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数学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44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一下数学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下数学备课.docx

《一下数学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下数学备课.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下数学备课.docx

一下数学备课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课

课题

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掌握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2.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弄清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区别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3.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学情预测

学生有口算的基础,可让学生自主探索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润课——师生预学

1.谈话: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

(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

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

右手呢?

小结:

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润学——主动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

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

一共有多少个糖球?

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

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0+20=?

提问: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

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谈话:

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显示以下情境

小萝卜:

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

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

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

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

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

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就是10。

小结:

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润教——无痕导学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四、润效——有效悟学

谈话:

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合作,以及自己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课

课题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情预测

学生有口算的基础,可让学生自主探索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润课——师生预学

多媒体演示:

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中客车和轿车三兄弟,分别向小朋友们问好并自我介绍。

小轿车:

“我有3个座位。

”中客车:

“我有30个座位。

”大客车:

“我有45个座位。

提问:

观察这副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45+30、45+3、30+3。

二、润学——主动交流

1、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

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

(2)小组讨论。

交流算法。

注:

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

(3)整理算法。

讨论:

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把30与40相加)谈话:

10个10个地数数,是把30和40相加;用小棒摆,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用计数器,把3个十拨在十位上,与4个十相加。

可见做45+30都是把40和30相加(板书:

40+30=70),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5,得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75(板书:

70+5=75)。

2、教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

根据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么算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

对于先算5+3=8,再算40+8=48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

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同桌交流。

谈话:

你们都认为45+30,要先把40和30相加,想一想这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

45+3,要先把5和3相加,想一想,这又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

从中你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润教——无痕导学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一起用计数器拨一拨,写出结果。

指名两位学生在全班演示,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拨。

2、“想想做做”第2题。

各自口算,后同桌检查,有错的再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

提问:

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做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四、润效——有效悟学

谈话:

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合作,以及自己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课

课题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一般的思维不一致,学生在解决的时候条件找不准,确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预测

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并应用加法解决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稍复杂,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素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创设游戏,激趣导入

1.师生谈话: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想要吗?

师:

想要的小朋友坐端正了,开动你的小脑筋。

谁今天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2.师生活动(准备10个笑脸胸针放在一个盒子里)

师:

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在这个盒子里抓礼物。

(请两个小朋友把盒子里的礼物全部抓光)

师:

现在盒子里还有礼物吗?

盒子里的礼物被分成了几部分?

师:

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个笑脸吗?

师追问:

你怎么知道的?

二、润学——主动交流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1)讨论后明确:

树上原来的桃子树是总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

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不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列式计算(板书:

23+5=28或5+23=28)。

追问:

23、5、28分别表示什么?

23+5=28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3)指导口答。

三、润教——无痕导学

1、师范游戏:

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

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

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

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四、润效——有效悟学

谈话:

通过刚才的借花游戏我们已经知道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花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提问:

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乘车的情况,再根据问题的选择算发,并说一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对已经解答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指出:

这几个问题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课

课题

练习七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1、以口算为主,通过比较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注意通过比较突出基本算法,也注意估算和口算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是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以口算为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预测

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还不高,需要补缺补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润课——师生预学

1.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

(练习七第1题)

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先估算,再计算。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2题,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3.不计算,比大小。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

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

47+2与47+20,怎么比呢?

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

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二、润学——主动交流

65+304+5260+1353+20

56+325+431+620+35

1、让学生交流估算的想法。

如:

65+30得九十几

2、再让学生算一算。

3、交流估算与实算的差距。

三、润教——无痕导学

47+2○47+204+75○75+4

50+48○40+4830+6○3+66

不计算,先估算一下,想想圆圈里应该填什么?

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看看应该怎么填。

再交流反馈结果。

四、润效——有效悟学

小男孩说:

我要借5本《数学故事》。

阿姨说:

你借走5本后还剩33本。

小番茄的问题是:

原来有多少本《数学故事》?

1、观察图,说说图上画了谁?

他们分别说了什么?

2、试着解答问题,列式计算。

3、交流反馈。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

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是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是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学情预测

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法。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润课——师生预学

1.口算:

73+30=40+5=36+20=21+50=

60-30=30+8=36+2=21+5=

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板书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润学——主动交流

1.情境图。

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3)学生探索算法。

①师:

同学们,45-30=?

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第一种:

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

第二种:

想30+(15)=45

第三种:

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三、润教——无痕导学

2、学习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

师:

浏览完了一个景点,想不想再去游乐园乐一乐?

那我们赶快上车吧!

(2)指导看懂图意:

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3)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4)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

45-3=()

(5)你想怎样算?

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四、润效——有效悟学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86-50=()

54-2=()86-5=()

2、学做小司机(游戏)。

方法:

把“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三组题分别写在三辆汽车上,指名口算(当小司机)算对了把车开走。

3、“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课

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预测

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法。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润课——师生预学

1、口算

76-6085-7093-50

39-867-649-5

直接写结果,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一组题是怎样算的?

