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303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4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和练习4组成。

《第八次》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

《练习4》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二、单元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⒉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建议”、“如果……就……”、“果然”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5.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人物成功的原因,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3.对照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小作者在山坡上看见哪些景物,明白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

注意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有动有静地写。

初步感知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会留心观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课时安排:

《第八次》2课时

《卧薪尝胆》2课时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课时

习作42课时

练习43课时

第4单元第1课时总第35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11.第八次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侵略、仗、伤”等8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几”。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侵略”等。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活动体会失败后要不气馁,不丧失信心,鼓起勇气继续努力。

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会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方法。

2.明白布鲁斯充满信心、坚持到底的成功秘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板书课题。

2.质疑激趣。

“谁第八次干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吧。

3.出示自学要求,生自读。

二、初读感知。

1.认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读完后标上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学生根据自读要求自学。

5.检查自读情况。

全文几小节?

让我们一部分一部分来读。

三、检查自学,再读课文。

(一)检查1.2小节。

1.请两位同学读第一部分。

2.出示:

侵略这个词要注意“侵”是前鼻音哦!

3.受到侵犯,我们就会起来“抗击”。

出示本词。

4.什么叫抗击?

开火车读好。

文中谁受到了侵略?

学生看书找内容。

知道是苏格兰

5.出示“磨坊”读准音“磨”多音字“mo”开火车正音,磨坊:

一个磨面粉的小屋子。

6.“唉声叹气”读好这个词。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带着这种感受读好这个词。

出示关于起因的填空题。

(二)检查3.4小节。

1.出示“结网”注意“结”读“jie”。

2.“重新”、“从头”读准音,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两个词意思一样吗?

3.这部分是文章最重要的地方,请大家再来读读3.4小节。

出示关于经过的填空题。

(三)检查第5小节

1.出示“招集”开火车读,这个“招”在字典里有好几种意思,请你查查字典,想想“招集”的“招”表示哪种意思?

2.出示关于结果的填空题。

((四)读了几遍课文,你能来解决大家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吗?

写了谁第八次干什么?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把他们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为了更好地完成填空,我们先来把书读一读。

四、理清脉络,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起因:

布鲁斯带领,一连打了,几乎。

经过:

布鲁斯看见,受到,决心。

结果:

布鲁斯。

2.指名交流,指导学生概括说。

五、教学生字

1.学习9个生字。

这些生字的字形,大家先自学,有需要提醒大家的请你提出来。

2.有两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呢。

“略”部首是“田”这田字旁可是第一次出现。

“磨”查字典部首是什么?

“麻”

部,“石”部

3.描红生字。

第4单元第2课时总第36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体会

(一)学习1.2自然段

过渡:

就让我们跟着布鲁斯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

1.齐读第一自然段,从“英勇”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爱国、信心)可是当他满怀信心,希望能大获全胜的时候,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英勇的布鲁斯现在在干什么?

(躺在磨坊里唉声叹气)

唉声叹气是什么样子?

学一学,你什么时候会唉声叹气?

布鲁斯为什么唉声叹气?

(一连打了七次败仗,还受了伤。

3.布鲁斯不仅仅伤在身体,更伤在心灵上。

面对这种境况他还有信心继续打下去吗?

(几乎)“几乎”说明了什么?

(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心里还保存一丝希望,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4.指导读文。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过渡:

布鲁斯几乎失去了信心。

能否重拾信心,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图片,出示图片。

1.从图片中你看到布鲁斯是什么样子?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握着拳头。

表情……)他会想什么?

说什么呢?

课件出示(布鲁斯感动极了。

他猛地跳起来,喊道:

“我也要干第八次!

”)

2.是什么让布鲁斯感动极了,下定决心要干第八次呢?

(他看到蜘蛛结网)

3.接下来请同学们读一读描写蜘蛛结网过程的句子,并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蜘蛛结网的不易,执着,坚持不懈。

师:

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蜘蛛的这种精神读出来?

抓住重点词句“重新”、“再次”、“结了断,断了结”、“并不灰心”“从头干起”“终于”体会蜘蛛结网的不容易、坚持不懈。

通过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朗读。

过渡:

就是这只蜘蛛让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4.出示句子,“布鲁斯感动极了。

他猛地跳起来,喊道:

‘我也要干第八次!

’”

同学们,现在布鲁斯还缺乏信心吗?

(他信心十足。

你读懂了布鲁斯。

从哪体现出布鲁斯信心十足呢?

(感动极了,跳起来,喊道。

乘势体会“猛”、“跳”、“喊”)那么,这段该怎样读?

师:

如果能把图上布鲁斯手握拳头,高声呼喊的样子表现出来就更好了。

生加动作朗读。

5.假如,你就是信心百倍的布鲁斯,你激动地喊道——

生:

我也要干第八次!

