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200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完整版.docx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完整版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王庆

 【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改为指导,运用了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以声传情、以情育人为本,从最基本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音乐,在音乐中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

1.演唱《顽皮的杜鹃》

2.学习顿音记号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

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

歌曲为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

“53”的音调模仿杜鹃叫声贯穿全曲。

乐曲一开始就有两架钢琴弹奏出一串串密集的和弦,描绘的是一片深沉、浑厚、茂密的森林。

在这种气氛中不是有单簧管奏出短促的两个相隔大三度的音,这是密林森出的杜鹃在不停的啼叫,叫声时密时疏,最后,音乐渐弱,叫声消失,杜鹃向远处飞去。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的一堂课,三年级的孩子在音乐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相比一年级二年级有很大的不同,有一定的音乐能力,能适应稍难的歌曲学习,当然,本课难度很小。

和五年级六年级的同学相比也有一些不同,他们更敢于表现自己,所以这样的一堂课在掌握这样的前提下去教学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引导的方式和方法,上课的就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情绪熟练地演唱歌曲,学习好顿音,随着音乐的节奏创造有创意的动作,恰当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演唱时对音准的掌握

  2.表演时的即兴创作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法、比较法、情感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头饰、歌谱、旋律卡、音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一、热身舞蹈导入

  1、激情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又来到了我们的音乐课了。

同学们高兴吗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师将模唱杜鹃的叫声,叫声有长的、短的。

让学生分辨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声音。

  2.用图片引入杜鹃的叫声进入课题

  (教师运用电子琴引入,教师边模仿杜鹃叫声,边用电子琴弹出出“53”的音高。

二、顿音的讲解、学习

 师:

你们还记得小杜鹃的叫声“”“”跟着老师学一学小杜鹃的叫声。

  

师:

哪个符号更像小杜鹃的叫声

师:

播放微课视频

师:

“咕咕”是用顿音来叫的。

在乐谱里面叫做顿音,表现的非常短促跳跃,我们一起来跟琴唱唱“53”把跳跃、短促唱出来。

三、旋律学习

 1、加入“53”

  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你们看这是杜鹃,当教师出示一次就唱一次“咕咕”,出现两次时就唱两次“咕咕”(先练习几次)教师哏唱旋律。

 2.出示三条旋律线,老师不按顺序哼唱,让学生分辨旋律线。

  师:

小杜鹃喜欢唱歌,它特别喜欢在飞翔的时候唱歌,但是歌曲旋律是有高低的,所以它飞的时候也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现在让我们来猜猜它在唱哪一条旋律。

 3.揭示旋律线的音符,并学唱。

 4.学生手划旋律线,识谱唱旋

四、歌词学习

  1.让孩子们从音乐中听辨歌词,并体会音乐情绪。

  师:

同学们真棒,小杜鹃在天空中飞累了,它说要去地上玩,那它去了哪些地方呢让我们从它的歌声里去寻找吧,听完告诉大家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全班齐唱歌曲

 师:

你们听到顽皮的杜鹃去哪些地方呢

  3.老师范唱,学生跟琴学唱。

  4.跟音乐演唱一次,注意唱歌的声音,注意顿音的演唱。

  5、唱的形式(分角色、个别学生领唱、师生对唱、小组比赛唱)

 

五、才艺表演

师:

同学们他弹的好不好啊。

小杜鹃听到了他的琴声被吸引过来了,它说要和我们一起来合作哦。

找几名同学,和我们的吉他小王子合作吧。

六、教学延伸

  引入环境、爱护动物意识,鸟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我们应该怎样和它们相处呢(爱护环境,不伤害鸟类)那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你们能够做得到吗?

七、总结

  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又渡过了一堂美妙的音乐课,我们和顽皮的小杜鹃成为了好朋友,如果我们都有爱心的话,小杜鹃会围绕在我们周围,让我们在歌声中去寻找属于我们的小杜鹃吧。

(听音乐下课)

  学生活动

 

 生随师跳舞蹈,《春天在哪里》。

1、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仔细聆听老师的所模仿的声音。

2、学生回答“杜鹃、布谷鸟”。

3、听辨电子琴的音高,跟着电子琴的音高模唱“53”“咕咕”

  

1、学生观察音乐符号,从听觉和视觉的分辨出顿音记号。

2、生:

是第一符号,因为音的段开的。

3、生观看微课。

1、学生唱加上动作

 

2、学生一边唱“咕咕”,一边加入动作。

3、观察的三条旋律线,并听辨旋律线。

4、学生学唱歌谱

5、学生用手划旋律线并唱歌谱。

  

 

1、学生聆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

活泼、欢快的歌曲。

  2、学生说小杜鹃去哪些地方

  3、学生学唱歌曲

   

 

1、学生个人才艺表表演 

2、分组进行合作。

 

1、学生说说自己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与动物。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用舞蹈的方式导入,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很自然的就过渡到了课堂内容让学生很快的融入顽皮的杜鹃的教学氛围。

  

【设计意图】探究法和对比法来学习新的音乐知识顿音。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熟知度,初步感受旋律。

用情境法引导学生学习旋律。

 

【设计意图】在听歌曲的过程中给他们要求,也让他们在无形中熟悉了旋律,也熟悉了歌词,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听辨能力,记住歌词,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设计意图】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表演,创造自己想象和喜欢的动作,在音乐中体会快乐,体现音乐课本来应该具备的元素,有利于他们的创造性活动,也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也要有正确的规则引导他们的活动,而不至于混乱。