2、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润学——主动交流

1、小青蛙跳远(游戏)

方法:

做一棵苹果数,把以下各题分别写在每一个苹果上,指名口算,算对了,把苹果摘下,送给他。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48-4059-4075-4064-4086-4097-40

48-459-475-464-486-497-4

2、“想想做做”第5题

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第6题:

在○里填上“﹥”、“﹤”或“﹦”。

58-4○58-4075-30○57-30

69-6○96-682-50○72-40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样比的?

(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吗?

(没有计算)

三、润教——无痕导学

4、“想想做做”第7题

(1)出示图,要求学生说说看了图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醒学生别忘记口答)

5、“想想做做”第8题

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说说35表示什么?

20表示什么?

问题是什么?

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要怎么做?

学生列算式解答。

集体交流:

进行口答。

四、润效——有效悟学

完成练习册上的内容。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课

课题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类似的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只要从总个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算出去掉的数量了。

学情预测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会发生困难,要降低思考的难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润课——师生预学

看图提问题(出示图)

小猴上次从果园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桃了!

过了几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问的什么?

二、润学——主动交流

1.自主探索

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

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2.画图帮助

如果有的同学还想不懂,我们一齐来画图研究,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贴一张纸条,盖住的就是28个桃(板书)这28个桃吃完了吗?

还剩几个?

(揭去后一段纸条,露出剩下的6个桃。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

(写?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

谁能说出算式?

(板书:

28-7=21(个))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谁到图上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

(写“?

”,完成示意图)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

谁能说出算式?

板书:

28-6=22(个)

谁能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指名口答。

3、反思揭示课题

谈话:

结合题目的意思想一想,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

(板书:

总个数)6表示什么?

(板书:

剩下的个数)22表示什么?

(板书:

去掉的个数)谁来说说已知总个数和剩下的个数怎样求去掉的个数?

(补充完整数量关系式:

总个数-剩下的个数=去掉的个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巩固提高

三、润教——无痕导学

(以4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1、指定4名学生把这4道题分别说一说: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

问我们什么?

使全班学生对这4题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2、组内分工,每人负责一道题独立思考如何计算。

3、组内交流,要求人人说出自己负责的那道题是怎样想的,其余的学生注意听他说的对不对,有错及时纠正。

4、学生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润效——有效悟学

谈话: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说说解决这一类问题应该怎样想?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课

课题

练习八

(1)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比练习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学情预测

这段时间都是计算,学生感到单调,要注意课堂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有效性。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图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润课——师生预学

我们已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法,你们还记得怎么算的?

(出示:

67-5=67-50=)

请你们先说说67减5怎么算的?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7减50怎样算的?

同桌相互说一说。

比较67减50与67减5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小结:

算几十几减几时,用个位上的几减几;算几十几减几十时,从几十里面减去几十。

二、润学——主动交流

1.第1题

59-376-592-60

59-3067-538-4

95-3067-5072-20

(1)观察一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提问:

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减数有什么不同?

引导:

你能计算第三组的得数吗?

想想这两类题各是怎样口算的?

交流得数,有错的改正。

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过程。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提问:

第一组里计算减3和减30时,有什么不同?

第二组里计算减5和减50呢?

指出:

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几要从个位上减,几个十要从十位上减。

2.第2题

读题明确要求。

依次口算“-2”得数,再用卡片“-30”让学生依次口算。

3.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

4.第3题

用时2分钟,看看你能算对几道。

三、润教——无痕导学

第4题

让学生看题,说说知道俩两个条件,求什么问题?

列式解答,交流并口答。

四、润效——有效悟学

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建国路小学“普爱·和润”课堂教师备课

课题

练习八

(2)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时

主备人

吴雪洁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比练习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学情预测

这段时间都是计算,学生感到单调,要注意课堂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有效性。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图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一、润课——师生预学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我们将练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

(板书:

练习八)

二、润学——主动交流

1.明晰算法,形成结构

(1)出示两组题

34+4034+4

25+3025+3

56-4056-4

79-3079-3

要求学生看算式口算,教师板书得数。

(2)比较练习

提问:

竖着看,第一组属于哪一类计算?

要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提问:

竖着看,第二组属于哪一类计算?

要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2.第5题

小朋友的算法掌握得很好,现在请你们完成第5题。

3、第6题

教学流程

复备思考

3.第6题

豆子老师看小朋友完成得很好,也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他不知道用哪把钥匙开锁。

请你们连一连。

三、润教——无痕导学

1.第7题

同学们算了这么多题目,请你们再估计一下这些算式的得数。

怎么估计呢?

(出示:

30+16)看30+16,可以怎么想?

(学生说)

所以我们把它和六十多连。

剩下的题得数能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