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549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仪器分析复习题Word下载.docx

(3)塔板高度;

(4)达到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5)在较长柱上把物质B洗脱所需要的时间。

3、有一根lm长的柱子,分离组分1和2得到如下图的色谱图。

图中横坐标为记录笔走纸距离。

若欲得到R=1.2的分离度,有效塔板数应为多少?

色谱往要加到多长?

4、一柱长为50.0cm,从色谱图上获得庚烷的保留时间为59s,半峰宽为4.9s,计算该柱的理论塔板为多少?

塔板高度又为多少?

5、准确称取干燥的面粉1.000g两份,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灰化处理,各加入少量的盐酸,一份不加标准溶液,用水定容为10.00mL,测得其吸光度为0.015;

另一份加入浓度为2.00µ

g/mL的Cd标准溶液1.00mL,最后加水定容为10.00mL,测得其吸光度为0.027。

计算面粉中Cd的含量(mg/kg)为多少?

6、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食品中Cu,采用标准加入,在324。

8nm波长处测得的结果如下:

加入Cu标准溶液(µ

g/mL)

吸光度

0(样品)

0.280

6.00

0.757

2.00

0.440

8.00

0.912

4.00

0.600

试计算食品中的Cu的含量是多少?

7、测得石油裂解气的色谱图(前面四个组分为经过衰减1/4而得到),经营承包测定各组分的f值并从色谱图量出各组分峰面积分别为:

出峰次序

空气

甲烷

二氧化碳

乙烯

乙烷

丙烯

丙烷

峰面积

34

214

4.5

278

77

250

47.3

校正因子f

0.84

0.74

1.00

1.05

1.28

1.36

用归一化法定量,求各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8、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液中的Pb,准确移取50.00mL试液2份。

用Pb空心阴极灯在波长283.3nm处,测得一份试液的吸光度值为0.325,在另一份试液中加入浓度为50.0mg/L的Pb标准溶液300µ

L,测得吸光度值为0.670。

计算试液中Pb的浓度(mg/L)为多少?

9、组分A和B通过某色谱柱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min和24min,而非保留组分只需要2.0min洗出,组分A和B的峰宽分别为1.6min和2.4min,计算:

(1)A和B的分配比;

(2)B对A的相对保留值;

(3)A和B两组分的的分离度;

(4)该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有效塔板数各为多少?

10、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某一含F的试样溶液50.0mL,测得其电位为86.5mV。

加入5.00×

10-2mol/L氟标准溶液0.50mL后测得其电位为68.0mV。

已知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59.0mV/pF,试求试样溶液中F含量为多少(mol/L)?

四、选择题:

1.下面那种分析方法不是仪器分析()

A、色谱分析B、原子发射分析C、重量分析D、原子荧光分析

2.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

C、原于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于核的振动

3.下面四个电磁波谱区:

A、X射线;

B、红外区;

C、无线电波;

D、紫外和可见光区;

请指出频率最小者是()

4.下面四个电磁波谱区:

请指出波数最大者是()

5.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能量最大者是()

A、X射线区B、红外区C、无线电波区D、可见光区

6.光学分析法中,使用到电磁波谱,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A、100~400nmB、400~750nmC、0.75~2.5μmD、0.1~100cm。

7.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约70种元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常用于()

A、定性B、半定量C、定量D、定性、半定量及定量

8.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A、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B、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C、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D、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9.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

A、直流电弧B、交流电弧C、电火花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10.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A、交流电弧B、等离子体光源C、直流电弧D、火花光源

11.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用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

A、提高灵敏度B、提高准确度C、减少化学干扰D、减小背景

12.在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内标元素与分析元素的关系是()

A.激发电位相近B.电离电位相近C.沸点行为相近D.熔点相近

13、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最复杂的是 (  )

A.钠   B.铁    C.铝   D.碳

14、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  )

A.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  B.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C.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    D.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15.原于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1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空心阴极灯C、原子化器D、辐射源

1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测定过程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要满足的条件是:

A、发射谱线的轮廓要大大的大于吸收谱线的轮廓;

B、发射谱线的轮廓要大大的小于吸收谱线的轮廓;

C、发射谱线中心频率要大于吸收谱线中心频率;

