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04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戟科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叶的多样性

单叶(如构树)、单生复叶(如柚)、羽状复叶(如插田泡)、掌状复叶(如掌裂秋海棠)等;

c.花的多样性

蝶形花瓣(如香花崖豆藤)、螺旋状花瓣(如山芋),花序有头状花序(如火炭母、大丽菊等)、伞形花序(如小窃衣)、圆锥花序(如齿果酸模)等;

d.果实的多样性

双悬果(如伞形科芽儿芹)、聚花果(如桑科异叶榕)、蒴果(如蓼科酸模)、荚果(如蝶形花科香花芽豆藤)、瘦果(如菊科蒲公英)、梨果(如蔷薇科李子)等

 三、1.

(1)

乔木、灌木、草本,稀藤本;

有乳液或无。

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复叶,稀退化为鳞片状,有时具腺体;

常有托叶。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

花序各式,常为聚伞或圆锥花序,稀杯状花序;

萼片离生或连合,有时退化或无;

无花瓣,稀有花瓣;

雄蕊多数,离生或连合成柱状,或大部分退化,仅存1枚,花药2(3-4)室,药室纵裂,稀顶孔开裂或横裂;

子房上位,3(1-2)或更多室,每室1-2胚珠,花柱与子室同数,分离或部分连合;

常有花盘,环状或分裂为腺体。

蒴果或核果,稀浆果状。

种子常有种阜,胚乳肉质,胚直,子叶宽扁,稀卷叠。

(2)a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

落叶乔木,高3-8米。

叶互生,叶卵形,或宽卵形,长20-30厘米,宽4-1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叶基心形,全缘或三浅裂。

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单性同株;

花先叶开放,花瓣白,有淡红色条纹,5枚;

雌蕊子房3-5室,每室1胚珠。

核果球形,先端短尖,表面光滑。

种子具厚壳状种皮。

b.毛桐(Mallotusbarbatus)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

幼枝密被棕黄色的茸毛。

叶互生,盾状着生;

叶片卵圆星,长12~17厘米,宽8~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微小的齿,有时具不规则的波浪形,纸质,上面绿色,幼时被毛,后无毛,下面被棕色柔毛;

叶柄长6~12厘米,密被茸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柄被毛;

雄花簇生,萼片3~5裂,无花瓣,雄蕊多数;

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萼片3~5裂,雌蕊1,子房圆形。

蒴果圆球形,基部具苞片3,果柄长5~8毫米,所有部分均被星状毛。

花期6月。

果期7~9月。

c.野桐(Mallotusjaponicus)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

幼枝被星状绒毛。

叶宽卵形或宽三角状圆形,长6—12厘米,全缘或不规则3裂,两面疏被灰白色星状柔毛,老时上面几无毛,叶柄长3—9厘米,顶端两侧各有腺体1体。

总状花序顶生,雄花花萼3裂,雄蕊多数,伸出,雌花花萼披针形,被星状毛,子房有短柔

d.粗糠柴(Mallotusphilippensis(Lam.)Muell.Arg)

多年生常绿性小乔木,株高约3~10公尺。

嫩枝、幼叶与花序密被褐色毛茸;

叶片为卵形至披针形,互生于枝条,全缘,叶腋萌发许多黄色花,雌雄同株,呈圆锥状穗状花序;

果实为褐色的扁球形蒴果,表面密背褐色腺体。

e.白木乌桕(Sapium 

japonicum 

(Sieb. 

et 

Zucc.) 

Pax 

Hoffm.)

