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324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docx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由DNA和基因组成的B.一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

C.人类Y染色体上无DNA和基因D.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父亲Y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是(  )

A.50%B.100%C.25%D.75%

3.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D和隐形基因d控制.若某对夫妻都为卷舌,却生了一个不卷舌的孩子,则这对夫妻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

A.DD、ddB.Dd、ddC.Dd、Dd D.DD、Dd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A.遗传B.变异C.生殖D.发育

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兔的长毛与黑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6.对于人的舌头能否向中间卷曲这一性状,小华同学对家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

祖父

祖母

姑姑

爸爸

妈妈

小华

能卷舌

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A.能卷舌是显性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

B.姑姑和妈妈的基因型完全相同

C.若爸爸和妈妈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机会相等

D.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7.科学家成功的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抗病毒能力。

这个事例说明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A.基因B.蛋白质C.脂肪D.抗病毒干扰素

8.可表示女性正常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的是

A.22条+YB.22条+XYC.22条+XD.22条+XX

9.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各含有多少个染色体()

A.生殖细胞23个体细胞46个受精卵23个

B.生殖细胞46个体细胞46个受精卵23个

C.生殖细胞23个体细胞46个受精卵46个

D.生殖细胞23个体细胞23个受精卵23个

10.从理论上讲,男女比例为1:

1的原因是()

A.男性的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含X的,一种是含有Y的

B.受精时各种精子能量是相同的

C.卵细胞的类型只有一种

D.含有X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

11.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孩“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它是由男孩的母亲遗传下来的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也都是可以遗传的,与环境没有关系

C.不管是生物的隐形基因还是显性基因一般都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

D.人受精卵形成时精子中“X”染色体或者“Y”染色体决定后代的性别

12.促进植物产生变异,从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  )

A.杂交

B.射线照射种子

C.药物处理种子

D.以上均是

1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A.孔雀和鸭子的羽毛明显不同

B.一棵树上所结果实,大小、形态、颜色各异

C.蝗虫的体色在夏季是绿色,秋季为褐色

D.蜜蜂发育过程中,成虫与幼虫有明显的差异

14.下列各项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

A.人的单双眼皮B.耳垂的有无C.晒黑的皮肤D.酒窝的有无

15.人类的下列疾病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A.艾滋病B.血友病

C.白化病D.色盲病

16.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

比如在制作酸奶时就主要用到(  )

A.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D.醋酸菌

17.下列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时,密封的目的是防止其它杂菌进入

B.制作泡菜时,把蔬菜用盐腌制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制作的泡菜长时间不腐败,原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乳酸能阻止有害菌的生产

D.制作泡菜时所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18.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水分过多B.温度过高C.营养太丰富D.微生物生长繁殖

19.若家中没有冰箱,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对新鲜鱼肉进行保存()

A.真空包装B.糖渍

C.烟熏D.盐渍

2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使荔枝在短期内保持原有的鲜味和口感,下列哪种保存方法最佳(  )

A.用盐腌制

B.烘干保存

C.使用保鲜袋并放入冰箱

D.煮熟后再保存

二、综合题

21.下表是一个家庭中各成员性状的调查结果,请根据结果回答:

性状表现

父亲

母亲

儿子

酒窝

耳垂

卷舌

不能

(1)如果有酒窝为显性性状(用A基因表示),那么,儿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如果有耳垂为显性性状,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有耳垂的可能性为_____。

(3)如果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用b基因表示),能卷舌父母的基因组成为______,不能卷舌儿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

(4)如果儿子是红绿色弱患者,那么他的患病基因来自于______(填“父亲”或者“母亲”)。

22.制作米酒的方法:

先用水将糯米(或大米)泡半天,漂洗干净,然后蒸熟成米饭;待冷却到30℃时,加适量的水和酒曲与米饭混匀后装入容器内轻轻压实成平顶的圆锥型,再在中间挖一个洞,然后加盖密封。

