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701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湖茶文化Word格式.docx

2.2.3引领茶文化之发展22

2.3西湖茶的贡茶时代23

2.3.1上天竺白云峰白云茶23

2.3.2下天竺香林洞香林茶23

2.3.3葛岭宝云山宝云茶24

2.4宋元人的西湖茶缘25

2.4.1虞集的龙井茶缘25

2.4.2辨才的禅茶之缘26

2.4.3苏轼的西湖茶缘26

3“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明代的西湖茶28

3.1叶茶与瀹茶28

3.1.1叶茶与散茶盛行28

3.1.2瀹茶的冲泡形式29

3.1.3茶具的变化发展30

3.2龙井始露尖尖角31

3.2.1龙井探源31

3.2.2诗文中的名茶龙井产地31

3.2.3明代龙井茶的发展32

3.3西湖茶走向民间33

3.3.1茶乡茶俗33

3.3.2饮茶俗事34

3.3.3茶馆文化35

3.4文人墨客品龙井36

3.4.1明代文士茶36

3.4.2明之文人颂龙井37

3.4.3杭人与茶学专著39

3.4.4高濂与杭州双绝40

4“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清代的西湖茶42

4.1清代茶与茶文化发展概况42

4.1.1清代茶业发展概况42

4.1.2清代茶叶贸易42

4.1.3茶具丰富多彩43

4.1.4俗饮得到大力推广43

4.2乾隆与龙井茶44

4.2.1乾隆爱茶,四到龙井茶区44

4.2.2龙井茶始立于名茶之首46

4.3杭州的茶馆47

4.3.1清代的杭州茶馆47

4.3.2西湖边的茶馆48

4.4清代龙井茶艺文49

4.4.1西湖竹枝词49

4.4.2西湖茶歌50

4.4.3其他龙井茶诗文52

5“狮峰龙井产名茶生产小队一百家”——近现代的西湖茶54

5.1西湖龙井茶的产区54

5.1.1杭州近现代产茶由衰转盛54

5.1.2龙井茶划区产茶55

5.1.3西湖茶区的生态环境56

5.2龙井茶的品种与制作工艺56

5.2.1龙井茶的品种繁育56

5.2.2龙井茶细致的采摘工序57

5.2.3龙井茶独特的炒制工艺58

5.2.4龙井茶的贮存方法59

5.3龙井之外的杭州茶60

5.3.1九曲红梅60

5.3.2杭州旗枪61

5.3.3桂花龙井61

5.4伟人、名士与西湖茶61

5.4.1毛主席亲采龙井茶62

5.4.2周总理偏爱梅家坞62

5.4.3朱老总挥毫为龙井63

5.4.4陈从周爱景若命,爱茶如友63

5.4.5姚雪垠视龙井为密友64

5.4.6领导人纷纷访茶博64

5.4.7侠客金庸至爱龙井65

6“龙井茶香碧一瓯狮峰梅坞绿长留”——当代的西湖茶1

6.1西湖的茶村茶事1

6.1.1景中之村,茶香沁人1

6.1.2茶村茶事2

6.1.3茶村里的保护基地3

6.2四季到西湖来喝茶4

6.2.1春品新茗4

6.2.2夏品荷韵5

6.2.3秋品桂香6

6.2.4冬品梅韵6

6.3后申遗时代的西湖茶7

6.3.1西湖申遗十年梦圆7

6.3.2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中的茶文化因素8

6.3.3世界遗产地的龙井茶9

6.4茶人茶都10

6.4.1庄晚芳与中国茶德10

6.4.2茶为国饮,杭为茶都10

前言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茶的发现和利用,传说始于神农时代,而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历史,则可以回溯到五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在2001年杭州萧山发掘的“跨湖桥”遗址中,出土的一只用于熬煮汤汁的“陶釜”和一颗“茶树种籽”实物,则有可能证实杭州湾地区自古也是茶树的起源地之一,更有可能将人类利用茶的确切历史提前到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作为茶的原产地,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有人工栽培和利用茶树的文字记载。

到目前为止,我国十个省份已发现有古茶树的分布,据统计共有两百多处。

而我国西南一带,至今仍然保留着不少古茶树遗迹,被誉为“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其中在云南哀牢山、巴达山和澜沧发现了野生型大茶树,哀牢山的大茶树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型茶树;

生长在邦崴的过渡型茶树,树龄达1000多年;

而云南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树,也有800多年的生长历史。

在中华茶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茶价值的发现和利用,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漫长过程。

