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点质量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079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8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干点质量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点质量标准.docx

《干点质量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点质量标准.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点质量标准.docx

干点质量标准

1目的

为了使生产、检验结果判定准确无误,特制定干点质量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干点的生产、入库、出库检验。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按照本标准生产。

3.2库房管理员负责按照本标准验货入库。

3.3品控部负责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4质量指标

4.1产品的分类(依据加工工艺):

4.1.1焙烤型:

采用焙烤或焙炒的方式膨化形成的膨化食品。

4.1.2油炸型:

采用食用油煎炸膨化形成的膨化食品。

4.1.3直接挤压型:

原料经挤压机挤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机内外压差膨化形成的膨化食品。

4.1.4花色型:

以焙烤型、油炸型或直接挤压型产品为胚子,用油脂、酱料或果仁等辅料夹心、注心或涂层而成的膨化食品。

4.1.5其他型:

利用微波、气流或真空等方式膨化形成的膨化食品。

4.2感官要求:

4.2.1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其他型产品的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项目

要求

形态

具有相应品种的特定形状,允许有部分碎片

色泽

具有相应品种应有的色泽

口感、气味

口感疏松或松脆,具有主要原料经加工后应有的香味,无异味

组织

内部呈多孔状或内部结构均匀,口感疏松或松脆

其他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4.2.2花色型产品的感官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项目

要求

形态

具有相应品种的特定形状

色泽

具有相应品种应有的色泽

口感、气味

口感疏松或松脆,具有主要原料经加工后应有的香味,无异味

组织

胚子应符合表1的规定;夹心或注心产品的夹心料或注心料无外溢;涂层产品的涂层涂布均匀

其他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4.3理化要求:

产品的各项理化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项目

指标

筛下物1/(%)≤

5.0

水分/(%)≤

7.0

脂肪2/(%)≤

40.0

总砷(以As计)/(mg/kg)≤

0.5

铅(Pb)/(mg/kg)≤

0.5

氯化钠/(%)≤

2.8(普通型)

4.5(大颗粒型3)

1筛下物指标不包括果仁为原料的花色型膨化食品以及产品直径小于标准筛孔的产品。

2脂肪指标不包括添农副产品类高油脂的产品。

3大颗粒型是指较大颗粒盐粘在表面的产品。

4.4微生物要求: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cfu/g)≤

10000

大肠菌落/(MPN/100g)≤

9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4.5食品添加剂:

使用应符合GB2760-2011的规定。

5检验方法

5.1感官:

将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盘子中,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其形态、色泽、组织和杂质;嗅其气味;品尝其口感。

5.2筛下物:

5.2.1仪器:

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标准筛Φ200×50-3.15/1.25。

5.2.2分析不骤:

整包样品拆除包装后,称其质量(m1),然后将样品放入标准筛中,手工平行摇动标准筛5次(如果一包样品量较多,应分数次通过标准筛,且每次放入标准筛的样品量不应超过标准筛熔剂的一半),称其筛下物的质量(m2),计算其筛下物含量(X)。

5.2.3结果计算:

筛下物含量(X)按式

(1)计算。

(1)

式中:

X—筛下物含量,%;

m1—筛下物质量,g;

m2—试样质量,g。

5.3水分(直接干燥法):

5.3.1原理:

食物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5.3.2试剂:

5.3.2.16mol/L盐酸:

量取100ml的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5.3.2.26mol/L氢氧化钠:

称取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3.2.3海砂:

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mol/L盐酸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6mol/L氢氧化钠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5.3.3仪器:

称量瓶、试管、电热恒温干燥箱。

5.3.4分析步骤:

取洁净的称量瓶,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0.5~1.0h,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重。

称取2.00~10.00g的切碎试样,放入次称量瓶中,试样的厚度约为5mm。

加盖精密称量后,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0~4.0h,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h。

然后再置于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重。

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5.3.5结果计算:

试样中的水分含量(X)按式

(2)计算。

(2)

式中:

X—试样中的水分含量,%;

m1—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g;

m2—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后质量,g;

m3—称量瓶的质量,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3.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的5%。

5.4脂肪:

5.4.1原理:

试样经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出去熔剂即得总脂肪含量。

5.4.2试剂:

乙醇(95%)、浓盐酸、乙醚、石油醚(30~60℃沸程)。

5.4.3仪器:

100ml具塞刻度量筒、电热恒温干燥箱。

5.4.4分析步骤:

5.4.4.1准确称取约2.00g试样(试样用粉碎机粉碎后过40目筛),置于50mL试管中,加8mL水,混匀后再加10mL浓盐酸。

5.4.4.2将试管放入70~80℃水浴中,每隔5~10min用玻璃棒搅拌一次,至样品脂肪游离消化完全为止,时间约需40~50min。

水解过程中,如水分蒸发,应适当补加水,保持溶液总体积不变,以避免酸浓度升高。

5.4.4.3取出试管,加入10mL乙醇,混合。

冷却后将混合物移人100mL具塞量筒中,用25mL乙醚分次洗试管,洗液一并倒人量筒中。

加塞振摇1min,小心开塞放出气体,再塞好,静置12min,小心开塞,用石油醚--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

静置10~20min,待上部液体澄清,吸出上清液于已恒重的烧瓶内,再加5mL石油醚--乙醚等量混合液于具塞量筒内,振摇,静置后,仍将上层乙醚吸出,放人原烧瓶内。

5.4.4.4回收烧瓶内乙醚后,将烧瓶于水浴上蒸干后,置100~105℃烘箱中干燥2h,取出放进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重,反复干燥冷却操作至恒重。

5.4.5结果计算:

(3)

式中:

X—试样中粗脂肪的含量,g/100g;

m1—接收瓶和粗脂肪的质量,g;

m2—试样的质量,g;

m0—接收瓶的质量,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5.4.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的10%。

5.5氯化钠:

5.5.1原理:

样品经处理后,以硌酸钾为指示剂(摩尔法),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液中的氯化钠,根据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氯化钠的含量。

5.5.2试剂:

5.5.2.1蛋白质沉淀剂:

a沉淀剂Ⅰ:

称取106g亚铁氯化钾,溶于水中,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b沉淀剂Ⅱ:

称取220g乙酸锌,溶于水中,加人30ml冰乙酸,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5.5.2.2乙醇溶液(80%):

80ml 95%乙醇与15ml水混匀。

5.5.2.35%铬酸钾溶液:

称取5g铬酸钾,溶于95ml水中。

5.5.2.4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配置:

称取17g硝酸银,溶于水中,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置于避光处。

5.5.2.50.1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1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水中。

5.5.2.61%酚酞乙醇溶液:

称取1g酚酞,溶于60ml 95%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5.5.3仪器:

组织捣碎机、粉碎机、研钵、振荡器、水浴锅、分析天平。

5.5.4分析步骤:

5.5.4.1样品预处理: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01g,于100ml烧杯中。

用乙醇溶液将试样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振荡15min,用滤纸过滤,弃去最初滤液。

5.5.4.2调节pH:

apH6.5~10.5的试液:

取含25~50mg氯化钠的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

加50mL水及1mL5%铬酸钾溶液。

以下按条操作,记录消耗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

bpH小于6.5的试液:

取含有25~50mg氯化钠的试验,于250mL锥形瓶中。

加50mL水及0.2mL1%酚酞乙醇溶液,用0.1%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再加1ml5%铬酸钾溶液,剧烈摇动时,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红黄色(保持1min不褪色)。

记录消耗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

c空白试验:

用50ml水代替试液。

加1ml5%铬酸钾溶液,剧烈振荡时,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红黄色(保持1min不褪色)。

记录消耗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

5.5.5结果计算:

食品中氯化钠的含量以质量分数X按(4)式计算。

(4)

式中:

0.05844—1.00m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1.000mol/L】相当的氯化钠的质量数值,g;

X—食品中氯化钠的含量,g;

V1—滴定试液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ml;

V2—空白试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ml;

K—稀释倍数;

m—试样的质量,g;

c—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数值,mol/L。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5.5.6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c的计算:

(5)

式中:

0.05844—1.00m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1.000mol/L】相当的氯化钠的质量数值,g;

m—氯化钠的质量,g;

V—滴定试液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ml。

5.5.7允许差:

同一试样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0.2。

5.6总砷(以As计):

5.6.1原理:

样品经消化后,以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经银盐溶液吸收后,形成红色胶态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5.6.2试剂:

除特别注明外,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5.6.2.1硝酸、硫酸、盐酸、氧化镁、无砷锌粒。

