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12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安全培训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培训内容.docx

《安全培训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培训内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培训内容.docx

安全培训内容

一、电梯基础知识

1.电梯基础知识

1.1.电梯主要部件:

电梯是机、电一体的大型专业产品。

电梯的结构传统上一般可分为机械和电气系统两大部分。

可以作这样的比喻:

电梯的机械系统相当于人的躯干;而电气系统可以比拟成人的大脑和神经。

现代的电梯主要由以下系统构成:

􀂄曳引系统:

􀂄轿厢轿架系统:

􀂄门系统:

􀂄对重系统

􀂄导向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1.1.1.曳引系统:

功能:

输出与传送动力,利用曳引轮与钢丝绳的摩擦力,使电梯运行。

组成:

主要由曳引机、曳引绳(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

1.曳引机:

a)相关知识:

b)曳引机布置(蜗轮蜗杆)

相关知识:

TK型主机:

a)蜗杆上置b)单边支撑c)适用于低速小载荷;

TY型主机:

a)蜗杆下置b)双边支撑c)适用于高速重载;

由上述两表可以看出:

a)所谓“吊”即指曳引轮钢丝绳吊的是轿厢还是对重,吊轿厢是即为“正吊”;

b)所谓“置”实际指电机位置;

c)特别注意:

TY型主机无逆置形式;在标准规格表中可以查询到各规格标准电

梯所采用主机型号;

d)实践中:

当机房位置与标准不符时,即可考虑采用不同的主机布置形式,以满足电机尾部的盘车空间;

2.制动器:

作用:

制动曳引轮,电梯静止时闭合,克服轿厢与对重间的不平衡力;运行时释

放,使电梯能够运行。

相关知识:

分类:

目前制动器主要有鼓刹和碟刹两类

a)鼓刹(TK,TY,NPM用无齿主机):

鼓刹结构简单,电梯多用

b)碟刹(无机房无齿主机):

碟刹体积小巧

3.曳引绳:

作用:

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

组成:

由钢丝、绳股和绳芯组成,绳芯有支撑和固定绳股、储存润滑油的作用。

主要为Φ8(限速器用)、Φ10(无机房,微机房电梯用)、Φ12、Φ16四种,多为西鲁式外粗式钢丝绳:

8×(19),即8股绳,每股19条钢丝,

主要参数是破断载荷等,具体见下表:

钢丝绳相当于“生命线”,GB规定钢丝绳直径至少为8mm;曳引轮直径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40倍;

目前市场上OTIS的GEN2无机房电梯甚至避开标准采用了扁平复合材料钢带;

4.导向轮:

为配合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距离,使曳引绳经曳引轮再导向对重装置或轿厢一侧而设置的绳轮。

5.反绳轮:

在轿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

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6.相关知识

a)曳引比:

通常曳引比为1:

1,即钢丝绳运动的速度与对重轿厢一致;

曳引比为2:

1时,轿厢对重的运行速度为钢丝绳的1/2;2:

1吊挂,钢丝绳张力为负载的1/2,可以降低曳引机的负荷要求,从经济性考虑,货梯、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梯种多用此方式,目前我司NF,NPM,UAX,AVF电梯采用2:

1吊挂方式;

对于大型货梯,甚至采用4:

1吊挂形式;

b)钢丝绳缠绕方式:

1)半绕,2)全绕(复绕)

1:

1吊挂与2:

1吊挂均可以采用全绕方式,全绕方式常使用于主钢丝绳有打滑危险的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电梯。

例如,超高速电梯以及高速电梯。

另外,速度较快的场合,若采用摩擦力较大的V形槽的绳轮时,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将明显下降,因此,常使用圆形槽或底切槽绳轮,并采用全绕方式弥补摩擦力的不足。

1.1.2.导向系统:

功能:

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组成:

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支架等组成。

1.导轨:

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由钢轨和连接板组成。

相关知识:

a)常用为T型轨,有实心轨、空心轨之分;

b)命名规则:

例:

T-××K其中数字××表示该型号导轨每米的重量为多少kg;导轨规格通常为5米/根;

c)安装时导轨与导轨端部通过榫舌与榫槽楔合定位,导轨底部用连接板固定,如图1-10示;

d)通常称轿厢侧的导轨为主轨,对重侧的导轨为副轨;对重侧可以采用空心轨;但当对重采用安全钳时,因安全钳制动夹持导轨,故不应使用空心轨;

空心轨示意图如图1-10.1所示:

2.导靴:

设置在轿架和对重装置上,使轿厢和对重装置沿导轨运行的导向装置。

相关知识:

导靴通常分为:

a)动导靴(运用于中低速电梯),

b)滚动导靴(高速≥2m/s),

3.导轨支架:

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

相关知识:

c)每根导轨至少应有两个导轨支架并且两支架间距≤2500mm;

d)我司导轨档距除无机房电梯第2~3档,NF货梯档距为2000mm以外,其它梯种档距多为2500mm;

1.1.3.轿厢、轿架:

功能:

用以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组成:

由轿架和轿厢组成。

1.轿架:

固定和支撑轿厢本身和运载重量的承重框架,一般由上横梁、立柱、轿底、底梁等组成。

2.轿厢:

是电梯的工作容体,具有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

一般由前壁、操纵壁、轿壁、轿顶、装饰吊顶等组成

1.1.4.门系统:

功能:

封住层站出入口和轿厢出入口。

组成:

由轿门、层门、开门机、门套等组成。

1.轿门:

设在轿厢入口的门,由门板、轿门导轨架、轿厢地坎等组成。

2.层门:

设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由门板、层门导轨架、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等组成。

相关知识:

a)层门本身无动力,通过轿门与层门的联动及弹簧开闭

b)目前我司采用水平滑动门,分中、旁开两种方式,通常以×CO、×C代表中分,×S代表旁开,数字×代表门扇的数量;

c)中分式开门开关时间短,多适用与乘客集中的场所;旁开门具有可以将井道做成窄小的优点,在病床电梯,载货电梯有较多的应用;

3.开门机:

使轿厢门和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机械连杆门机:

结构复杂,寿命较低;逐渐淘汰;

变频门机:

目前主流,控制精度高,工作可靠,无需机械连杆,采用齿带传动;

4.门套:

装饰层门门框的部件,主要起定位及保证与门扇之间的间隙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作用。

1.1.5.对重装置系统:

功能:

用来平衡全部轿厢质量和一部分额定载重量,降低主机所需功率。

组成:

由对重块和对重框架等组成。

相关知识:

对重质量=轿厢自重+0.5×轿厢额定载重;(其中0.5为平衡系数)

对重的布置形式通常有:

对重后置、对重侧置、对重侧后置等几种形式;对重侧置多用于旁开门电梯、观光电梯或轿厢深度较大的场合;对于对重需要放置在侧面,而井道宽度不足,深度足够对重后置对重侧置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对重侧后置的方式;

1.1.6.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组成:

主要由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上下极限开关等组成

其中:

通常我们所说的“四大安全部件”即指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这四大安全部件均须通过相应的型式试验;

1.限速器:

由与轿厢相连的钢丝绳带动限速器绳轮,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超速开关动作,切断电梯电路,使电梯制停;若电梯继续加速,则动作安全钳,将电梯强制夹停在导轨上的安全装置。

形式:

抛块式,抛球式

原理:

离心力原理,转速越大,离心力越大,则安装在限速器绳轮上的离心块逐渐张开,到设定值时,离心块动作相应开关,使限速器发挥作用;

2.安全钳:

限速器动作时,使轿厢或对重停止运行保持静止运行状态,并能夹紧在导轨上的一种机械安全装置。

分类:

瞬时式:

顾名思义,动作时没有缓冲过程,极短的时间内卡住导轨,冲击大;只适用于速度小于1m/s的电梯;

渐进式:

带有U型弹簧,楔状钳块动作时夹持力逐渐增大,适用各种速度电梯;

我司目前限速器均为渐进式安全钳;

3.缓冲器:

位于行程端部,用以吸收消耗轿厢或对重冲向底坑动能的一种缓冲安全装置。

分类:

蓄能型:

弹簧式,其他弹性材料(我司NF30速电梯采用聚氨酯缓冲器);结构简单,造价低,缓冲不平稳;适用于速度≤1m/s;

耗能型:

油压式,缓冲平稳,适用于各种速度电梯;我司速度>1m/s以上电梯;

4.门锁装置:

轿门与层门关闭后锁紧,同时接通控制回路,轿厢方可运行的机

电联锁安全装置

验证层门紧锁的电气关闭装置:

在电梯门上安装有关门极限开关(CLS),用于检查门是否关闭,当CLS开关没有动作时,微机就判断门没有关好,电梯不能运行。

紧急开锁与层门的自动关闭装置:

在电梯的每个层门上都有一个三角锁,在层门外可通过三角锁匙把电梯门锁打开,再用力可以把层门连带轿门一起推开。

层门是以弹簧回复力使它自动关闭。

5.极限开关:

当轿厢运行超越端站停止装置时,在轿厢或对重装置未接触缓冲器之前,强迫切断主电源和控制电源的非自动复位的安全装置。

电梯井道的顶端和底端各安装有一组强迫减速开关(SDS)上、下运行限位开关(ULS、DLS)和上、下终端极限开关(FLS);它们在轿厢或对重(若有)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电梯运行至上、下终端位置时,

SDS(强迫减速开关):

防止电梯运行到最高或最低层站的相应减速点后,仍不减速运行,此时轿架上打板动作开关使电梯强迫减速;

ULS/DLS(上、下运行限位开关):

若SDS(强迫减速开关)未能使电梯减速平层,则轿架上打板动作限位开关,强制电梯停止;

FLS(上、下终端极限开关):

如上述两组开关均未能使电梯停止运行,则极限开关动作,断开电气安全回路,使电梯停止运行。

1.1.7.电气系统

1、拖动系统

电梯拖动系统是为系统提供动力,控制速度的部分。

主要由曳引电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机调速装置等。

a)电梯控制系统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直流电机驱动控制,

交流单速电机驱动控制,

交流双速电机驱动控制,

直流有无齿轮、无齿轮调速驱动控制,交流调压调速驱动控制,

交流变压变频调速驱动控制(VVVF),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驱动控制等阶段

b)常见的电梯拖动系统有以下3种:

双速拖动方式、交流调压调速拖动方式、交流调压调频拖动方式。

不同拖动方式的比较

c)VVVF解释

VVVF:

即调压调频(VariableVoltageVariableFrequency)

电梯运行的特点:

1.恒转矩运行,要求转矩M保持不变;由于转矩M与u/f成正比,所以必须保证u/f为定值

2.电梯运行过程是加速-匀速-减速;电梯是变速运行,根据交流电机公式转速公式:

n=60f(1-s)/p(n:

转速(rps/min)s:

转差率f:

电源频率(Hz)p:

电机极对数)改变转速就要改变频率f,所以要同时满足特性1、2就必须在改变频率的同时改变电压u,这就是所谓的VVVF交流变压变频调速驱动控制

2、电梯主要控制系统

电梯拖动控制系统采用了速度环和电流环双闭环反馈控制电路。

主微机产生的速度指令,与旋转编码器反馈的速度信号进行比较及矢量计算,构成速度闭环控制;而速度比较的输出信号经主控制系统处理后,再输出电流指令(正弦指令),再与霍尔电流互感器反馈的电流比较。

从而形成电流闭环控制。

3、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电梯主要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三相电源经整流器(UR)进行三相全波整流后成为直流电源,再经滤波电路后,由逆变器(或变频器)(UI)通过SPWM(正弦脉冲宽度调制)转换变成变频变压三相正弦脉宽调制电压供给三相感应电动机(曳相电动机),再通过机械减速装置驱动电梯,或直接由电动机驱动电梯(如UAX电梯)。

