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32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docx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

课程名称:

妇产科学(gynecologyandobsterics)

学分:

4.5学分

总学时数:

86学时

理论课:

62课时

见习课:

24课时

先修课程要求: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适应专业:

07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教材:

1、妇产科学,乐杰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参考教材:

2、中华妇产科学,曹泽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妇科肿瘤学,林巧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4、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宋鸿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妇产科诊断病理学,陈乐真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是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妇产科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产科、妇科、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3个部分。

课程设置顺应医学模式的转换;教学内容新颖、结构科学,基础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妇产科学课程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系统学习包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课堂系统授课和临床见习。

毕业实习内容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医疗实践,培养实践工作能力。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每学期均由妇产科著名专家根据最新进展讲授妇产科前沿知识,了解妇产科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现代化进展情况。

在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新的框架,在同类教学中独树一帜,颇具特色。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深入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妇产科学教研室将医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向培养宽基础、创造性综合型人才的目标转换,同时注意现代医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妊娠诊断、正常分娩;熟悉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妊娠生理、正常产褥;了解孕期监护及保健,自学孕期营养及合理营养。

(2)掌握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3)掌握子宫颈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4)熟悉异常分娩、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胎儿窘迫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5)熟悉子宫内膜癌、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计划生育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6)了解多胎妊娠、过期妊娠、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羊水量异常、脐带异常、母儿血型不合、羊水栓塞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7)了解子宫肉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腺肌病、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2、基本技能:

(1)掌握产前检查的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妇科检查方法,女性导尿。

(2)熟悉产前检查的内容、时间,预产期推算法、白带采集送检、宫颈涂片及新柏式TCT、胎儿监护、盆腔B超。

(3)了解诊断性刮宫,输卵管通水;上环、取环。

 

三、学时安排

理论授课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见习学时

第一章绪论

1

1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

2

第三章生殖系统生理

2

2

第四章妊娠生理

2

2

第五章妊娠诊断

1

1

第六章产前保健

5.5

3.5

2

第七章正常分娩

7

4

3

第八章正常产褥

1

1

第九章妊娠时限异常流产

2.5

2.5

第十章妊娠特有疾病

3

3

第十一章异位妊娠

3.5

1.5

2

第十二章妊娠晚期出血

2

2

第十六章胎儿窘迫

2

2

第十七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2

2

第二十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1

1

第二十一章异常分娩

7

4

3

第二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

2

2

第二十三章异常产褥产褥感染

3

1

2

第二十四章妇科病史及检查

5.5

1.5

4

第二十六章外阴及阴道炎症

1.5

1.5

第二十八章盆腔炎症疾病及生殖器结核

2

2

第三十章宫颈肿瘤宫颈癌

1.5

1.5

第三十一章子宫肿瘤

6

3

3

第三十二章卵巢肿瘤

3

3

第三十四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

2

第三十五章生殖内分泌疾病

6

3

3

第三十六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3

3

第三十九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

1

1

第四十一章计划生育

5

3

2

总计

86

62

24

 

四、考核

1、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笔试见习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

理论考试80%,见习和平时成绩2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妇产科的范畴、妇产科学的特点

2、了解妇产科学的近代进展、

3、了解如何学好妇产科的方法

[授课学时]1学时

[讲授内容]

妇产科学是根据妇女一生各期生殖系统的变化以及与妊娠胎儿有关的生理、病理

特点,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和计划

生育。

期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

方法,妇女保健、围生期保健,以及计划生育措施,并介绍在围生医学、妇女保

健、妇科炎症、肿瘤及计划生育方面的新进展及今后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使学生全面了解产科和妇科、计划生育工作,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计划生育等

工作及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目的要求]

1、熟悉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2、了解盆腔淋巴、血管、神经分布及意义。

3、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4、了解女性骨盆的形态结构,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授课学时]2学时

[讲授内容]

1、重点讲解女性骨盆的形态结构及意义:

骨盆的组成、骨盆的分界、骨盆的类型

2、讲解女性外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重点讲解女性内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的形态、大小组织结构与功能,包括子宫的韧带。

4、讲解盆腔血管、淋巴和神经分布,重点讲解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骨盆底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月经周期的内分泌调节轴

2、掌握卵泡的发育及性激素的分泌

3、熟悉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宫颈黏液、阴道细胞及基础体温)

4、熟悉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5、了解产生卵巢激素的机制

6、了解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月经临床表现。

[授课学时]2学时

[讲授内容]

1、重点讲解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功能:

生殖和内分泌功能。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

卵巢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雌激素和孕激素,少量雄激素。

2、讲解生殖器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

增生期、分娩期和月经期。

阴道黏膜、宫颈黏液。

输卵管

3、重点讲解月经调节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4、讲解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第四章妊娠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妊娠期母体生理性变化。

2、熟悉胎盘、羊水的功能。

3、了解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过程。

4、了解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的形成。

5、一般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

[授课学时]2学时

[讲授内容]

1、讲解受精、受精卵的发育输送和着床。

2、解胎儿的生理特点

3、重点讲解胎盘和羊水功能:

胎盘功能:

气体交换,营养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羊水的生成与功能

4、重点讲解妊娠期母体变化特点:

生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胎儿的生长发育

第五章妊娠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的妊娠诊断方法并了解其机理。

2、熟悉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详细讲解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原理包括:

临床表现、超声检查、HCG的定性及定量,黄体酮试验、基础体温测定。

2、讲解中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胎心音听诊、超声检查。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模拟示教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录像;学生利用模型训练

第6章产前保健

[目的要求]

1、产前检查和建立围生医学的重要意义

2、了解高危妊娠及孕产期系统保健三级管理

3、掌握胎儿宫内情况及其成熟度的监测

4、了解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处理

[授课学时]3.5学时

[授课内容]

1、讲解围产医学的概念

2、一般讲解高危妊娠的定义

3、重点讲解胎儿宫内情况及其成熟度的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根据胎龄的估计、宫底高度、B超的双顶径、孕妇体重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功能的监测:

包括24小时尿E3测定,血清游离E3,血清胎盘生乳素,血清妊娠特异性B糖蛋白,阴道脱落细胞检查,B超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胎儿电子监护。

胎心的监测;胎心率的监测和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的预测,羊膜镜检查和胎儿脐动脉血流图检查。

胎儿成熟度的检查。

胎儿畸形的检查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孕期常见症状与处理

第七章正常分娩

[目的要求]

1、掌握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2、熟悉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授课学时]4学时

[授课内容]

1、重点讲解决定分娩的三因素及相互关系;产力:

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

产道:

骨产道和软产道。

胎儿:

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

2、讲解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

3、重点讲解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第一产程:

临床表现为规律宫缩、宫口扩张、抬头下降和胎膜破裂,注意产程的进展。

第二产程;临床经过为产妇屏气,胎头拔露和胎头着冠,密切注意胎心,做好准备接生。

第三产程;娩出胎盘,检查软产道,预防产后出血。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八章正常产褥

[目的要求]

1、熟悉产褥期母体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乳房等的生理变化。

2、掌握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3、熟悉产褥期保健和母乳喂养。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临床示教产褥期子宫、阴部、乳房的生理变化

2、一般讲解产褥期血液。

循环。

泌尿系统的生理变化

3、讲解产褥期的产褥妇的护理,包括饮食。

排泄、活动和哺乳。

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4、指导避孕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录像,模型示教及病房见习

第九章妊娠时限异常

第一节流产

[目的要求]

1、掌握流产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熟悉几种特殊类型流产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授课学时]1.5学时

[授课内容]

1、一般讲解流产的定义、常见病因和病理变化

2、重点讲解流产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

3、讲解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感染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

[授课方法]讲授法病例讨论式教学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流产与葡萄胎、输卵管妊娠、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鉴别诊断

