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092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猖会》教学设计.docx

《五猖会》教学设计

《五猖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封建家长制,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扼杀。

2、了解鲁迅《朝花夕拾》散文集的特点,风格内容。

3、先扬后抑的写法以及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目标1,难点是目标2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入:

由几副庙会的图片导入,问你们去看过庙会么?

(投影)

二、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先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鲁迅的情况介绍,老师补充(投影)。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

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

鲁迅的回忆散文收于《朝花夕拾》集中。

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

《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

初中学过《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朝花夕拾》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2、关于“五猖会”

农历五月一日至中旬,是江浙一带地区五猖庙会之日。

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

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

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此庙会起源于明初。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皖南曾打过几年拦锯战,军士百姓死亡枕籍。

朱做了皇帝后,下令江南百姓,村村建“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受百姓供奉。

《明史》记皇家祭祀有“阵前阵后神祗五猖”之说。

如此世代相传,便衍成香火极盛的五猖神庙会。

五猖会。

五猖又称“五通”、“五圣”,是民间所信奉的财神。

据传,五圣庙是明太祖为安抚战役亡魂而立,后被奉为财神。

在皖,是日被看作五圣生日,届时各家备鸡血九,于庙前然爆竹﹑敲锣鼓,老幼团聚会饮,名为为五猖神“祝寿”。

绍兴人把它们说成是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

五猖会是迎神赛会的一种,就是把五猖庙里的“五通神”请出来巡游。

这些迎神赛会当然是迷信活动。

但在当时,广大贫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本无法享受正常的文化娱乐活动,赛会在这个意义上说,也算作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3、学生初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把不懂的字词句或不懂的内容标记出来;

(2)、找找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赛会,分别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3)、思考并和同桌讨论作者的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

明确:

(1)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吡bǐ姣Jiāo娖Chuò跷qiāo塑sù埠bù

蹊跷:

奇怪,违反常理,让人怀疑.

忐忑:

tǎntè心神不宁.

埠头:

码头.

(2)、本文共写了四次赛会:

第一次:

童年看赛会

第二次:

明人的赛会

第三次:

亲见的赛会

第四次:

东关五猖会

(3)文章的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

盼望-----失望-----羡慕-----神往------参与------欣喜若狂-----忐忑-------索然无味

三、问题探究:

1、文章共写了四次赛会的情况,比较一下几次赛会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段描述用了怎么样的手法?

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开始是那样的向往去看庙会,最后终于如愿以尝可以去看五猖会了,可是他为什么却说“我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4、作者在文章中没有一句对他父亲指责的话,你知道作者对父亲是满意的么?

为什么?

从哪里能看出来。

5、品味语言:

鲁迅的作品常常象一支标枪、一把匕首,常常在行文中、在不经意处,给敌人、给丑恶的现象、给荒谬的观点迎头一击,而这些地方,往往闪耀着作者智慧的光芒,显示了作者疾恶如仇的思想。

请把文中这样的地方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四、小节全文:

文章记述了“我”儿时盼望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从而批判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的迫害,深刻的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的腐朽和反动。

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使文章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

在语言方面,生动、贴切、精到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蕴。

幽默讽刺而又形象。

 

五猖会 

一、课文解读。

 

(一)鲁迅与《朝花夕拾》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寿樟,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

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

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

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

1926年8月起先后任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参与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旗帜。

生前出版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

鲁迅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绩卓著。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1929年2月再版。

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 

[《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先后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

 

二、词语:

 

吡吡(bi)豪奢姣(jiāo)长美髯(rn)臻臻(zhēn)至至称娖(chu)高跷(qiāo)篡(cun)改 

考据癖(pǐ)蹊(qī)跷忐忑(tǎnt)肇(zho)开 

词解:

 

吡吡:

象声词。

奇拔:

奇异。

姣长:

美丽修长。

臻臻至至:

齐备之意。

 

称娖:

行列整齐的样子。

眼学:

亲自阅读研习。

蹊跷:

奇怪;可疑。

 

忐忑:

心神不定。

肇开:

开始。

 

三、课文研讨:

 

(一)通读全文,概括它的主旨。

 

——《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第4篇。

它主要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主旨) 

(二)课文一共写了几次赛会,分别用五个字为它们各写一个标题。

 

——全文共写了四次迎神赛会。

课文相应的分成四个部分。

 

第l、2自然段,写“童年看赛会”。

这两段主要写孩子们盼望看迎神赛会,但看过后又失望的心态,以及每次看迎神赛会后留下的纪念品——“吹都都”。

这里既写出了孩子们的童心,又写出了他们的童趣,非常生动形象,同时也为后文写看东关五猖会做了铺垫。

 

第3自然段,写“明代的赛会”。

本段主要用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中的“明人的赛会”与现实的赛会作比较,意在反衬现实赛会的简单。

其中,《陶庵梦忆》里记载的“绍兴的祈雨赛会”,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第4自然段,写“亲见的赛会”。

这是本文中唯一的一次正面描写迎神赛会。

其实,就是在这一段中,真正正面叙写迎神赛会的文字及标点,也不到140个。

这一现象就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本段前面写到的“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等,是鲁迅先生常用的杂文笔法,即使是写往事,也不忘针砭时事。

 

第5自然段以后,写“东关五猖会”。

这是全文的重点。

 

(三)比较几次赛会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内容:

同:

都是写赛会;异:

侧重点不同(见小标题)。

 

——形式:

同:

以记叙为主;异:

手法有所不同。

如第一次侧重写心态;第二次用了引用和比较写场景;第三夹用了杂文笔法针砭时局;第四次详写,描写了一段故事。

 

(四)第4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可分为几层?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到“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介绍五猖会的来由。

第二层,从“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到“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叙写“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的经历。

第三层,从“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到结尾,写“我”的感受和疑惑。

 

(五)“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高兴地“笑着跳着”催促。

作为孩子,最爱的是热闹,因此,听说要看迎神赛会,当然非常高兴,因此总是嫌时间过得太慢,催促大家快搬东西。

 

第二,“忐忑”、“担心”地强记。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充分展示了作者从高兴到沮丧的极度失望的心情。

失望,也就是对父亲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让其背书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解。

 

第三,梦幻“铁钳”的帮助。

在母亲、工人、长妈妈默默的静候中,作者急急诵读的声音发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色中呜叫。

在困境中,作者很自然地出现幻想,这幻想是“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

终于,作者梦似的背完了。

 

第四,热闹,但没有什么大意思。

文章的最后通过对比:

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含蓄地反映出了父亲在孩子最高兴的时候让其背书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全段对父亲没有一句谴责的词语,却充分流露出了对长辈不能理解一位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与困惑。

 

(六) 

鲁迅写童年生活的作品,除《五猖会》外,我们还学过《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比较这些作品,说说它们之间在内容、选材、立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命题意图:

旨在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课文,并注意把此文与它们进行比较。

 

《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第二篇和第六篇,内容、立意、语言等与《五猖会》基本相同。

 

《风筝》出自鲁迅先生的另一部散文集《野草》,在内容、立意、语言等与《五猖会》有一定的区别。

《风筝》的内容相对单一,但是寓意非常深刻,语言也相对深沉些。

 

《社戏》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小说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月夜行船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小说里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与《五猖会》有很大的不同。

 

(七)见课文第五页第三题 

——命题意图:

旨在引导学生鉴赏鲁迅先生的比喻艺术。

 

答案说明:

五段比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进行比较鉴赏,不要求全部回答答案也不要求完全一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说出自己的意见。

 

(八)见课文第五页第四题 

命题意图:

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

 

答案说明:

此题是开放性问题,不要求答案一致,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四、相关资料。

 

