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12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血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低血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血压.docx

《低血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血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血压.docx

低血压

低血压

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

(现在加入)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

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

目录

基本概述

简介

相关症状

低血压的危害

低血压分类

概述

体位低血压

症状低血压

体质低血压

病理病因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病因分类

概述

急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

诊断与检查

临床诊断

检查

血压代偿机制

低血压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

简介

.症状和诊断

预防和治疗

治疗措施

常规治疗

西医治疗

中医论治

食疗

预防保健

预防事项

保健食品

健康自测

老年性低血压防治

注意事项

发病原因

疾病机理

病理分类

展开

基本概述

简介

相关症状

低血压的危害

低血压分类

概述

体位低血压

症状低血压

体质低血压

病理病因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病因分类

概述

急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

诊断与检查

临床诊断

检查

血压代偿机制

低血压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

简介

.症状和诊断

预防和治疗

治疗措施

常规治疗

西医治疗

中医论治

食疗

预防保健

预防事项

保健食品

健康自测

老年性低血压防治

注意事项

发病原因

疾病机理

病理分类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简介

低血压(hypotension)指由于血压降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和晕厥等。

低血压可以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

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那就会形成低血压。

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相关症状

病情轻微症状可有:

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

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

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

有部分人群是无症状。

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

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

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

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与脑梗塞和心脏梗塞。

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后,患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以致被迫卧床不起,另外诱发脑梗塞、心肌缺血、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问题。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据统计,有上述低血压状态的人约占健康人的2.5%~3.5%,常见于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人群如体育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而体型瘦长的年轻妇女也多见。

生理性低血压可有家族性倾向,无重要临床意义。

原发性低血压病

主要有以下表现:

(1)疲乏、无力:

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经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转,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患者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即这种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劳过度所致。

这种疲乏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过多的肌肉收缩不协调,而不恰当地消耗肌力所致。

  低血压

(2)头痛、头晕:

在低血压病的患者中,头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诉,其头痛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头痛性质和程度不一,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

头晕轻重不一,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晕厥倒地,常在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时最易发生。

此外,静止而又负担过重的工作条件下也易发生。

头痛和头晕可能与血压低致脑灌注不足有关。

(3)心前区隐痛或不适:

低血压病患者心前区隐痛、不适,不仅可在体力劳动或紧张脑力劳动时发作,在安静时也可发作,甚至引起心绞痛样发作,尤其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这种情况不仅见于低血压病并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血压过低本身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产生上述症状。

(4)神经功能障碍:

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汗、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浑身忽冷忽热,时有蚁爬感,手脚麻木等。

(5)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类物质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6)其他:

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以及血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征象。

原发性低血压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动脉血压测值达低血压标准,除外继发性低血压病和生理性低血压状态,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可以作出诊断。

低血压的危害

1.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工作能力下降

2.低血压患者心情一般比较低落,容易得忧郁症

3.低血压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昏厥的症状,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伤,试想走在人流如织的街头,忽然在绿灯时晕倒路边,将有多么危险

4.低血压严重者,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也跟着模糊,据研究发现,低血压也会大大增加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5.口齿不清、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要长期卧床,影响正常生活

编辑本段低血压分类

概述

一般认为上肢血压低于12/8kPa(90/6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

血压低、血液循环缓慢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会影响向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营养以及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等,长期如此会导致机体功能大大下降。

根据其发生原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体位低血压

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

早晨起床后常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

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

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由于同时服用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

症状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营养不良者服用降压药等。

体质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

多见于20-40岁妇女。

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

许多患者伴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

这些表现在夏季气湿较高时较常见,体质衰弱者及女性较多见,但并无其他明显的异常感觉。

中医认为低血压是脾肾阳气亏损所致,治疗上注重温脾肾升阳气。

编辑本段病理病因

发病原因

低血压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为: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2.病理性的低血压病

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

低血压病可分为:

(1)原发性低血压病

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如生理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低血压病)。

(2)继发性低血压病

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以致出现虚脱和休克的征象,称为急性低血压。

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而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所致低血压,其防治主要是针对原发病。

发病机制

原发性低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障碍有关的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

此外,内分泌功能失调,体内某些调节血压的物质排泌失衡,如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系统、儿茶酚胺类等升压物质分泌降低,而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等舒血管物质增多,也可能参与低血压病的形成。

至于遗传因素、年轻时患过某些传染病,慢性扁桃体炎、咽峡炎、营养失调如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缺乏,以及气候、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职业等等对低血压病的产生也可能有关。

