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75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题答案

六、请运用选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选言肢不相容的情况下,这个推理是有效的。

例如,“这件出土文物或者是唐代的,或者是宋代的,或者是元代的。

或者是明代的;这件出土文物是唐代的;所以,这件出土文物不是宋代的,不是元代的,不是明代的”。

而在选言肢相容的情况下,这个推理是无效的。

例如,“某人或者是京剧演员,或者是昆剧演员,或者是汉剧演员,或者是豫剧演员;某人是京剧演员;所以,他不是昆剧演员,不是汉剧演员,不是豫剧演员”。

   2.这个命题是相容的选言命题,如果以此为大前提,加上“这份统计材料计算有错误”的小前提,无法得出“不是原始材料有错误,也不是两者兼而有之”的结论。

与本章第二大题第一题对照,有讨论余地.)   

   3.加上前提(A)不能得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

加上前提(B)可得出“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因为否定肯定式是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4.《黄》的导演姓白,《孙》的导演姓黄,《白》的导演姓孙。

这个结论是通过选言推理得出的。

因为《黄》的导演或姓孙、或姓白;而姓孙的导演曾同他对过话,可见他不姓孙。

根据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得结论:

《黄》的导演姓。

《孙》的导演或姓黄、或姓白,既然《黄》的导演姓白,他只能姓黄了。

这样,《白》的导演只能姓孙了。

  

5.这里包含有两个选言推理。

 

第一个选言推理是:

墓主人或是自然老死,或是暴力致死,或是病死(此前提省略);经检查确认墓主人不是自然老死,也不是暴力致死;所以得出结论:

墓主人是病死的。

第二个选言推理是:

墓主人或因慢性病而死,或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经检查,未见慢性病致死的证据;所以得出结论:

墓主人是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亡的。

七、请运用假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

因为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指出: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而这个推理却是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

2.错误。

因为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前提否定了后件,从而结论否定了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3.正确。

这个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

((pÙqÙr)←s)Ù(ØpÚØqÚØr)→Øs。

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它是个有效式。

 

4.学生甲、乙两人的回答都不合逻辑。

甲运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他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

乙运用的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他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

5.A、B、C、D四个学生关于裹尸布真伪的言论,都运用了假言推理。

因此,他们的言论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借助假言推理的规则逐一加以检查就清楚了。

①A的言论实际上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这个推理就其形式结构来说是正确的(符合“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

但是它的大前提是错误的。

即“如果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六百多年时间里一直被我们的教友所敬奉”,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在事实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由于宗教迷信的影响和欺骗,即使它是假的,也可能为宗教徒所祟拜。

②B的看法也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这个推理在形式上是错误的,因为它是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③C的看法包含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它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这是违反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的。

④D的看法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即从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这是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的,因而他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

6.警方的三个推理都是错误的。

警方的第一个推理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警方的第二个推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它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警方的第三个推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它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7.可以认为包含着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

“只有念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漂亮的高楼;爷爷未能住这样漂亮的高楼,所以,爷爷一定是没有好好学习。

”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它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当然,爷爷的话也未必正确。

   

8.①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分别为B、O、AB、A型。

因为如果甲是错误的,那么,乙、丙、丁的自述就正确了。

这样,乙为O型,丙为AB型,丁或者是A,或者是B。

既然甲不是A型,那么,丁是A型,而甲就是B型了。

②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同理,甲、乙、丙、丁分别为A、B、AB、O型。

③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不能得出结论。

因为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丁的自述就正确了。

这样,甲、乙、丁应分别为A、O、B型。

结果,丙应为AB型。

但丙自述为AB型是错误的,这就说明上述的前提是不能得出结论的。

④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同理,也不能得出结论。

9.上场的是G、A、B、C、E、R六名队员。

整个推理分九个步骤:

(1)根据前提②和“G一定要上场”的题设,可以推出D不上场。

其推理公式为:

只有D不上场,G才上场;现已知G上场,所以,D不上场。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2)根据前提④,可以推知R上场。

其推理式为:

当且仅当D上场,R才不上场;现已知D不上场;所以,R上场。

这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3)根据前提⑤,可推知C上场。

其推理形式为:

只有R不上场,C才不上场;现已知R上场,所以,C也要上场。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4)根据前提③,可推A上场。

