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447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docx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

 

自评报告

 

廉江市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23日

目录

一、基本情况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3

(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教育优先发展3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3

2、强化宣传,凝聚力量4

3、强化督导,大力推进5

4、强化保障,加大投入6

(二)分类实施全面推进,不断完善办学条件8

1、全面完成校安工程9

2、全面调整学校布局9

3、全面建设标准化学校10

4、全面强化教育装备10

(三)全面实施强师工程,提升教师整体素质11

1、加强师德建设,纯洁教育队伍11

2、均衡师资配置,促进教育公平11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12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13

1、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13

2、德育为首,增强工作实效14

3、抓体卫艺,发展学生个性15

4、教学为主,扎实推进课改16

(五)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提升教育整体水平17

1、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17

2、强化管理,巩固发展义务教育17

3、全力以赴,迅猛发展高中教育18

4、示范引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19

5、加大投入,全新发展特殊教育19

6、积极扶持,强势发展民办教育20

7、强化培训,持续发展成人教育21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21

(一)存在问题21

(二)努力方向21

四、自评结果22

凝心聚力齐创强橙乡教育谱华章

——廉江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自评报告

近年来,廉江市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全面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现将我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廉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北部,与广西接壤,濒临北部湾,总面积2867平方公里。

建县始于唐武德5年(公元622年),称石城县,唐天宝元年改称廉江县,其后曾设罗州府,1915年复称廉江县,1993年撤县设市,下辖18个镇,三个街道办(罗州、城北、城南),总人口175万,是湛江市辖人口较多、面积较大的县级市。

廉江山水秀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如春,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有金、银、铝、锌、锡、锑和花岗岩、石灰岩、玄武石等20多种,其中银矿和花岗岩蕴藏量名列广东前茅。

全市宜林宜果牧丘山地153万亩,山塘水库2800多个,九洲江贯穿市境西南80多公里,全国闻名的鹤地水库,储水量达12亿立方米,水面积122平方公里,有“人造海洋”之誉。

董必武、邓小平、陈毅、郭沫若等国家领导曾莅临考察并予题词。

廉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廉江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奔流不息的九洲江,广袤的红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骚人墨客,英雄才俊。

如经学家邹士操,诗人江慎中,文学家江瑔,金融界学者黄典元,奥运冠军劳丽诗等。

廉江人秉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奋发向上精神,积极进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全市有200多种产品获得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畅销国际市场。

其中驰名中外的廉江红橙,被誉为“橙中之王”、“人间仙桃”,被列为国宴佳果,1995年,廉江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红橙之乡”;廉江生产的电饭锅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30%,配件销售量占全国7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成为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电饭锅产业集群基地和出口基地,享有“中国电饭锅之乡”的美誉。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实现305.57亿元,增长16.5%,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廉江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力以赴创建省教育强市,将廉江教育的综合实力不断推上新台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到新高度。

全市有学校(幼儿园)686所。

其中省一级学校5所(中学3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湛江市一级学校9所。

全市有完全中学12所,初级中学52所,完全小学22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点105个,幼儿园291所。

高中阶段在校学生38317人(其中中职在校学生7358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在校学生69209人,小学在校学生114705人;学前教育阶段在园幼儿60155人。

在职专任教师16380人,其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417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61人,初中专任教师4326人,小学专任教师672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653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以“创强争先建高地”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

2012年初,我市启动创建教育强市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教育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教育局、财政局、国土局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导协调全市教育创强工作。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廉江市创建教育强市强镇实施方案》,明确采取“先易后难、整体规划、试点开路”的办法逐步推进“创强”工作。

为实现橙乡教育事业的新崛起,我市坚持把教育工作列入市“四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市长为全市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及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教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逐级签订教育目标责任书,将工作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的教育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市委、市政府坚持每年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专题会议,市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现场办公,重点研究教育创强、薄弱学校改造、校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学前教育、招生工作、教师编制以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和学校重点工程建设推进等工作,为教育发展作出科学决策,确保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市人大每年都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市教育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视察,并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市政协高度关注全市教育工作,就教育创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积极开展专题视察和调研,建言献策,推动工作落实。

