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439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考试题整理版Word格式.docx

惊(  )动(  )、弄(  )成(  )

扬(  )避(  )、转(  )为(  )

3.__________,不亦说乎?

4.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__________。

5.《景阳冈》一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其余三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感情色彩相同,都是褒义词。

2.“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3.“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

”这句话若缩写,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4.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

“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

“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  )

5.孙慎是我国著名的革命音乐家,镇海人。

二、阅读能力考查(34分)

(一)古诗词鉴赏(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二)科技文阅读(10分)

①在走向茫茫宇宙的过程中,神通广大的航天器是人类征服宇宙的最有力的武器。

航天器可分为无人和载人两种。

无人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空间平台等;

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

其中,正在研究的“空天飞机”,有人将其誉为21世纪的“全能超级明星”。

空天飞机是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正在设计的一种最新型的航天交通工具,它的全称是“国家航天航空飞机”。

在理论上,它结合了航空、航天两大领域的技术精华,既有水平起飞、水平降落和可重复使用的航空技术的优点,又具有高速、高空等航天技术优点,是集航空、航天一体化的高技术密集的航空交通工具,具有极为诱人的发展前景。

②目前,英、法、德、日等国家已经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开发计划,在空天飞机的研究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空天飞机热”,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

专家认为,空天飞机的投入使用,将给未来的空间计划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将使人们的空间旅行和航空观念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③空天飞机可以水平起飞,采用航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种推进系统,可谓是“空”和“天”的完美结合。

它具有异乎寻常的性能。

最高时速达3万千米,这是第一宇宙速度。

频胤尚懈叨却恿愀叨戎贝?

00千米以上的绕地轨道高度。

起降方便,不受“发射窗口”天气和起降地带的限制。

一机多用,既可作为太空作业平台,又可从事太空和常规军事活动。

最重要的是,空天飞机较之现今的航天飞机发射有效载荷入轨的费用要低90%,而且不需要规模庞大、设备复杂的航天发射场。

至于在太空中完成航天飞机能完成的发射、回收、维修卫星和飞船等航天器的任务,就更加简便易行了。

④空天飞机将是人类在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

在繁星点点的夜里,当我们仰望黑漆漆的夜空,看到划过的一道流光,或许就是人类乘坐空天飞机在太空飞行的轨迹。

1.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2.文中说明的“空天飞机”的特点是什么?

3.第一段“在理论上,它结合了航空、航天两大领域的技术精华”一句中,“在理论上”可以删掉吗?

为什么?

4.第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3分)

5.第三段是怎样说明空天飞机“异乎寻常的性能”的?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

“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

“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

“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

“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

“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迪对曰:

“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奇之,曰:

”奇:

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

起: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

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驰:

延缓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

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

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语迪曰:

”(2分)

(2)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①又是一年春柳绿。

②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③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是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

④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

周遭何冷然?

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

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⑤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

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以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⑥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

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⑦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

当然,开怀大笑与号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唯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⑧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

但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

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⑨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

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

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

微笑吧!

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

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棵新草;

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⑩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选自《开发心大陆》,吉林人民出版社)

1.文章第①段“又是一年春柳绿”中为何用“柳”而不用“草”?

2.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联系全文,分三点说说怎样才能“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是一剂调适心灵的良药,号召大家从一个微笑开始,坦然地面对世界、社会和自己

B.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用了如《白杨礼赞》一样托物言志的手法

C.这篇文章和一首歌的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D.作者认为,只要微笑就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E.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很有创造力,就内容而言,也做到了条分缕析,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三、写作(30分)

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

一位孝顺的媳妇工作一天后,打来一盆洗脚水,为婆婆洗脚。

年幼的孩子见了妈妈的这一举动,也打了一盆洗脚水,一颠一颠地端到妈妈面前,说:

“我也要给你洗脚。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班集体

2.发现学习

3.价值观

二、论述题(8分)

4.论述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参考答案]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流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2.[参考答案]所谓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3.[参考答案]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它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二、论述题

4.[参考答案]