其推理形式为:

当且仅当A上场,C才上场;现已知C上场,所以,A也上场。

这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5)根据前提⑥,可推知P不上场。

其推理形式为:

要么P上场,要么A上场;已知A上场,所以,P不上场。

这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6)根据前提①可推知S不上场。

其推理形式为:

如果P不上场,那么,S就不上场;现已知P不上场,所以,S不上场。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7)根据前提⑦,可推知T和Q不上场。

其推理形式为:

如果S不上场,那么T和Q不上场;已知S不上场,所以,T和Q不上场。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8)根据前提⑧,可推知F不上场。

其推理形式为:

如果R上场,那么F不上场;已知R上场;所以,F不上场。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推知不上场的队员是D、P、S、T、F、Q。

(9)最后通过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推知B和E上场。

其推理形式为:

B和E要么上场,要么不上场;已知,B和E不上场是不可能的(已有D、P、S、T、F、Q六人不上场;所以,B和E要上场

10.9号不该上场。

推理过程如下:

根据前提②,可推出3号上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根据前提③,可推出6号不上场(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根据前提①,可推知4号不上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根据前提④,可推出9号不上场(先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推出“并非9号和12号同时上场”,然后通过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推出9号不上场)。

 

八、以下列命题为前提进行推理,能否得出结论?

如果能,结论是什么?

并把推理形式写出来。

  1.不能得结论。

   以p表示“这份统计表材料失实”,用q表示“这份统计表抄写有误”,用r表示“这份统计表计算有误”,这样,这个推理形式可表示为:

(pÚqÚr)Ùq→?

这是个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式,而肯定式是个错误式。

   2.能。

结论是“这个人的业余生活肯定是比较单调的”。

   以p表示“某人爱好文学艺术”,以q表示“某人爱好体育活动”,以r表示“某人的业余生活肯定是比较单调的。

”这样,这个推理形式可表示为:

((ØpÙØq→r)ÙØ(pÚq)→r)。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是个正确式。

   3.能。

结论是:

“或者他头脑不清楚,或者他态度不诚恳”。

   以p表示“他头脑清楚”,以q表示“他态度诚恳”,以r表示“他就会认识自己的错误”,以s表示“他就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样,这个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

((p→r)Ù(q→s))Ù(ØrÚØs)→(ØpÚØq)。

这是复杂破坏式二难推理,其推理形式是正确的。

   4.能。

结论是:

“老赵临时有急事”。

   以p表示“老赵有病”,以q表示“老赵临时有急事”,以r表示“老赵会打电话来”。

这里包含着两个推理,它们的推理形式可表示为:

   (p→r)ÙØr→Øp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pÚq)ÙØp→q        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5.结论是:

唐颖和祝芳去苏州旅游。

   用p表示“王璐去苏州旅游”,用q表示“唐颖去苏州旅游”,用r表示“祝芳去苏州旅游”,用s表示“陈蓉必然知道”,推理过程可表示为:

(p→s)ÙØs→Øp;(pÚq)ÙØp→q;     (q→r)Ùq→r。

   九、给出下列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

   1.负命题是:

“并非某人只有贪污,他才算是犯罪”。

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推出“某人并没有贪污,他却犯了罪”。

   2.负命题是:

“并非如果某人发高烧,那么他就一定是患了肺炎”。

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某人发高烧,但是他没有患肺炎”。

   3.负命题是:

“并非当且仅当某年风调雨顺,这一年才能获得丰收”。

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某年风调雨顺,但是没有获得丰收,或者,某年不风调雨顺,但是却获得了丰收”。

   4.负命题是:

“并非丽莎爱好唱歌,而且爱好跳舞”。

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指出结论:

“丽莎或者不爱好唱歌,或者不爱好跳舞”。

   5.负命题是:

“并非张小燕或者是女飞行员,或者是女宇航员”。

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张小燕既不是女飞行员,也不是女宇航员”。

   6.负命题是:

“并非那封信要么寄往北京,要么寄往上海”。

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那封信寄往北京,又寄往上海,或者,那封信不寄往北京,又不寄往上海”。

   7.负命题是:

“并非或者A和B去看电影,或者C和D去看电影”。

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并非A和B去看电影,并且并非C和D去看电影”。

   8.负命题是:

“并非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或者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他要写出好小说也是可能的”。

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或者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他要写出好小说是不可能的”。

   十、下列推理各属何种形式的二难推理呢?

