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哲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710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第一章哲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哲学.docx

《第一章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哲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哲学.docx

第一章哲学

第一章哲学

——求真的学问

【教学目标】

明确哲学主要研究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亦即人们的世界观的人文科学,主要包括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

培养人们把握世界、把握自身的思维方式,即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和创造的智慧。

懂得人文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

第一节 哲学概述

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

在汉语中,“哲”有聪明、智慧的意思。

在古希腊,哲学原词是“爱智慧”的意思。

在古印度,哲学通常被称为“见”或“察”。

可见,从词源上看,哲学是和“智慧”、“聪明”连在一起的。

“智慧”、“聪明”这种意思始终包含在哲学的理念和传统中。

在哲学的发展史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哲学的本质,不同的哲学家表达着不同的观点。

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当代哲学为背景,大致可以概括出八种最主要的哲学观。

1.普遍规律说

作为一种通行的哲学观,“普遍规律说”认为,各门科学知识研究世界的各种特殊领域,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

2.认识论说

这种哲学观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关于普遍规律的认识,不是通过研究整个世界获得的,而是以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统一来实现的。

3.语言分析说

语言分析说主要是西方分析哲学的观点。

首先,哲学家思考这个世界,接着,他们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

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再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进程。

“语言分析说”的哲学观,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人类“认识”及其所表达的“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语言”的理论,没有语言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为无效。

这种哲学观以强调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为突出特征。

4.存在意义说

语言除了逻辑结构和逻辑形式,还有更深层的人文性。

“存在意义”的哲学观就是强调反思语言的人文特性的哲学思潮。

按照这种哲学观,哲学的使命不在于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或澄清科学命题的意义,而在于寻求人类存在的意义。

5.精神境界说

一些现代中国哲学家对中国传统哲学精神情有独钟,致力于弘扬哲学对人生境界的意义。

现代哲学家贺麟精辟地概括了这种“精神境界说”的哲学观:

“哲学是一种学养。

哲学的探索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

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的要素。

6.文化批判说

这种哲学观把哲学视为对“文化”的批判反思,认为哲学担负着这样的不愉快的任务:

把意识的光芒普照到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之上,而这些东西已经根深蒂固,似乎已成为自然的、不变的、永恒的东西。

“哲学的真正功能在于它对于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

7.文化样式说

这种哲学观认为,哲学不是思想王国的王后,而是思想共和国的公民,也就是说,只是一种文化样式,而不是其他文化样式的基础,哲学的使命就在于沟通各种文化样式之间的对话。

8.实践论说

这种哲学观点基于对“现实的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感性的活动”——人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的世界”——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的科学考察,并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全部的哲学问题。

这些观点反映了在哲学历史发展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哲学家或派别、不同角度有关哲学本质的认识成果。

作为对上述认识的精辟总结,马克思以一句名言宣告了自己的实践论的哲学观: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在这份“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及其所具有的科学内涵中,已经明确地表达了马克思的新的世界观,即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全部哲学问题的哲学观,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哲学观。

从更一般的层次上看,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与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在人类文化的家园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指出:

“人民最精致、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同样,黑格尔也认为,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

事实正是如此,如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达·芬奇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莎士比亚的戏剧、拉伯雷的小说、密尔顿的诗歌、贝多芬的交响曲、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牛顿的经典力学、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等,无不体现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大变革的时代精神,这就是追求知识、反对迷信的启蒙精神和肯定人性的人道精神。

但是,当我们注视这一时代的哲学,我们可以发现,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一切都站在理性的审判台前”的命题以及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人为自然界立法”的命题,却是近代西方的启蒙精神和人道精神最精练的概括和最集中的体现。

由此可见,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对真理的不断反思和超越中达到的。

哲学不满足于各门具体知识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它要站在高处,通过对社会实践、科学理论、常识信念、社会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抽象和归纳,从中发现共性,找出反映世界普遍本质的东西,这就使得哲学比一般的时代精神更为精致,成为各种文化形态精神的凝结,又是贯穿各种文化形态使其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就是这样。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由于这三大发现(指能量守恒定律、关于生物机体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思想——编者注)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够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图画。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考察,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其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宗教的、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批判地吸取了其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学习哲学,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聪明”、“智慧”相联系,这样,哲学就成为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和具体科学不同,它不是对世界某一方面、某一层次或某个别联系的理解与说明,而是对基于普遍联系的世界整体的本质的揭示和把握,所以,哲学的智慧是大智慧。

从这一点上说,哲学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它照亮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展现出意义的灵光。

学习哲学的意义,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人们提供思维模式,锻炼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实践造就了理论思维模式,并由哲学集中地表现出来。