(一)东关五猖会。

 

五猖又称“五通”、“五圣”。

绍兴人把它们说成是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

绍兴的民众特别敬畏它们。

每到冬至、夏至,几乎家家都要私祭“五圣菩萨”。

其代表是蛇神。

蛇最喜吞蛋,所以祭品中一盘熟鸡蛋是必不可少的。

祭祀时,为了财富须关起房门,只留主妇一人,男子必须回避,最特别的是绍兴县东端的东关镇(现属上虞),旧时有座“五猖庙”,供奉着青、黄、红、花、黑五色面孔的神像五尊,旁边另有一尊白面神像,所以庙额为“六府修治”。

传说五猖神曾屡屡骚扰地方,搅戕世界,上天派了雷公电母追杀它们,四处寻找,不见踪影,只在闪电轰雷中有六个壮丁在修海塘。

这是保境安民的好事,岂能是五猖的所作所为?

况且人数也不符,终于被瞒了过去。

从此五猖不再为虐,改恶从善,也就被百姓宽恕而敬以为神了。

自此以后,东关镇上便有了赛五猖会的习俗,日期是农历的四月十五。

 

五猖会并非是每年迎赛,往往是数年,甚至二三十年方才迎赛一次。

所以一旦迎赛就轰动全县,规模盛大异常。

各路商贩水逐陆奔,从四面八方涌向东关。

祭祀仪式之隆重,沿路祭棚之华丽固不必说,光是外区外乡赶来拜神的村民,万头攒动,数不胜数。

真是“村翁村妇知多少,各持鸡豚顶礼忙”。

据说东关本地人,凡家有古玩珍宝的,到了这天,也要拿出来作为供品陈列于祭桌之上。

所以为首的“头家先生”须事先到县城里请众多的“团兵”来维持秩序,加强保卫,以防歹徒抢劫。

 

四月十五日,天将放光,五猖庙外就挤挤攘攘,闹声如雷。

到了天色平明,五尊偶像便被抬出殿来。

迎到前街,须停下来先受祭一拜,名之为“驻跸”。

此时各路会货便可大致到齐。

所谓会货,犹如演戏的行当与角色,各村各镇都有自己叫做‘‘会”的组织。

所需的服饰、道具及一应用品全在公产中解决。

比如铳会的火药,白神会的锣钹、素衣、草鞋、纸帽,吹敲会的丝弦管竹,大旗会的旗帜,龙船会的船桨等等,都须随时添配、维修,以便哪里有迎神赛会,随时可以去参加。

“五猖神”在前街受祭完毕,迎赛正式开始。

此时万锣齐鸣,万铳齐发,队伍井然有序、浩浩荡荡地向东关附近各村进发。

会货的序列大致先是“塘报” 

(一个骑在马上负责通风报信的孩子)、“高照”(鲁迅在《五猖会》中有很详细的介绍)。

其次是铳呀、锣呀、旗呀、伞呀、抬阁呀。

再次是三十六行呀、杂耍呀、高跷呀。

接下去是鼓乐,有大敲棚云门鼓等。

随后是五乘神轿,轿后还有一批因病在神前许过愿而此时穿着罪衣罪裤、戴枷戴铐的“犯人”。

一路迎去,一路是密密麻麻持香跪拜的善男信女。

神轿到了每一个祭棚前,便须停下来受祭。

会货们趁此机会便要赛一番,献献技艺。

最好看的莫过于杂耍中的戏锐、戏彩瓶、哑背疯、掼跌打等。

尤其精彩的是跳白神。

跳白神一般有夜魃头(端砻筛者):

活无常、无常嫂嫂、阿领(据说是无常嫂嫂前夫所生的孩子,俗呼“拖有病”)和死无常五人组成,他们在“咚咚钹,嚓嚓钹”的音乐节奏中起舞,虽然舞姿十分笨拙.但能逗人快乐。