  

 

【设计意图】这个才艺环节,重点在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受,让他们在音乐中听出想象的空间,感受音乐带来的一种表现力,这对他们的音乐素养是一种很好的提高。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拓展部分,从音乐课堂中感受到了小动物的可爱,导入保护小动物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有着特殊的效果,也是一种情感体验教学。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苏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顽皮的杜鹃》。

教材分析:

1、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

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倾心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

 

2、歌曲为4/4拍、宫调式,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乐句曲调在“135”上进行,明亮的音调即刻把人们带进了美丽的山林之中,“53”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

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欢乐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

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对生活充满好奇,对学习歌曲有浓厚的兴趣。

2、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运用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欣赏《对鸟》,感受浙江民歌的韵味。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3认识顿音记号,能用轻巧、弹性的声音表现。

4打击乐伴奏表现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法、学法

我本着托尔斯泰指出的: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是说教师的目的不是为了教,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选用了激趣味法和示范法这两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教法,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小组学习法模仿法、及自主创作法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通过来获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利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计用6分钟)

1、创设意境,调动情绪。

让学生在创作中寻找乐趣。

师:

同学们,老师想唱首歌给你们听听,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吗(师范唱《对鸟》)

生:

师:

我刚刚演唱的是一首浙江民歌,“吤呣”表示“什么”,青翠、白鸽、天雉鸟、长尾巴汀是小鸟的名称,歌曲采用传统的牧童对山歌形式,问、答各唱一段,通过歌唱美丽、自由的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学唱《顽皮的杜鹃》

1.师:

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奥地利的民歌,也是和小鸟有关系的,先一起来听听。

(播放《顽皮的小杜鹃》伴奏,老师唱“咕咕”)

师:

刚刚你们听到小鸟的叫声了吗是什么鸟啊?

生:

小杜鹃

师:

那你们是在音乐每一句的什么地方听到了杜鹃鸟的叫声呢?

生:

每句的最后。

2.师:

老师突然有个想法,同学们能不能扮演一下这只顽皮的小杜鹃,先把自己藏起来,当听到杜鹃鸟叫声的时候,再把你们的小脑袋探出来,然后告诉我小杜鹃都叫了几声啊(播放歌曲,做游戏)

生:

最后是四声,其余的都是两声。

师:

小杜鹃的叫声有没有高低的区别呢?

生:

第一声叫的响,第二声叫的低。

师:

那现在我想请大家在听到杜鹃鸟叫声高和低的时候用一个动作把它表现出来,谁先先说说你想用什么动作呢?

生:

……(听歌曲,做动作)

3.师:

我们用动作表现的这两个高低音是什么音呢下面老师来唱一唱,第一遍我先用lu来唱,请在心里想一想这是哪两个音第二遍我来唱歌谱,请你们把这两个音唱出来。

(播放伴奏音乐,师做音乐手势)

师:

真棒!

同学们都唱出来是5和3这两个音了。

4.师: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传球游戏,跟刚才一样我唱歌谱,当大家唱到5、3的时候,球一定要传到下一个小朋友的手上,看看最后有几个人接到过这个球。

(师唱歌谱)

生:

6个人接到了球。

师:

我们刚刚唱的这段旋律一共有6个乐句。

(出示歌谱)

4.学唱整首歌曲

师:

请大家看歌谱,歌谱中红点线的地方我来唱,其他的地方小朋友们唱,看看我唱的和你们唱的旋律有什么关系(电子琴伴奏,注意速度稍慢些。

生:

旋律是相同的,只是最后一句多了一个53。

5.师:

我们已经知道这首歌曲由6个乐句组成,(ppt)1、2两句相同,3-4句和5-6句相同,下面我们来唱歌词,红点线的地方老师唱,其他的小朋友们唱。

(跟琴唱完全曲,纠正音准不到位的地方。

6.师:

这首歌叫《顽皮的小杜鹃》,那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表现出小杜鹃顽皮的叫声呢?

请几个同学先试一试。

(出示53,注意顿音记号的作用是要唱的干脆、轻快。

咕咕

请大家来跟我做个游戏,我来唱歌词,请你们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唱出杜鹃鸟的叫声,好吗(师边唱歌词边做动作,师生合作,跟伴奏演唱。

7.完整地演唱歌曲,生跟老师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8.男女生合作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在教唱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和老师配合演出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都有了初步的感知,通过多次的聆听及互换角色的演唱歌曲,对这段音乐有了完整的、深刻的体验,直至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这个过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使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整首歌的学习。

三、打击乐伴奏表演歌曲:

师:

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出示乐器,并逐个示范一下),你们觉得我们可以选什么乐器来衬托小杜鹃顽皮的叫声呢(双响筒、碰铃、铃鼓、沙球、响板)

生:

双响筒、沙球、响板

师:

请部分同学来演奏打击乐器,其他同学一起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课堂小结

师:

大家喜欢这只既可爱又顽皮的小杜鹃吗(喜欢)其实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和小杜鹃交过朋友哦,(出示《杜鹃圆舞曲》),下面我们就和小杜鹃一起随着音乐快乐的飞向蓝天,飞向大自然吧。

(在《杜鹃圆舞曲》的歌声中律动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