2.强化宣传,凝聚力量

为了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创强,关心创强,参与创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共创教育强市的良好氛围,我市自启动教育创强工作以来,采取多样化宣传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教育强市强镇的意义和要求,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强氛围,使创强工作深入人心并形成共识。

一是层层召开会议,广泛深入地宣传开展教育创强工作;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定期刊播有关教育创强工作的宣传内容,切实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文字”;三是通过树广告牌、标语牌等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板报、墙报、电子屏、标语横幅等宣传手段,营造教育创强的浓厚社会氛围;四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对外宣传,市、镇、校各级创强办围绕教育创强工作,精心策划外宣方案,认真组织外宣稿件,印发创强简报、捐资助学倡议书等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有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主动为教育创强工作出谋献策,形成了巨大的合力,期间,感人事例层出不穷。

如高桥镇企业家陈国集、龙其伟、何乃谦、陈小焕、顾百明等及其他知名人士共捐资约986万元,改扩建高桥镇李村小学和华业希望小学;营仔镇包墩村委会林祥先生为包墩小学捐资280万元建一幢科学楼;车板镇退休教师田武兴,骑自行车5公里到学校捐3000元;吉水镇那楼村委会90岁村民梁德伦拄着拐杖将500元交到青云小学校长的手上。

创强成了廉江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年来,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本级财政投入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在外乡贤积极支持廉江教育发展,共募集资金8.25亿元(其中社会捐资4510.3万元),并全部用于教育创强。

3.强化督导,大力推进

我市十分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工作的“督政”、“督学”的双重功能,认真落实专职督导人员和督导工作经费,确保教育督导工作正常开展。

按照《广东省教育督导规定》,我市制订了《廉江市督学责任区制度实施方案》,加大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督查力度,依法对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进行教育督导检查、考核,组织督学、资深教育专家和学校管理人员,按照规划组织开展各类评估。

积极开展对体卫艺工作、高中课改实施、幼儿园规范办园、教育经费管理使用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加强对学校贯彻落实减负提质和学校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督查指导。

通过各类形式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估,全市各类学校(幼儿园)办学(园)行为进一步规范,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为加快推进教育创强工作,市委、市政府组织成立了市创强业务指导小组及创强督办小组。

从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委督查室、市政府办督办室等职能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市创强业务指导小组及创强督办小组,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创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

并实行每周通报制度,对创强工作开展比较好的镇(街道)、学校进行表扬,及时推广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对创强工作落后的镇(街道)、学校通报批评;对因工作不力或主观因素影响整体创强工作的,予以严肃的组织处理;对不能按时通过验收的镇(街道)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予以问责。

截至目前,我市河唇镇等16个镇(街道)已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教育强镇覆盖率76.2%。

剩余的石颈镇、雅塘镇、塘蓬镇、和寮镇、石角镇等5个镇已提出申报,创强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2015年上半年将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实现橙乡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

4.强化保障,加大投入

(1)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投入作为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刚性保障。

2013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在资金筹集方面,明确指出市财政对8万人以上、5万至8万人和5万人以下的镇(街)分别给予创强启动资金400万元、350万元和300万元,对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的镇(街),市给予10万元奖励,确保教育创强工作顺利有力推进。

近三年,我市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一是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增长比例均高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

2012年至2014年,我市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100493万元、145984万元、169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4%、45.27%、15.77%;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65457万元、182280万元、210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10.17%、15.21%。

二是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2012年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3153.69元、2867.95元、2007.55元、2382.53元;2013年分别为4207.89元、3819.03元、3039.31元、2602.14元;2014年分别为4309.71元、3908.70元、3128.27元、2706.28元。

三是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2012年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1174.85元、1362.97元、356.59元、1072.29元;2013年分别为1196.40元、1383.36元、709.11元、1236.34元;2014年分别为1206.50元、1401.21元、903.31元、1596.28元。