 

灌木或乔木,高1-8米,各部均无毛;

枝纤细,平滑。

带灰褐色。

叶互生,纸质,叶卵形、卵状长方形或椭圆形,长7-16厘米,宽4-8厘米,顶端短尖或凸尖,基部钝、截平或有时呈微心形,两侧常不等,全缘,背面中上部常于近边缘的脉上有散生的腺体,基部靠近中脉之两侧亦具2腺体;

中脉在背面显著凸起,侧脉8-10对,斜上举,离缘3-5毫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网眼小;

叶柄长1.5-3厘米,两侧薄,呈狭翅状,顶端无腺体;

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1厘米。

花单性,雌雄同株常同序,聚集成顶生,长4.5-11厘米的

纤细总状花序,雌花数朵生于花序轴基部,雄花数朵生于花序轴上部,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

雄花:

花梗丝状,长1-2毫米;

苞片在花序下部的比花序上部的略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1-1.2毫米,顶端短尖至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小齿,基部两侧各具1近长圆形的腺体,每一苞片内有3-4朵花;

花萼杯状,3裂,裂片有不规则的小齿;

雄蕊3枚,稀2枚,常伸出于花萼之外,花药球形,略短于花丝。

雌花:

花梗粗壮,长6-10毫米;

苞片3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披针形,长2-3毫米,通常中间的裂片较大,两侧之裂片其边缘各具1腺体;

萼片3,三角形,长和宽近相等,顶端短尖或有时钝;

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柱头3,外卷。

蒴果三棱状球形,直径10-15毫米。

分果爿脱落后无宿存中轴;

种子扁球形,直径6-9毫米,无蜡质的假种皮,有雅致的棕褐色斑纹。

花期5-6月。

f.算盘子(Glochidionpuberum(Linn.)Hutch.)

直立多枝灌木,高l-3m。

小枝灰褐色,密被锈色或黄褐色短柔毛。

叶互生;

叶柄长1-3mm,被柔毛;

托叶三角形至狭三角形,长1-2mm,被柔毛;

叶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长3-9cm,宽1.2-3.5cm,先端钝至急尖,稀近圆形,常具小尖头,基部楔形至钝形,上面仅中脉被疏短柔毛或几无毛,下面粉绿色,密被短柔毛,侧脉5-8对,下面明显。

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花小,2-5朵簇生于叶腋;

无花瓣;

萼片6,2轮;

雄花花梗细,长l-8mm,通常被柔毛,萼片质较厚,长圆形至狭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外被疏短柔毛;

雄蕊3枚,合生成柱状,无退化子房;

雌花花梗长l-3mm,密被柔毛,花萼与雄花的近同形,但稍短而厚,两面均被毛;

子房密被绒毛,8-10室,花柱合生成环状,长宽与子房几相等,先端不扩大,与子房连接处缢缩。

蒴果扁球形,直径8-15mm,常具8-10条明显纵沟,先端具环状稍伸长的宿花柱,密被短柔毛,成熟时带红色,种子近肾形,具三棱,长约4mm,红褐色。

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2.

(1)

多为常绿木本。

单叶,互生,革质,无托叶。

花两性,少数单性。

苞片2至多数,脱落或宿存,常具有分类的价值。

萼片多数或5数,有时与苞片分不开,二者逐渐过渡,组成苞被片。

花瓣多数至5数,白色、红色或黄色;

多少合生。

雄蕊通常多数,子房上位,少数半下位。

3~5室,胚珠通常多个。

蒴果,或不开裂的核果和浆果。

a银木荷(SchimaargenteaPritz.exDiels)

乔木,高6—15米;

顶芽密被白色绢毛;

小枝褐色,无毛,疏生白色皮孔,幼枝被白色平伏柔毛。

叶薄革质,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5—)8—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略反卷,叶面绿色,有光泽,无毛,背面常有白霜,疏生平伏柔毛或变无毛,中脉在叶面平,背面突起,侧脉约10对,纤细,两面清晰或略突;

叶柄长1—1.5厘米,疏生柔毛或近无毛。

花腋生,单生或3—8朵排列成伞房状总状花序;

花梗长1—2(—3.5)厘米,纤细,多少向内弯曲,被白色平伏柔毛;

小苞片2,早落;

萼片近圆形,宽2—3毫米,外面除近基部被白色柔毛外,其余无毛,褐色,边缘具睫毛,里面密被绒毛;

花瓣阔倒卵形,长1.5—1.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形,基部略合生,外面近基部被白色绢毛;