早前的原始人类在长期搜寻食物的过程中,“尝百草之滋味”、“食草木之实”,逐渐获得某些植物和药物的知识和治病的经验。

这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形成了关于此植物可以治病的理性认识,进而用于指导实践操作,有意识地利用其治疗相关疾病。

《神农本草》中“得荼而解之”的描述,就是对“茶”药用价值的总结和最好阐释。

而古人把茶的疗效升华为理论,写进医书和药书的过程,也证明了茶在正式成为饮料前主要是用作药物的。

茶的食用性及食用传统发展至今,则更多被保留在我国少数民族局部地区,多以茶树鲜嫩芽叶入菜,如客家族的擂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基诺族的凉拌茶等。

而在浙西杭嘉湖等良渚文化分布中心区域,民间待客保留的的青(烘)豆茶、三道茶以及浙南畲族茶俗等,也仍然保留有先民以荼充饥解渴的遗风。

这也可以说明,杭州一带是上古时期茶的起源地之一。

而茶的饮用实属后起,是在其药用和食用的基础上形成的,自上秦时代起便出现了饮茶的萌芽,至两汉之后便得到了长足发展。

茶在最初发源的我国西南地区顺江河流入古巴蜀国地区,发展很快。

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

“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其果实之珍者:

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

”从这一史料中,可以发现,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武王时期,古巴蜀国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种茶于园圃,并把它们作为地方的特产,进献给周武王。

这是我国人工栽培茶树及把茶作为贡品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到了秦汉时期,政治上的统一,也为茶的大规模传播消除了政治藩篱,巴蜀地区饮茶习俗更为深入普遍。

据《路史》引《衡州图经》载:

“荼陵(今湖南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荼茗也”。

表明至迟到西汉,茶已传播到了今湖南、湖北一带。

同时,茶还开始成为一种商品流传于市场。

成书于公元前59年《僮约》,记录了西汉川人王褒买卖家奴的一件文书,其中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荼”的记载。

由此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茶叶已成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并进入了上层人士的日常生活。

西汉吴理真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位种茶人,人称“甘露祖师”。

史料记载,他在四川蒙山上清峰手植茶树七株,后世有“仙茶七株,不生不灭,服之四两,即地为仙”之说。

而“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更是对蒙顶茶用扬子江心水冲泡的品质的极高盛赞。

从汉代到三国,茶业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茶沿长江东下,来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茶传播到了生活习惯相似,尤其是饮食结构相同的楚、吴、越文化圈。

至此,茶叶的重点也开始发生转移,史料和文物将此记载:

古文献《方言》中就记有汉代有人到阳羡(今江苏)买茶的事;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过作为陪葬的茶叶;

茶乡浙江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引人注意的是青瓷瓮的肩部刻有一“荼”字,故认定是汉时用于储存茶叶的器物……

《广雅》中记载,三国时,古荆巴一带,人们把采摘的茶叶做成饼状,若是叶老的就和米膏一起搅和成茶饼。

煮饮时,先将茶饼炙烤成深红色,再捣成茶末,并混和葱、姜、橘等物,一起煮饮,是一种羹煮的形式。

尽管此时人们对饮茶的要求与实践都还停留在粗放的“生煎羹饮”阶段,但是已经开始了对茶叶的加工。

这种饼茶的加工方法及煮饮方式,一直沿袭至唐、宋时期,只是加工方法更为精细,煮饮方法也更加讲究了。

随着饮茶习俗的逐步发展,在文人墨客的生活及作品中渐渐显现出茶文化的影子。

早在西周时代,朝廷祭祀时已经用到茶。

根据《周礼·

掌荼》中记载:

“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

”掌荼是及时收集茶叶以供朝廷祭祀用的部门,其规模可谓不小,《周礼·

第官司徒》载:

“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掌荼一职下设二十四人可供调遣,说明以茶祭祀在当时已是重要的活动。

两汉魏晋时期的文人们写下了有关茶的诗文,如西汉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扬雄的《方言》以及左思的《娇女诗》等等。

而晋代文人杜育的《荈赋》则是其中最具文化价值的代表。

它是第一首正面描写茶叶生产和品饮的诗歌,涉及茶叶多个方面,具有极强的文化色彩。

晋代门阀制度的形成,致使社会风气大变,汉代、三国时期以俭朴为美德的风气不再,王公贵族开始争富斗奢,于是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奢靡之风。