编辑本段病因分类

概述

一般根据低血压的起病形式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低血压

急性低血压是指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

有关本部分内容可参阅本书晕厥和休克章节。

慢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是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其中多数与患者体质、年龄或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称之为体质性低血压;部分患者的低血压发生与体位变化(尤其直立位)有关,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而与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有关的低血压称之为继发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体质性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

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体位性低血压

②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

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

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或其他如:

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③继发性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④心血管疾病所致的低血压

高度的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特发性或肥厚性心肌病等,由于血液输出量减少,常伴有低血压。

无脉症是指由于主动脉弓的分支受累以致上肢缺血,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甚至测不到。

患有低血压的人,除了药物治疗外,最好的方法是服用灵芝。

灵芝不但能使血压高的下降,也能使血压低的升高。

这是由于灵芝中多样的有效成分发挥综合作用所产生的神奇疗效。

编辑本段诊断与检查

临床诊断

对低血压患者注意询问以下情况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

1.询问除低血压外,有无其他血管症状,有无其他系统疾病,如无则考虑为原发性低血压。

2.询问有无急重症造成急性血容量不足或急性心功能减低、心排血功能障碍。

3.询问有无引起低血压症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有无高原居住史。

有无引起低血压症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临床表现。

有无代谢性疾病、脊髓病变。

4.询问低血压状态是何时发生的,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位有无明显关系。

有无长期卧床病史。

有无外科手术,外伤而导致自主神经损害的原因。

5.询问低血压发生的时间长短,临床表现与服用药物的关系。

通过详细询问以上情况,能明确低血压是原发性或继发性,是否为急性低血压,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可能明确原发病因。

检查

一、询问遗传病史 青年女性,血压低于正常,但无任何不适,尤其有家族遗传背景者支持体质性低血压的诊断;与体位变化相关的头晕、黑蒙等脑供血不足表现,在排除颈椎病或心律失常后应想到体位性低血压;黑(皮肤效膜色素沉着)、瘦(消瘦)、低(低血压、低血钠)是阿狄森病的特征;女性患者、怕冷、脱发、面色苍白、体温偏低、脉率缓慢同时伴有低血压者提示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

另外,对于低血压患者尚应注意询问近期服药史,尤其是镇静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史。

二、体格检查

对低血压患者除了注意分别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尚应注意双上肢以及上、下肢间血压的比较测量,以排除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的动脉狭窄。

除此之外,查体时还应注意患者面容。

皮肤色泽、毛发分布、胖瘦、有无水肿等一般表现;心脏查体尤应注意心音和心脏杂音的变化;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患者肢体感觉、运动以及共济运动功能等。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根据病史和查体可以获得患者低血压病因诊断的线索,但若确立诊断尚需依靠必要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

如疑诊糖尿病者需进行血。

尿糖测定,心血管疾病需经超声心动图甚至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需有垂体、肾上腺或甲状腺功能测定的证据。

直立性低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1.导联心电图可表明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心室肥厚,预激综合征,QT延长,起搏器失灵,或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

如果无临床证据,至少应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

任何能捕捉到的心律失常都可能是神志改变的原因,但多数病人在监测中未出现反复晕厥。

如果晕厥前有先兆症状,则记录仪的回放很有价值。

2.平均信号心电图可帮助发现室性心律失常。

如果无创性方法无法诊断怀疑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性晕厥,则可考虑采用有创性电生理检查。

除非是用于无法解释的反复发作的晕厥,电生理试验的作用存在着争议;其反对意见认为大多数晕厥是能够恢复的,而且属于低危险性亚组疾病。

运动试验的价值较小,除非患者是在生理活动下突然发生的晕厥。

倾斜试验可帮助诊断血管抑制性晕厥或其他反射诱发的晕厥。

超声心动图也可明确可疑的心脏病或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异常。

影像增强的荧光透视检查对后者也有一定价值。

如果经胸壁超声无法明确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则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诊断。

超声心动图也能诊断心包渗出并可提示心包填塞。

3.常规实验室检查的价值不大,如要增加检查必须要有大致方向。

空腹血糖测定可证实低血糖。

血细胞比容可判定贫血,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以识别为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

少数晕厥病人伴有血清肌钙蛋白或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要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有氧分压降低,心电图有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伴肺栓塞的证据,则肺灌注及通气扫描的监测是一种极好的筛选技术。

如果怀疑是癫痫发作,则应做脑电图。

在诊断尚未明确时,如怀疑颅内病变或局灶性神经病变,作为鉴别诊断时则要做头颅和脑CT及磁共振。

编辑本段血压代偿机制

血压取决于三个因素:

心脏泵血量、血管内血容量和血管的容积。

心脏每分钟泵出血量(心输出量)越多,血压越高。

如果心率减慢或心脏收缩力减弱如在心肌梗死后,心脏泵血量将会减少。

心率过快也能降低心脏的有效泵血能力,从而降低心输出量。

循环血容量越多,血压越高。

由于脱水和出血导致的血液丢失,可以减少血容量引起血压下降。

血管的容积越小,血压越高。

因此,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而血管收缩则使血压升高。

感受器(尤其是位于颈部和胸部的感受器)持续监测血压。

当它们察觉到上述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引起的改变时,这些感受器将触发其他一些代偿因素来进行代偿,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神经将从感受器和大脑来的信号传递给下面几个关键器官:

心脏调节心脏收缩的频率和强度(改变心脏的泵血量);

肾脏调节水分的排出(改变循环血容量);

血管使血管收缩或扩张(改变血管的容积)。

因此,当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时,感受器立即发出信号,经过大脑传达到心脏增加心脏跳动的频率以增加心脏泵血量。

结果血压即使有波动也很小。

然而,这些代偿机制也有一定限度。

比如,当一个人发生出血时,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脏的泵血量,同时血管发生收缩,以减少血管的容积。

然而,如果患者出血量相当大,代偿机制将不足以进行代偿,就会出现血压下降。

如果出血停止,液体从身体其他部分移入血循环,恢复血容量,随后血压开始回升。

最后,产生新的血细胞,血容量得以完全恢复。

输血是快速恢复血容量的一种方法。

维持血压的代偿机制功能不良也导致低血压。

例如,任何疾病只要损害了神经的信号传递功能,代偿的调控机制将不能正常工作。

编辑本段低血压晕厥

晕厥是指突然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

晕厥是由于大脑缺乏氧和营养物质而引起的一种症状,通常是由大脑供血减少所致。

任何时候,当血压降低不能迅速代偿时,就会发生脑供血减少。

如心律失常时,心脏可能不能增加血液排出量来代偿血压下降。

在休息状态下,这种人可能感觉良好,没有任何不适,但在运动中时,由于身体对氧的需要突然增加,可出现晕厥,这称为运动性或劳力性晕厥。

通常,病人在运动后出现晕厥。

其原因是:

在运动期间,心脏尚能勉强维持血压;当运动停止时,心率逐渐下降,但肌肉的血管因为要排出代谢废物仍处于扩张状态。

心输出量下降和血管容积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血压下降,病人发生晕厥。

通常,使患者平卧就可能恢复意识。

抬高下肢增加回流心脏和大脑的血量可加快恢复。

如果患者快速坐起或撑起身体或被人扶起站立,晕厥可以再次发生。

编辑本段直立性低血压

简介

直立性低血压是指当直立位时血压过度下降,常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和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是机体不能迅速调节血压,产生的原因很多。

当人突然站立时,重力使血液淤积在下肢和躯干下部的静脉内,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脏排血量一过性减少,引起血压下降。

随后机体出现迅速的反应:

心率加快和心脏收缩力增强,同时血管收缩,使血管容积减小。

如果这些代偿机制减弱或损害,则会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最常见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是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尤其是用于老年人,如利尿剂,特别是大剂量的强效利尿剂,使体内液体的排出增加,血容量减少,因此血压降低。

扩张血管的药物,如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能增加血管的容积从而也使血压降低。

出血以及呕吐、腹泻、过度出汗、未治疗的糖尿病和艾迪生病等引起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导致血容量下降。

某些药物还能损害触发代偿机制的动脉内感受器;这些药物包括:

巴比妥类、酒精以及治疗高血压和抑郁症的药物。

损害调节血管管径神经的疾病也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这种损害常见于糖尿病、淀粉样变性和椎间盘损伤的并发症。

.症状和诊断

大多数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在突然起床或久坐后站立时常出现晕厥、头晕、目眩、意识障碍、视物模糊等症状。

疲劳、运动、饮酒或饱餐等可加重症状。

脑部供血的严重减少可以导致晕厥甚至昏迷。

医生可根据症状作出诊断。

如果当病人站立时有血压明显下降以及平卧后血压恢复正常,就能确定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

当然,应进一步找寻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

预防和治疗

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存在直立性低血压,则预后不佳。

如果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只是血容量不足、使用了特殊的药物或药物剂量不当,可以迅速得到纠正。

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病因没有得到治疗时,应先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症状。