雄蕊长8—10毫米,无毛,花丝基部与花瓣贴生;

子房球形,中下部密被白色柔毛,上部无毛,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柱头5,头状。

蒴果球形,径1—1.5厘米,有白色皮孔,5瓣裂;

种子肾形,连翅长6—9毫米,宽4—4.5毫米。

花期7—9月,果期12月至次年2月。

b大头茶(Gordoniaaxillaris)

 常绿乔木或小乔木,高5—15米;

顶芽大,紫色,无毛;

幼枝粗壮,无毛。

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8(—22)厘米,宽3—6(—7)厘米,先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上半部具粗钝锯齿,下部全缘,多少反卷,叶面深绿色,略具光泽,干后常变黄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凹陷,在背面极隆起,侧脉两面均不显或纤细略突;

叶柄长1.5—2厘米,无毛,常带紫色。

花单生小枝上部叶腋,白色,径8—10厘米;

花梗短,长约3毫米,被灰黄色绒毛;

小苞片5,早落;

萼片5,卵圆形,径约1厘米,外面近基部被灰黄色细绢毛,其余无毛,紫褐色;

花瓣5,阔倒卵形,长和宽约5厘米,先端凹入,基部合生成长约3毫米的短管;

雄蕊长2—2.5厘米,无毛,基部与花瓣贴生;

子房卵球形,长约3毫米,密被灰白色绒毛,花柱长约2厘米,密被白色柔毛,柱头5,略叉开。

蒴果圆柱形,长3—3.5厘米,宽约1.5厘米,具5棱,先端尖,5瓣裂,每室有5颗种子,果梗长约1厘米;

种子连翅长约2厘米,宽约5毫米。

c茶(Camelliasinensis)

一般为灌木,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栽培茶树往往通过修剪来抑制纵向生长,所以树高多在0.8—1.2米间。

茶树经济学树龄一般在50—60年间。

茶树的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间开五瓣白花,果实扁圆,呈三角形,果实开列后露出种子

d岗柃(EuryagroffiiMerr.)

灌木或小乔木,高2-7米,有时可达10米;

树皮灰褐色或褐黑色,平滑;

嫩枝圆柱形,密被黄褐色披散柔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被短柔毛或几无毛;

顶芽披针形,密被黄褐色柔毛。

叶革质或薄革质,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4.5-10厘米,宽1.5-2.2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钝或近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上面暗绿色,稍有光泽,无毛,下面黄绿色,密被贴伏短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10-14对,在上面不明显,偶有稍凹下,在下面通常纤细而隆起;

叶柄极短,长约1毫米,密被柔毛。

花1-9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1-1.5毫米,密被短柔毛。

小苞片2,卵圆形;

萼片5,革质,干后褐色,卵形,长1.5-2毫米,顶端钝,并有小突尖,外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

花瓣5,白色,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约3.5毫米;

雄蕊约20枚,花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

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间,但较小;

花瓣5,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毫米;

子房卵圆形,3室,无毛,花柱长2-2.5毫米,3裂或3深裂几达基部。

果实圆球形,直径约4毫米,成熟时黑色;

种子稍扁,圆肾形,深褐色,有光泽,表面具密网纹。

花期9-11月,果期次年4-6月。

e四川红淡(Adinandra 

bockiana 

嫩枝密生黄褐色绢毛。

叶革质,矩圆状卵形,全缘。

花单生叶腋,花梗弓形,花白色。

浆果球形,黑色。

1.细枝柃(EuryaloquaianaDunn)

又叫罗葵氏柃(中国木本植物名录),短尾叶柃(海南植物志)。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米;

幼枝圆柱形,被微柔毛,一年生枝无毛或近无毛;

顶芽被微柔毛,多少混生短柔毛。

叶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叶面深绿色,略具光泽,背面淡绿色,干后常变为淡紫褐色,沿中脉被微柔毛,侧脉8—10对,纤细,两面清晰;

叶柄长3—4毫米,被微柔毛。

花1—4

朵簇生叶腋,花梗长2—3毫米,被微柔毛;

雄花;

小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外面被微柔毛;

萼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形,外面被微柔毛;

花瓣倒卵形,长3.5—4毫米;

雄蕊10—15,花药不具分格;

退化子房无毛;

雌花小苞片、萼片和花瓣与雄花同,稍小;

子房卵圆形,无毛,3室,花柱长2—3毫米,先端3裂。

果圆球形,径3—4毫米,成熟后为紫褐色。

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7—8月。

3.