注意:

如果外界温度低于28℃以下,还需采取保温措施。

大约发酵24﹣28小时即可。

请根据所学知识对该发酵过程进行分析:

(1)先将糯米蒸熟,除了有利于发酵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2)在中间挖一个洞是为了给酒曲中的菌类的快速繁殖提供______(填一种气体名称)。

(3)有时酿好的米酒有较强的酸味,最可能的原因是在操作环节中混入了_____菌。

(4)制作好的米酒在储存时会放入冰箱中,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详解】

因为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因此,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A错误;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因此基因在DNA分子上,B正确;染色体上除了DNA还有蛋白质,人类Y染色体上有DNA和基因,C错误;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可简记为染色体>DNA>基因。

2.B

【分析】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由此可见,父亲的Y染色体以及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传给儿子而不能传给女儿。

即父亲Y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是100%。

故选:

B。

【点睛】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就只能传给儿子。

3.C

【分析】

若夫妻都为卷舌,却生了一个不卷舌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控制卷舌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即都含有一个控制卷舌的显性基因和一个控制卷舌的隐性基因(Dd)。

如图所示: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

父母的某一性状相同,后代却表现出不同于父母的性状,一般来说,父母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是杂合的Dd、Dd。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4.A

【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正确;

B、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错误;

C、生物的生殖是指每种生物都有能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能力,错误;

D、发育是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本题解题关键。

5.B

【分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

A.人的身高与体重,不是同一性状,身高中的高与矮,体重中的胖与瘦这样的才能构成相对性状,错误。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正确。

C.兔的长毛应对应短毛,黑毛应对应白毛,长毛与黑毛不是同一性状,所以不能构成相对性状,错误。

D.家兔和北极狐,不是同种生物,所以也构不成相对性状,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相对性状的概念。

6.B

【分析】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因此祖父母都卷舌,生下不卷舌的爸爸,则不卷舌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爸爸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那么祖父母的卷舌是显性性状,由杂合基因控制,如图所示:

(2)若爸爸aa和妈妈Aa再生一个孩子,如图所示:

则该孩子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机会相等,各为50%。

【详解】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祖父母都卷舌,生下不卷舌的爸爸,则不卷舌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正确。

B.爸爸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那么祖父母的卷舌是显性性状,由杂合基因控制,如分析

(1)中的图所示。

能卷舌的姑姑基因可能是AA或Aa,小华基因一定是aa,均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a,因此妈妈的基因一定是Aa,错误。

C.若爸爸aa和妈妈Aa再生一个孩子,遗传图解如分析

(2)中的图,则该孩子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机会相等,各为50%,正确。

D.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在成对的基因中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叫做隐性基因,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7.A

【分析】

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详解】

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植入烟草细胞中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

说明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故选:

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是基因。

8.C

【解析】

【分析】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因此正常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

9.C

【分析】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

(2)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详解】

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也就是46条。

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有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

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46条。

因此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23、46、46条染色体。

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

因此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23、46、46个DNA分子,C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

10.D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人类性别比例从理论上讲是1:

1的原理。

解答时可以从人的性别遗传图解方面来切入。

【详解】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

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11.B

【分析】

(1)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

(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因此某男孩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该基因是由其母亲遗传下来的,A正确。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如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肤色较黑,因此不是与环境没有关系,B错误。

亲本的遗传物质就成为了子代受精卵细胞的一部分,将来控制子代性状。

所以有无耳垂是一种性状,这一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遗传给后代的,C正确。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受精时,如果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女孩;如果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

因此男性精子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决定后代的性别,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的性别遗传。

12.D

【解析】

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人类应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来培育生物新品种。

如:

1、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2、用一定剂量的放射性钴照射小麦的种子,属于用射线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的过程,3、用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从而促进植物产生变异,培育新品种等,可见D正确。

13.B

【分析】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相对于同种生物来说的,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性状存在的差异不能成为变异。