一定时代的哲学体现着该时代理论思维水平的广度和深度。

这样,哲学为人们提供的思维模式就代表着时代水平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恩格斯对此曾深刻地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理论思维的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思维能力,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薪的科学思维模式,即唯物辩证的思维模式,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实践所造就的最高级的思维模式。

毛泽东的哲学就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所掌握后形成的辩证思维能力,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原子弹。

第二,就内容而言,真正的哲学所提供的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根源的知识。

第三,由于哲学提供具有时代发展水平的理论思维模式,提供关于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根源的知识,因此在客观世界面前,哲学最能体现人的自由和高贵,使人明白自己的尊严。

人通过哲学的方式,追求真理,以怀疑分析始,以条例法则终,创造知识,自强不息,行己有耻,从而形成对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具有提供理想,塑造理想人格的功能。

例如孟子就提出了王道、仁政的理想,也提出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理想人格。

二、把握世界的哲学方式

人类的创造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实现的。

哲学就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一)追求真理的态度

虽然“智慧”和“聪明”并不能表达哲学的本质含义,但它始终保持在哲学观念和哲学传统中,其原因在于,“智慧”和“聪明”凸现了哲学的精神。

人高于动物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人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维、去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处境。

在这样做时,人就成了“智慧人”。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他设想的理想国里主持朝政的是一位精通哲学的国王——哲学王。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这样说道:

“哲学就意味着追寻。

对于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加重要,并且每个答案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反对别人称他为“智者”,他说:

“我固知我愚,但我爱求智,我非智也,我乃爱智者也。

”中国先秦的孔子也曾这样评价自己:

“我非生而知之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哲学的这种追寻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人类能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得人类在物质世界面前保有自由和尊严。

哲学对真理的追求,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的。

一是学习哲学理论。

每种哲学理论,都凝结着哲学家对世界认识的成果,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或不同的水平上或不同的侧面体现着时代的精神。

离开古今中外哲学家所提供的哲学理论,仅凭个人去苦苦地思辨和体悟,则可能发生“在哲学中几百年前就提出来的、早已在哲学上被放弃了的命题,常常在研究理论的自然科学家那里作为全新智慧出现,而且在一个时候甚至成为时髦的东西”。

二是面向现实。

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是以理论的方式对自己时代的表征,因而也必须以理论的方式去面向现实。

脱离现实,就无法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也不是真正的哲学,只能是一些繁琐的、经院的、教条的说教。

三是自我意识。

在学习哲学理论和面向现实的基础上,哲学家们还必须以独特的心灵体验、独立的反思精神和独到的理论去捕捉和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为人类揭示新的理想境界和新的可能世界。

(二)怀疑与批判

哲学对智慧的追寻表现为一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就是形成哲学的批判精神的过程。

罗素认为,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在批判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出没有任何拒绝它的理由之时,才接受它们。

哲学史上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几乎都把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作为他们从事哲学思考的法宝。

近代哲学史上经验论的首创者弗兰西斯·培根这样说道:

“每一个研究自然的人,都应当把这一点当作规则,即凡是它以一种特别满意的心情去抓住不放的东西,都应当加以怀疑。

”培根正是以这种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对经院哲学和盘踞在人们头脑中的一些错误和偏见作了详尽分析和深刻的揭露。

与培根同时代的近代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也同样强调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在他看来,虽然人都有均等的“理性”,但并不是人们已接受的思想、观点、看法都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获得的。

因为“我们在成为大人以前都曾经是儿童,都必须有很长一段时间为我们的欲望和我们的教师所支配。

”因此,我们以前当作真理所接受的一切,很可能是虚假的,所以对这一切应当运用理性能力进行审查,即进行怀疑和批判。

不仅如此,笛卡尔还把“普遍怀疑”作为建构其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

他认为,当我对一切普遍怀疑时,“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是无可怀疑的,而怀疑乃是一种思想状态,因此“我在思想”这是确定无疑的。

既然我在思想,必然有一个“在想这件事的‘我’,因为思想必须有思想的承担者——“自我”的存在。

经过一番推论之后,他得出结论:

我思故我在。

应该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的怀疑和批判与怀疑主义所谓的“怀疑”是有区别的。

怀疑主义把全盘的否定当作哲学的结论,它是为怀疑而怀疑,只是消极地对待任何事物。

与此相反,哲学的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为寻求真理扫除障碍的手段。

同时,真正的怀疑和批判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是建立在理性的思考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更鲜明地体现了哲学的这种批判精神,它认为: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理论批判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上”,“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使得怀疑与批判的哲学精神从书斋内的思辨中走出来,使哲学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对话和论辩

