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692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1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模拟湖南省新邵县高考模拟训练二含答案

湖南省新邵县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

(二)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语言文字运用)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1、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3分)

以生态文明引领国家公园建设

温 源

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顺应国际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潮流、承担自然生态保护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规范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需要。

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首先要做的是完善保护机制。

国家公园的最初称谓是“国家自然保护区”。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公园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用来“被保护”的。

然而,自然保护与人类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需要舒适,商人渴望利用公园、开发自然获得收益,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自然造成破坏。

但是,天然性、原始性、珍稀性是森林公园最为宝贵的财富,容不得后天的破坏与践踏。

国内的一些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力度不够,导致资源品位和质量下降;更有一些风景名胜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与自然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

必须认识到,国家公园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当开发利用可能会损害保护功能的发挥时,要从属于保护。

野生动植物的价值不在于其皮毛和牙齿等,它们活着,在这个地球上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最具价值的事。

人类能做的,除了保护还是保护。

其次,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凸显公益性的理念。

一般来说,国家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国家投资,部分设施的运营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由企业来运作。

但相关部门也必须以保护资源的完整性为原则对其进行严格监管。

同时,国家公园公益性的体现也离不开相关法律的“保驾护航”。

没有相关政策对商业行为的约束,没有具体法律来规范游客行为,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国家公园中承载着大量人文信息,反映着区域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

因此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要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准则,寻找一种兼顾保护自然与开发当地社区的建设模式。

一方面,要将国家公园内的自然保护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进行严格区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区域内的原有居民在不破坏周边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相应收益,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事实上,只有首先在当地人中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影响外来游客,带动更多人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国家公园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它代表着国家形象,是公众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

从建设国家公园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需要我们在广泛借鉴国外经验、尊重本国现实的基础上试点先行,不断探索经营发展的模式、相关立法和标准等,最终建立一套对自然区域进行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管理体制。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游客欣赏美景追求舒适,商人开发自然渴望获利,势必对自然造成破坏,势必破坏和践踏森林公园的天然性、原始性、珍稀性。

B.国家公园首先应体现保护功能,而国内自然保护力度不够,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严重,这都与建设国家公园的初衷背道而驰。

C.国家公园即使由企业运作,也应该有相关的法律、政策约束其商业行为,以保护资源的完整性,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性。

D.国家公园内原有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当地人只有在不破坏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即中心论点,开头分析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背景,接着论证如何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B.文章条理明晰地论证了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重点解决完善保护机制和凸显公益性理念等问题。

C.第二、三段对我国国家公园的保护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以野生动植物的价值为例重申了人类的保护之责。

D.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探索中的兼顾保护自然与开发当地社区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模式的实施构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公园及其体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是实施该工程的具体措施之一。

B.只有国家公园内的原有居民首先形成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才可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树立起环保意识。

C.要想建立一套对自然区域进行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管理体制,需要经历一个试点先行、不断探索的过程。

D.国家公园代表着国家形象,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要建立一套生态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双赢模式的依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

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

、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

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

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

三是凸显育人特质。

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

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摘自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

材料二:

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教师眼里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

材料三: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

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

“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

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

”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自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材料四: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

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

“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

“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

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

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

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自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批传承学校覆盖了31个省(区、市),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其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

B.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教师本身的素养、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都影响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

C.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障碍,而袁济喜教授则认为师资力量不足、内涵不够才是主要问题。

D.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而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戏曲、书法、传统手工技艺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

B.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不足40%,这有可能成为制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

C.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D.传

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开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6.第三、四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这两则材料谈谈你认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采取哪些措施。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5分)

平安夜的愿望

侯发山

12月24日,儿孙们约好了似的,如小鸟归巢一样从天南海北赶回来,家里一改往日的清静,热闹起来,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这才像个家吗。

老焦乐得咧着嘴,嘴巴老半天都合不上,初一盼十五,十五盼初一,盼望了大长一年,以为要等到春节呢,没想到都提前赶了回来。

不知道谁说了一嘴,明天是圣诞节,今晚是平安夜。

“剩蛋”还有节日?

老焦憋住笑,没敢多问,怕他们笑话他没文化。

在他们老家,“剩蛋”就是二球,二百五的意思。

前年跟小女儿冬去杭州旅游,在岳王庙里,看到“岳母刺字”的铜像后,老焦忍不住说道:

“这个丈母娘真狠心!