第二节早产

[目的要求]

1、熟悉早产的定义、早产临产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2、了解早产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

[授课学时]0.5学时

[授课内容]

1、介绍早产的定义与病因

2、重点讲解早产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

规律子宫收缩伴宫颈管缩短。

治疗:

卧床休息,抑制宫缩,控制感染,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三节过期妊娠

[目的要求]

1、了解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性及其诊断方法与处理原则

[授课学时]0.5学时

[授课内容]

1、一般讲解过期妊娠的定义、病因与病理变。

2、重点讲解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影响及处理原则: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十章妊娠特有疾病

第一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

2、掌握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

3、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4、熟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发生的母儿并发症

5、了解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授课学时]1.5学时

[授课内容]

1、一般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

2、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全身小动脉痉挛,全身各脏器灌流不足

3、重点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与诊断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二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目的要求]

1、熟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对母儿的影响、临床表现、诊断、产科处理原则。

2、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鉴别诊断。

[授课学时]1.5学时

[授课内容]

一般讲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处理原则、病因及对母儿的影响。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十一章异位妊娠

[目的要求]

1、了解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病理

2、掌握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

3、掌握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及辅助诊断方法

4、熟悉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指证及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授课学时]1.5学时

[授课内容]

1、概述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

2、重点讲解输卵管妊娠:

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授课方法]讲授法病例讨论式教学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异位妊娠与流产、黄体破裂及盆腔炎的鉴别诊断

第十二章妊娠晚期出血

第一节胎盘早剥

[目的要求]

1、了解胎盘早剥的病因、类型及病理

2、熟悉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及并发症

3、掌握胎盘早剥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一般讲解胎盘早剥的病因、发病机制

2、重点讲解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授课方法]讲授法病例讨论式教学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二节前置胎盘

[目的要求]

1、了解前置胎盘的分类,病因及对母儿的影响

2、熟悉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

3、掌握前置胎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一般讲解前置胎盘的病因、分类

2、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3、重点讲解前置胎盘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授课方法]讲授法病例讨论式教学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十三章多胎妊娠与巨大胎儿

第一节多胎妊娠

[目的要求](自学)

1、了解多胎妊娠的临床表现和处理,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防治

第十四章羊水量异常

第一节羊水过多

[目的要求](自学)

1、了解羊水过多的诊断意义与处理

第二节羊水过少

[目的要求](自学)

了解羊水过少对胎儿的危害性、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第十五章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

[目的要求](自学)

1、了解胎儿生长受限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

2、熟悉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与治疗

3、了解胎儿生长受限的预防

第十六章胎儿窘迫

[目的要求]

1、了解胎儿窘迫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及其防治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意义

2、熟悉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授课学时]2学时

[授课内容]

1、讲解胎儿窘迫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2、重点讲解急性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3、重点讲解慢性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十七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第一节心脏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心脏病与妊娠、分娩之间的相互影响

2、熟悉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尤其是妊娠期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

3、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防治原则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重点讲解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一般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和对妊娠的影响

3、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4、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根据病史、心功能异常的症状、体征、ECG、X线、B超检查确诊

5、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心衰的诊断

6、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宜妊娠的指证

7、重点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妊娠期:

终止妊娠,定期产前检查,预防和治疗心衰,

分娩期:

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严密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证。

产褥期:

严密监护,充分休息,预防感染。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了解妊娠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间的相互影响

2、掌握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掌握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处理,包括产科处理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一般讲解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2、讲解妊娠与病毒性肝炎的相互影响

3、妊娠期肝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讲解妊娠期肝炎的治疗

5、重点讲解妊娠期肝炎的产科护理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二十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目的要求]

1、了解遗传咨询的意义

2、了解遗传咨询的对象、步骤、类别及对策、注意事项

3、了解遗传筛查的意义

4、了解产前诊断的意义、对象、常用方法及产前诊断的疾病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遗传咨询的对象、步骤、类别及对策、注意事项

