为弱酸,弱酸在电离时存在电离平衡,则电离方程式为HF⇌H++F-;

(2)该反应中的物质含有的元素有Al、O、H、F、Na、C,只有O、F元素相邻,因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没有正价,也就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它们也不与酸反应,但可以利用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来判断O、F非金属性的强弱,故答案为ac;

(3)符合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只有Na、Al两种元素,即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其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2-+2H2O;

(4)因碳酸钠的构成微粒为离子,则碳酸钠的固体属于离子晶体,工业制纯碱是用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