哲学不仅蕴含怀疑和批判的精神,而且也内在地要求一种对话和论辩的精神。

有些哲学家不仅从形式上以对话体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而且从内容上将对话和论辩的精神贯彻到实际的哲学活动中。

苏格拉底为了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求得普遍的道德概念,他就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当时被称为“辩证法”,因为古希腊语中的“辩证法”就是“谈话”、“论辩术”的意思。

英国近代哲学家穆勒曾从一般意义上讨论了自由的对话和论辩对于思想的必要性,并有层层递进的四点分析:

“第一点,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那个意见却可能是正确的。

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

第二点,纵使被迫缄默的意见是一个错误,它也可能,而且通常总是会有部分真理;既然如此,所以只有借敌对意见的冲突才能使所获真理有机会得到补足。

第三点,即使公认的意见不仅是真理而且全部是真理,若不容它去遭受而且实际遭受到猛烈而认真的争议,那么接受者多数之抱持这个意见就像抱持一个偏见那样,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领会或感认。

第四点,教义的意义本身也会有丧失或减轻并且失去对其品性行为的重大作用的危险,因为教条已变成仅仅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对于改善是无效力的。

它妨碍着去寻求根据,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有感于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亲身经验中生长出来。

”当然,穆勒还认为意见的发表和争论不是无条件和无原则的,而是有限制的。

意识要受到不同场合的限制,因为在有些场合,意见的发表会像行动一样引起实际的不良后果,而且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双方不应在争论中进行人身攻击、捕风捉影、造谣中伤,也就是说,争论应当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

一切科学研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都要尽可能地诉诸对话和论辩,但是,哲学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要求。

因为哲学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

尽管哲学的真理性最终根植于社会实践,但一般的哲学命题却无法用实证的方法得到直接的验证,哲学问题的解决也要依靠哲学和科学长期、持续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哲学来说就是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要求,而不是一种外部的、可有可无的条件。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在一个历史阶段上,存在着各种哲学观点之间的对话和论辩,那么,这个时期的哲学也就会呈现出繁荣和发展的景象,反之,哲学就会失去其独立的、完整的意义和价值,不是沦为附庸就是走向媚俗。

(四)反思取向和创新

哲学的反思取向,就是自觉地从反思的维度去看待全部哲学问题。

例如,在哲学与常识和科学的关系中,哲学不是常识的变形,也不是科学的延伸,而是对科学的超越。

这就决定了哲学、科学、宗教和艺术各有各的思维特点。

科学要把握的是单一的时间和物理空间,即自在存在的本然世界,它遵循的只是客观性尺度,追求的是事实结果——对必然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思维的特点是复本还原的思考。

现实的统一世界是人的世界,既不是完全由自然辖制的洪荒宇宙,也不是完全凭人的意志构造出来的存在;现实的人过得既不是简单适应本然世界的、与禽兽为伍的动物式生活,也不是脱离自然和社会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般生活。

因而,单纯的复本还原的思考或幻想的超越性思考,显然是不能满足人类全面把握现实的统一世界并进而把握自身的精神需求的。

哲学面对这一既是“自然”的又是“为我”的两重性世界,就需要兼具追求“本然”的“真”和“应然”的“善”的思考方式,这就形成了哲学思维的特点。

艺术是通过感性的典型形象来反映现实的,是通过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来追求理想的。

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艺术思维的特点是形象思维。

而哲学与之不同,它对现实的反映和对理想的追求,是通过理论思维达到的,它的思维特点是反思,在反思中实现追求。

人们认识世界总是从同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周围的具体事物开始的。

在原始社会,当人们对周围具体事物的认识还不足以解释自身同世界的关系时,图腾崇拜这一幻想式的超越性思考便形成了。

原始社会解体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范围的扩大,人们已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零碎认识,而希望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背后的原因,同时,也力图摆脱对世界本质的幻想性解释。

于是,诸如决定事物的存在,即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本原是什么、世界的变化有无规律、人类自身同外部世界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就提出来了。

这些带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性质的问题,历来被视为知识的“最高真理”,我们也称为“世界观问题”。

这些世界观问题,既离不开人们的经验归纳知识,又超越了人们的经验知识;既反映了现实生活,又表现了人们向往的某种理想,以期为人们的现实活动提供依据。

世界观问题就成为哲学的对象。

正因为哲学的对象是世界观问题,它表现了人们某种超经验的理想,因而哲学具有超越性思考的特点。

但是,哲学对理想的追求是建立在对现实反思的基础上的,而不应当是幻想式的,因而它离不开具体的科学知识。

它的思维形式是理性思维,即它通过对具体的科学知识的反思,提出一定的观点和原理,并用明确的概念和范畴加以表达,同时,对这些观点和原理进行理论阐述和逻辑论证,以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

