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665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库

第一章概论

名词解释:

心理学、意识流、实验法、现场实验法、

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的规律的科学。

A.心理过程B.心理活动C.认识过程D.个性心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

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

3、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辩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A、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3、第一个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人是()

A.冯特B.詹姆斯C.桑代克D.亚里士多德

3、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A、1879B、1897C、1789D、1798

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B、1897C、1789D、1798

3.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哪一年?

()

A.1789年B.1879年

C.1890年D.1897年

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A.霍尔B.马斯洛C.魏太默D.华生

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考夫卡B.华生C.罗杰斯D.荣格

5、哪一个心理学理论流派强调心理学应该要研究意识的功能?

()

A.行为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D.精神分析心理学

5、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B詹姆斯C华生D魏太默

5、下面哪位学者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

A.华生B.杜威C.铁钦纳D.詹姆斯

6、认为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这一派别称为()

A.行为主义B.格式塔心理学C.机能主义D.人本主义

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

8、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苛勒B.斯金纳C.弗洛伊德D.马斯洛

8、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

9、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9、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

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

10、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

A实验室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

10、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调查法D.自然实验法

11、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

法称为()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12、针对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12、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收集资料,

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12、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观察法B.测量法C.调查法D.自然实验法

13、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手段。

A、统计分析B、测验C、调查研究D、口语报告

简答题:

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2、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是什么?

3列举出心理学的流派。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名词解释:

意识、日节律、情境性失眠、注意、随意后注意

单项选择题:

1、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指向性与()。

A.选择性B.集中性C.兴奋性D.不随意

2、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4、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5、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B、白日梦C、自动化的D、睡眠

5、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属于______意识状态。

()

A.自动化的B.集中的C.可控制的D.自觉的

6、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意识状态。

A、可控制的B、自动化的C、白日梦状态D、不自觉

7、学生上课时“走神”现象属于()。

A.意识失控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C.白日梦状态D.半睡眠状态

8、梦是一种()。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9、有的人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影响睡眠,这属于()失眠。

A、假性B、情景性C、失律性D、功能性

10、明天要考试,今晚难以入睡,属于()失眠。

A.情境性B.假性C.失律性D.兴奋性

10、一个人在考试的前夜出现了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什么类型的失眠?

()

A.失律性失眠B.假性失眠C.药物性失眠D.情境性失眠

11、有些人状态好、睡眠少,认为自己失眠。

这是______失眠。

()

A.情景性B.新奇性C.假性D.正常性

12、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

这种失眠属于()

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13、睡眠的过渡期阶段的脑波为______,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

()

A.β波B.α波C.δ波D.θ波

14、正常清醒时,能思考,能灵敏地解决问题,这种状态下的脑电波是()

A、β波B、δ波C、θ波D、α波

15、睡眠的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以()为主,它的频率很慢而振幅极大。

A、β波B、δ波C、θ波D、α波

16、催眠诱导常会使个体出现什么样的心理状况?

()

A.反应性升高B.反应性降低C.注意范围变广D.幻觉减少

17、下面哪一种不是心理促动药物?

()

A、兴奋剂B、镇静剂C、迷幻剂D、葡萄糖

简答题:

1、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2、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论述题

1.请你结合课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引起失眠的可能原因。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名词解释:

感受性、感觉阈限、韦伯定律、感觉适应、知觉、超感知觉、双眼视差、社会知觉、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单项选择题:

1.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A.视觉B.听觉C.感觉D.知觉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B、整体C、外部D、本质

3、味觉属于()

A、内部感觉B、远距离感觉C、近距离感觉D、本体感觉

4、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

A.远距离感觉B.外部感觉C.近距离感觉D.内部感觉

5、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B、收集信息C、神经传导D、中枢加工

6、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什么概念来表示?

()

A.感受性B.刺激强度C.知觉D.感觉

6、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______来说明的。

()

A.强弱B.高低C.轻重D.大小

7、.当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时,是否看得出四周远处有微弱光亮借以辨别方向,反映了这个人的______的高低。

()

A.视觉适应力B.视觉差别感受性C.视觉感受性D.视知觉

8、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9、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感觉阈限D、感受性

10、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D、差异觉察能力

10、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叫()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11、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1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关系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成准比例

13、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称为()

A、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觉阈限D、最小可觉差

13、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被称为什么?

()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C.最小可觉差D.韦伯常数

14、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毫微米。

A、500-600B、0-1000C、380-1280D、400-750

15、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

A.20—2000B.200—2000C.20—20000D.200—20000

16、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A、色调B、亮度C、饱和度D、中和色

17、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

A、音强B、音高C、音色D、音波

18、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则该颜色的()越大。

A、色调B、亮度C、饱和度D、强度

19、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______决定。

()

A.声波的频率B.声音振动的大小C.声音的组成形式D.声波的起伏

20、_________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

A.色调B.亮度C.中和度D.饱和度

21、三原色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哪三种颜色?

