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66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docx

25掌声统编版三上语文资料

25 掌 声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身有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

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其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在本课的教学中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这一线索,以“英子得到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画出文章中有关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

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亲历情感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身残志坚的人物事迹;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搜集身残志坚的人物事迹,如张海迪、霍金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好吗?

(生鼓掌)

师:

你们的掌声很热情,那你们想通过掌声对各位老师说什么?

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想通过学习文章了解到什么?

设计意图:

从现场的情形入手,与学生一起研究关于掌声的话题。

让学生对掌声里的含义有初步的体会,再由掌声的话题过渡到文本内容,自然衔接,顺理成章。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尽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课件出示读文要求:

(1)我的独立学习目标。

①认真读文,为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注意长句子的停顿,遇到拼读困难的词语可以借助书上的注音或向同桌请教后再读。

③用“方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依据生字表用“圆圈”圈出本课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①互相听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先说字的读音,再给生字组词),检查预习情况。

②分段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③交流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掌声 班级 默默 腿脚 轮流 投向 调来 摇晃 热烈 勇气

(1)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2)交流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语。

(3)课件出示本课会认字:

默 落 姿 势 投 调 况 烈 镇 述 普 忧 联

①学习多音字。

落: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落炕、落枕、落不是、落埋怨”等时读lào;表示“丢下,遗漏”时读là;表示“掉下来,往下降”“衰败”等时读luò;在“大大落落”中读luō。

调:

表示“调动,安排”等时读diào;表示“配合均匀”“挑拨;挑逗”时读tiáo。

②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预设:

a.比较形近字“姿、资”,记忆“姿”。

b.比较形近字“优、忧”,记忆“忧”。

c.加一加的方法记忆“落、势、调、况、烈、联”。

d.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投”。

设计意图:

明确自学的目标,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有努力的方向,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

让学生充分享受发现知识的乐趣。

三、再读课文,了解英子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

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文静、内向、自卑、忧郁、小时候生过病)

2.出示自学提示:

(1)用横线画出描写英子的句子。

(2)联系身边的人和事,想一想,从这些句子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自学成果,抓住重点词句加以体会,随机交流下面的句子。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1)是什么原因让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呢?

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2)英子的走路姿势一摇一晃,可她也想像正常孩子一样走出教室。

想象一下,英子也想去干什么?

(3)但是这一切,英子都做不到,她的心情你能理解吗?

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4.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

现在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了?

(开朗)

(1)想象一下:

她还会和同学们一起(    )、一起(    )、一起(    )……

(2)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4自然段。

(3)对比英子得到掌声前后的表现,你有什么疑惑?

设计意图:

本教学环节教师重点关注对学生品词析句能力的指导,关注对学生阅读习惯及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

大胆质疑,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掌、班、默、腿”。

1.指名读字,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

2.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笔画顺序,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提示:

“班”中间的竖撇在竖中线起笔,两侧布局要均匀。

“默”最后一笔点不要丢掉。

4.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力求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其小星星。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

扎扎实实落实课标中关于写字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请同学们齐读。

设疑:

老师来给同学们上课,同学们欢迎吗?

那么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让老师感受到你们在欢迎我?

(学生鼓掌)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课件出示:

掌声是一段欢迎词,讲述着心里的热情)。

课文中的“掌声”还有哪些含义呢?

请大家根据自读要求自由地朗读课文。

2.小结:

英子在得到掌声前后真是判若两人。

是呀,从忧郁到开朗,一对反义词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我们心中一定画了一个问号——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

那就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故事会吧!

设计意图:

教师优美的语言给孩子创造阅读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掌声”的力量的探究。

二、精读课文,聚焦掌声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思考:

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

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如果能说说同学们为什么鼓掌那就更好了。

(一)品读第一次掌声。

1.指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自己试着完成学习卡内容的填写。

2.汇报:

同学们为什么会给英子掌声呢?

(因为英子害怕。

)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出示: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教师点拨:

理解“慢吞吞”,你能做一个“慢吞吞”的动作吗?

英子为什么要“慢吞吞”的?

3.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么想?

用一个词语形容英子当时的内心感受。

(害怕、担心、忐忑、恐惧、难过、紧张。

过渡:

所以英子的“眼圈红红的”,是呀,英子紧张、难过、害怕,此时她万般无奈、无比痛苦,你能把英子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4.指导朗读。

5.写法小结: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对英子哪方面进行的描写吗?

(“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是对英子动作的描写;“眼圈红红的”,是对英子神态的描写。

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英子内心的痛苦。

6.过渡:

英子在胆怯中,在同学们的目光中走上了讲台,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同学们,英子如果就站在你们的面前,你们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鼓掌)好,那我们现在就为英子鼓掌吧!

7.小结:

你们的掌声整齐而响亮,这是热烈的掌声;你们的掌声一直不停,这是持久的掌声。

假如,英子就是我们班的一员,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8.让我们将千言万语都融入在这掌声中吧。

9.说说看,我们的掌声里有着怎样的力量?

小结:

课件出示——掌声是一段鼓励的话语,鼓励人战胜自卑。

(二)品读第二次掌声。

1.自由读描写第二次掌声的句子。

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多么感人的场面,让我们回到那精彩的瞬间。

(展示课文插图并配以掌声)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掌声再次响起,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对英子说什么?

(理解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4.过渡:

可文中的同学们什么也没说,只是用掌声表达,这掌声中包含着他们的什么?

(预设:

掌声中有同学们的赞赏,掌声中有同学们的表扬,掌声中有同学们的鼓励……)

5.小结:

课件出示:

掌声是最高的赞美,是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6.掌声中,英子有无数话涌上心头,可她什么也没说,请同学们看插图,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么想?

此时英子又是怎么做的?

7.对比读,感受变化。

出示句子:

①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②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8.提问:

“一摇一晃”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

如果你是英子,这两次的心情一样吗?

这样的改变都来自同学们的掌声。

我想说:

(课件出示)掌声是浓浓的关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悟,走进英子的内心。

教师还巧妙地运用了换位思考的教学策略:

“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么想?

”激发了学生真实情感的体现。

三、创设情境,体会微笑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含义。

3.你还想为英子鼓掌吗?

这掌声中包含着你对英子的哪些情感?

(希望、祝福、祝贺。

将之前总结性的话语全部出示在课件上面引导学生填空:

掌声是______________。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理解“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含义,把语文学习的情感体验引向品味生活的真谛。

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掌声,更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体验,引导学生模仿创作。

理解掌声的内涵。

四、教师指导,学生临写

1.课件出示生字:

轮、投、调、摇、晃、烈、勇,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做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轮、投、调、摇”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2.师着重指导生字“勇、晃”,这两个生字都是上下结构,“勇”的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钩;“晃”上部的“日”写得略扁些。

3.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师提醒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投影反馈,学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

写好字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通过做小老师,参与写后评议等多种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中去。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总结:

是呀,掌声是一种爱,让世界变得温馨!

英子永远忘不了这爱的掌声,永远感谢这爱的掌声。

其实,我们就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让我们把我们的掌声,把我们的爱心,送给我们身边的人。

(视频)(《爱的奉献》这首歌曲轻轻响起,教师和学生一起唱。

师:

孩子们,你们就是爱的创造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对爱的理解,达到既教语文又教做人的教育效果。

以“爱”延伸课堂的内容,通过交流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实现“爱”的内化和迁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引导学生读文的过程中,我以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学生感悟掌声中包含的浓浓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模仿创作,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

2.在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感悟读、齐读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读,让学生关注字词,大胆联想,在阅读中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掌声中包含的无尽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