(1)分科检索表:

1.含乳汁,花单性·

·

大戟科

1.不含乳汁,花两性·

山茶科

(2)分种检索表:

A山茶科

1.果为蒴果

2.叶全缘·

银木荷

2.叶具锯齿

3.种子有翅·

大头茶

3.种子有棱·

1.果为浆果

4.果实无毛·

岗柃

4.果实有毛

5.叶缘有睫毛·

四川红淡

5.叶缘不具睫毛·

细枝柃

B大戟科

1.果为核果·

油桐

2.叶基无腺点·

毛桐

2.叶基有腺点

3.叶全缘或不规则3裂·

野桐

3.叶全缘

4.蒴果被毛·

粗糠柴

4.蒴果无毛·

白木乌桕

四.缙云山野外实习植物名录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学名

生活环境

用途

1

破子草

Torilisjaponica

杂木林下,林缘,路边,河边草丛中。

其果可药用。

2

赤瓟

Thladianthadubia

山坡,树林中。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3

香花芽豆藤

Millettia.dielsiana

墙垣、叠石之旁和草丛间。

观赏价值,常用作树桩盆景。

4

大理菊

DohliaPinnata

路边,岩石

药用。

5

齿果酸模

Rumexdentatus

水边湿地。

以根或全草入药。

6

肾蕨

Nephrologistsauriculata

路边,阴湿处,林中,溪边

可盆栽,有很高观赏价值。

7

丛枝蓼

PolygonumCaespitosum

溪边或阴湿处。

治腹痛泄泻,痢疾

8

蜈蚣蕨

Pterisvittata

生钙质土或石灰岩上。

宜于各地被栽植和花境配材。

9

杨子毛茛

Ranunculussieboldii

溪边或丘陵林边阴湿处。

叶供药用,治蛇咬伤和疟疾。

10

珊瑚冬青

Ilexcoralline

生杂木林中。

以根、叶入药。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烫火伤,劳伤疼痛,黄癣。

11

异叶榕

Ficusheteromorpha

低山区林下半阴处。

叶可入药。

12

鸭儿芹

Cryptotaeniajaponicahassk

道旁、溪边等地。

以全草入药。

用于感冒咳嗽,跌打损伤;

外用治皮肤瘙痒。

13

鸭趾草

Commelinacommunis

田间。

主要为害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

14

莴苣

Lactucasativa

多在田间种植。

有清热利尿、通脉下乳之功效

15

Gordonia

林间。

观赏价值、食用价值

16

野山姜

Alpiniajaponica

林下阴湿处。

以根状茎入药

17

杉木

Cunninghamia

分布在800以下的丘陵山地。

最主要用材之一

18

马比木

NothapodytesPittosporoides

土坡。

治浮肿;

治小儿疝气:

治关节疼痛

19

Mallotusbarbatus

山地、坡地的疏林中或灌丛中。

本植物的根、叶可供药用。

20

牛膝

Achyranthes

Bidemtata

山野路旁

药用,有麻醉,止痛作用,散瘀血。

21

毛叶木通

Akebiatrifoliata

疏林下

药用

22

杠板归

Polygonumperfoliatum

山谷、灌木丛中或水沟旁。

(后同)

药用(后同)

23

插田泡

Rubuscoreanus

路旁、山沟等地。

果:

补肾固精。

根、不定根:

调经活血,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

外用治外伤出血。

24

凹叶景天

Sedumemarginatum

露地越冬,耐旱,喜半阴环境。

适作封闭式的地被植物材料。

全草药用,清热、解毒、利尿、平肝,治痢疾、疮毒、跌打损伤等症;