D、发射谱线中心频率要小于吸收谱线中心频率。

1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A、氢灯;

B、氘灯;

C、钨灯;

D、空心阴极灯。

19.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

A.灵敏度低但重现性好B.基体效应大但重现性好C.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D.物理干扰少且原子化效率高

20.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方法():

A、浓度直读;

B、保留时间;

C、工作曲线法;

D、标准加入法。

 

2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A、燃气-助燃气B、载气C、燃气D、助燃气

22.火焰原子化法的主要特点是()

A、原子化程度高,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大,适用于液体试样;

B、原子化程度低,操作简单,精密度高;

C、原子化程度高,样用量少,灵敏度高,重复性差;

D、原子化程度高,重复性高,试样用量小,适用范围大。

23.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A、自然变度B、自吸变宽C、劳伦茨变宽D、多普勒变宽

24.原子发射谱线的自吸现象是基于(  )

A.不同粒子的碰撞      B.外部磁场的作用

C.外部电场的作用      D.同类原子的作用

25、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的共同点在于()

A.光源   B.原子化器  C.线光谱 D.带光谱

26、原子吸收谱线的多普勒变宽是基于 (  )

A.原子在激发态的停留时间       B.原子的热运动

C.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        D.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27、原子吸收谱线的劳伦兹变宽是基于 (  )

C.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       D.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28.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

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D、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

29.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释放剂B、加入保护剂C、扣除背景D、采用标准加入法

30.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A、基体效应的影响B、光谱背景的影响C、其它谱线的干扰D、电离效应

31.在原子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A、阶跃荧光B、直跃荧光C、敏化荧光D、共振荧光

32.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

33.在气相色谱法中,实验室之间能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A.保留时间B.调整保留时间C.相对保留值D.调整保留体积。

34.在气相色谱法中,可以利用文献记载的保留数据定性,目前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A.调整保留体积B.相对保留值;

C.保留指数;

D.相对保留值和保留指数。

35.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A.氮气B.氢气C.氧气D.氦气

36.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内加法

37.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 A.分离度B.容量因子C.塔板数D.分配系数 

38.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是()

A.柱长增加B.相比率增加C.降低柱温D.流动相速度降低。

39.在气相色谱检测器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氢火焰离于化检测器;

B.热导池检测器;

C.示差折光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

40、在液相色谱检测器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

 A.化学发光检测器  B.电导检测器 C.示差析光检测器 D.荧光检测器

41.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C.固定液的沸点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42、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作键合相基本的物质是 ()

A.分子筛   B.硅胶    C.氧化铝   D.活性炭

43、由范第姆特方程式可知 (  )

A.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小B.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大

C.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小D.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

44、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  )

A.进行定性分析B.进行定量分析

C.分离混合物 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之

45.在气液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A、吸附能力小的B、吸附能力大的C、溶解能力大的D、挥发性大的

46.色谱分析中其特征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的是()

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相对保留值D、峰面积

47.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保留值B.扩散速度C分配比D.理论塔板数

48.在气-液色谱法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

A.改变载气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速度C.改变柱长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49.在以下四种色谱分离的过程中,柱效较高,△K(分配系数)较大,两组分完全分离是()

50.在以下四种色谱分离的过程中,柱效较低,△K较大,但分离的不好是()

51.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A.涡流扩散;

B.分子扩散;

C.气相传质阻力;

D.液相传质阻力。

52.在气—液色谱中,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的类型越相似,它们之间()A.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小;

B.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大;

C.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大;

D.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小

53.表示色谱柱效率可以用()A、理论塔板数B、分配系数C、保留值D、载气流速

54.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保留值B、峰面积C、分离度D、半峰宽

55.下列方法中,那个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A、峰面积测量B、峰高测量C、标准曲线法D、相对保留值测量

56.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 

)A、进样系统;

B、分离柱;

C、热导池;

D、检测系统。

57.色谱分析中,要求两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应是( 

)A、R≥0.1;

B、R≥0.7;

C、R≥1;

D、R≥1.5

58.在HPLC法中,为改变色谱柱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

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和配比B改变流动相的流动速度C改变填料粒度D改变色谱柱的长度

59.若待测物极性A>

B>

C;