(2)认真贯彻文件法规,确保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我市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严格贯彻上级文件法规,确保义务教育各项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一是依法用好教育费附加。

2012年至2014年,我市教育费附加分别为1670万元、1897万元、2300万元;2012年至2014年,地方教育附加费分别为60万元、849万元、1000万元,上述经费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二是依法落实好教师工资待遇。

我市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市财政设置了教师工资专户。

严格实行财政专户管理、银行代发、直达教师个人,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拨付。

2012年至2014年,我市中小学教师人均年度工资总额分别是:

3.2万元、4.7万元、4.9万元,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平均水平高于公务员工资平均水平。

三是全面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岗位津贴。

从2013年起,全市教师享受“七大节日”补助;2013年11月,我市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出台了《关于印发廉江市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从2013年1月起,农村学校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平均发放津贴不少于500元,2014年1月起提高到人均不少于700元,极大改善了教师的福利待遇,使教师教学专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四是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贫困生的扶助力度。

市财政出资,免除了高中贫困生学杂费,并进行生活补助。

认真落实国家政策,给予中等职业农村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资助;给予义务教育困难学生按每生每学年2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给予小学特困学生每人每学年472元;在此基础上,我市增设特困生补助,2010年出台了《廉江市扶持困难家庭子女读书工程实施方案》、《廉江市扶持困难家庭子女读书工程基金使用管理办法》,每生每学年为:

小学300元,初中330元,高中700元。

2012-2014年,共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补助金3901.5万元,共发放普通高中困难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1735.4万元,共发放中职困难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122.8万元,共发放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350万元。

同时,我市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三年来,全社会共资助我市贫困中小学生3000人次,资助金额157.8万元。

(3)全面落实精细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为规范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我市制定了《廉江市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

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整合资源,突出解决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

二是强化项目及资金承担和使用学校的责任,进一步健全项目论证、立项、招投标及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确保用好每一分钱。

三是加强财务监督和绩效评价。

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对教育经费特别是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高效使用。

为了提高学校财务人员业务水平,2014年3月,我市举办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有全市中小学校及市直幼儿园的负责人及报帐员,约900多人。

通过培训,改进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学校财务行为,确保教育经费科学、规范、有效、合理地使用,以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全市近年来没有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无发生教育乱收费问题,2012年1月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市。

(二)分类实施全面推进,不断完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实施了四大工程完善办学条件。

1.全面完成校安工程

至2012年6月底,我市按规划全部完成93个校安工程项目,完成建筑面积27171平方米,占校安工程规划面积27171平方米的100%,完成投资4309万元,占总规划投资4300万元的100.2%。

其中新建教学用房面积20080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7091平方米。

通过实施校安工程,有效地缓解了我市学校用房紧张局面,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而且新建项目全部安排在布局调整保留学校,达到了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目的,尤其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全面调整学校布局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2012年,我市制定了《廉江市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方案》,坚持学校布局调整与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与标准化学校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相对集中办学、适度收缩校点、扩大中心校办学规模、辐射带动村完小的办学思路,对全市的中小学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教育资源。

至2014年底,我市共撤并初级中学6所,小学(含教学点)131所。

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大大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学点分散、规模偏小、效益不高的状况,使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明显提高,促进了县域内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3.全面建设标准化学校

近年来,我市坚持“做优城区、做强城郊、扶持农村”的原则,不断加大投入,通过新建与旧改并举,强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近几年,我市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实行城镇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与住宅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模式,投入资金2.6亿元,兴建了廉江一中和廉江市第十八小学,增加优质学位6400个,引入民资首期投入3.8亿元兴建廉江市实验学校,增加优质学位8000个。

在增加优质学位的同时,我市对原有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大力改造,全面创建标准化学校。

通过改造,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崭新,功能室齐全,运动场地达标,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395所,其中标准化学校395所,标准化学校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100%。

4.全面强化教育装备

三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3614万元,全面加强学校常规教学仪器和信息技术装备。