【详解】

A、孔雀和鸭子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他们羽毛的不同并不是变异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一棵树上的果实在大小、形状、颜色上有差异,这是由于变异引起的,B符合题意;

C、蝗虫的体色夏季为绿色,秋季为褐色,这是蝗虫的保护色,C不符合题意;

D、蜜蜂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成体与幼体有显著的差异,不是变异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14.C

【解析】

【分析】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BD、人的单双眼皮、耳垂的有无、酒窝的有无,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BD不正确;C、晒黑的皮肤,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C正确。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变异。

15.A

【分析】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的,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都是人类常见的遗传病。

【详解】

艾滋病是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传染病;血友病、白化病和色盲病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是遗传病。

故选:

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遗传病的概念,了解常见的遗传病的例子,即可解答本题。

16.B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

【详解】

制酱要用到霉菌,故A错误;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故B正确;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故C错误;制醋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并能用以实际的生活中。

17.A

【解析】

【分析】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

分析解答。

【详解】

A、制作泡菜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的,而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大量繁殖,所以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防止空气进入,A错误;

B、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B正确;

C、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能阻止有害菌的生产,C正确;

D、制作泡菜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的,D正确。

【点睛】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8.D

【分析】

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外界有害因素的污染以后,食品原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结果使食品的质量降低或完全不能食用,这个过程称为食品腐败变质。

【详解】

食品腐败的本质是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分解变化过程.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细菌能够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分解,从而使食品腐败变质,故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故选D。

【点睛】

食品的腐败原因。

19.D

【分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

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详解】

利用盐溶液可以除去鱼中的水分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鱼的保质期,因此,若家中没有冰箱,最好采用盐渍方法对新鲜鱼肉进行保存,故选D。

【点睛】

注意食品保鲜的原理和生活中使用的方法。

20.C

【解析】

【分析】

保存蔬菜和水果长采用冰箱冷藏的方法,思考答题。

【详解】

保存蔬菜常采用冰箱冷藏的方法,其一是因为是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主要原因是因为温度低,可降低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利于蔬菜的保存。

冷冻会使蔬菜细胞破裂、盐渍会使蔬菜失水、晒干也会使蔬菜失水,从而破坏蔬菜的营养结构,使蔬菜不再新鲜。

因此,为了使荔枝在短期内保持原有的鲜味和口感,应使用保鲜袋并放入冰箱保存,故选C。

【点睛】

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21.AaAA或Aa50%Bbbb母亲

【分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

(1)“如果有酒窝为显性性状(A基因表示)”,则无酒窝为隐性性状(a基因表示)。

那么,母亲(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母亲(aa)遗传给儿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儿子(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Aa,父亲(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2)表格中的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子女中无耳垂的基因型是aa,其中一个基因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说明父亲带有隐性基因a,父亲有耳垂,还带有显性基因A;这样父亲的基因型是Aa,母亲的基因型是aa。

他们所生的每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几率是1/2(或50%),如右图所示: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如果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用b基因表示),均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不能卷舌的孩子,孩子的基因组成是bb,说明父母传递给孩子的基因都是b;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

(4)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所以该男孩的患病基因来自于自己的母亲。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利用遗传图解解题,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22.高温灭菌氧气杂防止米酒继续发酵,保证酒的口感合适

【分析】

酿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分析资料答题。

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在制作过程中,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高温灭菌,使有机物更易于被分解。

(2)在制作米酒时,先加入的酵母菌数量太少,因此需要酵母菌先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在糯米的中间挖一个洞,是为了存储一部分空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氧气耗完后,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

(3)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才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的是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产生酒精,因此容器要密封。

有时酿好的米酒有较强的酸味,可能的原因是容器没有密封好,杂菌进入等。

(4)酿造好的米酒,放入冰箱,是可以防止米酒继续发酵,保证酒的口感合适。

【点睛】

熟练掌握制作米酒的过程、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的知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