好样的,听到了信心。

这是布鲁斯坚强不屈的声音,你对侵略者愤怒地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6.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

让我们和布鲁斯一起,迎接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齐读读第五段。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五、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1.课文结束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呢?

2.师小结:

有一首歌曲是这样说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相信经过这次学习,你们都会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

最后,我送给大家三句话,以此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钱学森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六、布置作业

 1.生字写会。

2.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第八次

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了信心

蜘蛛结网坚持不懈

第八次战斗终获成功

 

教学反思

第4单元第3课时总第37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12.卧薪尝胆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写好“示、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建议”、“卧薪尝胆”等。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理清脉络,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艰辛。

4.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并领悟“卧薪尝胆”内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艰辛。

2.理解“建议”、“卧薪尝胆”,领悟“卧薪尝胆”内含的伟大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看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

相机理解字词:

薪(柴草),苦胆(苦的)卧薪尝胆的意思是什么?

睡在柴草上,饭前尝苦胆的滋味。

2.出示课题《卧薪尝胆》,朗读课题。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谁卧薪尝胆?

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后的结果怎样呢?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到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

“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课文讲了谁“卧薪尝胆”,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卧薪尝胆”的意思。

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

3.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

(出示地图,教师介绍)

⑴读词:

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会稽差、会:

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并多音字组词。

4.出示第二自然段

这课生字词比较多,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出示词语:

表示奴仆谋臣骄傲免除后患建议灭掉越国万般无奈屈辱舂米推磨耕种兵败会稽耻辱转弱为强报仇雪恨

(2)出示“仆”字的象形文字。

边画边解说。

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双手端着簸箕从事卑贱的劳作,有时还会被人用棍棒敲打。

古代指供役使的人。

建议:

1.提出主张或意见,作动词。

2.提出的主张或意见,作名词。

(像这样一个词或字有多种意思,老师建议大家要联系上下文再确定正确的选项;(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有的同学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再次读相关的句子。

(3)指名读词语,练读句子。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5.第三自然段

(1)舂米推磨:

读音,看图理解意思。

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jiù臼,在石臼里捣稻谷,捣成米。

 这就是推磨,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

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6.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时间),  (谁)在     (地点)打了败仗,他      ,回国后 ,终于  。

那为什么越王勾践最终能反败为胜了呢?

“卧薪尝胆”还有深刻的含义呢?

下一节课,将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示、免”

怎么记这两个字?

对于写好这个字,你有什么建议?

示:

横有长短点呼应,竖钩宜短对称美。

免:

上部紧密字头小,斜撇弯钩左右伸。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4单元第4课时总第38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卧薪尝胆》。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这几个词语你们会读了吗?

(出示)谁能大声地把它们读准确。

兵败会稽万般无奈受尽屈辱报仇雪恨卧薪尝胆转弱为强

2.指名读,齐读。

点评:

你读得真响亮!

读准确了,还读出了感情!

3.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来讲一讲《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逐步理解卧薪尝胆

(一)感受“忍辱负重”的艰辛

过渡:

越王勾践兵败会稽,越国士兵死伤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为了保存国家,越王勾践除了向吴王求和当奴仆是别无他法了。

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

边读边画出越王受辱的句子。

1.出示: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评:

读书很用心一下子就找到了,)

(1)说说看,现在的勾践夫妇穿的是,住的是,吃的是,干的活是。

(舂米推磨,你见过吗?

舂米”呢?

(图片)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在石臼里捣稻谷,捣成米。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这就是推磨,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

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

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勾践夫妇) 

(2)出示:

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粗布衣、石头房等)

(3)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

他们还要给吴王养马驾车,服侍吴王。

他们要被吴国的大臣取笑,大臣们都来讽刺挖苦勾践,说他无能。

他们还要做牛马不如的事情,比如倒马桶什么的。

吴王他们可以随时打骂勾践夫妇。

王生病,医生要验大便,国王竟然----------让人来尝,而这个人就是勾践。

(真是奇耻大辱啊)

(4)像这样的事很多很多,文中并没一一道来,而是用5个字包容了一切。

(受尽了屈辱)。

(理解“尽”)这是饱含血泪的5个字,你读。

这是无尽无止的屈辱,你读,这是渗进心灵最深处的屈辱。

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那!

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

(板书:

忍辱负重)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不要说出来,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这样的屈辱就是一天也难熬呀,可勾践夫妇干了多久?

(5)过渡:

就这样他们(引读)

他们在吴国(引读)——整整干了三年。

连读三遍。

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你觉得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痛苦度日如年一天都呆不下去了)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小结:

这个“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义就不同了。

读书时要注意这个“才”字。

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这么做是为了。

(板书:

存国)

(二)体会“卧薪尝胆”的内涵

1.请你们轻声读课文,看看勾践回去后是怎么做的?