()

A.红绿黄B.蓝绿红C.蓝白绿D.红黄蓝

22、位置学说不能解释()。

A、高频声音的编码B、中等频率的声音编码

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

23、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

A.声音的混合B.声音的起伏

C.声音的掩蔽D.拍音

23、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掩蔽作用越大。

A、频率越接近B、强度越接近

C、频率相差越大D、音色相差越大

23、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

B.二个声音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小。

C.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加,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

D.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作用比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大。

2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

2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A、暗适应B、明适应C、不适应D、知觉适应

26、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A、暗适应B、明适应C、漂白过程D、感觉后效

26、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A.明适应B.光适应C.暗适应D.不适应

2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像

28、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B.色觉C.知觉D.感觉

28、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A、感觉B、知觉C、视觉D、色觉

28、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B、视知觉B、听知觉C、视、听知觉D、视、感知觉

29、双眼视差是()知觉的重要线索

A、时间B、深度C、运动D、所有

30、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C、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1、双关图是中的现象。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理解性

32、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间接性E、理解性

33、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选择性C.颜色恒常性D.知觉的组织性

34、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主观性D.知觉的恒常性

35、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

收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A、比较信息过程B、整合信息过程C、组织信息过程D、概括信息过程

36、“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37、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是()

A.社会刻板印象B.印刻C.社会知觉过程D.从众

37、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

A.近因效应B.第一印象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

简答题:

1、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

2、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及其关系。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4、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4、深度知觉中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主要有哪些?

5、社会知觉具有哪些独特性?

5、简述社会认知过程(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常见效应有哪些?

6、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

论述题

1.请你论述一下什么是知觉以及它具有哪些特性

第四章记忆和学习

名词解释:

记忆、编码、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有意遗忘、学习、接受学习、

单项选择题:

1、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编码、()、提取。

A、识记B、回忆C、保持D再认

1、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保持和提取。

A、编码B、回忆C、再认D、遗忘

2、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语义记忆B、感觉记忆C、工作记忆D、情绪记忆

3、瞬时记忆属于()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工作记忆

4、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

A、语义B、概念体系C、图式D、视象和声象

5、哪一种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

A.感觉记忆B.工作记忆C.长时记忆D.语义记忆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B、20-40C、60-70D、70-80

7、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

A、视象代码B、声象代码C、语义代码D、图式

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个组块

A、7±2B、5±2C、8±2D、9±2

8、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7±2B、7±2C、6±1D、6±2

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多少?

()

A.7加减2个音节B.7加减2个单元

C.7加减2个组块D.7加减2个数字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A、复述B、视觉编码C、声音编码D、感觉寄存

10、在短时记忆中,一遍遍地机械地重复识记材料是()

A.有效复述B.无效复述C.精细复述D.保持性复述

11、在短时记忆中,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是()。

A.机械复述B.无效复述C.精细复述D.保持性复述

11、将电话号码8585582编成“拨我拨我我帮尔”,以帮助记忆,这种复述称为()

A.语义复述B.精细复述C.保持性复述D.情景性复述

12、依据语义网络,当想到一个单词时,很容易地会想起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各词,这个过程在理论上叫做()

A.相似联想B.激活C.接近联想D.扩散激活

13、对事实类信息,如词汇、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的记忆是()。

A.程序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C.长时记忆D.技能记忆

13、练书法时,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_________中的。

()

A.陈述性记忆B.情景记忆C.程序性记忆D.感觉记忆

14、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工作记忆

14、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储存在()中的。

A、语义记忆B、情境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

1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遗忘规律所用方法为()

A、群集法B、地点法C、计算法D节省法

16、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1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1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属于()

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双重干扰D.新旧干扰

18、已学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

A.相似干扰B.后摄干扰C.接近干扰D.前摄干扰

18、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19、在复习过的教室里参加考试,会对考试有帮助,这种现象称为()

A.情绪依存性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状态依存性记忆D.地点依存性记忆

20、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A、地点法B、韵律法C、记笔记法D、特征法

21、走迷宫是一种()

A.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知识学习

22、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为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

()

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23、.对概念、命题的学习属于()

A.社会规范的学习B.机械学习C.技能学习D.知识学习

24、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时记忆效果较好。

A.30%B.40%C.50%D.80%

25、以下哪一类不属于组织策略()

A、群集B、摘录C、过度学习D、列提纲

简答题:

1、简述记忆的涵义与基本过程(试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记忆的基本过程。

2、简述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

3、简述遗忘的原因

4、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论述题:

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征与区别

1、请你结合实际来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

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3、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

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学习?

(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避免遗忘)

(试述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及如何防止遗忘?

(.结合实际谈谈复习的策略)

(结合实例谈谈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案例题:

1、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觉得记忆手机号码要比记忆固定电话号码更难,请你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记忆手机号码的建议。

2、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请你结合有关心理学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建议。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名词解释:

思维、演绎推理、算法式、爬山法、功能固着、创造性思维、想像、

概念、

单项选择题:

1、客观事物在人脑中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

A.想象B.联想C.表象D.思维

1、看到月亮的边上有一圈光晕,就推知将要刮风,这是()

A.知觉B.思维C.想象D.遗觉像

2、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A.间接性和概括性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D.分析性和整合性

2、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是思维的( )。

A.概括性B.间接性C.合理性D.整体性

2、下面哪一种属性是思维的特点?

()

A.直观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整体性

2、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

(   )

A.直观性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C.间接性D.概括性

3、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 )。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创造性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

3、解几何题时,需要做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

A.直觉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求异思维

4、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

A.抽象逻辑思维B.聚合思维C.动作思维D.发散思维

4、“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A.常规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

4、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可能的答案是:

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尺子划线等。

这种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

4、什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直觉思维D.常规思维

5、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

6、想象要处理的信息主要是什么类的?

()

A.符号类B.字词类C.操作类D.表象类

7、梦属于(   )。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8、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   )。

A.例证B.外延C.名称D.属性

8、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