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36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docx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1.彝良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的主要职能:

扶贫办是一个围绕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为中心,拟定年度扶贫计划,负责扶贫项目考察、论证、立项、申报、验收工作;协调省市对口帮扶工作;搜集各类扶贫信息,并及时反馈;协调搞好上级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等职责。

2.本单位2017年1个独立核算机构,无增减变动情况。

3.本单位2017行政编制数43人,其中行政公务员编制15人、机关工勤编制2人;事业编制数28人。

4.本单位2017年实有在职人员28人,其中行政公务员11人、机关工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15人;退休人员7人(7人转社保发退休费)。

单位实有人数共计35人。

5.本单位严格按《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单位财务、管理相关财务资料等。

二、年初绩效目标的设立

2017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扶贫办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履职尽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新彝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年工作目标: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升三服务水平;二实是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三是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助推全县扶贫工作。

三、预算配置

(一)预算编制科学

部门中期支出规划、年度履职目标编制科学,年度预算与中期规划和履职目标衔接紧密。

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详实、结构优化、细化可执行。

基础信息完善、数据更新及时、依据真实完整。

项目预算整合归类合理,目标明确,项目储备充分、完整。

(二)基本支出足额保障

预算安排足额保障部门正常开展工作,包括工资支出和公费支出足额保障

(三)确保重点支出安排

预算安排足额保障部门正常开展工作,包括工资支出和公务费支出足额保障

(四)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确保各年度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小于上年预算数。

四、预算执行有效

(一)严格执行预算

一是执行进度: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预算执行进度,2017年全年预算执行率达到100%,二是预算调整:

除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临时交办而必须调整预算外,严格按照批复执行预算。

(二)严控结转结余

结转结余控制目标为不超过上年结余结转数。

(三)项目组织良好

部门开展项目有健全的管理机构作为保障并明确实施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内部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结合部门组织的各生产环节检查考核、生产收购目标责任状均将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的核查作为所有考评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开展绩效自评。

重视配合部门外部监督检查工作,如配合审计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积极开展整改工作。

(四)“三公经费”节支增效

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确保各年度部门“三公经费”决算数小于上年决算数。

五、预算管理规范

(一)管理制度健全

一是决策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安排决策机制,保证部门项目申报、审核、安排全过程公开透明。

二是项目管理:

根据部门项目支出情况,制定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做到部门重点项目支出均有法可依。

三是下属管理:

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确保单位经费合规合理使用。

(二)信息公开及时完整

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成部门2017年预决算信息及“三公经费”预决算的公开。

六、资产管理使用规范有效

一是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

二是固定资产保存完整、配置合理、使用率达到100%。

三是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处置规范。

七、职责履行良好

一是结合实际,制定政策。

出台了《彝良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彝良县贫困乡镇脱贫退出工作实施方案》、《彝良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7个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文件。

制定了《关于易地搬迁项目无偿、有偿使用资金补助标准和使用流程的通知》、《彝良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实施细则》、《彝良县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和“挂包帮”“转走访”、驻村扶贫工作队等方面的9个考核办法,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依据;二是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实行县级领导担任乡镇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机制,建立健全了扶贫联席会议、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对接联系、问题快速决策、现场观摩点评、扶贫资金月审、“四办”合一、干部“召回”、脱贫攻坚专项纪律督查等制度,以压力传导倒逼责任落实,以机制创新促进工作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大数据平台建设、档案资料“一户一档”、“挂包帮”“转走访”等工作扎实开展,确保了脱贫攻坚顺利推进。

三是压实责任,合力攻坚。

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组,下设由县级领导任组长、涉及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8个工作组,将脱贫攻坚责任压实到县级领导和部门。

紧紧抓住“挂包帮”“转走访”、东西部扶贫协作、上海新沪商联合会、兴业证券对口帮扶等机遇,认真对接做好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劳动力输出转移等对口帮扶协作工作,有力推进扶贫攻坚。

八、履职效益

扶贫办紧紧瞄准最贫困区域和最贫困群体,以2017年脱贫出列的4个乡镇21个贫困村为重点,以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和解决7.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出列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一系列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织实施了整乡推进、行政村整村推进、自然村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沪滇帮扶、信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社会扶贫等259个项目,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142亿元,深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九、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目标设定(8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4分)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预算配置(12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2分)“三公经费”变动率(5分)重点支出安排率(5分)

预算执行(10分):

预算完成率(3分)预算调整率(3分)支付进度率(4分)

预算执行(15分):

结转结余率(3分)结转结余变动率(3分)公用经费控制率(3分)“三公经费”控制率(3分)政府采购执行率(3分)

预算管理(12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资金使用合规性(3分)预决算信息公开性(3分)基础信息完善性(3分)

资产管理(9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资产管理安全性(3分)固定资产利用率(3分)

职责履行(16分):

实际完成率(4分)完成及时率(4分)质量达标率(4分)重点工作办结率(4分)

履职效益(10分)

评价结论:

附表:

彝良县扶贫办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投入(20分)

目标

设定(8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4分)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③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④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预算

配置(12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2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数:

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

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三公经费”变动率(5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

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重点支出安排率(5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