对于正相色谱,先用低极性流动相,然后用中等极性流动相得出的色谱图是()图。

60.若待测物极性A>

对于反相色谱,先用高极性流动相,然后用中等极性流动相得出的色谱图是()图。

61.甲苯的UV溶剂截止波长为285nm,当用紫处检测器,以甲苯为流动相,样品的检测波长为( 

A、210nm 

B、254nm 

 

C、大于285nm 

D、小于285nm 

62.一组分的色谱分析过程中,死时间为2.23分钟,保留时间为5.6分钟,调整保留时间分钟为( 

A、7.83B、7.8C、3.4D、3.37

63.一组分的色谱分析过程中,死时间为2.23分钟,保留时间为5.6分钟,分配比为( 

A、1.5B、1.52C、1.7D、1.73

64.已知某组分峰的峰底宽为40.0s,保留时间为400s,此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为( 

)。

A、1700B、1600C、1.70×

103D、1.60×

103

65.已知某组分峰的峰底宽为40.0s,保留时间为400s,死时间为2.0s,此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为( 

A、1.77×

103B、1600C、1.70×

66.有GC测定蔬菜中微量的有机磷农药,可以选择下面那种检测器( 

A、TCDB、FIDC、FPDD、DAD

67.有HPLC测定花生中微量的黄曲霉毒素B1,可以选择下面那种检测器( 

A、热导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视差折光检测器D、电导检测器

68、在液相色谱的进样过程中,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A、手动进样器用斜口尖锐的针头注射器B、注射器进样的体积和六通阀定量管的体积相等

C、手动进样器扳到LOAD位置注入样品D、进完样后,手动进样器扳到LOAD位置拔出进样针

69、在HPLC的分析过程中,梯度洗脱是指在测定过程中()。

A.采用高压梯度  

B.采用低压梯度  

C.逐步改变流动相的极性  

D.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剂

70、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C.所有有机化合物D.所有化合物

71、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A.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B.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

C.采用了粗粒度固体相所致D.加快流动相的流速,缩短分析时间

72、液相色谱中不影响色谱峰扩散的因素是()

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传扩散项D.柱压效应

73.电位滴定法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时指示电极应选用( 

)A、玻璃电极;

B、甘汞电极;

C、银电极;

D、铂电极。

74.用酸度计测溶液PH值,一般选用( 

)为指示电极A.标准氢电极,B.饱和甘汞电极,C.玻璃电极,D银电极。

 

75.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是( 

) A.金属电极  

B.参比电极  

C.指示电极  

D.电解电极 

76.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作用是( 

)A.调节pH值,B.稳定离子强度,C.消除干扰离子,D.稳定选择性系数。

77.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被测离子的浓度()

A.无关  B.成正比 C.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D.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78.在直接电位法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为( 

A.与其成反比 

B.与其成正比C.与其对数成反比D.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79.当pH玻璃电极测量超出企使用的pH范围的溶液时,测量值将发生"

酸差"

和"

碱差"

"

使得测量pH值值将是( 

)A.偏高和偏高 

B.偏低和偏低 

C.偏高和偏低 

D.偏低和偏高

80.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双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 

)AKNO3 

BKCl 

CKBr 

DKI

81.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82.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校正方法误差D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83.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 

A清洗电极 

B活化电极 

C校正电极 

D除去沾污的杂质

84.下列参量中,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方法所测量的是( 

)A 

电动势 B 

电流 

电容  

电量

85.列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是( 

) 

A、电位分析法;

B、伏安法;

C、库仑分析法;

D、电子能谱。

86.分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根据是( 

)A 

电极电位 

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 

离子浓度

87.分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 

电极电位 

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 

88.当用高能量电子轰击气体分子,则分子中的外层电子可被击出成带正电的离子,并使之加速导入质量分析器中,然后按质荷比(m/e)的大小顺序进行收集和记录下来,得到一些图谱,根据图谱峰而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称为。

( 

) 

A.GC法   

B.HPLC法   

C.HPCE法  

D.MS法.

89.要获得较高丰度的分子离子峰,可采用哪种离子源()A.电子轰击源,B.化学电离源,C.场离子源,D.火花源.

90.质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质量分析器具有最大的分辨率最大的质量分析器( 

A.单聚集质量分析器;

    B.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C.四极杆;

    D.飞行时间分析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