”弄得冬他们几个很没面子,私下没少数落老父亲。

接到他们归来的消息,老焦早就备好了丰盛的饭菜。

有的用盖子捂着,有的在灶上炖着,有的在微波炉里热着。

大家一落座,一道道菜便粉墨登场了。

除了凉菜,都热气腾腾的,散发着袅袅的香味,直往人鼻孔里钻;花红柳绿的,耀人的眼睛。

老焦发现,儿孙们几乎不动筷子,却都盯着手机。

老焦忍不住说道:

“春,这是你爱吃的红烧鲤鱼。

”春是老大。

他头也没抬,说:

“爸,等会儿,我给老板问候一声。

老焦看了看老二,说:

“夏,这是你爱吃的拔丝山药。

夏只顾瞄着手机,说:

“爸,等会儿,我给朋友聊着呢。

老焦看了看大女儿秋,说:

“秋,这是你爱吃的炝冬笋。

秋也没抬头,说:

“爸,等会儿,我把这批货发走。

老焦转脸看了看冬,说:

“冬,这是你爱吃的糖焖莲子。

冬没吭声,看着手机出了神。

 

“冬,这是你爱吃的糖焖莲子,趁热吃吧。

”老焦以为冬没听见,加大了语气。

冬点了点头,说:

“爸,等会儿,我给同事说点悄悄话。

老焦把目光投向孙子小欢:

“小欢,这是你爱吃的山鸡丁儿。

小欢说:

“爷爷,等会儿,我正在战斗,不能临阵脱逃。

战斗?

老焦吓了一跳,旋即明白是网络游戏。

他对孙女小喜说:

“小喜,这是你爱吃的瓜丝儿。

小喜说:

“爷爷,等会儿,我把鬼片看完。

老焦吆喝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响应。

看到有的菜凉了,他就挪动脚步去厨房热菜,一盘又一盘,一趟又一趟。

小欢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说声我饿了,然后拿起筷子叨菜。

老焦趁机又催促吃饭,大家才不情愿地拿起筷子,一边叨菜一边看手机。

小欢一边往嘴里塞鸡丁,一边皱着眉头叫道:

“爷爷,您爱吃啥菜啊?

小喜说:

“爷爷最爱吃剩菜!

一句话,大人们都笑了。

看得出,那笑不是十分的自然。

春忙转移话题,说大家都许个愿吧,圣诞老人会帮大家实现的。

听说圣诞老人要来,最开心的要数孩子。

小欢说:

“我要当班长。

小喜说:

“我要当班花。

春说:

“争取来年当上部门主管。

夏说:

“明年赚20万。

秋说:

“到美国旅游一次。

冬说:

“减肥十斤。

轮到老焦了。

他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犹豫半天,还是没说话。

小欢说:

“爷爷,圣诞老人真的会来,去年我睡觉前许愿要个新书包,醒来就发现枕头边有个新书包。

“真的,”小喜点点头,“我许愿要个蝴蝶发卡,第二天就发现书包里有个蝴蝶发卡。

“真的这么灵验?

”老焦有点不相信。

春夏秋冬一律憋着笑,忙点了点头——他们想给老人买点礼物,却不知道老人缺少什么。

之前他们给老人买了不少东西,除了吃的,好多都没拆封呢。

看看这个,瞧瞧那个,老焦说:

“我希望你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冬说:

“爸,您怎么老想着我们呢?

不算,说您自己的。

“说您自己的。

”其他几个人也随声附和。

老焦这才不好意思咧嘴一笑,说:

“我、我希望自己变成手机。

手机?

在座的都傻乎乎地瞅着老焦。

“我要是能变成手机,就能跟你们不离不弃了……”老焦解释道。

(摘自《微型小说月报》,2017年第12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儿孙们回家时热闹的场景,与下文儿孙们不顾老焦的感受、各自玩手机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先扬后抑,发人深思。

B.老焦不知圣诞节,不懂得“岳母刺字”的故事,这一情节的描写,凸显了老一辈人没文化,与年轻人有隔阂的现状。

C.小说细节描写很出色,“乐得咧着嘴”“嘴巴老半天都合不上”等从正面描写了老焦看到儿孙们归家后的高兴;而“咧嘴一笑”等则表现了老焦对儿孙们各自玩手机的无奈。

D.这篇小说既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又有乡土气息较浓的口语,还有幽默诙谐的语句,语言清新、朴实、自然。

8.这篇小说以“平安夜的愿望”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试做简析。

(6分)

9.这篇小说以老焦劝儿孙们吃饭谋篇布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说明。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周常,字仲修,建州人。

中进士第。

以所著《礼·檀弓义》见王安石、吕惠卿,二人称之,补国子直讲、太常博士。

以养亲,求教授扬州。

年未五十即致仕。

  久之,御史中丞黄履荐其恬退,起为太常博士,辞。

元符初,复申前命,兼崇政殿说书,迁著作佐郎。

疏言:

"祖宗诸陵器物止用涂金,服饰又无珠玉,盖务在质素,昭示训戒。

自裕陵至宣仁后寝宫,乃施金珠,愿收贮景灵殿,以遵遗训。

"诏置之奉宸库。

擢起居舍人。

邹浩得罪,常于讲席论救,贬监郴州酒。

徽宗立,召为国子祭酒、起居郎,从容言:

“自古求治之主未尝不以尚志为先然溺于富贵逸乐蔽于谄谀顺适则志随以丧不可不戒元祐法度互有得失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

  时以天暑,令记注官卯漏正即勿奏事,仍具为令。

常言:

"本朝记注类多兼谏员,故凡言动,得以所闻见论可否。

神宗皇帝时,修注官虽不兼谏职,亦许以史事于崇政、延和殿直前陈述。

陛下于炎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

若著为定令,则必记于日录,传之史笔,使后人观之,将以为倦于听纳,而忘先帝之美意矣。

"事遂寝。

进中书舍人、礼部侍郎。

蔡京用事,不能容,以宝文阁待制出知湖州。

寻又夺职,居婺州。

复集贤殿修撰。

卒,年六十七。

论曰:

徽宗荒于治,嬖幸塞朝,柄移权奸,不鸣者进,习为腝熟。

鶠、根、谅、常气节偘偘,指切时敝,能尽言不讳。

卒不胜谗舌,根、常死外,鶠、谅甫用而病夺之,可悲也己!

金兵既举,郭药师已叛,朝廷犹弗知,矧能先见祸机哉,毋惑乎狂谅之言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古求治/之主未尝不以尚志为先/然溺于富贵/逸乐蔽于谄谀顺适/则志随以丧/不可不戒/元祐法度互有得失/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

B,自古求治之主/未尝不以尚志为先/然溺于富贵/逸乐蔽于谄谀顺适/则志随以丧/不可不戒元祐法度/互有得失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

C.自古求治之主/未尝不以尚志为先/然溺于富贵逸乐/蔽于谄谀顺适/则志随以丧/不可不戒/元祐法度互有得失/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

D.自古求治之主/未尝不以尚志为先/然溺于富贵逸乐/蔽于谄谀顺适/则志随以丧/不可不戒元祐法度/互有得失/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人,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称为“进士及第”。

B.直讲,是辅助博士讲授经学的官名,由通明经义、行为端庄的朝廷官员担任,最初叫讲书,后改为直讲。

C.卯漏正,即卯正。

“漏刻”是古代的计时工具,一个时辰分为初、正,“卯正”指六点。

D.陛下,“陛”指帝王居住的宫殿,后借“陛下”来表示臣子对君主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常所著《礼·檀弓义》虽然受到王安石、吕惠卿的好评,但是他大器晚成,近五十岁才做官。

B.周常为人淡泊名利,关心朝政,他曾上疏论节俭之事,后因替邹浩讲情,被贬为郴州监酒。

C.周常认为诏令酷热天勿奏事虽然属于人之常情,但有倦于听纳之嫌,后来朝廷就废止了这一政令。

D.宋徽宗所宠幸之人充塞朝廷,他又把权力移交奸臣,不听铮铮直言,导致朝政荒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所著《礼·檀弓义》见王安石、吕惠卿,二人称之,补国子直讲、太常博士。

以养亲,求教授扬州。

(2)卒不胜谗舌,根、常死外,鶠、谅甫用而病夺之,可悲也己!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山中感兴三首(其二)

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注】《山中感兴三首》作于1271年春,文天祥因为代皇帝起草诏令触怒了权贵贾似道,被罢官回到家乡—今江西吉安,隐匿深山。

北风急,暗指1270年8月蒙古军围攻襄阳、樊城及12月襄、樊粮道被蒙军切断之事。

文天祥自幼爱读忠臣传,敬佩屈死的直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二句,写深秋时节,溪水下降,溪中的石头自然露出,刻画出秋景的特点。

B.“挑灯看古史”两句,写诗人读史书,想到忠臣的不幸遭遇,禁不住感慨万千。

C.第五六句从前面写景转为写事,朋友之信捎来时局的消息,“急”字暗喻时局的紧张。

D.“塞马谁得失”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深山里的人信息闭塞,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

15.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将主客二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避免了行文的单调,使叙事简明扼要。

(2)韩愈在《师说》中将一些人为孩子“择师而教之”和自身“则耻师焉”的奇怪行为作对比,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虚写未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当夜的孤寂。

第II卷

2、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

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20.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5分)

21.下面是今年3月下旬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

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

(6分)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

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

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

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

亲,是不是很过分!

从今年“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培育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材料二:

全国妇联201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测算,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人数多达6100万。

6年过去,这个数字只会升,不会降。

材料三:

孟子少时,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之事。

母曰:

“此非所以处子也。

”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

母又曰:

“是亦非所以处子矣。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官员行礼跪拜,揖,拱手礼让进退,孟子一一习记。

孟母曰:

“此真可以处子也。

”遂居于此。

(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读了以上材料,请思考:

新时代的家长,当下该如何教育好新一代逐梦人?

请从“态度”“金钱”“自信”“成绩”“品行”“才能”“陪伴”“关爱”“自强”“健康”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从教育孩子的角度,以“李明”家长的身份,出席该校家长会写一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