特别是则水牌、瓦窑头等村里出来的白神会,除了这五人之外,另加一个托鸟笼的阔少爷,他走在花枝招展的无常嫂嫂身边,两人边舞蹈,边眉来眼去,打情骂俏,气得活无常不时地拿芭蕉扇撵他,让观众捧腹大笑。

 

下午,东关街上还有十多台戏文开场演出。

岸上船上,观众如山似海,十分热闹。

 

其实,绍兴城乡的迎神赛会处处都很精彩热闹。

与“五猖会”相仿的还有青甸湖的水上迎会及漓渚、曹娥等地的日夜迎会。

农历四月初六日,青甸湖有黄老相公会(庙在西郭门外汽车路以南)水上迎赛,别有趣味。

这一天,附近村落,处处沿河设祭,每座较大的桥梁上还搭上五彩缤纷的祭棚。

所有会货统统乘船,一队一船,头衔尾,尾咬头,仪仗竟达三里多路长,而大龙船与泥鳅龙船的序列还不计在内。

黄公乘坐的神船,装点得特别辉煌。

每进一个村子的小河,两岸的善男信女,一齐跪拜不休。

其时桥上禁止通行,让船队缓缓通过。

船队中必有数只特大之船,叫“盘车船”。

这些船的船头、船肚和船尾,都有人扮故事,扮者一概称为“艄婆”,不知出自何典,无以查考。

会货船过完,戏剧便鸣炮开台。

自西郭吊桥沿河西岸以至附近村落约有二十余台。

常替少年鲁迅讲故事的长妈妈老病突发死于船中,就是看这青甸湖水上迎会。

三月十七、十八和三月二十八日漓渚与曹娥分别迎日会,晚上还要迎夜会。

日会最多的是铳,夜会最多的是庭燎火把和火流星。

因为如果漆黑一片,犹如锦衣夜行,无美可言了。

所谓火流星,就是一根粗而柔软的长绳,两端各系一个小铁丝笼,内装饱蘸煤油或别的油料的棉絮团,点燃以后,由一壮汉上下左右盘旋飞舞。

此时,但见夜空中一条火线划出一个又一个的红圈圈。

倘若场地空旷,几个火流星一齐舞动,简直就是一群银蛇火龙在争妍斗姿,令人目不暇接。

 

(文/杨乃浚) 

(二)鲁迅谈《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小引 

鲁迅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

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

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

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

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

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

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

《朝花夕拾》。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

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

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

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

环境也不一:

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于广州白云楼记 

(三)关于鲁迅的叙事散文。

 

论鲁迅叙事散文意境创造的艺术方法 

龚钢赵妙青 

《朝花夕拾》是以描写人物为叙事中心,再现性地反映社会生动本质见长,但更侧重于在借助具体感性的客观物象过程中,与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思意趣相融合,造成“虚实相生,共殊交发”的艺术氛围,以启发接受者用自己的审美联想或想象去感兴品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境像画面。

鲁迅这种创造散文意境的艺术方法,曾以鲁迅研究为课题的捷克汉学家普实克似早就感觉到了。

他在《中国文学革命的前因后果:

传统的东方文学和现代欧洲文学在这一革命中的对抗》等文里提出了创造意境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即“高度的充溢的情感体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从细微的事物中最简练地表现出它的本质”,认为鲁迅在舍弃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的同时,却运用中国传统的这一抒情方法,组织了他的创作。

由于《朝花夕拾》的审美特征为作品所要表现的文化意蕴所制约,并和文体特征交互作用得以物态化的艺术特殊表现,所以只有把这三个要素通过作品的意境有机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朝花夕拾》所展示的难以穷尽的文化意蕴。

