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653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西方经济学是关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它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内容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所组成。

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和提高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方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其他经济学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至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教学采用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同时参考国内外最新优秀经济学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能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以及学会运用理论分析身边的经济学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学习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越来越重要。

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使学生掌握好“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准确理解记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了解课程的理论体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奠定正确的思想立场观点和经济学理论基础,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本课程强调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增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授课、学生做习题、专题讨论、考试等主要环节上都努力体现这个目标性特征。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后续课程有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劳动经济学等课程。

总体而言,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导言:

经济学基础(共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稀缺性的含义,知道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要求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知道经济学十大原理,了解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概况,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含义,知道经济学家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和经济学家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2、教学内容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学时)

2)经济学十大原理(2学时)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

2)经济学十大原理

3)经济理性主义

4)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5)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6)假设与经济模型

7)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4、本章思考题

1)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是在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

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3)经济学家如何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

4)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有哪些

5)如果一国实际产量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那么,该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6)什么是理性人假定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经济学的分析前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都是符合理性的吗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共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需求、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的含义,知道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和需求规律,要求理解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掌握供给、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的含义,知道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和供给规律,要求理解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掌握均衡价格的含义,理解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公式,知道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掌握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公式,知道影响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了解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恩格尔定律;掌握均衡价格和弹性原理的应用:

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2、教学内容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1学时)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1学时)

3)均衡价格(2学时)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需求(供给)函数、需求(供给)曲线和需求(供给)规律

2)需求(供给)量变动与需求(供给)变动的区别

3)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4)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公式

5)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6)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公式

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

1)习题讨论(学时)

2)案例分析(学时)

5、本章思考题

1)影响需求的因素和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用图形分别说明需求量变化和需求变化、供给量变化与供给变化的区别。

3)“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4)用图形分析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5)判断正误:

“经济学书籍今年价格比上年上升20%,但销售量却比去年上升30%,说明经济学书籍需求弹性为+,不符合需求法则。

6)说明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共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的含义,知道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结构;要求了解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加深对需求定律的理解;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应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两种研究方法以及二者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结构(1学时)

2)基数效用论(1学时)

3)序数效用论(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的含义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边际效用分析。

4)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选择

5)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

6)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

7)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作出反应

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

1)习题讨论(学时)

2)案例分析(学时)

5、本章思考题

1)无差异曲线有哪些基本特征

2)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3)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4)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若MU1/P1≠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若,i=1、2,又应如何调整为什么

5)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

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共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厂商的有关概念,区分长短期关系;掌握短期生产规律和不同生产阶段的特点;运用等产量曲线分析,掌握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实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

2、教学内容

1)企业及其目标(学时)

2)生产函数(学时)

3)短期生产函数(2学时)

4)长期生产函数(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组织形式

2)生产函数与生产中的短期与长期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生产的三阶段与合理投入量、生产的经济区域

5)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

6)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原则

7)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以及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

4、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现象

2)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L,4K),求:

  a.当产量为32时,L与K值分别是多少

  b.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L=2,PK=5,则生产10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多少

3)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劳动的价格w=2,资本价格r=1。

求:

(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4)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5)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如果企业处于MRTSLK>w/r,或者MRTSLK

第五章成本理论(共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机会成本的含义,知道沉没成本,要求理解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知道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含义,掌握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了解长期成本的分类及含义,掌握长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了解长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关系,理解长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2、教学内容:

1)成本与成本函数(1学时)

2)短期成本函数(1学时)

3)长期成本函数(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

4)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5)长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

6)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

1)习题讨论(学时)

2)案例分析(学时)

5、本章思考题

1)假设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3Q2-30Q+100,当生产10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1000。

试求:

a.固定成本的值。

b.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2)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1/3K2/3,已知资本投入量K=50,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L=5。

求:

 a.劳动的投入函数L=L(Q)。

  b.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3)试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4)试用图从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5)试用图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6)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共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知道厂商收益,要求理解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知道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了解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知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掌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理解价格歧视。

2、教学内容

1)厂商决定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1学时)

2)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2学时)

3)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2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2)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3)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市场的基本条件

4)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5)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6)价格歧视

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

1)习题讨论(学时)

2)案例分析(学时)

5、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2)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基本特征

3)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4)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5)简述垄断市场的条件及形成原因。

6)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相应的TR曲线、AR曲线和MR曲线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7)设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这P=12-,总成本函数为TC=+4Q+5,求:

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为多少时总收益最大,与此相应的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为多少时使总收益最大且与此相应的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第七章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共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道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理解垄断竞争厂商需求曲线的形状,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熟悉非价格竞争手段;知道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掌握寡头垄断市场的现代分析工具:

博弈论。

2、教学内容

1)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1学时)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2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2)垄断竞争厂商需求曲线

3)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4)非价格竞争

5)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6)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

7)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4、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会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

2)寡头垄断市场有哪些基本特征

3)描述说明“囚犯的两难困境”这一博弈。

4)举例说明序列博弈。

第八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共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同类型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掌握以平等为原则的收入分配理论;了解不同类型生产要素定价的具体问题。

2、教学内容

1)生产要素的需求(学时)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1学时)

3)贫富差别(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生产要素需求的决定原则

2)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3)要素价格的决定原则

4)贫富差别及其衡量: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5)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4、本章思考题

1)要素使用原则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有何关系

2)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3)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4)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

5)区别如下概念:

地租、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

第九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共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私有制;了解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即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教学内容

1)垄断和反垄断政策(学时)

2)外部影响(学时)

3)公共物品(学时)

4)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市场失灵

2)垄断与低效率

3)科斯定理

4)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5)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

1)习题讨论(学时)

2)案例分析(学时)

5、本章思考题

1)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2)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4)你如何看待“科斯定理”

5)假设10个人住在一条街上,每个人愿意为增加一盏路灯支付4美元,而不管已提供的路灯数量。

若提供x盏路灯的成本函数为C(x)=x2,试求最优路灯安装只数。

第十章国际收入的核算(共5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基本公式等。

2、教学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2学时)

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2学时)

3)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4、本章思考题

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政府转移支付;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购买普通股票;购买一块地产。

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4)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5)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万元),试计算:

储蓄;投资;政府支出。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共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凯恩斯消费理论;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等。

2、教学内容

1)均衡产出的概念(1学时)

2)消费函数(1学时)

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1学时)

4)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各种乘数(学时)

5)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宏观均衡的理解

2)消费函数

3)乘数理论

4、本章思考题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3)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常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4)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第十二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共7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道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职能;货币供给、信用创造;掌握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掌握货币供给函数、货币供求均衡、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变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2、教学内容

1)货币和货币供给(2学时)

2)货币的需求(2学时)

3)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学时)

4)金融市场(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货币的度量

2)中央银行的职能

3)货币创造乘数

4)货币需求动机

5)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变动

6)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

1)习题讨论(学时)

2)案例分析(学时)

5、本章思考题

1)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货币有哪几种职能

2)商业银行如何创造活期存款

3)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以及现金—存款比率有什么关系

4)影响名义货币需求有哪些因素

5)股票和债券有何区别对投资者而言,为什么投资股票市场比债券市场有更大风险

6)假定某国有600亿美元纸币,100亿美元铸币,2000亿美元活期存款,1000亿美元储蓄存款,1600亿美元政府债券。

试问M1,M2,M3各为多少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

IS--LM模型(共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决定投资需求的要素、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掌握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理解利率在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内容

1)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学时)

2)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学时)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2)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3)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函数、货币供求均衡、均衡利率、均衡利率的变动

4)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5)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4、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IS曲线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倾斜

2)什么是LM曲线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倾斜

3)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都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第十四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等;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IS—LM图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等。

2、教学内容

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2学时)

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1学时)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相机抉择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IS—LM图形分析

4、本章思考题

1)是否比例所得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3)假定政府考虑用这种紧缩政策:

一是取消投资津贴,二是增加所得税。

用IS-LM曲线和投资需求曲线表示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4)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L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5)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共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总需求曲线推导的公式及几何图示;掌握供给曲线的几种类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2、教学内容

1)总需求函数(学时)

2)总供给函数(学时)

3)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推导过程

4、本章思考题

1)总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平缓地倾斜的

第十六章通货膨胀与失业(共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失业的基本知识;掌握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了解菲利普期曲线的政策含义等。

2、教学内容

1)通货膨胀(1学时)

2)失业(1学时)

3)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1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货膨胀理论

2)失业的类型

4、本章思考题

1)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2)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4)说明通货膨胀的持续

5)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降低失业率

第十七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共1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2、教学内容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学时)

2)经济周期(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2)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4、本章思考题

1)如何说明生产要素供给增长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为什么经济增长应当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为什么新经济增长理论称内生增长理论

4)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发展中国家为何不能离开农业单独强调工业化

七、本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

标题

学时分配

讲授

实践

导言:

经济学基础

4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5

1

消费者行为理论

3

1

企业和生产理论

4

成本理论

3

1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5

1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3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2

微观经济政策

2

1

国际收入的核算

5

十一

国民收入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4

十二

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

6

1

十三

国民收入决定:

IS--LM模型

2

十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

十五

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

十六

通货膨胀与失业

3

十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