(1)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首先是民主化。

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教育民主化。

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

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尊严。

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

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一个与教师有平等关系的公民。

(2)教师要坚持尊重、理解原则

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他们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主张,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意见,千方百计地维护他们的尊严。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核心,是积极行动的先导。

(3)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感情投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学思想和语言的表达,更为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

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视为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实事。

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4)教学中确保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

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融合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

当然,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单靠这片言只语是无法详尽的,只能靠着教师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去慢慢解读。

一、语言积累(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

A.阔绰(chuò

) 倔强(jià

ng) 无边无垠(yí

n)

B.要挟(xié

) 提(tí

)防 斤斤计较(jiǎo)

C.塑(sù

)造 胆怯(qiè

) 不偏不倚(yǐ)

D.寻觅(mì

) 哽咽(yè

) 骇(hà

i)人听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

C.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字义相同的是(  )。

A.凯歌、凯旋B.轻捷、捷报

C.修长、修葺D.处决、处所

4.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1)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2)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_______。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_______。

(4)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

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

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A.上中学以来,他—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修改:

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6.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

①韩愈 ②白居易 ③王安石 ④陶渊明 ⑤《陋室铭》 ⑥《岳阳楼记》 ⑦《记承天寺夜游》 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②③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④⑥⑦D.①②⑤⑧

一、语言积累

1.B[专家点评]提防的“提”读音为“dī”,斤斤计较的“较”读音为“jià

o”。

2.C[专家点评]A中“就地取才”应为“就地取材”;

B中“迟疑不绝”应为“迟疑不决”;

D中“两全齐美”应为“两全其美”。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3.A[专家点评]凯歌是指战争胜利后为了庆祝胜利所唱的歌;

凯旋即军队获胜而归。

而其他三组字义则不同。

4.B[专家点评]鸟鸣应用“清脆”来修饰,不能用“清晰”,排除CD项;

应是交口“称赞”而不能用“赞赏”,排除A项。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C[专家点评]应改为“到了退休年龄的他,不但精力充沛,而且身体也很健壮”。

6.D[专家点评]韩愈——唐朝,白居易——唐朝,王安石——宋朝,陶渊明——东晋,《陋室铭》——唐朝——刘禹锡,《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记承天寺夜游》——宋朝——苏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朝——李白。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请阐述认知同化理论。

2.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说服?

4.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奥苏伯尔指出认知同化过程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所强调的认知同化理论即是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也便发生了。

所谓的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奥苏伯尔强调能否学习到新知识主要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相关观念。

因此,要促进新材料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当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观念相互作用时,这种相互作用就会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形成有意义的学习。

2.[参考答案]心理辅导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3.[参考答案]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相反则应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2)以情动人。

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

(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

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4.[参考答案]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

可以这样说,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

(2)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由于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反映其思维能力的高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

一般而言,不同特点的语言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概括性语言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生动形象的语言影响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教师的语言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言能力和习惯。

同时,教学语言艺术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审判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判感受,激发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审判能力。

(3)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语言信息是思维的原料,思维过程本身又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语言信息越丰富,思维加工就越有效。

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追求,促使其不断增强自身语言信息的储备,自觉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在教师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提高。

一、语言积累(22分)

1.照样子,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字。

(5分)

(1)jué

(  )定、(  )对、拒(  )、(  )心、坚(  )

(2)zī:

(  )势、(  )润、(  )询、(  )源、(  )铢必较

2.填空。

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翠色欲流

(1)这三个词中都有一个表绿色的字,它们分别是(  )、(  )、(  )。

(2)这三个词语的区别是:

“万古长青”表示绿的时间(  ),“千山一碧”表示绿的范围(  ),“翠色欲流”表示绿的程度(  )。

3.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兴国安帮(  )理直气状(  )无精打彩(  )费寝忘食(  )攻无不刻(  )

络绎不决(  )欢心鼓舞(  )自做自受(  )赞叹不以(  )慢不经心(  )

4.按要求写出词语。

(1)走进繁华的街市,你想到的成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

(3)表示颜色(不包括绿色)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