这里我们就以《朝花夕拾》文体特征与意境构成的过程,从作品的情与境、事与境、理与境等三个主要方面,切入作品的具体感性材料,侧重于考察,探索鲁迅以高度的艺术造诣,如何采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创造和开拓意境,从中提取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因为达到“意与境浑”的具体途径或方式,可以更多地见出鲁迅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风格特征,从而不仅使我们能深刻感悟到《朝花夕拾》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典范意义,也可以为我们当代叙事性散文的意境创造发掘出“催人留心”的美学价值。

 

就情与境关系而言,感性显现出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构成不外乎“境由心造”,也就是作家本人的创作心境、审美情感的高峰体验与所摄取的客观物像相契合而得以物态化的过程。

投射在作品中的任何感性材料,一旦注入作家的主观情思,就能“使寥廓无象者,托物以起兴,恍惚无联者,著迹而如见”。

固然也须看到“情缘境而生”的一面,倘若没有客观物象的引动、触发和依托的感情,也会变得枯燥和矫揉造作,只有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相辅相成,契合融洽,才能造出内涵隽永、耐人咀嚼的意境来。

在这方面,鲁迅的《朝花夕拾》为我们展示出的典范事例俯拾皆是。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篇那段脍炙人口的写景段落,当我们初读它时,不免为作者心神追慕幼趣的生命感受而动容生情,仿佛和作者一道又重新回到了幼年率真、纯净的诗画世界。

但稍加思索,便不难感悟到其中深长的韵味,显然已不是作者对自己幼时生活“神魂是无法追蹑的”留恋。

追怀那绚丽多姿、生趣昂然的百革园,何尝不是作者向往与憧憬那种符合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理想教育模式呢?

对儿童天性正常要求的情感形态,作者似乎站在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历史的巅峰,将之升华为“文化哲学式”的肯定,强烈地反衬出对暗淡、压抑、沉闷、枯燥的三味书屋这一象征着异化入的感性生命的传统教育的文化否定。

 

作者不但假借一隅一地的具体自然景观来寄寓自己深邃的思想情感,还常常将涌动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感情潜流融注于某种预先设定的生活场景里,将无形注入有形中,在情思意绪的物态化、对象化中形成作品的意境。

《藤野先生》就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情与境会而意旨高远、启人深思的生活情景。

作者在文中刻画“清国留学生”赏花、玩辫、跳舞等丑陋的形象,实际上是对名曰谋求西方科学文化,力主改良的“维新派”以及那些留学欧美、身穿西装革履的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躺在中国旧文化的这具僵尸上醉生梦死的原形暗示。

尤其是将藤野先生朴实而严谨的生活方式、教育态度,关注中国裹足、怕鬼等旧习俗文化的改造,与热忱地向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的精神相对照,那帮“拖着长辫”的“清国留学生”更见其庸俗、守旧、无聊、卑下的病态文化人格。

也正是于此,我们在读到作者“想偷懒时”仰面瞥见墙上的藤野先生像,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继续与这些自称“正人君子”的学者之流展开韧性的战斗,后者不就是“骨子里是传统的”,与当年日本“清国留学生”相仿佛的精神剪影吗?

由此可见,作者并非随意状写自然景物、生活场景,或局限于随兴所至地掺入一般的嘲讽之情,而是刻意择取这种特定的生活场景,以暗涵作者在贯穿于《朝花夕拾》的整个传统文化的理性透视与心灵自省中深入把握的文化意旨,造成一个足以触发、启拨读者审美联想和理性思考的深广的艺术空间。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像作者自我剖示心灵世界的《野草》向我们展现的主要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自然风景画或情景性生活画面,而是更多地接近叙事小说《呐喊》、《彷徨》,重在描摹社会的习俗、风尚,绘制出了一幅幅乡土风情浓郁、色彩鲜丽的风俗画。

但《朝花夕拾》的风俗画特点自然与叙事小说不同,具有明显的自传散文的风格特征,这就是我们在作品中不难看出的作者在以自我的人生历程为回忆媒体的基准上,往往“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其实是在精心设计地穿插、点缀、铺陈了一些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