我市全面完成了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所有学校接通互联网,全面实现“校校通”,建立了政府教育信息网站,实现了全市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

新建计算机室425间,新增学生用计算机13823台,配备教师办公计算机4300台,新建多媒体综合电教平台85个、课室电教平台2298个,每百名中小学生拥有的计算机数量和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占比逐年提高;全市中小学配备理化生及科学实验室382间,美术、音乐等学科功能室达到标准化学校配备标准;中小学藏书共565.4万册,生均藏书量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分别达到22册、26册和43册。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分别为1021元、854元、556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信息录入率100%。

(三)全面实施强师工程,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我们坚持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师德水平为突破口,以教师继续教育为抓手,积极实施“强师工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纯洁教育队伍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职业灵魂。

为了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我市出台了《廉江市教育系统关于加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和《廉江市幼儿园师德师风“五心”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各项“师德建设”活动,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

开展了师德集中教育、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廉江市最美乡村教师”评选、师德师风“五心”主题教育、“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等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多种形式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全市教育队伍的师德水平。

同时,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依法予以转岗或解聘,对师德师风存在严重问题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学校,年终考评将实行一票否决,学校班子成员一年内不得评优评先,学校主要负责人两年内不得提拔重用。

2.均衡师资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师资配置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师资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轮换制度,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方面建立校长交流轮岗机制,推行中层干部任命推荐考核机制,竞争上岗,强化中层以上干部队伍动态管理,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形成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加强学校领导工作的绩效考核,落实考核奖惩制度等措施,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管理队伍素质。

另一方面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流动调配。

通过采取在校际、乡镇、城乡间对学科教师进行合理调配,以弥补部分学校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薄弱学科的师资不足,进一步促进师资均衡化。

我市出台了《廉江市城镇学校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工作方案(试行)》,近年来我市派出3名骨干教师到清远市白莲学校支教,市内共有450名教师进行支教活动。

二是按需补充,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我市在每年的教师招聘中,本着缺多少教师补多少教师、缺什么科目教师就补什么科目的教师原则,对信息技术、音乐、美术、英语、地理、生物、历史、物理等紧缺学科教师实行优先招录。

2010年以来我市招聘高中教师679名,初中教师609名,小学教师123名,并全部补充到缺编学校,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目前,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教职工符合省定编制标准,公办学校无代课教师。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积极推进“强师工程”,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市一直重视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工作。

一是将教师培训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我市坚持“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突出骨干”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工作。

2012年以来,全市各学校公用经费用于教师培训的比例逐年加大,三年共计3447万元。

2012年以来我市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师59750人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种类有中小学远程非学历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远程培训、教师职务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岗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校本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培训、心理健康C证培训等。

通过各种培训方式,使校长教师与时俱进,更新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改进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校长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

二是鼓励教师学历进修。

我市在要求教师达到国家规定学历标准的基础上,对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的教师予以适当资助,鼓励更多的教师提高学历层次。

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学前教育教师达100%。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1.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

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依法治教,规范管理,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省和市的有关文件要求,实行就近划片、免试招生和入学,根据生源情况,采取学区学校直接录取和电脑派位相结合的方式招生,严格执行一生一学籍,籍随人走规定。

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实行常态编班,不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无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

各校严格执行省定课程计划,积极深化教学改革,从制度和管理上确保开齐开足课程,积极落实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政策措施,淡化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标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无违规补课现象。

(2)抓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事故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市教育局与各市中小学校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市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人员对学校及周边安全环境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2012年以来,全市共投入800万元,在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安装治安视频、建设围墙、划定交通标志线、树立交通警示牌、购置安保器械等,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全面升级。

此外,全市所有中小学生均办理了校方责任险。

三年来,全市学校没有发生1次死亡3人以上校园安全事故,学校安全维稳形势良好。

2.德育为首,增强工作实效

我市坚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注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抓好法制教育。

一是加强指导。

为学校聘任法制副校长,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建立法制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