对于电梯在变频器部分中采用了高速演算的微机,从速度指令的输入到SPWM脉冲的输出,采用全数字控制方式,提高了控制性能,节省了能源。

电梯通过变频器或逆变器,可使电动机正转或反转,输出三相电压、频率可变的三相交流电源,以供给电梯系统。

4、门机控制系统

NPX系列、UAX系列、NPH系列、GVF系列中分电梯采用的门机为变频调速控制,其原理图如下:

当电源输入门机系统后,经过整流滤波后输入逆变系统(变频器),控制板的有关信号控制IPM模块,使其输出三相PWM信号驱动门电机转动,门机通过皮带减速,驱动轿门的开和关。

逆变系统产生的三相交流电通过电流传感器反馈回控制板,作为电流控制用;与门机同轴相连的编码器产生的位置和速度信号也输入到控制板,作为速度和位置控制用,从而构成了速度和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

 

二、电梯国家标准文件(常用)

1、特种设备安全

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TSG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

4、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5、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三、电梯使用安全知识

第一部分乘坐电梯注意事项

“四看”

   1、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

来到电梯前,乘客应看电梯前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如果挂有该标志,说明电梯正在维修,乘客不要乘坐。

   2、看有无安全标志。

乘坐电梯时,首先要查看电梯内是否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两者同时具备才能保障安全。

   3、看是否超载。

电梯超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当电梯因超载报警时,应该主动退出,等待下一趟再乘座。

   4、看运行是否正常。

电梯停稳后,乘客进出电梯时应注意观察电梯轿箱地板与楼层是否平齐,如果不平,说明电梯存在故障,应及时通知电梯使用单位。

 

“四不”

   1、不顶阻电梯门。

当电梯门快关上时,不要强行冲进电梯,阻止电梯关门,切忌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停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不随便按应急按钮。

应急按钮是为了应付意外情况而设置的,电梯正常运行时,不要按应急按钮,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不开门运行。

乘坐电梯时,如果电梯门没有关上就运行,说明电梯有故障,在电梯外的乘客不要进入乘坐;已在电梯里的乘客不可在运行时跳出电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应停留在电梯内,按下述应急“四步曲”实施救助。

   4、发生火灾时不乘座电梯。

发生火灾时,乘客禁止使用电梯逃生,应选择楼梯安全出口逃生。

被困人员应急“四步曲”

   如乘坐电梯过程中遇电梯故障,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步:

保持镇定,稳定情绪,不要自行向电梯外翻爬;

   第二步:

找到电梯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通过报警装置向外界求救;

   第三步:

查看电梯内部是否提供求救电话,拨打该求救电话向外求救;

   第四步:

向外发出求救信息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相关措施,不可擅自采取撬门、扒门等错误的自救行动,应该在电梯内静待专业人员开门救援,电梯平层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快速离开电梯。

第二部分电梯使用运行安全要求(使用单位)

   一、电梯的使用单位应对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设置专人负责电梯的日常管理,记录电梯运行状况和维修保养工作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积极采取先进技术,降低故障率。

   

(二)确定合理的电梯运行时间,加强日常维修保养。

   (三)在便于接到报警信号的位置设立电梯管理人员的岗位,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和操作程序。

在电梯发生故障困人后,在不具备相应持证安全管理人员的情况下,禁止开展相关困人救援工作,要做好对梯内被困人员的安抚工作,并及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四)有司机电梯不得以无司机状态运行。

   (五)发生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及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二、电梯的使用单位应对电梯逐台建档,并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安全检验合格证有效期为一年。

凡未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的电梯不得使用。

   三、电梯的使用单位应与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发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的企业签订安装、大修改造、维修保养合同,并明确被委托企业的责任。

四、电梯机械部分发生严重腐蚀、变形、裂纹等缺陷,电气控制系统紊乱,存在严重不安全隐患,已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时,应报废。

报废的电梯,其产权单位应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备案注销。

报废后的电梯严禁继续使用。

五、在用电梯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六、电梯定检使用单位需要提供的资料:

注册登记表、上一年年检报告、安全管理人员证复印件、产品合格证。

电梯年检备查需要的资料:

电梯出厂时的随机资料、安全管理制度、电梯日常运行记录、电梯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