25

卷柏

Selaginellatamariscina

山坡、田边、路旁、溪沟、林下均生长。

可作中药药材。

26

大丽菊

Dahliapinnata 

喜阳光和疏松肥沃、排水好的土壤适宜花坛、花径或庭前丛植。

花朵用于制作切花、花篮、花环等。

块根含有菊糖,医药上同葡萄糖相似。

全株可入药

庭园中普遍栽培观赏。

27

商陆

Phytolacca

疏林下、林缘、路旁、山沟等湿润的地方。

通二便,泻水,散结。

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痈肿,恶疮。

毒性,可作药材。

28

乌蕨

Stenolomachusanum

在海拔200-1900米之间的山坡、田边、路旁、溪沟、林下均有生长。

宜植于林缘、墙脚或岩旁,亦可盆栽。

全草可入药

染料用途:

可提取红色染料。

29

铜锤玉带草

Pratiamummularia

阔叶树林阴湿处或山坡草丛湿处.

祛风利湿,活血散瘀。

用于风湿疼痛;

外用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

30

紫莞

Astertataricus

山地或河边草地。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华南也有。

可入药,祛痰,镇咳,抗菌,抗癌作用。

31

广西过路黄

Lysimachiachristinae

在山坡、路旁较阴湿处

全草入药治尿路结石,胆囊炎,胆结石,黄疸性肝炎,水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及毒蕈和药物中毒;

外敷治火烫伤及化脓性炎症。

32

折耳根

Houttuyniacordata

阴湿地或水边。

可入药用于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热毒疮疡、湿热淋证。

可食用。

33

葛藤

Puerarialobota

我国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等地区广泛分布,而以东南和西南各地最多。

其根解肌退热主治外感发热;

头项强痛;

麻疹初起;

疹出不畅;

温病口渴。

34

川山矾

Symplocoscaudata

山林间。

果实榨油,可作机械润滑油;

叶酸涩,可治久痢;

木材坚韧,可制家具、农具或其他工具。

根、花、叶入药。

35

灯台树

Cornuscontroversa

宜在肥沃、湿润及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

以树姿优美奇特,叶形秀丽、白花素雅,被称之为园林绿化珍品。

庭荫树、行道树。

36

芒萁

Dicranopteris

林下或山坡酸性土上。

常割取当燃料,叶柄可编织用品。

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瘀止血之效。

和本种相近的还有铁芒萁和大芒萁。

37

蛇莓

Duchesneaindica

山坡、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疚、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

并用于杀灭孑孓及蝇蛆。

38

尼泊尔蓼

Polygonumbarbatum

喜阴湿,生于菜地、玉米地及水边、田边,路旁湿地或林下、亚高山和中山草地、疏林草地。

饲用价值茎,叶柔软,为优等牧草,各种家畜喜食。

放牧及刈割补饲,亩产鲜草250~500千克。

39

绿草拉拉藤

Galiumaparinevar.tenerum

耕地、路旁或草地。

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效用。

本种为世界性杂草,常危害农作物。

40

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适宜在湿润、背风、向阳的地方栽种。

可栽植为行道树,通常用作绿篱。

供细木工用材。

果实含淀粉可酿酒,并入药为强壮剂。

叶可治疗口腔炎、咽喉炎;

树皮研磨可治疗烫伤等;

根茎泡酒,治风湿。

具有滞尘抗烟的功能,能吸收二氧化硫,适应厂矿、城市绿化,是少见的北方常绿阔叶树种之一。

41

毛叶木姜子

LauraceaeLitsea

山坡灌丛中或林缘处,海拔1000—2800米。

果、树皮、叶可提取芳香油。

种子含脂肪油25%,属不干性油,为制皂的上等原料。

根和果还可入药,根治气痛、劳伤,果治腹泻、气痛、血吸虫病等。

42

苦苣菜

Sonchusoleraceus

山坡路边荒野处。

多用作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