5.6.2.2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4+1):

量取80mL硝酸,加20mL高氯酸,混匀。

5.6.2.3硝酸镁溶液(150g/L):

称取15g硝酸镁[Mg(NO3)2·6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5.6.2.4碘化钾溶液(150g/L):

贮存于棕色瓶中。

5.6.2.5酸性氯化亚锡溶液:

称取40g氯化亚锡(SnCl2·2H2O),加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加入数颗金属锡粒。

5.6.2.6盐酸(1+1):

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5.6.2.7乙酸铅溶液(100g/L)。

5.6.2.8乙酸铅棉花:

用乙酸铅溶液(100g/L)浸透脱脂棉后,压除多余溶液,并使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存于玻璃瓶中。

5.6.2.9氢氧化钠溶液(200g/L)。

5.6.2.10硫酸(6+94):

量取6.0mL硫酸,加于80mL水中,冷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

5.6.2.1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三氯甲烷溶液:

称取0.25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C2H5)2NCS2Ag],置于乳钵中,加少量三氯甲烷研磨,移入100mL量筒中,加入1.8mL三乙醇胺,再用三氯甲烷分次洗涤乳钵,洗液一并移入量筒中,再用三氯甲烷稀释至100mL,放置过夜。

滤入棕色瓶中贮存。

5.6.2.12砷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1320g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过的或在100℃干燥2h的三氧化二砷,加5mL氢氧化钠溶液(200g/L),溶解后加25mL硫酸(6+94),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新煮沸冷却的水稀释至刻度,贮存于棕色玻塞瓶中。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0.10mg砷。

5.6.2.13砷标准使用液:

吸取1.0mL砷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1mL硫酸(6+94),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μg砷。

5.6.3仪器:

5.6.3.1分光光度计。

5.6.3.2测砷装置图:

见图1。

 

图1

5.6.3.3100~150mL锥形瓶(19号标准口)、导气管(管口19号标准口或经碱处理后洗净的橡皮塞与锥形瓶密合时不应漏气。

管的另一端管径为1.0mm)、吸收管(10mL刻度离心管作吸收管用)。

5.6.4试样处理(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5.6.4.1称取5.00g或10.00g的粉碎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先加水少许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10~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放置片刻,小火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

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至有机质分解完全。

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待瓶口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爆沸或爆炸。

加20mL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

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mL或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

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量1mL。

5.6.4.2取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5.6.4.3含糖量高的食品:

称取5.00g或10.0g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先加少许水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5~10mL硝酸-高氯酸混合后,摇匀。

缓缓加入5mL或10mL硫酸,待作用缓和停止起泡沫后,先用小火缓缓加热(糖分易炭化),不断沿瓶壁补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待泡沫全部消失后,再加大火力,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发生白烟,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

以下按5.6.3.2自“加20mL水煮沸”起依法操作。

5.6.5分析步骤:

5.6.5.1吸取一定量的消化后的定容溶液(相当于5g样品)及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补加硫酸至总量为5mL,加水至50~55mL。

5.6.5.2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2.0,4.0,6.0,8.0,10.0mL砷标准使用液(相当0,2.0,4.0,6.0,8.0,10.0μg),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40mL,再加10mL硫酸(1+1)。

5.6.5.3于样品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及砷标准溶液中各加3mL碘化钾溶液(150g/L),0.5mL酸性氯化亚锡溶液,混匀,静置15min。

各加入3g锌粒,立即分别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并使管尖端插入盛有4mL银盐溶液的离心管中的液面下,在常温下反应45min后,取下离心管,加三氯甲烷补足4mL。

用1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2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5.6.6结果分析:

砷的含量X按(6)式计算。

(6)

式中:

X—样品中砷的含量,mg/Kg或mg/L;

A1—测定用样品消化液中砷的质量,μg;

A2—试剂空白液中砷的质量,μg;

m—样品质量(体积),g(mL);

V1—样品消化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结果的表述:

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

5.6.7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5.7铅:

5.7.1原理:

试样经灰化或酸消解后,注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中,电热原子化后吸收283.3nm共振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其吸收值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5.7.2试剂:

5.7.2.1硝酸、高氯酸。

5.7.2.2硝酸(0.5mol/L):

取3.2mL硝酸加入50mL水中,稀释至100mL。

5.7.2.3硝酸(1mol/L):