(1)睡在柴草上。

睡在柴草上是什么感觉?

(提示,这就是卧薪,每顿饭前——这就是尝胆)

(2)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3)越王勾践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

请大家边读边从第

四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词来回答。

(为了报仇雪恨)

(4)师:

哪个词语能看出他报仇的决心大呢?

时刻:

你能换种说法吗?

(每分每秒)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评:

A听出了你的决心。

B你能咬牙切齿地重读“时刻”“报仇雪恨”这两个词,这仇恨才刻骨铭心啊!

(5)这就是——发愤图强(板书:

发愤图强)。

让我们一起来做发愤图强的勾践。

(齐读)

勾践所做的这一切为了复国。

(板书:

复国)

(6)如果只坚持一天、二天,叫不叫卧薪尝胆,叫不叫发愤?

(7)文中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进一步说明他是每分每秒都想着报仇。

(“白天”、“晚上”、“每顿饭前”)可以看出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

(8)出示图:

这就是忙碌了一天的勾践,他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呢?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践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他想:

我不会忘了(报仇雪恨),一定要(富国强兵)。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卧薪尝胆是长期的,它可能需要一年、两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及更长的时间。

这样才叫真正的卧薪尝胆。

这儿勾践坚持了几年?

出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板书:

坚持不懈),终于实现了自己复国的目标。

你来读!

好扬眉吐气的一句话,你来读!

三拓展“卧薪尝胆”的深远意义

1.这一天的胜利正是整整三年的忍辱负重,每天卧薪尝胆后的发愤图强,还有那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不懈才最终实现的。

2.故事学到这里,大家对“卧薪尝胆”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难道它仅仅指的是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

(不是,这只是字面上的含义)谁能说到文字的里面?

(指名说)卧薪尝胆,真正的意思就是指:

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奋图强) 

3.同学们认为勾践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败而不馁,能屈能伸)

从勾践身上,同学们得到了那哪些启示?

(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

面对挫折和困难,要生不见败不馁,不轻言放弃,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士兵突击》“不抛弃,不放弃”。

四、总结

在勾践身上同学们都收获了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胜不骄败不馁,取得更高的成就。

五、作业。

回家生动形象地给爸爸妈妈讲述这个《卧薪尝胆》的故事。

板书设计:

忍辱负重存国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复国

坚持不懈灭国

教学反思

第4单元第5课时总第39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目标:

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2.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3.学习生字,其中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要求会写,其余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4.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2.同桌合作,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发挥创造力,尝试改革现在的听诊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听诊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个听诊器,这是什么?

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2.学生交流。

3.大家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板书: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二、学生初读课文。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自己不太会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努力

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词语。

听诊器巴黎雷奈克肺结核疾病内脏异常如果

发现跷跷板一枚铁钉划着缓步笔记簿胸腔仔细

分析研究诊断效果清楚两端喇叭状靠着凑近

B指名读,学生正音。

(重点:

诊、凑,多音字“脏”、“划”)

C开火车读,学生引读,齐读。

D理解词语意思。

思索:

思考探求。

内脏:

人或动物胸腔或腹腔内器官的统称。

3.开火车读课文,学生评价,正音。

4.齐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谁能简单地说说他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

3.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学写生字。

1.自学生字,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

2.教师指导难写的字:

诊管

3.学生描红。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继续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

3.比一比,再组词。

(选做题)

珍()沿()官()效()壮()段()

诊()没()管()郊()状()断()

第4单元第6课时总第40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听写。

2.说说谁发明了听诊器?

怎样发明的?

今天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

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

能在课文中找到吗?

3.交流第一小节。

(1)“难过”、“整日思索”等词语看出雷奈克医生内心焦虑,并且是一位尽职的医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2)“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由此看出雷奈克虽然找到诊断的途径,但苦于没有诊断的工具。

试着用“如果……就……“造句。

(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重点理解“整日思索”。

思索?

——思考,整日思索就是——从早到晚,天天在思考。

睡觉的时候(),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朋友聚会的时候(),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4)他在思索什么?

(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及时诊断,治疗肺结核。

4.过渡:

雷奈克是怎样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5.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雷奈克发现的经过。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整日思索观察发现

实践发明有责任心

教学反思

第4单元第7课时总第41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习作4

教学目标:

  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

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教具学具准备:

1.家长带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秋景。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在这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

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

例文中写了什么?

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

(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

写草的?

讨论交流:

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

(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

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

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

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1)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2)讨论交流:

蝴蝶、蚂蚱(板书)

 (3)小结:

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