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449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4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docx

第十单元酸和碱学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学案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2、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4、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重点、难点

学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浓硫酸的腐蚀性和酸的化学性质

情境导入

1、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2、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了解生活中的酸和碱,阅读课本P48资料。

1、酸碱指示剂

【实验探究】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

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后溶液后

的颜色变化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交流讨论】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酸性中性碱性

色←————色————→色

酚酞:

酸性中性碱性

色←————色————→色

(2)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

【思考交流】

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

 

小贴士:

一些花瓣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盐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硫酸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粉红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橙色

上述花瓣中可以当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自主学习】

浓盐酸的质量分数在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其密度为1.84g/cm3

【观察思考】

1、观察老师的实验10-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盐酸

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气味

【交流讨论】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

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

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阅读课本P51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常见的酸还有哪些?

 

2、观察老师的实验10-2、10-4,10-5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实验

现象

1、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2、用火柴棒蘸少量浓硫酸

3、将浓硫酸滴在一小块布上

4、将浓硫酸缓慢的倒入烧杯的水中

5、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交流讨论】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

应该怎么处理?

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

(3)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

为什么要这样做?

【自主学习】

1、填写下表

加紫色石蕊试液

加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稀硫酸

【思考交流】如何识别一种溶液是否是酸溶液?

 

2、回忆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

与稀盐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稀硫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交流】

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活动探究】完成下列实验,并填写表格

将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将铁钉取出后,观察铁钉表面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盐酸

铁锈+硫酸

【思考交流】

(1)上述反应生成物有什么相同之处?

 

(2)在实验室里如何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能否将生锈的物质长时间浸泡在酸中?

【归纳总结】

酸的化学性质:

1、

2、

3、

学情分析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A.变红B.变紫C.变蓝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

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滤纸上的指示剂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盐酸

浓氨水

浓盐酸

3、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将他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在这过程后中()

A、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B、浓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C、浓盐酸会变质D、浓硫酸对杯底的压强逐渐增大

4、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5、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A.氯化铜  B.氯化铁  C.硫酸铁  D.硫酸镁

6、一些国家正式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7、实验室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加________除去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一枚表面有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发生的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必做题】

将一瓶盐酸分成两等份,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将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等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

若镁、锌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用a、b表示,则a、b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

【选做题】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共放出1gH2,试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Zn和Mg;B.Fe和Mg;C.Zn和Fe;D.Fe和Cu

课堂小结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知道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难点:

碱的化学性质。

情境导入

固体物质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的是?

它的颜色状态是?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4第一段内容

1、观察氢氧化钠的状态,并完成实验10-6,填写下表

实验

现象

分析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段时间

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学习研讨】

(1)氢氧化钠的俗称有哪些?

(2)如果将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该怎样处理?

(3)如果将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应该怎样保存药品?

 

(4)氢氧化钠有哪些用途?

 

【自主学习】

2、观察与思考

实验

现象

分析

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

在蒸发皿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

思考:

(1)氢氧化钙的俗称有哪些?

(2)生石灰是如何变成熟石灰的?

化学方程式是?

 

【活动探究】

3、

(1)完成实验10-8,并完成下表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思考交流】

(2)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交流讨论】

氢氧化钠也是碱,是否也能发生上述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归纳总结】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的相似之处

 

【自主学习】

4、酸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碱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阅读课本P56【实验10—8】及内容解释。

【交流讨论】

1.灯泡亮、灯泡不亮说明什么问题?

2.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导电(盐酸),有的不导电(酒精溶液)

 

3.物质溶于水能导电的本质是什么?

与金属导电有何不同?

 

【结论】

学情分析

1、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大理石D、澄清石灰水

2、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Na2OCCOB.Mg(OH)2CuSO4CCO2

C.KOHHNO3O2SO3D.HClNaOHO2P2O5

3、关于酸和碱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盐酸不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盐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棕色氧化铁

C.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与活动金属反应有氢气产生

D.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了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4、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5、下列物质中,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乙醇、酒精、C2H5OHB.汞、水银、Ag

C.碳酸钠、烧碱、Na2CO3D.氢氧化钠、小苏打、NaOH

6、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a(OH)2,可能有CaCO3B.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拓展提升

【必做题】

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H2C2O4

CO↑+CO2↑+H2O。

现用下图甲、乙装置(图中a,b为活塞开关,分离、干燥前未打开),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

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甲中盛放,乙中盛放其作用是。

(2)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其分离操作方法是,该气体可用法收集。

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请帮助该同学从上图A,B,C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

【选做题】

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气体的干燥、净化实验中经常得到应用。

化学特长小组的小华与同学们一起展开了对碱石灰的探究。

【提出问题】碱石灰的干燥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下图是该特长小组进行实验时所用到的装置,选择C、D装置,将C、D装置的b、c两端相连,然后从a端缓缓的通入水蒸气。

【得出结论】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碱石灰的干燥效果良好。

 

【拓展与应用】

(1)下列气体中,不适合用碱石灰干燥的是(填编号)。

A.O2B.CO2C.H2D.CO

(2)用含少量水蒸气的H2还原CuO来测定水的组成,依次将A、B、C、E装置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装置中药品均足量),则装置E的作用是。

(3)当含有O2、H2O、CO2三种气体的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干燥剂时,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与反思】请你分析影响碱石灰干燥效果的因素(指出一条):

 

课堂小结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

中和反应的实质。

情境导入

1、常见的酸有:

,酸溶液中都含有;

常见的碱有:

,碱溶液中都含有。

2、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

酸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碱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

为什么?