2、遗传筛查的意义,重点是唐氏筛查

3、产前诊断的对象、疾病及常用方法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二十一章异常分娩

[目的要求]

1、熟悉产力、产道、胎儿、胎位异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意义

2、了解如何分析分娩异常中的重要问题,并熟悉处理原则

3、熟悉异常分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授课学时]3.5学时

[授课内容]

1、讲解异常分娩的定义及后果以及决定分娩四因素的相互关系

2、重点讲解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特征与处理

3、讲解子宫收缩过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4、重点讲解骨产道的临床分类、诊断及处理原则

5、重点讲解胎位异常中持续枕横位、持续枕后位。

前不均倾位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6、讲解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软产道异常

第四节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

[目的要求]

掌握异常分娩的诊断与处理

[授课学时]0.5学时

[授课内容]

详细讲解异常分娩的诊断与处理,难产的早期识别。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软产道异常

第二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

第一节产后出血

[目的要求]

1、了解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原因

2、掌握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方法及各种防治措施

3、了解晚期产后出血的意义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讲解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原因

2、重点讲解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方法及各种防治措施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晚期产后出血

第二节羊水栓塞

[目的要求]

1、熟悉羊水栓塞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对产妇的危害。

2、掌握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产科处理。

[授课学时]0.5学时

[授课内容]

1、一般讲解羊水栓塞的定义、病因、对产妇的危害。

2、重点讲解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产科处理。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三节子宫破裂

[目的要求]

1、了解子宫破裂的原因、

2、熟悉临床诊断及表现

3、掌握子宫破裂的防治措施

[授课学时]0.5学时

[授课内容]

1、讲解子宫破裂的原因

2、重点讲解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3、讲解子宫破裂的诊断

4、讲解子宫破裂的预防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二十三章异常产褥产褥感染

[目的要求]

1、熟悉产褥感染的诱因及致病菌、产褥感染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2、掌握产褥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内容]

1、讲解产褥感染的定义、诱因及致病菌,产褥感染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2、重点讲解产褥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二十四章妇科病史及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妇科病史的撰写的特点。

2、熟悉妇科检查方法

[授课学时]1.5学时

[授课内容]

1、讲解妇科病史的采集及书写,妇科的特殊检查

2、讲解腹部检查、盆腔双合诊和三合诊检查及窥器检查,并在模型上练习

3、选择合适病例,同学采取病史,进行妇科检查,做出妇科检查,做出诊断与处理,教师指导总结

[授课方法]讲授法利用模型及标准化人加强训练

授课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型标准化人

第二十五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目的要求](自学)

了解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分类与临床意义及其鉴别诊断

[授课内容]

1、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分类及病理变化

2、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第二十六章女性生殖器炎症及结核

[目的要求]

1、了解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的临床表现及主要治疗方法

2、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

3、熟悉盆腔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4、熟悉生殖器结核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5、熟悉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6、简单了解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艾滋病

[授课学时]3.5学时

[授课内容]

1、讲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

2、讲解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的临床表现及主要治疗方法

3、重点讲解急性盆腔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4、讲解生殖器结核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5、讲解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6、一般介绍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艾滋病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第三十章宫颈肿瘤

[目的要求]

1、熟悉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并了解其转移途径

2、掌握早期诊断方法和临床分期

3、熟悉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及其预后

[授课学时]1.5学时

[授课内容]

1、一般讲解宫颈癌的流行病学

2、讲解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学、宫颈上皮内瘤变、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的病理变化和转移途径

3、重点讲解子宫颈癌:

病因、病理、转移途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

[自学内容]妊娠合并子宫颈癌

第三十一章子宫肿瘤

第一节子宫肌瘤

[目的要求]

1、了解子宫肌瘤的病因、发病情况

2、掌握子宫肌瘤的类型、基本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原则

[授课学时]1.5学时

[授课内容]

1、介绍子宫肌瘤的病因及发病情况

2、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