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

项目总支出:

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过程(46分)

预算

执行(24分)

预算完成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预算完成数: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

预算数:

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单位)预算数。

预算调整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

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进度率(4分)

部门(单位)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实际支付进度:

部门(单位)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既定支付进度:

由部门(单位)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过程(46分)

预算

执行(25分)

结转结余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

部门(单位)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结转结余变动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公用经费控制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政府采购执行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预算:

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预算

管理(12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金使用合规性(3分)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3分)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3分)

部门(单位)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评价要点: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过程(46分)

资产

管理(9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部门(单位)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产管理安全性(3分)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固定资产利用率(3分)

部门(单位)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产出(16分)

职责

履行(16分)

实际完成率(4分)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

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计划工作数:

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完成及时率(4分)

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

部门(单位)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

质量达标率(4分)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

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

重点工作办结率(4分)

部门(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单位)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效果(10分)

履职

效益(10分)

经济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社会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部门(单位)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

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十、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找、补、促”专项行动及时,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廉政强化监督检查。

根据对2017年度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扶贫办工作作任务越来越重,建议能保障我单位的项目经费足额到位,为扶贫各项工作能正常开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各实施项目的股室还不能规范的对各自的项目实施做一个明细规划,来年我们要求各股室对自己的项目有个具体规划,和祥细的实施方案及预算报告,在今后工作开展中严格按预算及实施方案执行。

彝良县扶贫办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根据县财政下发的彝财预[2017]50号彝良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17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彝良县扶贫办积极开展了2017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现将测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经费

2017年度财政划拨100万元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经费,用于支付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

(二)、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费

2017年度财政划拨113万元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费,用于贫困对动态管理工作。

(三)、监测管理工作经费

2017年度财政划拨10万元监测管理工作经费,用于贫困对扶贫项目监测管理。

二、项目绩效完成情况。

1、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经费

压实责任,合力攻坚。

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组,下设由县级领导任组长、涉及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8个工作组,将脱贫攻坚责任压实到县级领导和部门。

由县委常委、县人大和政协主要领导、党员副县长分别担任15个乡镇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和联席会议召集人,总揽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着力形成“第一书记”负总责,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负主体责任的格局。

紧紧抓住“挂包帮”“转走访”、东西部扶贫协作、上海新沪商联合会、兴业证券对口帮扶等机遇,认真对接做好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劳动力输出转移等对口帮扶协作工作,有力推进扶贫攻坚。

2、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费

扶贫对象更加精准。

全面完成了132个行政村、3个社区、2930个村民小组、130025户556952人的摸底调查工作。

在摸底调查基础上,严格按照省、市关于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的要求,扎实开展对象精准工作。

经过精准识别动态管理,2017年全县动态管理调整新识别纳入59户235人,返贫14户57人,脱贫退出6137户27550人。

动态调整后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649户255624人,其中:

历年累计脱贫23348户104567人,未脱贫36301户151057人,贫困发生率27.12%。

老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有力。

《昭通市彝良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34.14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共到位资金17.77亿元,占总投资52.05%,使用资金4.87亿元,占到位资金27.41%。

2016年,计划总投资为11.95亿元。

截至目前,到位项目40个,到位资金12.21亿元(超出部分主要是政府承贷资金4.2亿元),占年度计划113.97%,完成投资6.28亿元,占到位资金47.53%。

2017年,计划总投资(含群众自筹)11.35亿元,项目43个。

截止目前,到位资金4.7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42.2%,使用资金1亿元,占到位资金20.97%,项目开工31个,开工率72.1%,已竣工3个,竣工率6.9%。

3、监测管理工作经费

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实行县级领导担任乡镇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机制,建立健全了扶贫联席会议、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对接联系、问题快速决策、现场观摩点评、扶贫资金月审、“四办”合一、干部“召回”、脱贫攻坚专项纪律督查等制度,以压力传导倒逼责任落实,以机制创新促进工作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大数据平台建设、档案资料“一户一档”、“挂包帮”“转走访”等工作扎实开展,确保了脱贫攻坚顺利推进。

三、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组织绩效评价工作,按时上报绩效报告。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经费

(1)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17年,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经费按预算全部到位。

(2)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100万元的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经费预算已全部执行支付。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对项目维护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2、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费

(1)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17年,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费预算安排113万,已全部到位。

(2)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113万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费预算已执行使用完毕。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对项目维护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对所有项目经费的使用过程严把关,对项目实施情况实时监督,严格按实施股、室上报的预算执行。

五、主要经验和做法

严格按照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做到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为了专项资金管理过程更为科学、合理,首先从项目资金的申请、使用情况、拨付情况、结算情况、核算情况等多方面入手,坚决保障整个项目资金全程合理化的实现;其次,应该增加项目资金各个阶段的透明度,让整个过程能够接受外界的监督管理,避免资金使用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对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率。

六、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根据对2017年度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彝良扶贫办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建议能保障我单位的项目经费足额到位,为下一年的各项工作能正常运转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七、存在问题和建议

各实施项目的股室还不能规范的对各自的项目实施做一个明细规划,下年要求各局室对自己的项目有具体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