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HCl=

NaOH+H2SO4=

以上三个反应中生成物除了水以外,另一种生成物都是由和组成,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请列举以前见过的盐(写化学式),看谁列举的多:

【归纳】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酸性土壤中含有H2SO4,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

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于医药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和NaHCO3等物质,请写出胃酸(HCl)与这两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①皮蛋味涩,如何做可除去涩味,亲自动手试试看。

②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③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除去,原理是什么。

④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或酸性食物)?

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丸主要药物应该是酸性还是碱性?

治疗胃病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学情分析

1、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

正确的是( )

 

2、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3、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烧碱

pH 

3

9

7

10

12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是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

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烧碱  D.食醋

4、如图所示,在一只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悬浮着一只塑料球(不与其他物质反应,且密度1.6×103kg/m3),若小心地向杯中加入适量的30%的稀硫酸(没有溢出杯外)静置后,塑料球的沉浮情况及其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与原来相比()

A.上浮,压力不变B.上浮,压力增大

C.下沉,压力增大D.下沉,压力不变

5.Zn、Fe(OH)3、KMnO4、CaO、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和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

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7、人的胃酸过多会消化不良或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______或______,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胃穿孔,则不宜用_______方法(填第一种或是第二种)

课堂小结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2、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3、了解溶液酸碱度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难点: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情境导入

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的变色情况: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____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____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蓝的溶液显______性。

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试验溶液的酸碱度。

那么怎样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呢?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请阅读课本60、61页完成下列填空题: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之间。

2、溶液呈酸性时,pH7,pH越小,酸性越;溶液呈碱性时pH7,pH越,碱性越强;溶液呈中性时pH7。

[比一比,赛一赛]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性与pH之间的关系。

【跟踪练习】

1.某溶液pH=3,则该溶液()

A.呈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D、无法判断

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2.9~3.3,向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A.无色B.红色C.蓝色D.紫色

【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测定方法:

在或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1)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

PH

PH

pH

稀硫酸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归纳总结】现在我们归纳一下用pH试纸测pH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方法

注意事项(主要原因)

1.用玻璃棒取液滴在pH试纸上

不能把纸放在试剂瓶里(防止污染药品)

2.立即读数

准确读数(时间一长,pH试纸会变色)

3.取整数值

更符合实际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62页内容,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可以了解。

4.测定或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活动与探究】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标准吗?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完成课本63页实验,填写实验结果:

在不同pH溶液中浸过后

pH=1

pH=4

PH=7

pH=10

pH=13

观察各束头发的光泽

分别取一根头发,用两手拉直至拉断,记录拉断的难易程度

仔细观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pH=1和pH=13时,头发受损最大。

用手触摸,能感受到浸入pH=1和pH=13里的头发确实变得粗糙了。

用弹簧测力计更能准确地测出拉断的难易程度,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双股套在弹簧秤的勾上,另一端用镊子夹紧并绕几圈,再均匀用力,直到拉断,怕数据不准,我们还取了几次的平均值。

这是我们组所测的数据。

(展示数据)

pH=1

PH=4

pH=7

pH=10

pH=13

拉力(N)

2.2

2.8

3.4

2.5

2.0

【交流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

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学情分析

1、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这类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食用碱性食品。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为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豆制品

PH

2.9~3.3

3.5~4.5

6.3~6.6

7.4~7.9

A、牛奶B、苹果C、豆制品D、葡萄

2、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A.偏低B.偏高C.相等D.无法比较

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葡萄汁3.5~4.5;苹果汁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   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4、若将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的pH=7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g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6、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课堂小结

第十单元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一)酸和碱的概念

  1.酸                         ;

常见酸的化学式:

                                          。

  2.碱                          ;

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

                                。

(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

浓盐酸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打开瓶口的现象

 

 

 

 

NaOH

Ca(OH)2

俗名

 

 

颜色.状态

 

 

溶解性

 

 

露置在空气中的现象

 

 

(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稀盐酸

稀硫酸

酸的

指示剂

1.使石蕊溶液变    色

2.使酚酞溶液变    色

金属

Zn+HCl-

Fe+H2SO4-

金属氧化物

Fe2O3+HCl-

CuO+H2SO4-

Fe(OH)3+HCl-

Cu(OH)2+H2SO4-

AgNO3+HCl-

BaCl2+H2SO4-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碱的

指示剂

1.使石蕊溶液变    色

2.使酚酞溶液变    色

非金属

氧化物

CO2+NaOH——

SO2+NaOH——

CO2+Ca(OH)2—

NaOH+HCl——

Ca(OH)2+HCl—

CuSO4+NaOH——

Na2CO3+Ca(OH)2——

(四)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    7,溶液显酸性;pH    7,溶液显中性;pH    7,溶液显碱性。

 归纳提升

本单元重点内容的学习可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如通过对盐酸和硫酸的学习,从而总结掌握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氢氧化钠、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