取6.4mL硝酸加入50mL水中,稀释至100mL。

5.7.2.4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

称取2.0g磷酸二氢铵,以水溶解稀释至100mL。

5.7.2.5混合酸:

硝酸+高氯酸(4+1)。

取4份硝酸与1份高氯酸混合。

5.7.2.6铅标准储备液:

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

5.7.2.7铅标准使用液:

每次吸取铅标准储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0.5mol/L)或硝酸(1mol/L)至刻度。

如此经多次稀释成每毫升含10.0,20.0,40.0,60.0,80.0ng铅的标准使用液(可根据样品所含浓度进行配制)。

5.7.3仪器:

(所用玻璃仪器均需以硝酸(1+5)浸泡过液,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5.7.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石墨炉及铅空心阴极灯)。

5.7.3.2消化装置。

5.7.3.3可调式电热饭、可调式电炉。

5.7.4分析步骤:

5.7.4.1试样预处理:

取样后,磨碎,过20目筛,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

5.7.4.2试样消化:

称取试样1.00~5.00g于锥形瓶或高脚烧杯中,放数粒玻璃珠,加10ml混合酸,加盖浸泡过夜,加一小漏斗电炉上消解,若变棕黑色,再加混合酸,直至冒白烟,消化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用滴管将试样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试样的盐分而定)10ml~25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锥形瓶或高脚烧杯,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

5.7.4.3标准曲线绘制:

吸取上面配制的铅标准使用液10.0,20.0,40.0,60.0,80.0ng/ml(或μl)各10μl,注入石墨炉,测得其吸光值并求得吸光值与浓度有关系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5.7.4.4试样测定:

分别吸取样液和试剂空白液各10μl,注入石墨炉,测得其吸光值,代入标准系列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求得样液中铅含量。

5.7.4.5基体改进剂的使用:

对于干扰试样,则注入适量的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一般为5μl或与试样同量消除干扰。

绘制铅标准曲线时也要加入与试样测定时等量的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溶液。

5.7.5结果计算:

试样中铅含量按式(7)进行计算。

(7)

式中:

X—试样中铅含量,μg/kg或μg/L;

C1—测定样液中铅含量,ng/mL;

CO—空白液中铅含量,ng/mL;

V—试样消化液定量总体积,mL;

m—试样质量或体积,g/mL。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7.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5.8菌落总数:

5.8.1定义: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5.8.2培养基和试剂:

5.8.2.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a成分:

胰蛋白胨5.0g

酵母浸膏2.5g

葡萄糖1.0g

琼脂15.0g

蒸馏水1000mL

pH7.0±0.2

b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

分装试管或锥形瓶,121℃高压灭菌15min。

5.8.2.2磷酸盐缓冲液:

a成分:

磷酸二氢钾(KH2PO4)34.0g

蒸馏水500mL

pH7.2

b制法:

贮存液:

称取34.0g的磷酸二氢钾溶于500mL蒸馏水中,用大约175mL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后贮存于冰箱。

稀释液:

取贮存液1.2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分装于适宜容器中,121℃高压灭菌15min。

5.8.2.3无菌生理盐水:

a成分:

氯化钠8.5g

蒸馏水1000mL

b制法:

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5.8.3仪器:

5.8.3.1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

5.8.3.2恒温培养箱:

36±1℃,30±1℃。

5.8.3.3冰箱:

2~5℃。

5.8.3.4恒温水浴箱:

46±1℃。

5.8.3.5天平:

感量为0.1g。

5.8.3.6均质器。

5.8.3.7振荡器。

5.8.3.8无菌吸管:

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5.8.3.9无菌锥形瓶:

容量250mL、500mL。

5.8.3.10无菌培养皿:

直径90mm。

5.8.3.11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5.8.3.12菌落计数器。

5.8.4检验程序:

 

5.8.5分析步骤:

5.8.5.1样品的稀释:

a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g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10000r/min均质1~2min,或放入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2min,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b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c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

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

100的样品匀液。

d按5.8.5.1中c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e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f及时将15~20mL冷却至46℃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5.8.5.2培养:

a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h。

水产品30±1℃培养72±3h。

b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mL),凝固后翻转平板,按5.8.5.2中a条件进行培养。

5.8.5.3菌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

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s,CFU)表示。

a选取菌落数在30~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

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b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c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