东晋时期,时任吴兴太守陆纳,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

有一次,谢安登门拜访陆纳,陆纳只是端上了茶水和一些瓜果来招待客人。

陆纳的侄子陆俶认为叔父仅仅以茶果招待嫌不够礼数,便摆出私下准备好的丰盛宴席,盛情招待谢安。

客人走后,陆纳责备陆俶讲排场败坏了陆家的家风,并打了陆俶四十大板。

陆纳在职时虽没有多少可观的政绩,但他清廉节俭的作风却被当时及后人传为美谈。

与陆纳同时代的桓温是东晋明帝之婿,桓温政治、军事才干卓著,且提倡节俭,《说郛》中记载:

“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惟下,奠拌茶果而已。

南朝齐武帝萧赜永明十一年(493年)遗诏说:

“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齐武帝萧颐是南朝比较节俭的少数统治者之一,他提倡以茶为祭,把民间的礼俗,吸收到统治阶级的丧礼中,并鼓励和推广了这种制度。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的时期,而这些文化思想又有许多与茶相关,是我国饮茶史上又一个重要阶段。

茶已经超出了它的自然功能,其精神内涵日益显现,是中国茶文化初步形成的时期。

到了唐朝以后,茶和茶文化就在中华大地上茁壮发展起来,并在天堂杭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钱塘天竺禅茶韵陆子茶经始留名”——唐代的西湖茶

1.1中华茶文化兴盛之始

1.1.1唐代茶业发展

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其茶产业兴盛,首先表现在茶叶生产的发达。

从《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唐代茶叶产区已遍及今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

而其最北处,已达到河南道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

这些产茶区的范围,已基本奠定了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

唐代,饼茶是当时主要的制茶方式,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饼茶制作简略而言,分为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工序。

具体说来,是先采茶,再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压)制成团饼,焙干以后,用荻或篾穿起来封存。

时至中唐,茶叶的加工技术、生产规模、饮茶风尚以及品饮艺术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广泛地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

正如《封氏闻见记》中所说: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表现了茶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饮料,消费量与日俱增。

《膳夫经手录》载:

“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

”说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已嗜茶成俗,而这些地区却不产茶,因而茶生产及贸易就在全国范围内空前发展起来了。

茶叶贸易的发展,则有力地带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茶叶制作技术和品质的大幅提高。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开始征收茶税。

茶在当时与漆、竹、木一起成为征税的对象,税率是“十分税一”。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开征,当年收入40万贯。

此后,茶税渐增。

唐文宗大和年间,江西饶州浮梁是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元和郡县志·

饶州浮梁县》载“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还写下了“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著名诗句,反映了当时贩茶是十分有利可图的买卖。

到了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唐政府又实行了榷茶制度,垄断了茶叶贸易。

当时,茶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一支柱产业,茶税已发展成为唐朝后期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这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此同时,唐代朝廷还实行贡茶制度。

唐代宫廷喜好饮茶,又有茶会、茶宴多种形式,对茶叶生产十分重视。

为满足王室的需要,唐大历五年(770年)唐代宗在浙江长兴顾渚山开始设立官焙,责成湖州、常州两州刺史督造贡茶并负责进贡紫笋茶、阳羡茶和金沙水事宜。

史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说法。

每年新茶采摘后,便昼夜兼程解送京城长安,以便在清明宴上享用,即“先荐宗庙,后赐群臣”。

唐李郢有诗句: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1.1.2茶文化法相初具

唐代饮茶法,陆羽在《茶经》中有详细描述。

陆羽认为之前加料羹煮的茶犹如“沟渠间弃水”不可取,提倡的是清茶烹煮的饮茶方式。

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使其“炎凉”“均匀”变软后用纸包好,以保其香。

冷却后,再碾成细末,过筛后贮于茶盒中。

煮水时有“鱼目”气泡,“微有声”,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叶纯正。

待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到二沸时,舀出一瓢,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茶末,到水泡如“腾波鼓浪”,即水烧到三沸时。

若继续煮,则水已“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一瓢水,使水停止沸腾,这时茶便煮好可以喝了。

根据唐代饮茶法,所需茶具种类繁多,其中有风炉、茶臼、茶碾、茶瓶、茶盒等等。

唐代茶具不但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质地,陶瓷茶具成为当时的主流,有“南青北白”为主要代表,即北方邢窑白瓷和南方越窑青瓷。

在唐代茶具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5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皇家宫廷茶具。