   1.简单破坏式。

   2.复杂构成式。

   3.复杂构成式。

   4.简单构成式。

   5.复杂构成式。

   十一、请运用二难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姆有罪。

   如果吉宁土不是罪犯,那么,山姆是罪犯(因为汤姆不会开汽车)

  如果吉宁士是罪犯,;吉宁士只有伙同山姆才能作案。

这样,山姆必定有罪。

   或者吉宁士是罪犯,或者吉宁士不是罪犯,总之,山姆是有罪的。

   2.如果A是盗窃犯,那么,A是说假话。

这样,他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如果A不是盗窃犯,那么,他是说真话的,这样,他也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所以,不管什么情况,A都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在这种情况下,B如实地转述了A的话,所以,B是说真话的,因而不是盗窃犯。

C有意地错述了A的话,所以,C是说假话的,因而C是盗窃犯。

   十二、下列推理属何种推理?

请列出它们的推理形式,说明是否有效?

为什么?

   1.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为:

(p→q)→(Øq→Øp)。

这是个有效式。

   2.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为:

(p←q)→(Øq→Øp)。

这是个非有效式。

   3.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肯定式,其推理形式为:

((p←q)Ù(q←r))→(r→p)。

这是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4.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其推理形式为:

((p→q)Ù(q→r))→(r→p)。

这是个错误的推理,因为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不能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

   5.这是个假言联言推理,其推理形式为:

(p→q)Ù(r→s)Ù(pÙr)→(qÙs)。

这是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6.这是一个假言联锁推理,其推理形式为:

((Øp→Øq)Ù(Øq→r))→(p→Ør)。

这个推理形式是非有效的。

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能由否定前件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

  

第四章 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

   一、下列各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语词或语句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前一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后一个括号是从外延方面说明的。

   2.第一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后面七个括号都是从外延方面说明的。

   3.第一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第二个括号从外延方面说明。

   4.前一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后一个括号从外延方面说明。

   5.第一、二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第三、四个括号从外延方面说明。

   6.第一、二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第三个括号从外延方面说明。

   二、在下列各段文字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

   

   1.“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艺术”的内涵;“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是“艺术”的外延。

   2.“现实世界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一种反映,不过它是虚妄的、颠倒的反映”,“对神灵、魔鬼、偶像等‘超人间力量’的崇拜”、“统治人民和维护剥削制度的精神力量”等是“宗教”的内涵;“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神道教”、“印度教”、“犹太教”等是“宗教”的外延。

   3.“用实物来塑造形象,在三度空间中再现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塑造人物的形象;着力于人物本身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形貌特征和思想性格”,“能表现人物、事物的一个瞬间”等都是“雕塑”这个概念的内涵,“雕”、“塑”以及“石雕”、“木雕”、“泥雕”、“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等都是“雕塑”的外延。

   4.“主要研究预防、医疗、科研、管理等医疗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是“医学伦理学”的内涵。

   5.“有节奏的声音,并借以抒发激情”,“富有音乐性,语言凝炼、含蓄,讲究节奏、音韵,它专长于抒情言志”是“诗歌”的内涵,“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是“诗歌”的外延。

   三、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通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单独概念,正概念。

   2.单独概念,正概念。

   3.单独概念,正概念。

   4.普遍概念,正概念。

   5.普通概念,正概念。

       

   6.普遍概念,负概念。

   

   7.普遍概念,正概念。

   8.单独概念,正概念。

   

   9.普遍概念,负概念。

10.普遍概念,负概念。

四、指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非集合概念?