敏感的人坐起或站起时动作不应过快,尽量避免站立时间太长。

当由于下肢淤血引起低血压时,配合使用弹性袜可能有帮助。

当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于长期卧床引起时,每日让病人坐起一段较长的时间可以改善症状。

麻黄素或去氧肾上腺素有助于防止血压下降。

可摄入钠盐,如有必要可服用潴钠激素(如氟氢可的松)。

没有心力衰竭或高血压的患者可摄入高钠饮食或服用含钠药物(钠片)。

老年患者应摄入大量液体,不饮酒或少饮酒。

由于钠和水的潴留,体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增加(1.5~2.2kg),特别是老年人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如果上述措施无效,可以试用其他一些药物,如心得安、二氢麦角胺、消炎痛和灭吐灵等,不过这些药物虽然有助于缓解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但有发生严重副作用的危险。

编辑本段治疗措施

常规治疗

低血压发作时的症状一般现象为头晕、乏力、出虚汗等,但有时却与血压升高时的现象相类似,让人难以辨别。

有些病人误以为自己的血压没降下去,于是加大降压药用量,导致低血压后还在持续降压的状况,非常危险。

当病人发现有不正常状况的时候,最好自己先丈量一下血压,而不是贸然服药,必要时及时去就诊。

另外临床上用于低血压的控制使用最多的是降压护腕,它不仅有可以用于高血压,还可以用于低血压的治疗,长期使用可有效的控制血压,调节机体的血压机制,便高压降低,低压升高。

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西医治疗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定期随访,因为某些所谓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转变为低血压病,也可能原属病理性低血压病,只是早期未能发现有关病理改变而误认为是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低血压的形成机制

2.原发性低血压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营养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烟酰胺(维生素PP)等。

适当饮用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2)适当参加运动和医疗体育:

如医疗体操、保健操、太极拳、按摩以及理疗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压。

(3)对于上述治疗无效:

且临床症状严重者,可酌用小剂量激素,如9-a氟氢可的松0.1mg/d开始,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本药具有水钠潴留作用,通过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压。

必要时可辅以咖啡因、麻黄碱(15~30mg,1~3次/d)和盐酸士的宁肌内注射。

此外,根据临床症状可予以对症治疗。

中医论治

(一)气虚阳虚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

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a.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

方可经验方:

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b.脾虚或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

c.肾阳虚有身寒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

方可选经验方:

人参2钱(嚼服),黄精一两,枸杞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1剂。

(二)气阴两虚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

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

 

a.心气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

常用经验方:

黄耆五钱、党参四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柴胡一钱,水煎后一日分三次服用。

(有发炎疾病、火气大、口苦、烦躁、失眠,属实症,非气阴两虚者,不宜服用此方。

b.肾阴阳两虚,常有:

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酸、腿软、神疲、健忘等症状。

食疗

慢性低血压可表现为各种虚弱症候,中医多称之为“眩晕”、“虚损”等。

1.常见病型

主要有气阴虚与气阳虚两种。

(1)气阴虚 表现为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心烦,气短,口干咽燥,舌质红,脉多细。

(2)气阳虚 表现为头晕乏力,气短神疲,怯寒自汗,心悸胸闷,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脉虚细而迟。

2.食疗中药

可根据辩证酌情选用龙眼肉、茯苓、百合、酸枣、莲子、肉桂、干姜、橘皮、甘草等食疗中药。

以上药物在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已做介绍,这里不再重赘。

3.药膳复方

(1)参桂炖猪心 猪心1个,洗净,切为数片,置沙锅内,加水适量,加入党参、黄芪各15克,肉桂、桂枝各6克,当归12克,橘皮、甘草各9克,葱、姜食盐适量,文火炖烂熟,去药。

食猪心,饮汤。

适用于慢性低血压证属气阳虚者。

(2)加味生脉粥 人参6克(或党参21克),麦冬、黄精各15克,橘皮12克,炙甘草9克,五味子6克,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适量水,共煮成粥。

1日内分2次服食。

适用于慢性低血压证属气阴虚者。

(3)治低血压蛋糕 将黄芪、沙参、白术、玉竹、熟地、党参、泽泻、茯苓、太子参各9克,当归、橘皮、谷芽、川芎、甘草、炒白芍各6克,桂枝3克,去净杂质,使之洁净,烘干,加工成细末。

将鸡蛋1000克打入缸内,加白糖900克,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约半小时,待出现乳白色时筛入面粉700克和中药末,搅匀。

将蒸箱架放入蒸笼内,箱内垫细草纸一层,倾入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