这些茶具质地以金银为主,异常精美,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宫廷系列茶具实物。

唐以前文人墨客就开始与茶结缘,并以茶为题,留有作品,只是尚不多见。

而到了唐代,国家的统一强盛、国泰民安、宽松开明的文化背景为文人提供了优越的社会条件、激发了文人创作的激情,加之茶能涤烦提神、醒脑益思而深得文人喜爱。

文人士大夫尽兴饮茶,将饮茶作为一种愉悦精神、修身养性的手段,视为一种高雅的文化体验过程。

因此,自唐以来,从流传下来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等来看,无论是从数量到质量、还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唐以前的任何时代,这也对饮茶风尚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空前兴盛的时期,茶事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可谓是中国茶文化第一个空前的盛世。

在这一时期,茶始有字,茶始成书,茶始销世,茶始征税。

唐代饮茶风俗、品饮技艺都已法相初具,饮茶成为一种具有文化意味的嗜好,饮茶之风已经普及全国南北各地。

1.1.3茶圣陆羽与《茶经》

陆羽,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人物,他和他的《茶经》一起成为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绕不开的话题。

陆羽,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

唐安史之乱后,流落湖州,后隐居杭州余杭。

在此期间,陆羽乱中求静,躬身实践,遍访茶区,考察茶事。

他以自己平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花去多年心血,完成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在今天的余杭双溪镇还有陆羽泉等古迹。

陆羽在杭州活动的踪迹,以及他为杭州留下的文字记载,成为杭州茶文化史上的重要一笔。

而《茶经》的问世,把唐代茶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也从此奠定了中华茶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因其对中国茶业和茶文化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受到世世代代爱茶人的尊敬和推崇。

《茶经》是对唐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全书共7000多字,三卷十节。

“一之源”论茶的起源;

“二之具”论茶的采制工具;

“三之造”论茶的采制方法;

“四之器”论茶的烹煮用具;

“五之煮”论茶的烹煮方法和水的品第;

“六之饮”论饮茶的风俗与科学的饮茶方法;

“七之事”论述古代有关茶事的记载;

“八之出”论全国的名茶的产地;

“九之略”论怎样在一定的条件下省略茶叶的采制和饮用工具;

“十之图”则指出《茶经》要写在绢上挂在座前,指导茶叶生产制作。

在《茶经》第八节“八之出”中,杭州产茶第一次被明确记载下来,成为杭州茶业发展史上意义深远的发展标志。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出的一系列从煎到饮的理论、一系列工具、一整套程序,目的就是为了引导饮者在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的境界,将精神注入茶中,使饮茶活动成为“精行俭德”,陶冶性情的一种方式。

开中国茶道之先河,为后世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典范。

1.2西湖之西产佳茗

1.2.1西湖胜景始成型

在中唐之前,西湖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湖泊,既无如画风景,也鲜为人知。

明朝杭州人田汝成在其《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

“西湖巨丽,唐初未闻也。

”中唐以后,西湖美景开始逐渐显现,并慢慢为人所知。

那时,杭州的范围远没今天这般大,仅仅是北至钱塘门,南至吴山,东至中河、盐河桥,而最西边就是西湖了。

当时,杭州水质不佳,之后的苏东坡也有相应文字传世,称“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

”当时的杭州刺史李泌、白居易先后组织作六井,引西湖水入城,疏浚阻塞的引水管道,保证农田灌溉和居民饮水。

白居易更留下《钱塘湖石记》,刻石于湖岸,述说了治湖疏井、引水灌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谆谆告示后来者要合理地管理与利用西湖水。

这一过程当中,西湖得到治理和建设,淤泥筑起的堤坝不但增加蓄水,更成为日后西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揭开西湖成为风景名胜的序幕,成为西湖文化景观发展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杭州产茶自诞生之时起,就孕育于西湖胜景之中,西湖之西的群山和沃土成为杭州茶叶生长的绝佳场所,以其得天独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条件,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为孕育出品质优良的西湖茶提供了最佳的条件。

1.2.2杭州的气候条件

杭州的西湖茶,自古就产在杭州之西,西湖周围的群山上。

西湖周围三面环山,山峦叠翠,林木葱郁,草木华滋,云雾缭绕,山势北高南低。

这样独特的地形,使得湖泊周围三面山区的山体及树木,形成了抵挡北方寒流的天然屏障,而100—400米的适中海拔及坡地、丘陵的有利地形,更是为茶树孕育优良品质提供了极好的生长条件。

西湖茶区,东南面地势相对较低,湿润的暖风从钱塘江、西湖吹来,襟江带湖,夹带水气,平添许多湿度,更是将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蕴集于此,使茶树喜湿润的生物学特性得到满足,十分有利于茶树的新陈代谢和生长。

同时,湿润的小气候环境也能保持茶新梢的持嫩性,芽叶嫩,绿茶品质自然好。

杭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使得这里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昼夜温差较大,经常云雾缭绕。