   1.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

   2.两个“人民”都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都是集合概念。

   3.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4.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

   5.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6.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7.“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第三世界”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8.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9.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0.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1.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2.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五、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1.真包含关系。

   2.矛盾关系。

   

   3.反对关系。

   

   4.真包含关系。

   5.真包含关系。

   6.反对关系。

   7.全同关系。

   8.交叉关系。

   9.交叉关系。

   10.全同关系。

   六、指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共产党人”对“党的高级干部”是真包含关系。

   2.全同关系。

   3.“英国”、“法国”、“日本”、“沙皇俄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与“英国”等八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4.矛盾关系。

   5.“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是矛盾关系;“宏观”和“微观”之间是反对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是反对关系。

   6.“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发明家”等概念两两之间都是交叉关系。

   7.“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间是矛盾关系;“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概念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这四个概念对“一般能力”分别都是真包含于关系;“计算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绘图能力”这三个概念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它们对“特殊能力”是真包含于关系。

   七、下面是八种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形,又有八组概念,请在每组概念后面的括号内填上对应的图形编号。

   1.(D)。

   2.(A)。

   3.(H)。

   4.(B)。

   5.(F)。

   6.(C)。

   7.(G)。

   8.(E)。

   八、请选出符合下列各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

1. A:

教师;B:

语文教师;C:

优秀教师。

2. A:

工人;B:

女工;C:

党员。

3. A:

工人;B:

运动员;C:

铁路工人运动员。

4. A:

中国;B:

社会主义国家;C:

美国。

5. A:

产品;B:

商品;C:

电器;D:

国货。

九、下列语句作为定义都是错误的。

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了下定义的哪条规则?

请略加分析。

   1.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定义概念的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

若这个定义能成立,显然就把“半月刊”、“季刊”等排斥在期刊之外了。

    

   2.“塑造出来的模式化”含混不清,令人费解,因而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3.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一定都是生产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外延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外延要小。

   4.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5.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6.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7.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这里下定义者先用“小国”来定义什么叫“大国”,然后又用“大国”来定义什么叫“小国”,这样一来,“大国”与“小国”就互相定义了。

   8.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9.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10.“人们从生活矿藏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纯金,是人的闪光思想、豪迈情怀的结晶”是比喻之词,这些语句并没有揭示“警句”的内涵,因而,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十、定义分析。

   1.(A)这里的错误有两个:

一是在下定义时未使用科学术语而使用了含混的语言,因为“东南西北”是口头俚语,用它来指称“各地”,并非是科学术语;二是“定义过宽”,因为各地所发生的事并非都是新闻。

   (B)这里的错误也有两个:

一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因为新闻不一定都是报道离奇事情的;二是这里所使用的“非同一般”、“出乎意料”很难有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显然不是科学的术语。

   (C)这里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因为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并非都有“刺激性”。

   (D)这里的错误是把“新闻”定义为“新事的记录”,这是“同语反复”。

把“新闻”定义为“不是过去发生事情的报道”违反了“定义一般必须用肯定形式”这条规则。

   2.第一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第二个定义违反了“定义一般必须用肯定的语句形式和正概念”的规则;第三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十一、下列各题,哪些属于划分?

哪些不属于划分?

试作简要分析。

   1.不属于划分。

因为划分是把外延较大的概念分成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即把大类分成若干个小类,这样,被划分的概念同划分以后得到的概念之间,一定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实际上是把整体分成若干个部分,这是分解,而不是逻辑划分。

   2.不属于划分。

“主语”、“谓语”、“补语”、“定语”、“状语”等同“句子”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属于逻辑划分。

   

   4.属于逻辑划分。

   5.不属于划分。

因为“树”和“树根”、“树干”、“树枝”、“树叶”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不属于逻辑划分。

因为上海市的各个“区”与“上海市”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种概念与属概念之间的关系。

   十二、下列划分各违反了哪条规则?

   1.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

因为这里缺少子项“微生物”。

2.违反了“每次划分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相互排斥”的规则,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3.违反了“划分必须相称”的规则,犯了“多出子项”的错误。

因为太阳能利用工业、原子能工业不是“燃料工业”的子项。

   

4.对“文学体裁”的划分不完全,漏掉了子项“散文”;对“小说”的划分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同时,划分也不完全,缺少子项“中篇小说”;对“诗歌”的划分也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5.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6.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

7.犯了“子项相容”的错误。

8.犯了“根据混淆”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9.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因为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和孙辈都不属于“直系亲属”。

10.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十三、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概括和限制:

1.散文→文学作品(概括)

  散文→古代散文(限制)   

2.鲸鱼→哺乳动物(概括)

  鲸鱼→虎鲸(限制)

3.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概括)

  历史科学→中国历史科学(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