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时代的水平上反思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及其历史成果,从而与时俱进,通过理论体系不断地重建和创新,融汇着巨大的世界历史内容,成为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第二节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概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哲学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

不仅如此,哲学文化还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和制约作用。

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最大特点,是以整体综合、直觉感悟为基本特征,用以观照人与群体中的他人、人与宇宙整体的根本性关系。

这与西方哲学侧重理性分析,讲究个体原则与科学逻辑的基本风格迥异。

透过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中华民族自身精神的历史性展示。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的历史发展概观以及近代哲学的发展。

(一)儒家哲学的历史发展

儒家哲学是中国哲学文化的主干,形成于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环境中的儒家哲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便一直占据着中国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

从其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它主要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清代四个阶段,反映了儒家哲学从形成、发展、鼎盛到衰微的整个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儒家哲学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1.先秦儒学

先秦是儒学的形成期。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山建构者,他开创的礼仁一体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后世儒家学派最根本的思想原则。

孔子去世后,儒分八家(《韩非子·显学》)。

其中对儒学思想在理论上贡献最突出的是以孟子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首的“孙氏之儒”。

孟子着重讲“仁”,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人的本性,提出了“性善”理论。

孟子确信人通过自我的努力可达至善,体现天道。

这是因为仁为人性所固有,因此,人只要能保存本心,涵养善性,就能成为善人,并与天道相通融为一体。

即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将仁学在社会政治领域也作了延伸,从而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

他对“王道”与“霸道”两种对立的政治策略进行了比较,认为王道的特质是以德服人,霸道的特质是以力服人,两种策略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社会的安定。

在孟子的仁政主张中,贯穿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发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大力提倡制民之产、轻刑薄税、善教得民、听政于民、与民同乐等,充分体现了孟子思想进步的一面。

孟子极大地拓展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仁学思想体系,在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荀子思想的主要特色是综合百家、调和儒法。

荀子继承孔子“礼”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礼法并重的理论。

他认为礼与法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他不同意孟子尊王贱霸的思想,而提倡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的政治主张。

荀子的这种王霸相杂、礼法双行的主张是以其“性恶论”为理论根据的。

他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恶从善,才能达到道德品质的高尚境界。

同时,他认为只讲“礼义”不重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因而他主要既隆礼,又重法,援法人礼。

荀子还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这种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肯定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提法,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从孔子到孟子直至荀子体现了原始儒学的基本发展脉络。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术流派,虽然儒、墨在当时并称显学,但是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

2.汉唐儒学

儒学发展至汉代,在理论形态上与先秦儒学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汉代儒学逐渐向政治化、经学化和宗教化发展。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汉代大儒董仲舒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武帝时,董仲舒为了顺应封建大一统的思想潮流,突出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的学术主张。

这一观点立刻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并加以大力推行。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是从宇宙论的高度确认儒家学说的合理性,其思想是以神学化的天人感应说为显著标志。

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吸收了阴阳五行理论以及道家等有关学说,建立了天人合一的新体系。

一方面,董仲舒把儒学伦理纲常完备化,对“三纲”、“五常”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另一方面,他又把儒家这套伦理纲常神秘化,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经过董仲舒的鼓吹和统治者的支持,儒家学说开始居于独尊的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

与儒学成为统治理论相适应,儒家经典也取得了独尊地位。

对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进行注释,成为汉代儒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儒学便从先秦时期的子学形态,转变为汉代以后的经学形态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儒学式微,加之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经学便失去了一尊地位,由此形成一个儒、道、玄、佛相互激荡又相互融合的复杂局面。

隋唐时期,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再次形成,统治者虽然实行儒、释、道兼容并包的政策,但儒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被再一次确立。

隋唐科举都要考儒经,从而推动了经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还令颜师古考订五经经文。

颜师古对此多有订正,撰成《五经定本》,后颁行全国,成了官方统一定本。

为解释经义,统一思想,唐太宗还令孔颖达与诸儒撰《五经正义》,作为唐代科举考试的依据。

当然,隋唐时期,儒学为适应社会变化,也需要有一个变化,在保存儒学基本思想的同时,也开始吸收佛、道的思想成果,初步出现了儒、道、佛融合的趋势,这为此后宋明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宋明儒学

宋明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从理论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形成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理学。

宋明理学是高度哲学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儒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理论形态,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期。

北宋时期的周敦颐被后世称为理学的开山之祖,他融会《易传》、《中庸》及佛、道思想,以“太极图”为构架,论述了以“性与天道”为核心的一系列理学的重要范畴。

张载和二程(程颢、程颐)则是理学的奠基者。

他们都十分关注本体论的探讨,所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