在春茶吐芽的时节,细雨蒙蒙、云山雾绕的景象更是尤为常见。

这样“不雨山长涧,无云水自阴”的气候条件,使山坡溪涧之间的茶园常常得以尽享雨露滋润。

而且,茶区如白绸般的薄雾可以阻挡阳光强烈地直射,利于茶叶中的叶绿素制造更多的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和维生素,并保持茶叶鲜叶中的含水量。

以上种种,都为西湖茶的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其得以采天地之精华,汲日月之灵气,孕育出非凡的品质。

1.2.3杭州的土壤及生态条件

土壤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

杭州西湖茶区的土壤以千里岗砂岩和部分泥页岩与石灰岩风化而成的红黄壤为主,有的色泽红些,有的黄些,经过耕作已经转变成为酸性砂壤土或黄泥砂土,可谓《茶经》中描述的“烂石”,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茶区土壤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强,有害元素低,茶树根系扎得深,根系生长十分有利。

同时,由于土壤内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含量十分丰富,它们作为茶树生长的必须元素,也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茶园土壤肥沃的另一原因也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

西湖周围群山林木茂盛,树丛下有着厚厚的落叶枯枝,这是非常好的植物生长营养品,腐烂后就是植物学上称之为“腐殖质”的肥料,能不断提供有机营养给植茶的土壤,是茶树的天然营养来源。

它们还成为菌落、昆虫、蚯蚓的食物。

而蚯蚓能松土,带给土壤一定的透气性,为茶树根系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西湖茶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这些落叶枯枝等能还与风化的岩石混合,腐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加速碎裂石屑,使之成为粉末,落叶枯枝的腐化物与它们共同成为土壤的一部分,从而增加了土壤的层厚和肥力。

而土层的不断增高对于茶树生长来说是极其有利的,可使茶树根茎部以上主干萌发新的根系,促使茶树根茎部的物质交换顺畅进行,从而使茶树长势旺盛。

西湖四周独特生态环境和生物链的起始环节,还是山上的树木落叶。

由于长年累月的有机质积累,茶区周围那一带低洼处的土壤都是黑油油的,野草长得特别茂盛,野草腐烂,又为一些小昆虫提供了丰盛的食物,小昆虫的大量繁殖,则为小虾、小鱼、石蟹、螺蛳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也吸引了许多鸟类前来觅食。

大量鸟粪又可增加茶园土壤的磷肥含量,从而有利于茶树生长过程中对各营养成分的需求。

正是由于杭州西湖茶区优渥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直接孕育出了独具高格、滋味香气特殊的西湖茶。

1.3西湖茶之源——钱塘天竺茶

1.3.1《茶经》中的“杭州茶”

杭州产茶,历史悠久,初见于南北朝,传说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在杭州下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上引种而来。

谢灵运幼年时寓居西湖灵隐一带,寄养于灵隐杜明禅师处。

天台是浙江茶叶的发祥地,曾经在那发现野生茶树,至今仍然保留道家葛洪植茶、炼丹遗址。

西湖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茶经》。

中唐时,茶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记载“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还把杭州“天竺、灵隐二寺”所产的茶,定为当时全国名茶之一。

唐代西湖产茶基本集中在天竺、灵隐一带,当时天竺寺、灵隐寺的僧人,在寺旁开山种茶,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同时也用来招待香客。

陆羽为了撰写此书,曾于唐贞元年间考察杭州西湖、余杭苕溪等产茶区,据说还在灵隐留住过一段时间。

他流连于西湖的山水胜景,更钟情于这里的山间草茶。

更有传陆羽在杭州漫游时,意外与李季兰相遇,他们一同在西湖边悠游畅聊,赋诗唱和,美丽的西湖画卷里留下了他们纯真浪漫的身影。

陆羽对西湖山水形胜也作了全面记录,写下《天竺灵隐二寺记》、《武林山记》等文章。

与此同时,从唐代茶区分布来看,唐时属浙西道的杭州、睦州已产茶,据《茶经》和《新唐书》可知,除了“天竺灵隐茶”以外,其时杭州余杭郡有钱塘(今杭州)、盐官、余杭、富阳、於潜、临安、新城(今富阳新登)、唐山(今昌化)八县,睦州新定郡有建德、青溪(今淳安)、寿昌、桐庐、分水、遂安六县。

在这些茶叶产区,不仅已经形成区域规模,所产茶叶入列地方土产名录,甚至被列为贡品。

此时出产的各地名茶有睦州鸠坑、建德细茶、天目山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